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5
回覆列表
  • 1 # 巫女阿滿

    可以說中國的大多數傳統節日往上追溯都有其共性,一般源頭都與祭祀、辟邪、生殖等有關,每個節日都有其豐富的內涵和演變過程。

    《詩經》就有織女星、牽牛星的記載,兩顆星辰對著銀河遙遙相望。織女和牛郎的故事廣為人知,在此我就不重複。

    但是較少人知道的是,在牛郎之前,織女還有個前男友。

    織女姐妹來到漢江,遇上了一個名叫鄭交甫的男子,雖然後來分開了,但也有了一段美好的回憶,正是所謂的“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織女的這一豔遇與巫山神女故事相似,有學者認為這是對原始群婚制的一種反應,在一些資料中,織女這樣的少女神還是婚姻神。

    明代《物原》裡面記載,楚懷王初置七夕。

    楚國民風開放、氣質浪漫,初置七夕倒也非常合理。

    再說乞巧,乞巧顧名思義是乞求心靈手巧,最早起源於漢代,《荊楚歲時記》裡就有婦女用穿七孔針和引誘蜘蛛結網來乞巧的記載。

    除了乞巧以外,七夕還可以乞富、乞子等等,總之想求什麼求什麼就是。

    七夕乞巧這個風俗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情人節成為了七夕的最為顯著的標誌。

    一是因為牛郎織女的浪漫的愛情故事給了這個節日愛情的加成,二來商家宣傳、資本掌握文化話語權的也是七夕情人節聲勢浩大的重要原因。

    其實乞巧和情人節並不是兩個衝突的理念,七夕作為一個傳統節日的內涵是很豐富的,大家想過哪個過哪個,不必拘泥。

    祝大家七夕快樂。

    感謝閱讀。

  • 2 # 琅琊閣一閣主

    大家都知道七夕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七夕節是被稱為“乞巧節”的,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呢?

    乞巧節,又名七夕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北韓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又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七夕更早的含義是“乞巧節”,而不是情人節,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情人節的意義被廣泛傳播了而已。

    乞巧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七孔針(或五孔針、九孔針),藉助月光,連續穿針引線,將線最快穿過全部針孔稱為“得巧”,即獲勝。

  • 3 # 林屋公子

    七夕節既是情人節,也是乞巧節。而且情人節的文化內涵,要遠遠早於乞巧節,並非今天一些人說的,“情人節”是近年搞出來的噱頭,這是完全沒懂七夕的起源。

    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都來自於農業生產,因為早期農業對於自然比較依賴,所以先人對於曆法特別熟悉。其中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這些節日,被稱為“大陽之節”,本質是凶日而非吉日。正是在這樣的凶日,人們才需要祭祀去驅逐邪神,祭祀活動因為人多,往往伴隨生殖祈禱的內容。

    所以這種節日往往是男男女女的“歡樂谷”,《詩經·鄭國·溱洧》寫的男女歡會,就是上巳節(即三月三),而七月七也是大陽之節,內涵與三月三並無差異。而《韓詩外傳》記載了鄭交甫在漢水遇到了織女姐妹,和她們發生了一場豔遇,這個故事比牛郎織女的傳說還早。可見,織女傳說本身就是一個情人節故事。

    不過隨著社會發展,每個節日有了自己獨特的內涵。七夕因為和織女有關,所以演變成乞巧節,即女性向織女祈求巧妙的女紅工藝。其來源也比較早,據葛洪《西京雜記》,漢朝也有這種風俗了。此後乞巧節一直盛行於古代,其情人節的內涵反而被遺忘。直到今天,七夕作為情人節被再度提起,其實並無多大不妥。

    所以七夕既是情人節,又是乞巧節,前者的內涵更悠久,後者的內涵更特色,兩者之間並無矛盾,不需要非此即彼。您覺得有理嗎?

