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曹電影
-
2 # 少卿之見
霍去病的舅舅是大將軍、小姨是皇后、姨夫是皇帝,自幼宮中長大,少兒侍中,年十八,甚得武帝喜愛,幸,為建章監。初戰匈奴,無功,再以驃姚校尉從大將軍青,將800騎,擅自脫離主力部隊打野,收穫頗豐,被封冠軍侯。後與衛青各將一軍,其軍為全國精銳,與匈奴多戰,戰功卓著。
李陵是李廣之孫、李當戶遺腹子、李椒李敢之侄,出任郎,選為建章監。曾將800騎深入匈奴復地勘察地形,未遇匈奴,回。後率5000步兵行軍30餘日,目標匈奴王庭,至俊稽山突遇匈奴大單于30000精騎,被圍,斬敵3000餘人。匈奴大單于急召左右賢王等部80000精騎,共11萬人圍攻陵部。陵見敵軍勢大,且戰且退,8天8夜,轉戰千餘里,戰百餘次,至缺乏兵器時據漢境百餘里(約35公里)戰死2000餘人殺敵萬餘人。匈奴大單于恐中誘敵深入之計,欲還。漢軍士卒管敢投敵,告知陵部無兵器,無糧食,無後援,匈奴復攻,陵部缺乏兵器,不得脫。是夜,陵組織部下分散突圍,令得歸者以報天子。陵與副將李延年率數十人突圍,匈奴數千人追之,延年戰死,陵力竭被俘,念有國士之才,留有用之身以報國家,假降。
霍去病戰功卓著,靠的是外戚身份和軍事才能;李陵一戰成名,全靠軍事才華。若二人同為外戚或同為士卒,個人認為李陵的成就會高於霍去病。
-
3 # 路遙lgy
謝謝邀請!這與出身沒什麼關係!李凌的出身很好了,應該說比霍去病要好!霍去病是靠舅舅衛青才開始的軍事生涯!李凌本身就是名人之後! 霍去病的軍事成就確實比李凌要輝煌一些!他十八歲帶八百騎兵突襲匈奴營地,過得大勝,並一戰成名,被封冠軍侯。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命霍去病帶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尋找匈奴主力。霍去病帶人穿過甘肅焉支山深入千里,殺死匈奴兩個王,活捉了渾邪王的太子和相國,緊接著,又深入祁連山腹地與匈奴軍隊交戰,擒獲匈奴王,單于,王子,相國等數百人。漢武帝表彰他的輝煌成績封食邑五千四百戶!匈奴人悲傷的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次派衛青霍去病各帶五萬精兵分兩路夾擊匈奴。霍去病從代郡出發行軍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相遇,這一仗消滅敵人七萬餘人,霍去病追擊到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德爾山)。此後霍去病被封為大司馬! 霍去病一生四次領兵出塞攻打匈奴,殲敵約十一萬。漢武帝曾勸他多看兵書,他說,位將須隨時運謀,何必定拘古法!不得不說霍去病是一位軍事天才!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漢武帝特地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邊修了一座外形像祁連山的墳墓,把霍去病的靈柩護送到墓地安葬,霍去病的墓至今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徵著他的不朽功勳! 而李凌,一次被圍困後,力戰後投了匈奴,成為千古有爭議的人物。不過對漢朝來說或是對國家來說,李凌應該是個叛徒吧!
-
4 # 記者倪好
肯定是霍去病。因為霍去病掌握了核心技術,擁有碾壓敵人的實力。而李陵只是憑藉漢軍的科技優勢,一旦缺少武器,就打不了仗了。我們來細細分析:
先說李陵,他年少得志,自負善戰,卻跟他祖父李廣一樣,在政治上幼稚不堪。漢武帝讓他給李廣利運送糧草,他卻說自己想帶人作戰,不想運糧草。漢武帝大怒:你這是不想當人家的下屬吧!
