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unjin6278
-
2 # 搬講歷史
並沒有,司馬懿與諸葛亮其實難分上下,都有經天緯地之才,奇門遁甲、五行八卦、曉陰陽、懂兵法。不分伯仲,又是生死對手同時惺惺相惜。
司馬懿師傅胡昭,胡昭(161年-250年),字孔明,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中國三國時期隱士、書法家。胡昭善長隸書,與鍾繇、邯鄲淳、衛覬、韋誕齊名。有“鍾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說,世人並稱“鍾胡”。
諸葛亮師傅水鏡先生與黃承彥,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黃承彥,漢末三國時期襄陽名士,諸葛亮岳父,黃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八陣圖的創造者。
-
3 # 管錐天下
司馬懿可謂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一部《三國演義》讓諸葛亮神一樣的存在於後人的腦海裡,而那個總是“手下敗將”的司馬懿也“沾光”跟著“火了”。
其實真實的歷史是:諸葛亮確實是一位牛人,治國有方,治軍有道,絕對的棟樑之才,但是並沒有達到“神”的級別,《三國演義》確實把諸葛孔明(諸葛亮字孔明)神話了。
而司馬懿也不完全是手下敗將,很多時候司馬懿展現出來的軍事能力要強於諸葛亮,且成功地遏制諸葛亮的多次北伐。甚至可以大膽的揣測,假如不是司馬懿vs諸葛亮,諸葛亮真有可能北伐成功,所以說《三國演義》確實“黑了”司馬仲達(司馬懿字仲達)。
單論結局,司馬懿以成功者的姿態完爆諸葛亮,其實事實也是如此。政治上,司馬懿門生遍佈,到處都有自己的學生;軍事上,防禦諸葛亮(以逸待勞、堅守不出),北上征討遼東公孫淵,僅僅用了30天就大破公孫淵,並將其斬殺,當時司馬懿的軍事水平足以代表當代的巔峰。內政就不談了,曹操留下遺言,千叮萬囑曹丕一定小心司馬懿,對於‘祖訓’來說,曹丕死前肯定也傳給了曹叡這句話,所以司馬懿根本沒機會接觸內政,接觸‘國家機密’。
我們在看下諸葛亮,劉備死後,諸葛亮一人獨攬大權,甚至打二十以上的板子的事情都要親自過問(“政無鉅細,鹹決於亮。”“杖二十以後親決。”)。如此一來,不光劉禪沒有絲毫的行使權力,就連那些‘有才之士’也發揮不了多少真本事。在諸葛亮看來,所有人辦事他都不放心,所以他要親自過問、審查。我想,可能只有死去的法正、龐統才讓諸葛亮放心吧?可是那樣的人才,幾百年也就那麼幾個,再說即使有也未必在蜀漢這裡打工,除了被諸葛亮壓制外貌似沒什麼‘優點’了。在這點上,諸葛亮做的有些‘過了’。
當一個有才能的人在一個地方或者地區,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背後都會有一雙甚至幾雙眼睛盯著你,你會怎麼想?這就是諸葛亮‘一手抓’的弊端。當然,諸葛亮的本事確實不小,尤其他的內政方面,簡直可以稱為天才。抑商扶農,大興水利,鼓勵農桑種植,大大促進了蜀漢的經濟發展。
司馬懿與諸葛亮相遇是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司馬懿之所以採用堅守不出的策略前面已經提及到。司馬懿被曹氏忌憚,每次打完仗都會被催著交出兵權,那麼好好打幹啥?就以逸待勞,堅守不出,諸葛亮必然會撤軍嘛!無論諸葛亮如何挑釁,司馬懿就是不出戰,由此很多人認為司馬懿打不過諸葛亮。其實並不是這樣,上面所說,司馬懿平定遼東的事蹟(30天破公孫淵),可見司馬懿軍事能力毋庸置疑。其實,諸葛亮北伐是敗給了司馬懿,我們一起看看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時間就明白了,第四次是231年,第五次是234年。之前與曹真的三次基本都是年年打甚至一年打兩次,而只和司馬懿交過一次(第四次北伐)手後,諸葛亮就明白了,北伐不可能成功,因為司馬懿已經拿住蜀漢的命脈:補給困難,士卒疲憊。這一點,我覺得司馬懿比諸葛亮強,諸葛亮明知北伐已經不可能成功,為什麼還偏要發動第五次?這不是找虐麼?結果,司馬懿‘耗死’了諸葛亮。
三國最終的結局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司馬懿為司馬家族奠定了基石,在司馬師這代完成了統一大業!這不得不說這是司馬懿的又一個成功。諸葛亮與司馬懿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考慮的因素太多,當初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時,諸葛亮聽取的話,雍涼早就成為蜀漢的了。而司馬懿就比較果斷,反叛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讓郭皇后下令廢黜曹氏所有的權利,郭皇后猶豫不決時,司馬懿當機立斷拿出佩劍夾在郭皇后脖子上,最終司馬家族‘奪權’成功。換成諸葛亮,他是萬萬做不出來的,也許會做,但必須有一個‘萬全之策’,完美的計劃。話說,這世上有完美的嗎?無論人和事,都沒有。
所以說,司馬懿不僅僅‘耗死’諸葛亮,本身的實力(謀略、膽識)也比諸葛亮強上幾分。
-
4 # 山村的鼕鼕
司馬懿和諸葛亮同是三國後期數一數二的風雲人物,且是不死不休的對手,往往有好事者把他二人拿來做比較。誓要論證個孰強孰弱出來。
司馬懿比諸葛亮活的時間長不假,可這也僅僅只能說上天眷顧他,給予了他比諸葛亮長的生命,而不能說是他熬死了諸葛亮。生命是無常的,誰也不知道誰可以活多久,誰也不知道誰會先一步而去。既然諸葛亮先一步走了,那沒有對手的司馬懿,註定要一展抱負,創造輝煌。
我覺得在才能上,諸葛亮要比司馬懿略勝一籌的,但是在心態等個人素質上與自身所處的外部環境上,諸葛亮要稍遜司馬懿的。但往往高手過招,起到決定作用的就是個人的素質和天時。
為什麼說諸葛亮在才能上要比司馬懿稍勝一籌?
