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養魚誰最懶的話,我敢說,我是絕對能夠排在前列的。
即使如此,我也不敢不給我的魚缸換水的,哪怕明知自己有著極為懶惰的拖延症,但是養魚換水這個事情,早晚我也會去做,只是因為自己可以根據觀賞魚的狀態和水質去多做觀察罷了。
一旦發現,它們已經挨不住了,就是再懶,那也要換水的,否則觀賞魚就可能有性命之憂了。
其實我也發現了,很多魚友都和我一樣懶,並不喜歡有事沒事,就給觀賞魚換水,哪怕是定期換水也做不到,自己能拖一天是一天,因此,網上就出現了很多養魚多年也不換水的魚友。
話說,這種可能性會有嗎?
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會有一些前提條件,我大致總結了一下,最起碼要遵循四大操作原則:
一、極低密度飼養的觀賞魚,才可以有效延長換水的時間和週期
所謂懶,我們就要有懶的資本啊,這第一個可以讓我們懶上一點的資本,一定是低密度養殖。
我之所以懶,敢於懶。
就是因為自己的觀賞魚飼養密度極低、極低、極低,我不但是懶得換水,而且還懶得去改造過濾系統,只要看到那些轉來轉去的所謂過濾管道,我就開始頭疼,我沒強是,每個魚缸裡只有一根管,那樣我就會看得很清楚,立刻神清氣真爽了。
所以說,我的魚缸裡,但凡有個濾棉、濾材,觀賞魚就能將就著過,飼養密度就必須要降低,再降低,降低到即使停電一天,咱也啥都不怕。
因為魚缸的水體較大,室內的溫度也開始有效提升,哪怕是很多加溫的熱帶觀賞魚,停電幾個小時,魚缸降溫的幅度也不會很大。
我的這些觀賞魚,常常面臨著一個月換水一次,或者一個月只是加點水的境地,目前來看,它們也能良好的生長。
二、強大的過濾系統,才能保證,魚缸的水質能夠更為持久地保持
雖然我不喜歡動腦筋、費時費力地去改造,魚缸更為複雜的過濾系統,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複雜的過濾系統和生化濾材就沒有它們存在的意義。
千萬不能如此去說,我所說的,只是針對我的魚缸和我的養魚模式,以及我所飼養的這些較為皮實的觀賞魚品種,並不代表其他任何魚友的飼養手法。
也不代表將來我飼養其他高檔魚,不會去改造魚缸過濾,即使再懶,只要養上了高檔魚,它逼著我們也要去有所改善的,這是後話。
畢竟很好的魚缸水質,如果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再大些,強悍的過濾系統才是水質持續穩定的保證。
因此來說,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或者是自己比較懶惰,不想總是換水那麼頻,那麼,強大的過濾系統,那就一定值得擁有,但這也只是,可以適當延長換水時間罷了。
三、依靠綠植完成整個硝化系統全過程,可以有效吸附毒素沉澱
除了觀賞魚要低密度飼養以外,我們都知道存在於魚缸裡,目前我們所知的毒素,包括了氨氮、亞硝酸鹽等,這些東西依靠硝化系統的兩大菌群,都可以輕鬆把它搞定。
但是即使如此,最後的產物,硝酸鹽還是無法有效去除,在其含量過高的情況下,還是會反轉為亞硝酸鹽的,而硝酸鹽這個東西,植物是可以進行有效吸收的。
這就說到了草缸之類的,以綠植為主、觀賞魚為輔的養魚方式,在這樣的魚缸中,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其實也極低,否則的話,它也會牽扯到各種毒素不平衡的問題,再者,它也不是完全不必換水的。
植物也有野蠻生長期,藻類也可能隨時爆缸,這些問題依然需要我們去不斷地處理,和維持住整個魚缸的生態平衡,也就是說,適度換水仍然需要。