漢武帝是知兵的人,明白糧草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李陵如果是個頭腦清晰的將領,自然會好好押運糧草,保證遠征軍的給養。可他就是一根筋要打仗,認為其他的事都不重要,於是主動向漢武帝請纓,要帶5000步兵直搗匈奴王廷。
這個話真的說得有點浪了,即便衛青霍去病也不敢說自己帶5000人就能攻入匈奴王廷。漢武帝說行,你既然這樣說,就讓你試試。沒想到,李陵帶著士兵剛到大漠就被包圍了。從這裡就能看出李陵作為一個將領根本不稱職,堪稱趙括第二,他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地糟糕透頂。
首先,將領不認路是大忌。李陵曾經帶騎兵越過居延二千里偵查,途中沒有遇到任何匈奴騷擾,按理說,有足夠時間讓他記下山川形勝,以備後來進軍使用,可他還是能迷路,並且在撤退的時候撤到了大沼澤裡,還不斷被匈奴趕到低窪的山谷中。
一般來說,步兵跟騎兵打,往沼澤、山谷中撤退是正確的,因為沼澤會減緩騎兵衝擊力,山谷能防止兩翼夾擊。可問題在於,漢軍的強項是勁弩,需要在開闊地齊射,進沼澤和山谷是自縛手腳,而且撤進低窪的山谷正好給了匈奴居高臨下的優勢,對方只扔石頭就殺傷無數漢軍。
其次,管理排程無方。管敢叛變之後,匈奴知道了漢軍的陣型弱點,立刻強攻,漢軍為了頂住進攻壓力,一天之內消耗了50萬支箭,基本上榨乾了自己的戰鬥力。把自己的王牌提早用掉,只能說主將沒有整體謀劃能力。
再次,嚴重依賴武器。被匈奴重圍之後,李陵長嘆:復得數十矢,足以脫矣。今無兵復戰,天明坐受縛矣!只要再有幾十支箭,就能脫身了。現在沒有兵器繼續戰鬥,明天只能被俘虜了!
漢軍之所以比匈奴強,就在於武器先進,弩機力大,箭頭犀利,可如果僅靠武器先進去跟敵人搏鬥,那任何人都能當將領了,李陵的特殊之處又在哪裡?
李陵根本無法與霍去病相提並論,兩人差了好幾個級別。
霍去病首戰率800輕騎,就斬殺匈奴2000多人,越打越強,數次立功冠絕全軍,所以封冠軍侯。公元前119,霍去病更是北出邊境兩千裡,遇左賢王主力,殲滅對方7萬多人,然後追趕殘敵到狼居胥山,完成了封狼居胥的不世功勳。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
5 # 血山飛蟲
霍去病啥也不知道滴!戰爭的背後是政治,古往今來17歲能夠獨當一面的將軍有嗎?沒有滴,確實有過18歲的將軍,但是一打仗就慘敗,成為笑話!霍去病的小股突襲戰術是不能決定政治勝負的,僅僅具備心理作用!李陵當時在李廣利手下當差,我要說霍去病啥也不知道,有人反對,但是李廣利啥也不知道應該沒有人反對了!這個就是戰爭的特性,決定戰爭背後的是政治力量,打仗勝利不一定是將領多能打的!國民政府打敗了日本,你要說中國軍隊比日本能打嗎?肯定很多人不同意,原因是國民政府站在了勝利者一方,這個就是政治,宋徽宗還滅掉了遼國呢!這個功績當時被吹的天花亂墜,哈哈,宋徽宗簡直就是秦始皇漢武帝再世,哈哈!宋徽宗滅掉遼國如果當時掛掉,現在肯定是歷史書把宋徽宗吹上天,各種電視劇肯定把宋徽宗當做男主角,會詩會畫又懂武功又會打仗,當做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典範,哈哈!現在各種辱罵宋徽宗的熱血青年肯定提到宋徽宗眼淚嘩嘩的,要繼承徽宗精神,哈哈!實際宋徽宗是個什麼玩意呢!
宋徽宗滅遼,當時宋朝首都東京汴梁什麼情況?一下子轟動了,比申辦奧運會成功還熱烈,哈哈,要知道遼國可是宋太宗都啃不下得硬骨頭,古人崇拜祖宗,所以宋太祖宋太宗就是神一樣的存在,東京連續幾天張燈結綵,熱血青年奔走相告,宋徽宗下令免費給60歲以上老人送去酒食,全國各地大臣們吹捧宋徽宗的各種奏章和堆積如山,哈哈!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滅掉北方遊牧王朝的歷史!
-
6 # 大相無形
首先,個人才華與出身沒有必然關聯。
真要論出身,李陵的出身要遠遠好過霍去病!
李陵是名將李廣的長孫,典型的名門之後、將門虎子,在論出身、講資歷的中國封建社會這是李陵十分難得的政治資源。李廣一生戎旅,結識的軍旅好友、熟人等到家中探望敘舊自是司空見慣,李陵可能還未成年就已經認識一批將軍校尉了。這樣的人脈資源,註定只要他一出場,僅憑出身名號就能獲得遠高於霍去病的關注度。
而霍去病是其父親霍仲孺在借調到平陽公主府公幹時與府中侍女衛少兒私通產下的私生子。巧合的是,衛青的生母衛媼也是與來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生了衛青,二人都是私生子。西漢律法中規定是“犯奸必殺”,私生子要在當時的社會存活,遭受的苦難和歧視可想而知。因此,霍去病和衛青從小的生活環境和條件都遠不如李陵。
衛青和霍去病這兩枚鮮肉耀眼的光輝戰績,在當時社會一定會產生類似明星效應,也必然會刺激同齡將士的雄心和鬥志!李陵,或許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帶著家族的寄託和為李家爭取榮光的雄心抱負,向漢武帝請兵5000出征匈奴。
可惜李陵時運不濟,區區5000步卒竟然在浚稽山遭遇三萬匈奴騎兵主力。但,李陵將門虎子的血性和軍事天賦被這嚴峻形勢激發了!他因地制宜、沉著應對全無懼意,匈奴久攻不下只好又調兵五萬、總兵力達八萬之眾,卻依然無法奈何這股漢軍,甚至被李陵的及時反擊,反殺匈奴幾千!