第一:從各自在所屬陣營的地位上來說,諸葛亮在劉備集團的地位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而反觀司馬懿只是曹操集團的一個謀士而已,雖然能力出眾,但和他同樣出眾的大有人在。
第二:從出名時間的先後而言,諸葛亮自從劉備三顧茅廬出山開始,就宣告遠博海內,而司馬懿卻籍籍無名,只是曹操的一個謀士,直到曹操後期才對司馬懿委以重任,司馬懿才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第三:從個人工作成就來說,諸葛亮助劉備從顛簸流離,群雄並起的亂世中奪得一席之地。
幫劉備制定三分天下的戰略,謀荊州,結束了劉備東奔西走四處漂泊流離的現狀。內政、軍政一手抓,為劉備平益州定巴蜀源源不斷的提供後勤補給及兵員。白帝城託孤,力挽狂瀾,輔助劉禪繼位,軍政一把抓,把國事軍事處理的井井有條,並能以巴蜀彈丸之地之資源作為支撐,多次進行北伐,其中的智慧與謀略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做到的。
而反觀司馬懿,在他掌權時,曹操所屬勢力,早已兵強馬壯,律法、制度皆有章可依,又有天下大多數的資源可以調配,司馬懿所需要做的只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不斷的選賢任能,嚴格按照曹操定下的調子走就好。
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劉備的蜀漢,但沒有司馬懿卻依舊還會有曹操的曹魏。熟高熟低豈不一目瞭然。
第四:從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陣來說,諸葛亮遠離國土,北伐曹魏,雖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卻依舊把司馬懿打的丟盔棄甲,若非天降大雨,更是能團滅司馬懿。
而反觀司馬懿,在諸葛亮有生之年,從不敢主動攻入蜀地。就算諸葛亮死後,依然不敢乘勝追擊,可謂畏懼諸葛亮如蛇蠍。
為什麼說在心態等個人素質和天時上,司馬懿要稍勝過諸葛亮呢?
第一:司馬懿並沒有臨危受命,他的任務只是輔助曹丕治理曹魏江山而已。
而諸葛亮臨危受命,所圖是興復漢室,任務難度上要遠遠大於司馬懿。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事事要親為的一個原因。
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興復漢室,然蜀漢卻先天出於弱勢,故諸葛亮只能靠加班加點的來趕工,去實現夙願,不負先帝重託。
這種日夜趕工,加班加點的工作,勢必導致諸葛亮的身體狀況變差,而身體狀況變差的諸葛亮,更是覺得時間不多了,要加快進度,這就養成了他心急如焚的心態。
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躁更是會把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急躁的諸葛亮完全忘記了北伐的條件是:“天下大事有變,方可北伐”。
急躁的諸葛亮像是中了邪一般,不停的進行北伐,他的繼承人姜維更是如此。目標過高,也會害人的。
縱觀諸葛亮北伐完全採取的是直搗黃龍,速戰速決的戰略,如果能夠靜下心來,徐徐圖之,恢復漢室未必不可能。
第二:曹魏政權,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來,不僅佔據著有利的地理位置,且享有漢室幾百年積累的相關資源,武將、謀士等人才更是數不勝數。
而反觀諸葛亮所屬的蜀漢團隊,打江山時的大將都已年邁,謀斷之士更是鳳毛麟角,多是些中規中矩的守成之人,獨諸葛亮一人撐起蜀漢江山。
故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對決中,是佔據著先天優勢的。諸葛亮縱使敗,也是敗給了天命,而不是敗給了司馬懿。相反,因為司馬懿有幸成為了諸葛亮的對手,才被冠以和諸葛亮齊名的。但論才幹的話,司馬懿要遠遠遜色與諸葛亮。
回覆列表
