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淡滋味坊

    靠掠奪!

    美國文明時間短,原住民太少,且很原始。歐洲的移民開始佔領這裡,到南北戰爭時期,美國還很落後,還在努力消滅奴隸制。但因為是移民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開始融合,各種思想開始碰撞,更容易推陳出新。最大的拐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的主戰區是歐洲和亞洲。美國屬於扇風點火撿便宜的一方,他的本土並沒有遭受戰火,美國趁亂四處活動,是為了撿便宜。

    他也確實發了戰爭財,他搶劫了歐洲許多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為美國的飛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包括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不算是搶來的,是撿的。愛因斯坦是猶太人,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屠殺致使遊學美國的愛因斯坦不敢回國,最終在美華人的遊說下,在二戰的炮火中加入美國國籍,為美國製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殺傷性武器,美國也因此有了在全世界指手劃腳的底氣。

    先進吸引人才,人才推動進步,美國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頂尖人才,發展自然一日千里。

    不過空中樓閣也不結實,多民族多政黨也容易摩擦,新一代美華人習慣了自己世界警察的身份也忘乎所以了,陽盡為陰、盛極必衰的道理,高高在上的美華人應該多學習學習。

  • 2 # 小小翔子

    1.美國是一個殖民的國家。最早有西班牙,英國,葡萄牙,法國殖民的國家。最早的是印第安人。後來被英法先民大量的屠殺。後來的黑奴貿易大量的非洲黑人應到美國開發土地。促進了美國土地的開採跟農業的發展。美國從原始社會到直接過度到資本主義社會。

    2.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使得美國成為統一的一個國家。一次工業革命跟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美國有非常好的發展。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繁榮發展。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屬於一個獨立的地方,被太平洋給包圍。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為中心,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歐洲大國都捲入戰爭,最後由於德國戰敗而告終,美國也在這個時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第一次工業革命有了非常好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剛開始都是屬於中立的國家,沒有捲入戰爭,美國輸出工業,農業,槍支彈藥,發了大量戰爭財。美國控制大量的能源石油,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發動對日本進攻,配合反法西斯聯盟,最後大家也知道,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日本無條件投降,美國戰又屬於戰勝國。戰後吸引了全世界各個地方的人才。更加促進了美國科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3.二戰結束後為了恢復歐洲發展,美國提出了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恢復經濟,美國大量的工業產品輸出歐洲,刺激了美國科技,軍事,航天快速發展,後來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確立了以美元石油的經濟,確定了美元霸主的地位。

    4.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吸引了全世界非常優秀的科學家及工作人員,在許多科技領域美國領先世界,到現今美國在航天,網路,新能源,電子晶片,軍事,都是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後記,最近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控制高科技產品對中國出口,打壓華為,中興等中國高科技企業,我們要迎頭趕上,實現中國偉大復興。

  • 3 # 高廣銀

    美國天生是個移民國家,沒有老歐洲的諸多負擔,人民習慣自己管理自己,社會組織很發達,自治很興旺,自治組織縱向地聯合起來,就是聯邦制。

    當時的英國已經是世界霸主,雖然美國也擁有英國的好基因,但光有這些是不夠的,成功,尤其是頂級的成功,不可能被模仿。所以,美國必定有自己獨到的一套,才成為後來的世界霸主。

    島國的地理優勢

    第一先來看島國。美國是個島國,這是成為霸主的自然條件。你可能會覺得,美國怎麼會是個島國呢?美國是北美洲的一半,只有夏威夷是幾個小島。

    但你再想想,北美洲的一半,是不是個巨型島嶼,北邊的加拿大和南邊的墨西哥都沒有實力和美國在任何領域展開競爭,只能合作,美國在北美洲就是一家獨大。

    國父們對這個事情很認真,第三任總統傑斐遜指派後來成為第五任總統的門羅簽訂了路易斯安那購地案,從拿破崙手裡買來的領土幾乎讓美國擴張了一倍。後世的總統們也很明白這個道理,很積極地把美國變成了島國。

    那島國跟霸主有什麼關係呢?太有關係了。

    第一,島國天然在軍事上就比較安全。征服島國很難,征服之後統治也很難。如果要征服島國,必須有強大的海軍,征服之後想要統治這麼大規模的領土,需要強大的陸軍,但在那個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強大到同時擁有無敵的海軍和無敵的陸軍。所以,美國天然很安全。

