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蛇狼王

    有種語言叫國語,現在國語是普通話!而過去也是有國語的,那叫官話,也就說無論你從那來都得學習官話!你不學官話大家無法交流!

  • 2 # 布穀鳥講歷史

    滿語不是人人都會的,要不然就沒有今天的普通話了,皇帝日常講的就是北京話。

    清初期,康熙之前,名義上的國語是滿語。但自從康熙開始,漢語就成為官話了,也就是官方語言,不管你是哪個地方進京做官的人,都必須要會說北方官話,也就是北京話。

    明代的官話是南京話,清代開始 ,北京話被清廷接受,北京話開始從南京官話分離出來,就形成了北京官話和南京官話並存的狀態 。雍正八年,雍正爺親自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明都北遷時北京城內南京移民過半)相融的基礎上,融入少許音譯滿語詞彙而成。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此即清末的國語。

    你看,清的國語都是漢語,積極融入漢文化,滿語早早的就不再是必修課了。滿語既然成為了一門選修課,想必不會個個滿人都學100分吧,畢竟日常生活根本就不用滿語,就算學了一些,就跟鄙人的蹩腳英語一樣,學了10年直到大學畢業,都不敢說自己會英語。

  • 3 # 小油瓶侃歷史

    清朝的皇帝平時說滿語還是漢語與清朝所經歷的時期有關。

    清朝前期

    (1)皇太極:建立清朝的第一個皇帝,皇太極在位時期呢,清軍尚未入關一統中原,朝廷大臣多為八旗子弟,后妃也來自滿蒙八旗,此時的漢臣也是極少的,此時的皇太極無論是與大臣還是妃子,是幾乎完全講滿語的。

    (2)順治:愛新覺羅.福林,6歲即位,清軍入關後的首位皇帝,為了統治如此龐大的中國大地,致力推行漢族文化,而且還選拔漢人為官為臣,不過這也遭到了滿清貴族的反對。這個時候的漢人被要求剃髮易服,推動漢文化融入清朝,此時的語言自然還是以滿語為主,像那些被賜滿族人身份的漢人子弟在很小的時候還要上私塾專門學習滿語。

    (3)康熙:康熙作為千古一帝,目光長遠,他發現滿清的制度漏洞太多了,與傳承千年的漢文化相比,簡直就是渣渣,所以康熙為了維持滿族對中國的長久統治,大力推行滿漢一家,推行漢化,康熙呢也是精通多種語言,滿蒙藏漢都精通,同時朝中的漢族官員數量也逐漸增加,滿清貴族本來還想像對順治那樣反抗康熙,但是康熙手段多啊,他要求滿族官員也必須懂漢語,否則就被免職。同樣那些得到重用的漢臣們也必須精通滿語,這樣一來滿漢之間的矛盾就得到了緩解。

    所以此時康熙對滿臣說滿話,對漢臣說漢語。

    康熙的遺詔,大幅用漢字書寫,可見康熙後期對漢文化的推崇

    (4)雍正:康熙定下規矩,要求所有的皇子4歲就必須嚴格接受多語種教育,滿、漢、蒙、藏四門語言不及格是不可能成為皇位繼承人的。康熙對漢文化的大力推崇,雍正也從小接受漢文化,雍正登基後,比他老子還很,他推行一個改革,那就是當官必須說官話,這個官話呢就是漢語,還是帶北京味的漢語,這個政策的推行,使得不少滿族官員都變得只會漢語了,連自己的母語滿語都不會說了。

    所以在雍正時期,皇上和大臣們都是說漢語的。

    清朝中後期

    (5)乾隆:乾隆皇帝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特別愛寫詩,作詞,對對子。但是他也是一個堅定的滿語推行者,他不僅廢除了雍正皇帝推行的只說漢語的改革,還在很多正式的場合他都會用滿語發言,這恐怕與當時的漢語盛行,滿語式微有關。

    乾隆的詩詞

    乾隆時代,漢臣多,漢語已推行多年,因此在朝中多以漢語為主,而在正式場合乾隆說滿語,倡導復興滿語。

    (6)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時期,都是學習乾隆皇帝,在正式場合說滿語,其他時候都是說漢語的,但是滿語使用的大環境逐漸縮小了,平常說漢語也多於滿語了。

    特別是在光緒末年時,張之洞發起“普通話推廣”活動,自此以後,清朝的官方語言徹底變為了漢語。

    此時的朝廷呢,漢語越來越普遍,但是滿語也依然通用,直到清朝結束。

    (7)末代皇帝溥儀,就不一樣了,他不到6歲就退位了,嚴格的清宮教育也不在堅持,所以他的滿語也沒認真學,他只會說漢語了。

    至於清朝的后妃

    在清朝宮廷裡,由於所有的后妃幾乎都來自滿蒙八旗,而當時的女性外出社交的機會很少,所以八旗女子基本都是在家說滿語的,被選入宮後也不例外,如果不會說滿語也不可能被選上。所以後宮普遍以滿語為主。即使進宮的太監不懂滿語,清宮內務府也有專門的機構專教管事太監說滿語,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末。

