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心不改的教書匠

    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也正因為歲月無法回頭,機會只有一次,很多家長都把孩子沒有教育好的責任歸結到孩子或者外界因素上,更有的非常焦慮,逼著孩子上各種輔導班,其實這都是錯誤且徒勞的。

    認清自己,是認識孩子、教育孩子的基本前提

    很多家長喜歡說“知子莫若父”“我自己的孩子我心裡最清楚”,認為只有自己才真正瞭解孩子,同時反感、抗拒其它人對孩子的幫助和提醒。最典型的有兩種:

    1.老師嚴厲批評孩子,引發家長不滿。

    理由是他們覺得孩子和自己一樣,“神聖不可侵犯”,何況只是犯下了一點點“小錯誤”,老師這樣“小題大做”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這類家長不僅對孩子一無所知,恐怕對自己也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接受批評、知錯就改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過程,老師批評孩子是他的職責所在,因為他覺得你的孩子可以更好,而不是“一錯再錯”。

    至於是不是真的傷害到孩子,孩子自己最有發言權。家長要做的,應該是引導孩子虛心接受批評,及時改正錯誤、不斷完善自己。

    2.陌生人好意提醒孩子,結果引發衝突。

    這樣的新聞事件網路上、現實中比比皆是。有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你一個陌生人憑什麼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其實,這些家長可能平時自己散漫慣了,沒有意識到包括孩子在內,我們每個人的言行都要接受法律、道德和公序良俗的制約。

    如果你做不到嚴格自律,就請不要拒絕他律。

    優秀的家長在面對陌生人善意的提醒時,總會主動教孩子糾正行為,並表示感謝。

    善於傾聽,是認識孩子、教育孩子的有效途徑

    經常聽一些家長說,我的孩子什麼都放在心裡,從來都不跟我說。請大家回想一下,你的孩子是一出生就這樣嗎?顯然不是。那為什麼孩子要向自己的父母關上溝通交流的大門呢?

    聯想一下我們自己的生活經歷,其實也不難理解。

    當我們一次次嘗試傾訴,卻又無人理會、無功而返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選擇沉默。

    當我們一次次信任他人,卻又遭受誤解、遭遇背叛的時候,通常會選擇閉口不談。

    所以請珍惜孩子每一次有意無意向你袒露心聲的機會吧!

    認真去傾聽,微笑去點頭,別急著糾正。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讓孩子在精神上感覺到孤獨。

    可以試著去了解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人物、趣事,和他(她)一起分享。這種“志同道合”“親密無間”的感覺,對孩子而言將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和信任。

    反過來,就像我們興沖沖地分享一個笑話,你的妻子或者丈夫卻覺得一點也不好笑,甚至對你翻白眼,你會感覺很沮喪、很鬱悶是一個道理。

    善於傾聽,最大的好處還在於,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關係,你們可以把這種關係拓展到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從而形成一種持久健康的親密關係。

    換位思考,是認識孩子、教育孩子的不二法門

    有很多家長都說過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讀書,以後就找不到好工作”“叫你好好讀書,是為了你以後有更好的前途”等等。

    這些說法的出發點都是好的,而且比起“你不好好讀書怎麼對得起我”這樣的話要好得多。但是,孩子還是聽不進去。

    為什麼?

    因為他聽不懂啊!一個從來沒有出過門的人,你跟他說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有用嗎?

    同樣的,一個小孩子,你跟他說工作、發展、待遇這些,他沒有直觀感受,也沒有切身體會,當然會“無感”,你當然也會覺得“無奈”。

    正確的方法是,根據孩子的閱歷和認知,用孩子的語言給他引導和鼓勵。例如,給他(她)樹立一個身邊的標杆,引導他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而不是羨慕別人、嫉妒別人。

    這個最好的標杆,恰恰就是我們自己。而我們要想成為合格的標杆,首先就要認清自己、完善自身。

    請記住,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2 # 奶媽奶爸育兒記

    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會改變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我孩子過去的這將近三年的時間裡,我自認為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爸爸,我與孩子的親自互動很少,以至於在我孩子2歲半左右那段時間基本不要我,只要他媽媽,甚至寶寶見了他大伯都比見了我親...