四、不換水,不等於不添水、加水,畢竟任何魚缸都會有水分蒸發
最後一點,就是一個咬文嚼字的問題了,我是從來沒有給我的魚缸換過水,我只是在魚缸水分蒸發掉了的時候,適度添水或者加水。
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這種情況下,也未必能夠完全代謝出來魚缸內的各種有效毒素,所仰仗的,依然是,低密度飼養或者綠植或者比較強悍的過濾系統。
到了某種程度以後,如果毒素積累超標,觀賞魚一樣會出現各種問題。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比如說我在兩米的魚缸內,飼養一條虎皮魚或者其他小型魚,以它自己所代謝的那點產物,想把如此大水體的毒素給它生產到爆表,這種可能性,一兩年內也未必能夠達到,這就是低密度飼養觀賞魚的好處。
這裡只是一個比方罷了。
所以說,給不給魚缸換水,要看我們個人的時間和脾氣,以及上述的諸多因素,這其中還會牽扯到水溫、氣壓、投餵等其他問題,很多魚店裡的觀賞魚,之所以水質保持很好,就是投餵量較少的緣故,投餵量少,自然而然,觀賞魚的代謝物就少。
我也可以告訴各位,我的觀賞魚都是常年不需要換水的,大不了我給它們三五天投餵一次,沒事再添點水,一個魚缸只養一條魚,然後告訴大家,我天天都在投餵,一天喂八遍,我也根本沒有給它們換過水,看我的魚缸水質多好?
話說,這樣的行為又有什麼意思呢?
這樣就能顯示出我的養魚水平很高,還是說明我的人品更加高尚呢?
我一直搞不明白,天天告訴新魚友們,自己養魚三五年也沒換過水的魚友,到底是幾個意思?
飼養觀賞魚永遠不必換水,只是一種模稜兩可的、打語言擦邊球的說法,三五年魚缸水一滴不換,請問,這個魚缸裡還有水嗎,如果是小型熱帶魚缸,早就蒸發完了。
如果說養魚誰最懶的話,我敢說,我是絕對能夠排在前列的。
即使如此,我也不敢不給我的魚缸換水的,哪怕明知自己有著極為懶惰的拖延症,但是養魚換水這個事情,早晚我也會去做,只是因為自己可以根據觀賞魚的狀態和水質去多做觀察罷了。
一旦發現,它們已經挨不住了,就是再懶,那也要換水的,否則觀賞魚就可能有性命之憂了。
其實我也發現了,很多魚友都和我一樣懶,並不喜歡有事沒事,就給觀賞魚換水,哪怕是定期換水也做不到,自己能拖一天是一天,因此,網上就出現了很多養魚多年也不換水的魚友。
話說,這種可能性會有嗎?
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會有一些前提條件,我大致總結了一下,最起碼要遵循四大操作原則:
一、極低密度飼養的觀賞魚,才可以有效延長換水的時間和週期
所謂懶,我們就要有懶的資本啊,這第一個可以讓我們懶上一點的資本,一定是低密度養殖。
我之所以懶,敢於懶。
就是因為自己的觀賞魚飼養密度極低、極低、極低,我不但是懶得換水,而且還懶得去改造過濾系統,只要看到那些轉來轉去的所謂過濾管道,我就開始頭疼,我沒強是,每個魚缸裡只有一根管,那樣我就會看得很清楚,立刻神清氣真爽了。
所以說,我的魚缸裡,但凡有個濾棉、濾材,觀賞魚就能將就著過,飼養密度就必須要降低,再降低,降低到即使停電一天,咱也啥都不怕。
因為魚缸的水體較大,室內的溫度也開始有效提升,哪怕是很多加溫的熱帶觀賞魚,停電幾個小時,魚缸降溫的幅度也不會很大。
我的這些觀賞魚,常常面臨著一個月換水一次,或者一個月只是加點水的境地,目前來看,它們也能良好的生長。
二、強大的過濾系統,才能保證,魚缸的水質能夠更為持久地保持
雖然我不喜歡動腦筋、費時費力地去改造,魚缸更為複雜的過濾系統,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複雜的過濾系統和生化濾材就沒有它們存在的意義。