    第二,島國安全帶來了悶聲發大財。新生的美國不介入歐洲國家的那攤爛事兒,一會兒又拿破崙戰爭了,一會兒又1848年革命了,一會兒又普法戰爭了,都不管,埋頭搞好自己的經濟。歐洲老大哥們亂作一團的時候,美國悄無聲息地就把自己的經濟規模做成了世界第一。

    第三,島國讓美國不必養陸軍,既省錢,又不能對國內實行強硬統治。你看現在的美軍世界第一,那是很晚的事情。從前美國陸軍弱成什麼樣子,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林肯總統為了對付脫離聯邦的南方几個州,選擇了戰爭,林肯是宣戰之後才釋出徵兵的命令,不是手裡屯著幾十萬精銳等著對付分離各州。沒有準備,沒有家底。

    第四,島國讓美國對歐洲和世界事務天然具有離岸平衡的優勢。你們打,我不著急,反正不在我家裡面打,什麼事情介入、什麼時候介入、介入多深、什麼時候撤退,完全主動。這麼寬廣的政治上的戰略縱深,是陸地鄰國之間根本不可想象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

    比如你看,德國要統一,打了丹麥、打了奧地利還打了法國,你可能覺得,你德國統一你的,跟其他國家有什麼關係啊!其實不然,國內政治的權力和國際政治的權力,在俾斯麥這種大政治家手裡是無縫切換的。鄰國在無緣由的情況下被拖入精心策劃的政治程序,當成棋子,在歐洲大陸國家之間實在是太正常了。所以他們都養好陸軍,枕戈待旦。

    陸軍天然和專制是一夥的,海軍天然和民主是一夥的。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陸地接壤的國家之間必然以陸軍相互防備,而陸軍天然傾向於金字塔式的集權結構,國內政治結構必須與之相匹配。

    否則,就必須建立更大規模、更復雜的制度系統把軍隊結構和政治結構統一起來。這種複雜的大制度,超出了古代和現代早期各國的制度創新能力,即便是美國,也是在20世紀初才逐步磨合出來的。而且,陸軍很容易被用來壓制國內的不滿。

    相應地,海軍天然是外向型的,如果要平定國內動亂,海軍就很難起作用。所以,要發展海軍,合理的前提就必須是外向型的、海洋型的國家必須內政修明,不太需要平定國內動亂,因為同時負擔海軍和陸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實在太過沉重。

    回想一下上一講提到的,美國高度發達的自治,人民自己解決了很多公共問題,也限制政府的權力,所以美國政府的國內管理壓力不大,這和島國優勢配合上了,相輔相成,有利於發展成一個外向型的國家。

    可擴充套件性

    說完了地理上的優勢,我再跟你聊聊美國成功的第二個原因,美國的的擴充套件性。所謂擴充套件性就是美國有一種能力,可以不斷地往外擴充套件,用經濟學的術語說,美國把外部力量內部化的能力很強。

    內部化意味著一致化,光吃下來不行,還得消化,融為一體。擴充套件性強就可以把規模做得很大,不只是經濟規模,人口規模,軍事規模,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見的力量都能夠為它所用,規模效應在美國身上得到了最明顯的發揮,世界上目前和美國有點像的恐怕只有中國。

    我撿四個最重要的方面跟你講美國的擴充套件性帶來的全面規模效應:政治、經濟、人力、法律。

    從政治上看,美國其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超級同盟。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裡面的states是國,但指的是組成美國的各州,所以states並不是美國的實質,united才是!

    我在上一講跟你說過,國父們看到邦聯解決不了獨立戰爭之後的問題,放下了鬆散的邦聯,成立了聯邦。林肯總統打內戰,就是告訴各州,他們沒有退出聯邦的權利。這麼說的話,美國似乎是往聯邦捆得越來越緊的方向走。

    白宮

    但是,不要了美國憲法的基本結構,憲法規定聯邦和州各有各的權力,他們之間不是上下級關係,美國的州不是中國的省,州長不是總統任命,只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執行總統的命令。州可以增加,成為這個超級同盟的一員。組成超級聯盟的成員國一開始是十三個,現在變成了五十個。從聯邦制來定性美國,它就是一個具有無限擴充套件可能性的超級聯盟,而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民族國家。

    下面來看經濟上的擴充套件性,從硬條件來看,美國的經濟規模是一個大洲的規模,和整個歐洲一樣大,世界上這樣大洲規模的國家也就四五個,除了美國還有中國、俄國、印度、巴西、澳洲、加拿大。