    而且我沒有讓我孩子從小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當然不是說他沒有值得我認可的好習慣),以至於現在孩子的一些行為讓我很頭疼。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那麼我會按照我重新構思的方式來教育他。

    1、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一定是親自照顧,俗稱自己帶孩子。

    我孩子小的時候,基本上主要是孩子媽媽在帶,我都是屬於下班回來以後逗逗孩子那種,所以孩子和我之間的親子關係是在我後來專門用心親近他才有所改善的,但是我始終心裡都覺得這是一個遺憾,沒有在孩子一開始就和他非常的親近。

    2、我會堅持培養孩子尊重長輩和有禮貌的習慣。

    其實這個問題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沒有注意,而是我沒有堅持要求他一直這麼去做。因為我家孩子現在已經有所表現。

    比如飯做好了,孩子會自己先去拿手隨便抓飯和翻菜盤子裡的菜(其實他早就會用筷子拿自己的小碗吃飯了),一開始其實我是要求他不許這樣,不禮貌也不衛生,但是後來偶爾心軟,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孩子可能是餓了大人沒必要和孩子爭誰先動筷子,心想又不是過去我小的那個時候,所以有時候就放任他那麼去做。

    3、我會每天堅持和他多一些時間的親子互動

    親子互動是增加親自關係最有效的辦法,而且也可以透過親自互動教孩子很多東西,我以前我覺得自己上班忙,沒時間陪他玩(有時也覺得太無聊,孩子玩的東西在我眼裡覺得很低階),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覺得他的世界很單純,有時陪他玩玩在我眼裡很低階的遊戲,竟然讓我也很開心很放鬆,而且主要是能增進我和孩子的感情,所以現在我都很樂意陪孩子玩耍,我會給他講故事、陪他看動畫片、跟他玩藏貓貓、跟他玩打槍遊戲等等。

    4、我會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小朋友玩,多與別人分享

    我家孩子最喜歡玩的夥伴就是我和孩子他媽,只要有我倆在或者我倆其中一個在,他基本上只與我倆互動,不與別的小朋友玩,而且每當別的小朋友和他爭搶的時候,他都會比較膽怯,然後尋求我們。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也發現也查詢了,應該是屬於孩子比較缺乏安全感。

    我後來在發現他與別的小朋友有爭執的時候,我基本都會裝作看不見,偷偷觀察他會怎麼處理,就算別的家長跑上前去我也不會過去,除非是有我認為對我孩子有威脅的行為時我會立馬上去制止並保護我的孩子。

    5、鼓勵他自己多動手的能力

    我發現我的孩子有兩項動手能力的活動他比較喜歡,一個是拼積木,一個是畫畫,估計很多孩子都喜歡這兩個專案吧,因為這兩個專案更能體現孩子的主觀意識和主觀能動性。

    但是我覺得應該更多的培養孩子的其他動手能力,比如怎麼自己洗臉、刷牙;怎麼自己疊衣服、怎麼自己穿衣脫衣、怎麼自己上廁所等等,動手能力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也會強,思維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回到提問者的問題,不管怎麼說,都不可能重來,所以我會在以後對孩子的教育中,改掉以前不對的方式,保持耐心幫寶寶改正和進步成長。

    育兒,需要我們與寶寶們一同成長。

  • 3 # 珂之木

    孩子,從呱呱墜地到三歲之間從一個天使慢慢變成小朋友的時候,這個時候小朋友的是非觀,認知度都是在家庭氛圍中獲取到的。作為父母不是說強行的給小朋友灌輸好的思想,好的行為,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沒有很好的表現自己。例如自己每天下班回家或者平常跟鄰居朋友的相處是大吼大叫,缺乏理智,而這個時候卻要孩子在平常生活中乖巧懂事,可想而知,你想要的小朋友這種行為沒有很好的學習氛圍,小朋友怎麼能學好。還有好多父母說小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不好好寫作業,那為什麼不反觀自己,每天回來的時間裡,除了一句作業寫了嗎?看一會電視就說寫作業去,每次放假的倆天時間裡,除了催孩子寫作業,有沒有很好的聊聊天,放鬆放彼此的心情,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是不是在玩手機,有沒有一起學習,看看書之類的……這個時候的父母自己在玩,憑什麼要求孩子學習,父母會說我上班辛苦了,我頂著好大的壓力,是的,那是成人的壓力,但是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壓力,站在小朋友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去看小朋友的立場,那是不對等的

