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觀天下

    根據專家預測,今年2019年-2019年的冬季偏暖,所以感覺今年比往年冷的晚。

      今年的春節在立春之後,一般立春之後還是要冷一個月左右。 立春到了,但是氣溫並不會回升的那麼快,並且老話講春捂秋凍,不建議大家過早的脫掉冬裝換上亮麗的春裝,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應該注意保暖。

      

    氣象學意義,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高於 5°C,冬天就結束了。 但每個地區的春節天氣都不同。

      

    就海南三亞地區而言,三亞一月平均溫度是 18℃ ~ 26℃,天氣寒冷, 白天平均 26℃,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夜間平均 18℃,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閒服、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

  • 2 # 古今文明之光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今年比往年,不是冷的比較晚,而是2019年冬天整體氣溫偏高造成的假象。我們的氣候出了大問題,很顯然,這是多年來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重大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想想咱們小時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數九寒天,隔幾天一場雪,雖然天氣寒冷,但是我們兒時的記憶是溫暖的。全家人圍坐火爐旁,看著窗外雪花紛飛,雪中的孩子們歡聲笑語,這是一幅多麼溫馨動情的畫面。然而長大後發現,氣候一年不如一年,夏天越來越熱,春天秋天越來越乾旱,而到了冬天,竟然沒有一場像樣的大雪。我們在感慨兒時美好記憶流逝的同時,不得不反思我們對環境的破壞:我們的地球怎麼了?我們未來遭受環境的報復麼?如何保護我們的地球環境?

    1、2019年冬天氣候特點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的介紹,從氣候預測結果來看,2019年冬天全國氣溫接近常年都偏高,“寒冬”發生機率幾乎為零,但也不排除季節內的這個冷暖起伏變化。

    這已經是近年來連續釋出又一次的“暖冬”警告!截止到今天(2019年12月21日),山東省境內還沒有出現第一場有效降雪!而明天就將踏入冬至節氣,距離春節僅有35天,距離立春僅有42天!是的,冬天很快又要過去了,極有可能,這個冬天,沒有雪!

    受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厄爾尼諾等現象的影響,今年10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七高。國家氣象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7月下旬以來,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等七省持續高溫少雨,氣象乾旱迅速發展。10月10日,這些地區重度及以上氣象乾旱面積曾一度達62.7萬平方公里,其中特旱面積達26萬平方公里。

    是的,秋季的乾旱和氣溫的偏高,已經預示了冬天的氣候。未來,這種情況,將越來越明顯,以至於多年後,北方(高緯度的高冷地區除外)秋冬分界不再明顯,南方越來越熱,降水越來越少!

    圖1 全球溫度異常

    2、地球未來的氣候惡化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的相關研究指出,未來地球氣候即使穩定發展,但是已經產生的各種不利變化仍然會持續下去,並且無法逆轉,已經無法控制。這些不利變化包括我們熟悉的兩極冰川融化、全球氣溫變暖、全球海洋海水溫度變暖等等,這一系列不利變化所產生的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因此,有科學家嘆息道:一切都來不及了。

    圖2 兩極融化後的海平面上升示意圖

    因此,從暖冬這件事情上,我們要獲得警示: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大家都行節約水資源,採取多種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愛惜地球!

    圖3 醒醒吧,人類

  • 3 # 咱誰的都不欠

    你別看自己這兒不算冷,北美狂風暴雪很厲害。反正得有冷的地方。過去冷的有規律,現在冷和熱不聽話了,瞎跑。說是厄爾尼諾現象,究竟是嘛現象誰也說不準。今年八月十五雲遮月,轉過年正月十五雪可能不一定打燈。這都是農耕文化,不種地了,龍王爺忘了下小雨兒了。瞎過吧!

  • 4 # 小警說法

    同感。作為蘇北小縣城,30年前,我們小的時候,這個季節,河裡早日結了很厚的冰,天氣也會下雪。而現在下雪都很少,至今零下的天氣也幾乎沒有幾天。

    全球氣候變暖是大趨勢,也越來越嚴重了。希望全球各個國家都能重視這個氣候問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追求發展,一味的向地球索取。必然是竭澤而漁,人類的滅亡恐怕只是時間問題。我想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現實。

  • 5 # 地理縱橫

    今年冷不冷,我們先看看中央氣象臺近20天全國氣溫距平圖:

