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圍爐夜話》(清)王永彬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長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8、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0、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1、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2、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23、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2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27、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8、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9、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0、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採
1、:“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圍爐夜話》(清)王永彬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長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8、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0、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1、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2、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23、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2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27、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8、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9、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0、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