  • 4 # 錢德鑄

    如果重來一次,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會有的改變,有的堅持。

    嘗過梨子才知其味道,挑過擔子才知其輕重。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抱有無限希望;作為孩子,他不是來討債的,而是來送福送希望的。哪個家長不想把孩子教育好,使他身心健康,有學有膽有識成人成才,做出最好的自己?哪個孩子不希望父母對自己愛在深處,教育有度有方,自己健康、快樂成長?

    但是,風雨過後才現彩虹,事情過後才顯真彰。回過頭去看,父母、孩子都在努力,雙方只能做到更好,不能做到最好,尚需再努力。可世上沒有後悔藥,更多的只是留下教育上的內疚,成長中的省悟。

    所以我們說,如果再來一次,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大部分人會認識:有的改變,有的堅持。

  • 5 # 淅爸育兒記

    教育孩子,沒有重來一次的說法,這不是遊戲,一個號練廢了重新練一個小號。

    但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有著“醒悟”一說:發現自己過去教育方式的不足,並加以改進。

    其實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一招鮮吃遍天的事情,因為孩子的問題是隨著他的成長,他面對的人事物變化所變化;

    真正的教育,是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隨著孩子的進步而進步,隨著孩子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自己;

    每對父母,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每個孩子也都是第一次為人家長,大家都是第一次,都需要多多指教。

    好的家長,能認知到這一點,即便對孩子發脾氣,也會認真面對,思考應對之策;

    不合格的家長,並不能認知到這一點,打完孩子會後悔,但始終認為這是孩子的錯,是孩子的問題,自己永遠是對的,缺乏辯證的看待問題的思維;

    至於如何檢驗自己的教育方式的成果,有兩個方向:

    其一、學校是檢驗家庭教育成果的第一場所;

    一個孩子在家庭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最先投射的地方就是學校。

    這是一個模擬社會都又不是社會的場所,孩子需要離開父母身邊,獨立在學校生活,這就好比把孩子扔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讓他自生自滅,而孩子要面對新的環境,陌生的環境,他就需要拿出他在家庭所學的一切技能來應對可能的狀況。

    其二、青春期是考驗親子相處模式的最好成績單;

    青春期往往被解讀為叛逆期,雖然這個詞很不恰當,但是認真一些,孩子到底在叛逆什麼?

    並不是叛逆父母,他們還是學得非常好的,而且是很歸順父母的教育方式的。

    一個在被父母操縱中長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他會用這種相處方式來試圖操控家長;

    一個在被父母關愛中長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關愛家長;

    青春期的孩子並非討厭家長,恨家長,他只是把家長與他的相處模式,反過來應用到與家長的相處當中。

    如果你的孩子,青春期被你視為叛逆,那麼請好好思考過去你與他的相處模式,是不是就是他叛逆的影子。

  • 6 # 木土地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以前對待兒子的教育方式,就覺著非常對不起兒子。

    沒有好好教育孩子,沒有給孩子一個學習的好氛圍。

    當要準備生孩子的時候做好準備,有個健康的身體,還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我們有了孩子之後,家裡負債,是投資失敗。以至於孩子十歲左右家裡還是負債的。我們沒有時間去陪孩子去做親子游戲;沒有時間陪孩子出去旅遊;沒有給孩子去報補習班;也沒有給孩子報興趣班。

    當看到孩子對我說:“媽媽,我們家怎麼這麼窮?姑姑家的表哥怎麼有那麼多玩具?還有好多零食吃?”

    我竟無言以對,有時候我會對他說:“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改變你自己的命運,才會有你想要的東西。”

    還好孩子還是很優秀的,在這個物慾橫飛的時代,孩子沒有和別人攀比名牌。但是作為家長的我有點對不起孩子,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沒有給他更好的。

    如果現在讓我重新教育孩子的話,第一件事就是陪伴他讀書,看盡中外名書;陪伴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洲龍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