大凡人都只重表面,而不去深究其本質,發現某人做成事了,就覺得該人了不起,是勝利者,是英雄;而當某人做事做砸了,就覺得該人不行,儘管該人能力出眾,名聲赫赫,也難得首肯。這就是典型的所謂用事實說話,典型的勝者為王理論,俗世眾說,只重外表不及內理,有悖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行家觀人說。其實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各方面才能都完勝司馬懿,只是為勝者為王的俗論之葉障目而已。
首先諸葛亮在治國理政上完勝司馬懿。諸葛亮治蜀漢,嚴法制,示儀規,公平公正公道,百姓安居悅服,路不拾遺,蜀漢短時間內經濟得到復興,為北伐打下基礎。諸葛亮治理朝政,也很有一套,建立了一個忠誠廉潔的政府,縱觀三國一朝,魏吳都發生了權臣爭權、篡弒的事件,而蜀漢劉禪雖庸,卻從未發生權臣爭權、篡弒不忠事件。司馬懿呢?卻很少有關他治國理政事件的記載。其次諸葛亮在兵備、治軍方面完勝司馬懿。劉備出外打仗,都是留諸葛亮駐守後方,負責後勤,諸葛亮也都是足食足兵供給,確保了前方兵糧需要。諸葛亮治軍練兵,也很出色,軍紀嚴明,秋毫無犯,進退有據,愛兵如子,嚴守誠信。據有關記載,在一次北伐,蜀漢老兵服役期滿該回家,新兵尚未到位,這時魏國大軍來犯,面對如此危局,諸葛亮依然按原定計劃,堅持讓老兵回家,老兵們感激涕零,願以死戰報答丞相。司馬懿卻很少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其三諸葛亮軍事上完勝司馬懿。現在最大的俗見,就是諸葛亮生生被司馬懿拖死,北伐大業失敗。的確,司馬懿在軍事謀略上很有一套,曾多次為曹魏出奇謀獻奇策,防東吳,拒蜀漢,平北疆,為曹魏立下了大功。但從他與諸葛亮對陣情況看,仍與諸葛亮差一個檔次。諸葛亮在蜀漢危亡之際,獨撐危局,讓蜀漢轉危為安;平南中叛亂,七擒孟獲,成為安撫少數民族的千古標杆;空城計(三華人郭衝所述,有爭議。)嚇退司馬懿大軍二十萬;第四次北伐,曾大敗司馬懿軍,斬獲三千多人;諸葛亮對陣司馬懿,司馬懿卻畏蜀漢如虎,禁閉大寨,不敢出戰蜀漢軍。有的人說這是司馬懿故意不戰,以便自己好緊抓曹魏軍權,維護自己的朝中勢力。一旦打敗了諸葛亮,他的軍權就會很快被收回,再難以此挾持曹魏朝廷。這不過是為司馬懿無能為力找藉口而已。要知道,曹魏當時無論在國力軍力等各方面,都是碾壓蜀漢的。試問司馬懿佔庸城斬孟達怎麼那麼果斷?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平遼東公孫淵怎麼那麼神速?正因為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用兵的歷害,才用了一個最笨的方法,那就是利用蜀漢軍遠征異地,糧草接濟困難,利速戰速決,不宜久拖,才用拖兵計,逼迫諸葛亮自動退兵。如果司馬懿有戰勝的把握,他會不馬上出戰?戰機少縱即失,他是深暗此道的。至於諸葛亮為何沒北伐成功,原因就在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蜀漢國力太弱小,軍力跟不上,再加諸葛亮早早操勞致死,也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給後人留下永久的遺憾了。即使諸葛亮死去退軍,司馬懿也不敢冒然追擊,故有“死諸葛走活仲達”之說。司馬懿平遼東,殺人如麻,為以後五胡亂華、遊牧民族入侵華夏,留下千古遺患。其四諸葛亮在兵法文學上也完勝司馬懿。諸葛亮為後人留有《出師表》、《戒子書》及兵書戰策等,都收在《諸葛亮集》中,以教化後世,而司馬懿在這方面可以說毫無建樹。其五諸葛亮在科學發明創造上完勝司馬懿。諸葛亮在治國理政、用兵打仗中有很多發明創造,如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孔明燈、八陣圖等等,而司馬懿呢?在這方面真是乏善可陳了。此外更不用說諸葛亮在忠廉賢明及仁義禮智信等諸方面,司馬懿更是可望不可及了。
因此諸葛亮成了後人敬佩學習的千古賢相楷模,司馬懿只能淪為令後人涶罵萬年的奸臣遺醜。只是近來一些居心叵測的所謂專家學者逆人,華眾取寵,大搞黑白顛倒,貶忠賢,扶奸佞,黑諸葛,抬司馬,混淆視聽,打亂故有的社會價值觀取向,以達到挑起紛爭、激化矛盾、亂我華夏的險惡目的,我們確不可不警醒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