首頁>Club>
(拍人物,拍晚會,拍外景)?
9
回覆列表
  • 1 # 自媒體映像

    白平衡是不會決定和影響曝光水平的,所以把白平衡放在最後來說。

    快門、光圈、感光度這三者共同影響和決定照片的曝光水平,也是曝光必須的三個部件,少了一個,相機就沒法完成曝光,也就是沒辦法拍出一張相片。

  • 2 # 紅塵映像

    謝邀,感光度、快門、光圈是一個組合,它們之間是有關聯的,而白平衡要根據不同的光線場合設定,如果嫌麻煩就直接自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滿足拍攝需要,感光度自然越低越好。拍攝人物環境人像就用小光圈(數值大),如果要虛化,就用大光圈。自然如果用小光圈,快門自然變慢,光線暗的話,就得提高感光度了。基本就這麼個理,實際自己掌控吧。白天室外,基本低感光度夠用,如果拍攝動體,就得提高快門速度,不低於1/焦距,如果有防抖,可以提高2-3檔。室內或者光線較暗的室外,如果拍靜止物體,使用三腳架低感光度更好,如果不習慣使用三腳架,就開大光圈,實在不行就提高感光度吧。拍外景就要注意光線變化,順光逆光平光都需要注意被攝體位置,是否需要反光板或者補光燈。現在相機自動非常方便,可以在拍攝前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3 # 雲尚攝影

    不同的拍攝物件,感光度、白平衡和快門速度怎麼配合?

    拍人像,拍晚會,拍外景這三種情況下感光度、白平衡和快門速度的配合如下拍人像

    拍人像一般相機感光度都是固定不變的,不用調整,基本都保持在100-200之間。

    白平衡在室內用閃光燈和自然光拍攝時K值基本都在4800-5800左右。建議常用K值來拍攝,這樣可以熟練的掌握不同時間段,不同光線下的色溫K值。

    白平衡在外景時,根據每個時間段光線的變化基本都設定在4500-6500左右。

    快門速度在室內用到閃光燈時基本都設定在1/100-160,自然光拍攝時根據想要表現的主題、景深等來設定。不低於1/50就可以,不然會容易虛片。

    拍晚會

    拍晚會時在不用閃光燈,相機感光度根據相機鏡頭最大光圈和手持相機最佳快門速度(1/50)來設定,一般超過800-1600,畫面噪點會比較明顯。

    用到閃光燈時,感光度越低越好,最低為100。快門速度不超過1/200就可以。

    白平衡可以設定為自動,也可以根據現場光線設定K值。畫面偏青提高K值,畫面偏黃,降低K值,達到正常色為最佳。

    拍外景

    拍外景,感光度還是不變,100-200左右。

    白平衡基本還是4500-10000左右。

    快門速度也是根據鏡頭最大光圈來設定,對於拍攝不同景物,基本在200-4000左右。

    感光度、快門速度和白平衡沒有關係,這兩者與光圈有關係。白平衡只是照片顏色的呈現,而感光度、快門速度、光圈這三者時決定照片的進光量。

  • 4 # 李平山東

    感光度、白平衡、快門速度,這是三個概念。根據我個人經驗,感光度和快門速度經常配合使用。當感光度是固定不變時,在正常曝光組合基礎上,調快門速度由125提高300或500,拍攝後的照片會變暗;反之,調快門速度由125下調80或50,拍的照片會變亮。假如快門速度125是固定不變時,在正常曝光基礎上,調感光度由原來400提高800或1000時,照片會變亮;反之,調感光度到100時,照片會變暗。總之,根據拍照需要去調整。同時還要了解感光度和快門速度的特點,感光度越高,拍出的照片顆粒粗,噪點多,放大照片越大越明顯。快門速度越慢,拍人物動態時,越容易出現虛焦。最後再說一下白平衡,這是新手入門最頭疼的一件事,白平衡的色溫是模擬太陽的色溫,一般在4500-5000k,有的相機品牌不同,或新舊程度不同,白平衡調整也有變化。新手剛入門,建議用自動白平衡功能,等熟悉相機後,再用手動白平衡和飄移功能。白平衡最大特點是模擬太陽溫度,也就是常說的色溫。例如:黎明拍照大多偏藍,原因是太陽沒有出,此時色彩溫度低。當了解了這個特性後,在中午太陽高照時,如果我需要冷調作品,只需要把白平衡調低色溫,就可以達到冷調偏藍或偏青的效果。所以,根據不同的拍攝物件,和創作需要,用好感光度、快門速度、白平衡的配合關係,攝影的樂趣就在這裡。畫家用筆和色彩作畫,我們攝影用光影作畫。