    但美國天生就是市場經濟,最早形成了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內市場,要知道,羅馬帝國鼎盛的時候也就五百多萬平方公里。這麼大規模的領土,靠市場經濟連線起來,分工和效率非常可觀。

    再進一步,市場會被國界切斷嗎?當然不會,美國從殖民地時代開始就是和歐洲連在一起的,等美國實力雄厚了,它的主導性就是百十來萬平方公里的民族國家沒有辦法抗衡的。

    所以美國從無限拓展的市場經濟當中獲取各種支配性的利益,比如美元成了世界貨幣,美國自然就在對全世界徵收鑄幣稅,比如美國的資本市場最發達,阿里、新浪就去那裡上市,這樣的好處數不勝數,都來自市場經濟的可擴充套件性給美國帶來的超大規模,以及超大規模自然得來的主導權。

    再來看人力上的擴充套件性。美國是移民國家,美國夢就是誰都可以去那裡憑藉自己的奮鬥成就一番事業,老規矩少,市場化程度高,個人實現自己的可能性就大,所以美國最愛講個人英雄主義的故事。好萊塢的電影變著花樣地宣揚個人英雄主義。個人成就的動機得到了文化上的推崇,得到了制度上的支援,人就想去那裡發財、創業,積極競爭的勁頭就很足。

    所以美國文化裡有一股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味道,你成了,你厲害,你不成,那是因為你不行,用中國的俗話講,叫做“命苦不能怨政府”。相應地,美國文化不太支援福利制度,每個人都要靠自己奮鬥,納稅人的錢不能拿來養懶漢。奧巴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搞成的醫保,特朗普上臺就把它廢了。

    這樣一種積極拼殺的氛圍讓美國成了一個巨大的磁鐵,全世界的人力資源都能很容易地為它所用,清華最聰明的學生去美國唸了博士,就留在美國的實驗室工作了,墨西哥的農民,季節到了就跑到加州打短工採摘水果,寶貴的人力加入了美國方方面面的事業,美國在人力上製造了全世界最大的擴充套件秩序,全世界培養的人都很容易被美國摘了果子拿去用,而且是這些人主動的,自願的。

    最後來看法律。政治的擴充套件性靠憲法,經濟和人力的擴充套件性靠法律,法律的擴充套件性是所有方面擴充套件性的支撐。你也知道,美國採用的是普通法,它的擴充套件性非常強大。從靜態的角度看,普通法和大陸法差別不大,但從動態的演化來看,普通法的擴充套件性就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

    大陸法的思維模式是三段論,法條是大前提,事實是小前提,判決就是結論。可萬一法條沒有規定呢?世界經濟的變化越來越快,法條沒有規定的事情越來越多,三段論的大前提老是跟不上,新事物就沒有辦法納入法律體系,也就沒有辦法和已有的規範一致化,融合不了。

    普通法呢,是判例法,有先例就遵循先例,沒有先例就根據法律的精神和事物的規律創造先例,吃螃蟹的做法就得到鼓勵和保護,就容易和已有的規範一致化,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事情和規矩的同步性就高,事情做到哪裡,規矩就迅速跟進到哪裡,事情的擴張始終伴隨規矩的擴張,再新、再大的事情都有章可循。

    阿里巴巴上市就體現了美國法律的靈活性,阿里原來的想法是去香港上市,但港交所不接受阿里以小控大的股權結構,結果美國接受了這種網際網路時代更有效率的股權結構。要知道,香港也是普通法體系中的一員,充當國際金融中心也幾十年了,擴充套件性尚且不如美國,其他國家就可想而知了。

  • 4 # 谷老師

    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宣告成立。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取得勝利。剛獨立的美國,在世界上屬於三流國家,根本無法與英法相抗衡,只能做他們的小夥伴。美國開國元勳、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為美國製定的基本國策就是美國不捲入歐洲事務,只注重在美洲擴張,這一戰略是英明的,貫徹了100多年,因而美國沒有在對外戰爭中造成大的損失。到19世紀中期,美國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90年代,美國升格為二流國家,進而完成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才參戰,大發橫財,升格為一流國家。1941年,太平洋戰爭使美國捲入二戰,戰後美國升格為超級大國。

  • 5 # 新科創

    他發展有中國快嗎?它已經有200多年了,而我們才70年,你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美國都怕了,再過30年會怎麼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解釋下微觀粒子?比如夸克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