  • 4 # 解和吉

    兩情相悅首先是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拋開這些前提的豔遇只能算苟且。七夕有思想和文化交流嗎,元宵更傾向於文化和思想的溝通,給少男少女創造了兩情相悅的機會,由此元宵節才是中國的情人節。

  • 5 # 滿樓說書

    七夕最初起源於牛郎織女的神話,後來演變成“乞巧節”,如今又成了所謂的中國“情人節”,這說來也挺有意思的。

    “乞巧節”其實是對女紅(念gong,一聲)的祈願與賽會,是比試誰的心靈手巧。

    不過這也並不奇怪,古代是農業社會,男耕女織,男子力田,女子紡織,那對女紅的重視也屬理所當然。

    最早記載七夕的,是在春秋中期的《書經》,說是夜廣大婦女同志們(含少女、幼女)在庭院向織女乞求智巧,一時蔚然成風。

    這一習俗,由此綿延了二千餘年。

    如《西京雜記》中就記載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南朝梁宗謀也在《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五代時,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唐朝的乞巧習俗,說:

    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宋朝時,民間商品經濟發達,七夕乞巧更為隆重,京中出現專門售賣乞巧物品的集市,曰“乞巧市”。

    如羅燁、金盈之所輯《醉翁談錄》中記載的:

    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我的天,人多到車馬都難行,如此可見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了。

    明清後,穿針乞巧風俗熱度不減,如明朝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說的:

    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

    清朝于敏中也在《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中說:

    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事實上,七夕節不僅盛行於中華,其他如日本、東韓乃至越南也同樣有此習俗,內容也大體接近,均集中在乞巧、女紅方面。

    不過,隨著農業社會日漸被城市化所取代,七夕乞巧這一千年習俗也逐漸絕蹤。而取而代之的是,是由“牛郎織女”傳說而引申出的愛情節日。

    不過呢,牛郎織女相會,其實人家是夫妻團聚、還有兩個孩子呢,不是情人相會啦。

  • 6 # 朱言文史history

    今天是七夕,農曆的七月七日,在網路上的“中國情人節”。其實,不管是什麼節,商家都能把它變成消費節,“情人節”這種能促進商業繁榮的節日概念更會被商家炒作。大多數網民還是會在這種“集體無意識”的狀態中陷入進去,加入資本構建的虛幻狂歡中。

    農曆中的“七月七日”如何變成“七夕”的? “七”在《周易》的卦爻辭中有反覆、歸來的意思。 《周易·復卦》:“反覆其道,七日來複。 ”《既濟卦》中又說:“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喪”指失去。 “其茀”,指隱藏起來見不到。“勿逐”言不要追尋,七日可以得到。“七日”似指經七日,但也可以理解為初七日。牛郎織女的七月七日相會,應同此有關。“既濟”,這個卦名就說的是渡過了河。

    牛郎織女相會這一天,東漢中期以前只是說是“七月七日”,至應劭《風俗通義》始簡稱作“七夕”,“七夕”也就成了流傳十分廣泛的節日名稱。

    將七月七日作為一個節日的記載,最早見於《西京雜記》卷一:“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所謂綵女,即宮女,皆年少女子。從這則文獻記載看,西漢之時宮廷中已存在七夕穿針乞巧的風俗。漢代的宮廷在這一天有很多儀式,“至七月七日, 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 以五色縷相羈, 謂之相連愛”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有曝曬經書、衣裳,以及吃糜的風俗, 如“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糜為珍” 。

    兩漢三國的“七夕節”基本都是一個普通的歡樂節日,與情人節一點關係都沒有。到了晉朝,還是最重要的三件事:

    其一, 曝曬衣物: “七月七日, 見鄰人皆曝衣物。 ” 看來這個季節是秋高氣爽,適宜曬曬衣服。

    其二, 祭祀乞福, “其夜灑掃庭中, 露施几筵, 設酒脯時果, 散香粉於筵上, 以祀河鼓、織女。 ”“守夜者鹹懷私願, 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白氣或光耀五色, 以此為徵應, 見者便拜, 而陳願,乞富、 乞壽, 無子乞子。唯得乞一, 不得兼求, 三年後方得。 ”