  • 5 # 平凡之超

    在光圈和感光度不變的條件下,快門速度越慢,進光亮就越多,畫面就越亮(快門優先模式下,設定好快門,ISO手動設定,光圈會自動匹配,根據相機測光達到許可範圍內的準確曝光)

    在快門速度和感光度不變的條件下,光圈越大(有些相機直接顯示整數的,數字越小光圈越大,有些相機顯示分數的,分母的數字越小光圈越大),進光亮就越多,畫面就越亮(光圈優先模式下,ISO手動設定,快門會自動匹配,根據相機測光達到許可範圍內的準確曝光)

    在光圈和快門速度不變的條件下,感光度越高,進光亮就越多,畫面就越亮(手動模式下,光圈、快門手動設定,現在大部分機子都有ISO自動的功能,根據相機測光達到許可範圍內的準確曝光)

    焦距:簡單地說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和前幾著沒有關係,焦距影響成像的景深,在相機和被攝物體距離一定的情況下,焦距越長,主體在畫面中真有的比例就越大,景深越淺(通俗的說就是背景越模糊)

    白平衡和前幾者也沒有關係,互不影響,白平衡影像畫面的顏色,很多色偏的照片就是擺平很不準!

  • 6 # 阿愷紀實

    感光度、快門速度與光圈大小是決定拍攝的曝光量,而白平衡功能主要控制的是畫面的冷暖色調。

    我覺得曝光量與照片色調冷暖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要說相互配合我覺得不大妥。因為不管照片的曝光如何,是正常曝光,欠曝,或過曝,這些對於照片的冷暖色調的影響都不大。

    拍人像

    根據光線條件選擇與設定曝光引數,一般而言,感光度在光線條件較好時儘可能使用低感光度ISO100-200。低感光度會使照片的品質更有保證,高感光度容易導致噪點。

    不同的相機寬容度不一樣,普遍的相機會在ISO800-1600之間便出現較明顯噪點。因此,一般有條件的情況下會先調整其他諸如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這兩個選項。

    快門速度的設定也是根據拍攝需要與現場條件決定的。一般來說如果是室內使用閃光燈拍攝都會使用與閃光燈同步的快門速度1/125-160s,不會高於1/200s以便兼顧閃關燈。

    室外拍攝人像的話,使光線條件與人物狀態,如果人物相對靜止,那麼快門只要在安全快門之上保持照片不因為抖動而虛糊便可。

    安全快門一般為焦距段的倒數,比如50mm鏡頭安全快門為1/50s,只要不低於這個快門速度一般情況下都很少因為人的抖動而虛。到這只是普遍現象,每個人的安全快門速度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練就了鐵手,1/30s都都端得住!

    拍晚會

    我覺得拍晚會,感光度是必須提高一些的,一般而言晚會的現場光線會比較複雜,如果是光線條件很好的晚會當然可以適當降低。我個人認為感光度一開始至少設定在400-800ISO,然後再根據拍攝實際情況調整。

    快門速度也是要根據現場光線和需要的效果調整。拍晚會的大場景,人物必要時快門速度可以慢些,保證畫面正常曝光即可。若是要拍攝晚會人物的瞬間,那麼快門速度就不易低,因為晚會的表演者是活動的。通常我認為不低於1/100s相對安全,但是要看是什麼鏡頭了,如果是長焦鏡頭那麼這速度都低於安全快門了。所以要看是什麼鏡頭,想要拍攝凝固的瞬間還是拖有虛影的動感等效果。

    拍晚會,通常來說會建議使用腳架,不管是獨腳架還是三腳架,總比手持穩妥。畢竟感光度和光圈都是有限的,感光度,光圈和快門這三者是相互聯絡的,互相配合。

    拍晚會,確保照片曝光正常和畫面清晰為主,噪點會相對次要,因此在光圈接近最大的情況下,使用好感光保證拍攝快門速度是合理的。

    外景

    拍外景就不用多說了,光線好的時候肯定是低感光度,大光圈拍人像,小光圈拍攝風景,低快門慢速度拍動感,高快門凝固瞬間。

    白平衡

    相機的白平衡功能有多種,比如自動白平衡,日光白平衡,陰天白平衡,鎢絲燈白平衡等。

    白平衡呈現的效果跟天氣條件與光源本身的色溫有關,因此也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設定的。