千萬不能如此去說,我所說的,只是針對我的魚缸和我的養魚模式,以及我所飼養的這些較為皮實的觀賞魚品種,並不代表其他任何魚友的飼養手法。
也不代表將來我飼養其他高檔魚,不會去改造魚缸過濾,即使再懶,只要養上了高檔魚,它逼著我們也要去有所改善的,這是後話。
畢竟很好的魚缸水質,如果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再大些,強悍的過濾系統才是水質持續穩定的保證。
因此來說,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或者是自己比較懶惰,不想總是換水那麼頻,那麼,強大的過濾系統,那就一定值得擁有,但這也只是,可以適當延長換水時間罷了。
三、依靠綠植完成整個硝化系統全過程,可以有效吸附毒素沉澱
除了觀賞魚要低密度飼養以外,我們都知道存在於魚缸裡,目前我們所知的毒素,包括了氨氮、亞硝酸鹽等,這些東西依靠硝化系統的兩大菌群,都可以輕鬆把它搞定。
但是即使如此,最後的產物,硝酸鹽還是無法有效去除,在其含量過高的情況下,還是會反轉為亞硝酸鹽的,而硝酸鹽這個東西,植物是可以進行有效吸收的。
這就說到了草缸之類的,以綠植為主、觀賞魚為輔的養魚方式,在這樣的魚缸中,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其實也極低,否則的話,它也會牽扯到各種毒素不平衡的問題,再者,它也不是完全不必換水的。
植物也有野蠻生長期,藻類也可能隨時爆缸,這些問題依然需要我們去不斷地處理,和維持住整個魚缸的生態平衡,也就是說,適度換水仍然需要。
四、不換水,不等於不添水、加水,畢竟任何魚缸都會有水分蒸發
最後一點,就是一個咬文嚼字的問題了,我是從來沒有給我的魚缸換過水,我只是在魚缸水分蒸發掉了的時候,適度添水或者加水。
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這種情況下,也未必能夠完全代謝出來魚缸內的各種有效毒素,所仰仗的,依然是,低密度飼養或者綠植或者比較強悍的過濾系統。
到了某種程度以後,如果毒素積累超標,觀賞魚一樣會出現各種問題。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比如說我在兩米的魚缸內,飼養一條虎皮魚或者其他小型魚,以它自己所代謝的那點產物,想把如此大水體的毒素給它生產到爆表,這種可能性,一兩年內也未必能夠達到,這就是低密度飼養觀賞魚的好處。
這裡只是一個比方罷了。
所以說,給不給魚缸換水,要看我們個人的時間和脾氣,以及上述的諸多因素,這其中還會牽扯到水溫、氣壓、投餵等其他問題,很多魚店裡的觀賞魚,之所以水質保持很好,就是投餵量較少的緣故,投餵量少,自然而然,觀賞魚的代謝物就少。
我也可以告訴各位,我的觀賞魚都是常年不需要換水的,大不了我給它們三五天投餵一次,沒事再添點水,一個魚缸只養一條魚,然後告訴大家,我天天都在投餵,一天喂八遍,我也根本沒有給它們換過水,看我的魚缸水質多好?
話說,這樣的行為又有什麼意思呢?
這樣就能顯示出我的養魚水平很高,還是說明我的人品更加高尚呢?
我一直搞不明白,天天告訴新魚友們,自己養魚三五年也沒換過水的魚友,到底是幾個意思?
飼養觀賞魚永遠不必換水,只是一種模稜兩可的、打語言擦邊球的說法,三五年魚缸水一滴不換,請問,這個魚缸裡還有水嗎,如果是小型熱帶魚缸,早就蒸發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