    其三, 吃湯餅, “七月黍熟, 七日為陽數,故以糜為珍。今北人唯設湯餅。 ”

    從南北朝到唐代,七夕的節日活動基本沒有什麼太大變化。南朝的時候,“是夕, 婦人結綵縷, 穿七孔針, 或以金、銀、 瑜石為針” ,“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唐朝的時候,在長安、洛陽這樣的帝都,“七月七日曬曝革裘,無蟲” ;“宮中以錦結成樓殿, 高百尺, 上可以勝數十人, 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 女二星” ;宮中“嬪妃各以九孔針、 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動清商之曲, 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當然,女紅的乞巧依然是重要主題,“七夕乞巧, 使蛛絲結萬字”。

    七夕真正成為全民狂歡是在北宋,而且也是在宋朝,“七夕”正式成為“七夕節”。太平興國三年( 978) 七月初二, 宋太宗專門頒佈《改用七日為七夕節詔》 :

    七夕佳辰,著於式令。近代多用六日, 實紊舊章, 訛俗相承, 未之或改。自今宜以七日為七夕, 仍令頒行天下為定製。

    宋代的七夕節,在內容上與前代沒有太大區別,無外乎還是“曬書”、“乞巧”之類,還加上了兒童穿新衣等新元素, “兒童輩特地新妝, 競誇鮮麗” 。但是,與前代相比,宋朝的七夕節更為熱鬧繁華了, “東京潘樓前有乞巧市, 賣乞巧物。自七月初一日為始, 車馬喧鬧, 七夕前兩三日, 車馬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

    元明清的七夕節風俗與唐宋時代依然沒有太大區別,基本都是一個以“乞巧”為名目的全民商業節日。譬如,明朝“七月七日, 民間有女家各以碗水暴日下,令女自投小針泛之水面,徐視水底, 日影或散如花, 動如雲, 細如線, 粗如槌,因以卜女之巧” 。

    從近代以來,“七夕節”的本意在民間漸漸消失,直到 2006 年 5 月 20 日, 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顯然是極力挽救的措施。但是恢復的效果很不理想, 而且已經變味,在商家炒作下,七夕節又變成了中國情人節。

  • 7 # 神經坦克天為誰春

    七夕是一個智慧乞巧的女兒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豳風·七月》一句道出了七夕乞巧習俗的歲時座標。“九月授衣”,必七月織布,八月縫衣。七夕又稱乞巧節,向正與牛郎鵲橋歡會的巧婦織女,祈求心靈手巧正逢其時。漢代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穿針乞巧,就是後來普遍流傳的主要乞巧習俗之一。

    唐人權德輿《七夕見與諸孫題乞巧文》詩云:“外孫爭乞巧,內子共題文。隱映花奩對,參差綺席分。鵲橋臨片月,河鼓掩輕雲。羨此嬰兒輩,歡呼徹曙聞”,詩中寫到少女和已婚婦女共同參與乞巧活動,吵吵嚷嚷,為得到乞巧中的吉象而歡呼。有宋一代,七夕成為法定假日,各地皆辦乞巧集市,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載曰:“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車馬不通行”。

    元明清三代,乞巧風俗不絕於尋常巷陌,詩意七夕裡常聞古老的《乞巧歌》:“天皇皇,地皇皇,俺請織女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乞巧風俗活動即乞求技藝、智慧之巧,有穿針乞巧、投針驗巧、為牛慶生、拜織女、乞巧果等十餘種。與一般的祈求神靈不同,姐妹們乞巧所祈求的不是福祿壽喜,而是技巧和智慧,是要掌握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能力和本領,與消極無為、依賴神靈的思想相比,這是一種積極奮進、健康向上的價值取向,反映了中華民族尊重理性、崇本務實和自立自強的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梁山好漢拜託李師師,李師師真的適合幫他們說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