  • 4 # BV瘋言瘋語

    清朝自順治皇帝起開始接受漢族文化,阿哥們都有漢臣老師教導漢族文化,同時,本民族的文化和傳統也有滿族老師授課,尤其是皇帝,更要精通滿漢文化禮學,不然如何能夠統治一個國家,如若不然,必將像元朝一樣,國運不會超過百年。所以,清朝的皇帝以及后妃、阿哥、公主們日常都是滿漢語言混用的。

    (順治)

    清朝的大臣也是有漢人的,如:張廷玉、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等等,而且都身居要職,都是是國之棟樑。這也是清朝維繫統治地位,接受漢人,推廣漢族文化的重要體現。

    (曾國藩)

    (李鴻章)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興起過多次,但是如滿清這樣主動實施的還真是不多,如果不是晚清政治腐敗,後宮干政的話,清朝的衰敗也不會如水銀瀉地,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 5 # 小崔說歷史LanyaLanya

    關於這個問題,LanyaLanya 覺得至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講。

    一、從時間順序上來講。滿清入關以前自不必說,整個皇宮都是用滿語來交流的;入關以後及順治、康熙、雍正時期的官方使用語言,從歷史資料看,是滿、漢、蒙兼用、但以滿語為主;乾隆以後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官方通訊及書面語言的使用仍以滿文為主,但在語言交流上漢語逐漸佔居主流,滿、蒙語言次之;到了清末,皇宮以外,使用漢語又漸成主流,不少滿人也逐漸改用漢語。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語中也夾雜著大量的滿語詞彙如:囉嗦、喇忽、埋汰、胳肢、瘮(看著就瘮得慌)等等就是從滿語音譯過來的。

    二、從階層族性方面來講。滿清入關以後,官方語言為滿、漢、蒙兼用,以滿為主。不過,為了方便統治,朝廷也要求和鼓勵滿人學習漢語、蒙語,漢人學習滿語、蒙語,蒙人學習滿語、漢語。這樣一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出現了:朝政上皇帝講話自然用滿語,其它場面則是看情況而言,哪種語言方便交流,就用哪種語言。朝堂上如此,後宮亦然!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清朝做一個官員還是挺不容易的,首先你得是一個語言上多面手才行。

  • 6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總結起來就是十個字:見漢說漢話,見滿說滿語。

    首先一點,在關外的那兩位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他們肯定是操滿語操的多。畢竟在滿清草創之際,除了范文程等少數幾個漢人以外,統治集團裡面還是滿洲人要多。雖說皇太極等人有漢化的傾向,也願意學習漢文化,但是肯定還是要用滿語更多。

    順治元年,清兵入關,清朝從蝸居在遼東的一個小國一下子變成了統治大江南北的大帝國。這個時候,皇帝如果不會說漢語,那就很說不過去了。實際上,順治、康熙兩位皇帝不僅能很好地掌握滿漢語言,還對藏、蒙語有著不錯的造詣,這些都是因為清朝是一個多民族帝國所導致的。

    雍正年間到乾隆初年,統治集團漢化日趨嚴重,為此,乾隆帝下詔,規定滿語為國語,後世八旗貴胄都要熟練掌握,更不用說龍子龍孫了。因此,從乾隆朝開始,上書房裡的功課就不僅僅有漢家的四書五經,還有國語,一般還會有蒙語的學習。

    但是,制度規定並不能阻攔滿語的衰亡。作為一個原生文化極其匱乏的民族,滿洲人在接觸到發達到已經逐步衰落的漢文化以後,幾乎是全部照單全收。這就導致絕大部分滿洲人喪失了對滿語的記憶和學習興趣。這也是後來乾隆要頒佈詔令強制學習滿語的原因。

    但是這也沒法子,畢竟漢族人太多了,滿漢在交流的過程中是不可能要求幾億漢人去接受他們的語言的。就這樣,逐漸逐漸的,滿語開始走向消亡。

    而即使是皇家,滿語的市場也不大行得通了。最簡單的例子——慈禧,這位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最有權力的人,她的滿語就相當不好,甚至可以當成滿文文盲。

    就這樣,到了如今,滿語已經基本成為了死語言,滿族人也成為了漢化的最徹底的“少數”民族之一。

  • 7 # 北洋海軍炮手

    準確點說,分場合。

    如果是大朝會,也就是叫大起,滿臣漢臣都在的情況下,儘量說漢語;如果是單純的叫起,滿臣漢臣都有的話也是儘量說漢語;如果是單獨召見滿官就說滿語;如果單獨召見漢官就說漢語;如果只召見蒙古王公那就只說蒙古語。