    上圖顏色越紅氣溫較往年越高,藍色區域較往年偏低,從全國形勢來看,幾乎是暖色一片,只有青海和東北的黑河附近較往年偏冷,北疆、河西走廊、內蒙古、陝西、山西和江南地區較往年氣溫偏高4°C左右。其它的地方較往年偏高1°C左右。

    按正常天氣來說,冬至過後,全國大部分地區寒風習習,冷風刺骨,可今年的數九天氣卻是風很輕,冷很弱,完全沒有數九天氣表現出來了特徵。

    由於天氣靜穩,氣溫在0°C以上,空氣容易堆集、滯留,黃淮海平原,山東、京津地等地多次出現霧霾天氣。往年氣溫低,空氣中的水汽凝結,即使無雪、天氣也是晴朗。而今年數九的日子裡出現多霧天氣,也告訴我們今冬太暖了,而且冷的得也太遲了。

    為什麼今年冷得這麼晚呢?

    冬季中國的天氣主要受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這是製冷的“發動機”,這臺發動機間歇熄火或動力不足,南下寒潮的功力就會大打折扣,今年冷空氣活動太弱了,只有12月初有那麼一場強寒潮南下的過程,雲南的昆明受到了很大影響,最低氣溫降到了0°C以下,並帶來雨雪過程,這是立冬以來可圈可點的成績了。

    強冷空氣動力不足,其餘大部分時間,多是一些弱冷空氣活動了,在中緯度地區往往被暖溼空氣攔截,出現了一些降水天氣,北京下了三場雪,規模不算大,但也比往年多了一些。而南方沒有強冷空氣南下的刺激,大範圍內降水就不容易產生,華南乾旱一直再持續。

    我們再看看南來的暖溼氣流,今年12月初,北冕升級為強颱風,而且這個北冕可不同尋常,竟然雲頂出現亮溫,最低溫處達到-109.4℃,重新整理了澳洲附近的一個名為Hilda的熱帶氣旋,創造-102.2℃的世界紀錄。

    這個事可不同小可,這代表著“北冕”所處海域海洋能量過度充沛,導致對流極為強盛,而過度充沛的海洋能量則可能和全球變暖有關。

    近日,颱風“巴篷”向南海中部移動,除了給華南沿海省份帶來降溫同時,還會可能產生一次降雨過程。

    兩個颱風說明什麼?颱風是個喜暖的大傢伙,沒有過多的能量,是不會產生這麼大的熱帶龐然大物。熱帶海洋麵上翻江倒海似的折騰,預示著今年冬季這裡熱量極為充沛,北上的機會也就多了起來,反映在我們天氣上,就是不冷,冷得晚。

    中央氣象臺預告:未來11-20天,影響中國的冷空氣勢力不強,中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西北、華北、東北等地的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幅度可達3℃或以上。這意味著元旦後天氣仍沒冷下來的意思。冷空氣你在哪裡?我們在呼喚你……

  • 6 # 地理那些事

    感覺今年跟往年相比冷的比較晚,為什麼,大家怎麼看?

    確實如題主所說,現在都已經進入臘月了,而且也開始“數九”了(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為一九、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8日為二九、2020年1月9日~2020年1月17日為三九、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26日為四九、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4日為五九、2020年2月5日~2020年13日為六九、2020年2月14日~2020年2月22日為七九、2020年2月23日~2020年3月2日為八九、2020年3月3日~2020年3月11日為九九),很多地方卻還沒有冬天本該有的樣子。

    其實關於今年為什麼冬天冷得比較晚的原因,在之前的幾個問答中筆者也反覆講到過,主要是與今年是厄爾尼諾年有關,而且中央氣象局氣候服務中心首席葉殿秀早在上個月初的時候也根據相關會商結果預測了今年冷冬的機率幾乎為零,這也表明了今年的冬季很大可能是暖冬。

    由於受厄爾尼諾的影響,源於蒙古-西伯利亞的冬季風較正常年份偏弱,影響中國的冬季風減弱了,冬天自然就沒那麼冷。不過儘管今年大機率是暖冬,但這並不是說今後就沒有冷空氣的活動和冬天就不再寒冷。下面以12月26日的天氣預報為例說明,大意如下:

    過去十天,江漢、江淮、江南等多地是雨水連連,氣象乾旱得以緩解,然而在福建及兩廣和雲南等地,由於缺少降水,依然是有中旱甚至是重旱,不過到了明天多雨的江南將會短暫放晴,而乾旱的區域將陸續迎來雨水,比如雲南以及貴州西部、四川中部直至西藏東南部這些地方都將出現小雨雪天氣,其中雲南西部和南部還會有中雨出現。

