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41197769170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

    記得在孩童的年代,總希望聽大人講故事,或在炎熱的夜空下,或在安穩的床頭邊,聚精會神地進入那片陌生、好奇的空間。在那裡,可以知道外境的美麗景色;在那裡,可以知道人類的偉大事蹟;也在那裡,讓我們童年的夢,浮想聯翩……

    在那裡,讓我們看到了兒時的心情;在那裡,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表露;也在那裡,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狀況……

    從《安徒生童話》裡讓我們看到,這是個淒涼的世界。那裡有飢餓、寒冷、悲傷、死亡。人與人之間也是那樣的陌生、冷淡。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裡那個氣候一樣,“寒冷的天空中飄著雪花”,小女孩沒有家的溫暖,沒有社會的關照,只有自己的夢幻。最後在飢餓、寒冷中離開了世界。在《光棍漢子的睡帽》中,讓我看到了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安東,曾經在女友的背約中,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國度,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過著一種淒涼、寂寞的生活。特別是在夜晚的時候,從睡帽下流出一滴滴的淚水。正像歌兒所唱的:“這些可憐的單身漢,他們戴著一頂睡帽上床睡覺,還要自己點蠟燭。當暴風雪停了,他也就悄悄的離開了人世。”在《銅豬》裡,又讓我們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非常痛楚,過著流浪的生活,又飢又餓,卻有著繪畫的才藝。但最後他靠在銅豬上睡去了,臉色是那樣的可愛又那樣的蒼白。還有在《古屋》這個故事裡,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孤獨的老人,在無人問津中過著一個寂靜的生活,只有一個小孩偶兒來光顧他的古屋。後來他在寒冷的冬天裡,離開了世界,屍體被人抬了出去,古屋也被拍賣了。

    這些故事,讓人傷感,讓人嘆息。因為它是現實的描寫。正像我們所經歷的世界一樣,到處充滿著傷害、疼痛、無奈。從古至今,有多少的人過著這種淒涼的生活;有多少的人在無力中離去。安徒生的一生經歷也是如此。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早逝,母親又改嫁。生活中且靠稿費維持著,並且終生沒有成立家室。最後還病逝在朋友家中。

    這世界的情景,聖經上也明明的記著說:“在世上有苦難”。

    從《安徒生童話》裡還讓我們看到,人性的敗壞、醜陋。世界一切事情的發生,往往都跟人有關係,正像聖經上所說的:“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因著人類的墮落,人性也趨向了邪惡、敗壞。他們自私自利、狂傲無懼、兇殺殘忍。所以在童話裡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這種描述。

    比如在《紅鞋》裡,那雙紅鞋就是慾望的象徵,人穿上它以後,可能給你帶來一時的快樂,但在長久中你就不能自制,終究將要受苦、受累。在《皇帝的新裝》裡,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虛榮、虛假,為了權位、為了面子,個個自欺欺人。在《狠毒的王子》裡,更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狂傲、放肆,這個王子目空一切,心狠手辣。在征服了世界以後,盡然要向上帝挑戰,要征服上帝。真實膽大包天、愚昧直至。人其實很渺小的,正像帕斯卡爾所說的: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東西……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聖經上也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於他。”童話裡也記載著:“這個敢於向上帝挑戰的王子,卻被一隻蚊子征服了。”在《玫瑰花精》裡,還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殘忍、無情。作為哥哥,用鋒利的刀把妹妹男友的頭割了下來,同身子一起埋在了土裡。

    從這些陰暗的內容當中,我們看到了世界的淒涼和人性的敗壞。但在作者的筆下,對於孩童的描寫,似乎存有積極的一面或者保持一種美好的盼望。在人類當中,對於孩子或許每個人對他都抱著一種理想的態度,同時在孩子身上,我們也確實看到那種純真的生命。聖經上說:孩童的動作,是清潔,是正直,都顯明他的本性。記得在老子的思想裡,追求的也是那是赤子之心,返樸歸童。

    比如在《皇帝的新裝》裡,讓我們看到那個小孩,不畏權貴,一語道出了破綻。在《旅伴》裡,讓我們看到了小孩約翰內斯以善良的心幫助了別人,結果娶得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公主。在《野天鵝》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國王的小女兒,以自己的親情和毅力救回了十一個哥哥。在《冰雪女皇》中,又讓我們看到一個小女孩——蓋爾達和小男孩——凱伊的動人故事,小女孩以單純的友情和堅強的毅力,不怕艱辛,不怕苦難,終究尋得到了小男孩,脫離了魔難,回到了自己美好的家園。正像他“祖母坐在明媚的Sunny下大聲讀著聖經”一樣:“如果你不保留一顆童心,你就無法進入天國”。

    雖然這個世界使人悲傷,使人嘆息,但在其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嚮往、一種希望。在作者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的一種信仰——基督教信仰,對未來國度的嚮往和對美好世界的追求。在故事裡面,我們處處會看到他對這情景的描寫,比如基督、天使、教堂、詩歌等,也從這些內容當中給於人類心靈的安慰和喜樂。

    比如在《海的女兒》裡,小人魚為了愛情,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作者告訴我們的是,她死後到了一個美好的太空去了,在那裡有耀眼的太陽、飛舞的生靈。在《墓中的孩子》裡,我們看到這位母親為著死去的孩子痛苦萬分,精神失常。她對生活失去了意義,面對死神也好不懼怕。但她從上帝那裡獲得了力量,獲得了生存的希望。在《世界上最美的玫瑰》裡,讓我們看到世上眾多的花,都挽救不了奄奄一息的女皇,而唯獨一朵最美的玫瑰拯救了絕望中的女皇,那就是用生命拯救了人類的事蹟——耶穌,喚醒了她的生命之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簡歷中的“專案經驗”更加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