最後歷時八晝夜匈奴鐵騎圍攻,剩餘近三千漢軍將士已彈盡糧絕,手中兵器都幾乎盡數損毀幾近肉搏程度!為不至這些僅存的勇士悉數被殲,李陵無奈之下命士兵自行突圍(約四百餘人回到漢朝),而自己選擇了投降。漢武帝得知李陵投降甚為震怒,竟然殺了李陵全家,這殘酷的一刀也徹底斬斷了李陵重回漢朝的希望。
綜上,李陵與霍去病不能簡單、武斷的拿成就來對比,兩人的對比條件根本就不對等。霍去病率漢軍精銳奔襲飆進,其戰果和影響足以光耀千秋,但李陵5000普通步卒吸引8萬匈奴主力鐵騎長達八晝夜,這是戰略性的勝利!這場遭遇戰若換在長平之戰、或淮海戰場簡直是可以直接扭轉戰局的!其在戰役中折射出的軍事素養和戰鬥精神,一樣耀眼奪目、一樣值得尊敬!千載之下,同樣條件下能做到李陵這程度的堪有幾人?
若不是漢武帝好大喜功怒殺李陵全家,李陵經此一役若能回到漢朝,誰又能說李陵不會成為像霍去病那樣耀眼的將帥呢?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7 # 光源之翼
我統計了一下,從數學的角度來說:李陵10:4, 霍去病10:6李陵是絕對的殺損過當,斬獲一萬多,折損四千多,斬殺是折損的兩倍以上。而霍去病呢?斬獲近九千,折損七千餘。
浚稽山,李陵是以五千步兵對單于八萬騎兵(以一敵十六),李陵這次戰役是以少敵多,而且對的都是實打實的控弦之士,己方有很明顯的劣勢。
然而霍去病,一萬精選的精銳騎兵,逐一清掃匈奴五個小部落,面對的還不全是實打實的控弦之士,換言之,己方有一定的優勢。可到頭來,三場戰鬥幾乎都接近全軍覆沒。
我承認霍去病論單兵作戰能力,是最強的
但是綜合能力來看的話!我覺得李陵會強一點。
-
8 # 是哦吼呀
首先要肯定的是,這兩個人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將!尤其是霍去病,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裡,他吹響了我大漢進攻的號角,在蒙古高原,颳起了一陣旋風。
但是他們沒有可比性,因為——李陵投降了。不要以現在的所謂的西方國家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來評價當時的人們,事實上,即使是現在,在東方民族眼裡(比如中日韓俄),投降都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很多人會覺得,他彈盡糧絕了,也盡力了,可是,很多時候,人都不是為自己活著,在那個年代,為君王去死為大漢盡忠才是他應該做的。另外,即使是現在的西方國家,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是可以投降,名譽也不受影響,可是戰至最後一刻,更會獲得國家民族的愛戴。
扯遠了,如果單從軍事角度分析,李陵似乎更適合打防守反擊,這一點從他最後一役就可以看出,他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僅以5000兵力就能和匈奴8萬大軍周旋多日,並且殺傷甚多。這一點讓我想起了二戰時期德軍的莫德爾,外號“防禦之獅”。
而霍去病當然更擅長長途奔襲,出奇制勝,如果霍去病身處諸葛孔明的位置,他一定會兵出子午谷,所謂兵者貴奇,高風險意味著高效益。
以上兩段是我純軍事角度的分析。但是他倆後來的行為都和性格息息相關,這些我覺得和出身關係並不大。
漢匈對峙圖
霍去病並不是因為自己是皇親國戚才敢孤軍深入的,李陵也並不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數奇”將軍之後才投降的。啃書菌認為,正因為霍去病有著寧死不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和闖勁,才敢在輕裝簡從的條件下深入茫茫大漠數千裡,要知道,霍去病並不是活得不耐煩了,他作為一方統帥,在孤軍深入之前,肯定都做好了種種被敵人包圍的準備,也許,他的座右銘是:老子,天生就是被包圍的!
回覆列表
不在一個級別,霍去病能數次遠征並勝利已充分說明能力,李凌也有不少機會領兵但都無果而終,抓不住戰機,戰場嗅覺不夠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