    而在雨水還未惠及的福建和兩廣等地森林火險等級仍將居高不下,但是很快華南這一帶很快也將迎來一場解渴的雨水,而這一場雨水將得益於颱風“巴篷”低壓環流幫忙輸送水汽(南支槽前暖溼氣流和颱風“巴篷”低壓)。

    目前第29號颱風“巴篷”正位於中國南海東南部,未來將會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受其影響今天晚上到明天從中國的臺灣海峽到南海大片海域將會有6級以上大風,颱風中心所經過的海域風力有11~13級。

    我們將目光轉向北方,由於冷空氣一路南下,今明兩天北方雨雪天氣幾乎被一掃而空,同時氣溫也將止跌回升,不過年底的天氣不會以溫暖收場,到本週末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將會再度出發影響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以瀋陽和濟南為代表的不少地方今後6天的氣溫都將經歷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如下圖),提前感受三九的嚴寒。

  • 7 # 這麼近那麼遠F4

    感覺今年跟往年相比冷的比較晚,為什麼,大家怎麼看?2019年至2020年冬季的的確確比往年冷的“稍晚”一些,而且今年冬季還是“暖冬”,與往年相比溫度要偏高几度,所以大家感覺沒有那麼寒冷。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導致中國冬季寒冷的原因。第一,地球公轉因素。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地球是太陽系八點行星之一,圍繞太陽公轉,才有了四季交替現象;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中國進入冬季後,太陽直射南半球,離我們最遠,角度最小,光照最少的季節,中國不同緯度獲得的熱量有差異,北方較少,南方較多,因此中國北方出現四季交替分明,而中國南方溫差不是很大。第二、氣壓因素。冬季影響中國的氣壓為亞洲高壓(也就是蒙古高壓),夏季影響中國的氣壓是亞洲低壓(也叫印度低壓)和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中國冬季,主要受來自高緯度的蒙古寒潮、西伯利亞寒流、阿留申寒流及極地寒流疊加影響,使中國東北地區和西北內陸受寒流影響首當其衝,冬季時間來的更早些,冬季時間會更長些。

    根據氣象學資料,影響全球的“厄爾尼諾現象”,從2018年開始至今扔在持續,而2019年更是被定性為“厄爾尼諾”年。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又稱“聖嬰現象”,簡單理解為就是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發燒啦”,引發世界各地氣候模式發生異常變化,自然災害頻發,表現形式為乾旱、洪澇、冰雹、凍害、風害、暖冬等等。“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爆發的頻率越來越短,越來越頻繁。如何確定是“厄爾尼諾”年,還是“拉尼娜”年,標準很簡單,就是看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溫度變化,如果該海域海溫變化只在±0.5℃以內,那屬於正常浮動;如果該海域升溫0.5℃以上才叫“厄爾尼諾現象”,降溫0.5℃以上叫“拉尼娜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原因跟東南信風減弱、地球自轉減慢、海底火山地震、人類活動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有關。

    2019年被定性為“厄爾尼諾”年,是2018“厄爾尼諾現象”的延伸壯大。從2019年夏季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勢存在感。比如:歐洲諸國高溫、澳洲的高溫、阿拉伯半島暴雨、美國高溫森林火災、印度高溫、菲律賓的乾旱、哥斯大黎加的火災、中國西北內陸洪澇災害、中國南澇北旱、影響中國颱風數量偏多等等一系列自然災害,都跟“厄爾尼諾現象”脫不了關係。而且2019年年末,北半球冬季的來臨,“厄爾尼諾現象現”還在發揮著它的“統治力”作用,表現為美國寒冷天氣創記錄、中國西藏冬季溫度偏高於往年等等,還有中國北方地區雖入冬,但是並未感覺到寒冷,影響中國的高緯度寒流遲遲未能南下。這些都是本次“厄爾尼諾現象”持續“發酵”強有力的表現,時間之長,已持續15個月之久,強度為中等偏強。因此可以肯定的是2019年至2020年的冬季是一個“暖冬”,導致今年冬季溫度偏高,寒流遲遲未能南下,我們才感覺今年與往年相比冷的比較晚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科技來自天狼星?非洲原始部落為何掌握高階天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