    這是因為清朝皇子們都要學習滿語、漢語和蒙古語三種語言,好像乾隆還學過維吾爾語,這是因為清初體制內的只有滿洲人、漢人和蒙古人,雖然後期西藏以及新疆維吾爾人(回部)都被納入到了帝國體系當中,雖然不怎麼受重視。

    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清朝朝會君臣都是說漢語的,只有在單獨召見滿大臣以及蒙古王公的時候才不說漢語。另一個方面,隨著滿語的使用頻率降低,滿臣也有不會順滿語或者是不熟練的,清朝中後期經常有皇帝斥責滿臣不會說滿語以及滿語不熟練的記錄。

    全文完

  • 8 # 司馬長史

    前期以滿語為主,乾隆年間漢語漸漸成為主流,後期則以漢語為主,末代皇帝宣統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說自己只會幾個簡單的滿語詞彙,滿語在清朝後期幾乎只有下層滿族還在使用,上層經過上百年的漢語學習早已適應了漢語。皇帝一般是見人說話,見漢人說漢語,見滿人說滿語,見蒙古人說蒙語。后妃和大臣並不是人人都會滿語,畢竟有很多非滿族妃子和非滿語大臣,學一門語言不是一學就會的。

    清朝時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滿族在入關前創立了自己的文字,據說是努爾哈赤命人借用蒙古文創造的,當時奉旨創制滿文的大臣反對努爾哈赤借用蒙古文,但努爾哈赤卻執意用蒙古文字母改造成滿文。

    這個版本的滿文流行一段時間後,達海更增補了12個字頭,形成了新滿文,“新滿文”在後金境內通用,皇帝、王公大臣等人都使用滿文和說滿語。努爾哈赤時期,後金一直與大明勢不兩立,滿漢之間也是水火不容,後金境內很少有漢人大臣,漢民也很少,所以不存在努爾哈赤等人平時交流說漢語的情況。皇太極繼位後,改變了政策,他對漢民採取招撫政策,一些明朝的大臣也投降清廷,一些漢人在清廷中還高居要職,比如范文程、洪承疇等人,這些人一時半會也學不會滿語,所以交流會用漢語,但是這個時期皇帝交流主要還是滿語,布詔、聖旨、奏摺、教學、公文等大都是以滿文單獨釋出,很少有單獨的漢語奏摺。

    1644年清軍入關,清廷不再是放眼於遼東了,而是劍指中原,心生一統之意,順治帝在北京站穩之後,清廷打算推廣滿語,當時滿語叫清語,被稱為“國語”,後來推廣失敗。順治帝在北京接受了漢語教育,漢語融入皇宮,也成了皇帝必學的功課,《康熙王朝》中第一節中順治帝的皇子都有漢人師父,順治帝還親自考察這些皇子。到了康熙時期,皇帝漢化的程度則更高了,康熙帝皇子的名字就是漢化的表現,其實從順治帝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清朝皇室在之前就逐漸接受漢文化了,他們的名字不像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等人。

    康熙雍正兩朝的奏摺大多都是滿漢雙文,很少有單獨的滿文奏摺了,乾隆時期漢語影響更大,乾隆帝自己就作了很多詩詞,他還曾因為皇子的滿語水平太差而發怒,越往後皇帝連平時交流都是用漢語了,王公大臣交流也都用漢語了,溥儀甚至只會幾個滿語詞彙。

    清朝後妃和大臣也不是人人會滿語,清朝皇室經常與蒙古通婚,所以一些后妃都是說蒙古語,但是到了康熙時期,說蒙古語的妃嬪也很少了,後面則更少,幾乎沒有,滿族妃嬪前期也會滿語,到了清後期幾乎也不會了,漢人妃嬪肯定會漢語了,但她們會學習滿語,後期則沒這個比要了。

    大臣情況也差不多,滿人會滿語。漢人不會,清前期有可能會學習滿語,後面則沒必要了,蒙古族大臣也是要學習才會滿語。

    我們看電視劇,發現清朝皇帝每天都會上朝,很多大臣則穿著朝服按順序站著,太監則在一旁高喊“有事上奏,無事退朝”,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很少,清朝的上朝就是“大朝、常朝”,理論上是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舉行常朝,但皇帝並不遵循,清朝皇帝辦公與大臣交流國家大事最常見的方式是召見,也叫“叫起”,一般是幾個大臣或者一個大臣與皇帝面對面談心,所以皇帝就是看人說話了,需要說漢語的時候就說漢語,需要說滿語的時候就說滿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施工企業如何防範工程結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