    一般來說,自動白平衡在室外晴天拍攝有九成是可以獲得較正常的中性色調的。天氣和晴好,光線充足,使用日光白平衡也可以正常還原色彩。陰天白平衡在陰天使用色調中性,其他情況使用可能偏冷藍色調。鎢絲燈白平衡在鎢絲燈環境下使用,畫面中性色調,其他情況使用有可能偏暖紅色。

    如果使用自定義白平衡功能拍攝,則需要自己設定相機的色溫K值。這需要我們瞭解拍攝環境的大致色溫情況。

    一般而言,不同條件下物體所呈現的色溫值是不一樣的。

    正常白晝光線色溫值5000-6000K

    晴天正午:約5400

    陰天:約6000

    雪地:約7000-8000

    蠟燭:約1900

    家用鎢絲燈:約2900

    攝影鎢絲燈:約3200

    普通日光燈:約4500-6000

    需要畫面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或者偏中性的正常色調,這是拍攝者可以根據現場拍攝需要調節的,而後期製作調節也很容易,所以對於白平衡,我認為保證準確曝光與畫面清晰更重要!

  • 7 # 南方之南

    針對你列出的三種拍攝物件(人物、晚會、外景)說一下個人的看法。

    白平衡

    先說白平衡。白平衡是負責色彩還原的,一般情況下,白平衡直接自動就行,在人物、晚會、外景的時候,使用自動白平衡,基本就能達到色彩真實還原的目的,特別是在使用RAW格式的時候,白平衡基本沒什麼作用,通過後期的處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設定色調。

    在人物和外景的時候,使用RAW格式,後期按照自己的預想,是偏暖還偏冷。需要說明的是,在晚會或舞臺的時候,更需要使用自動白平衡,因為在晚會或舞臺的時候,光線的變化異常大,使用除了自動之外的白平衡,很容易偏色,這個時候還是交給相機吧。

    感光度

    上邊說的白平衡使用自動模式,但這個感光度就千萬不要使用自動模式了,或者是使用自動模式時,要設定最高限制。因為,感光度是負責照片畫質的,一旦使用自動白平衡,在光線稍差的時候,相機會自動提高感光度,讓照片畫質下降,噪點增多。

    在攝影的所有引數設定裡,感光度是應該首先設定的,根據現場光線,自己手動設定一個合適的感光度,這個“合適”是為了一個“合適”快門速度,後邊會提到。

    感光度的設定原則是:越低越好,但感光度的高低一定要自己來掌握。光線好的時候,儘量使用低的感光度,光線不好的時候,如果有三角架,並且被攝物相對靜止,也是以設定低的感光度,就像上圖。

    特別是在風光,也就是外景拍攝的時候,一般光線較好,更要以低的感光度為前提。

    感光度,要儘可能地往低了設,這是畫質好的前提!

    快門速度

    在快門速度的設定上,一是看被攝體的運動速度,二是看有無三角架。

    拍攝運動中的人物或晚會舞臺時,快門速度的設定就要確保能定格主體為前提,不管是否使用三角架,因為相機再穩,主體是運動的。即使運動速度不快的主體,也需要幾百分之一秒的快門速度,達不到這個要求,除開大光圈外,還要無奈地提高感光度了。

    但如果主體是相對靜止的,比如外景裡的風光,或者人物是靜止的,快門速度就可以放慢下來,這也有了讓感光度降下來的空間。

    所謂相對靜止,倒不是主體是絕對靜止,像海上停泊的船隻,看上去是靜止的,實際上是有所晃動的,只是速度慢不容易被察覺,這個時候的快門速度只要不是太慢就行,當然太慢,手持相機也穩不住呀。

    總結:在這三個引數上,白平衡,直接自動;感光度儘量往低了設,保證畫質;快門速度,視主體的運動速度,更快的快門速度才能定格主體。

  • 8 # 使用者6317220047

    我只能根據你羅列的給出一些答案。

    拍人物: 日光型白平衡、大光圈(速度自動)、原生ISO

    拍風景:日光型白平衡、適度光圈(無需收縮到很小,甚至我推薦可以用最大光圈,對焦無窮遠時),速度自動,原生ISO

    拍晚會:全部設定為自動

  • 9 # 口乞定你

    我一般光圈1.4,感光度室內1250.室外200.快門如何搭配我就放在125或是250!我的相機是尼康DF平時就用M檔,鏡頭50-1.4求大神指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控制器聲音大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