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廣逵
-
2 # 節度使95
《道德經》全文語意是連貫的,題主還是反覆地通讀吧!容易理解一些。這樣一句句地解,很多問題吧?這是之前解的,複製過來。
“解讀《道德經》4
……
接下來解說第八上善若水句。這句的前面兩句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也都能懂。唯獨在“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都在想當然的理解。處字有三解:停留,安置,安排;之字,動詞,去、往;所,…的地方;惡讀烏,嘆詞;這句的正解是“(聖人)停留在大部分人都去的地方啊所以(心行)近於道”。這句與和光同塵句聯絡起來解讀,理解會更容易。居善地,是德居善仁平等之地;心善淵,心虛能納、能融合思維;與善仁,分配給予資源時持心平等;言善信,言行相符為信,解為說話契合實際行動;政善治,政,政事,通“正”正直公正,政策政事以善心公正處理;事善能,能,耐、經受,繁雜事務用善心耐受;動善時,行動以善而能適度取勢。因為只有不爭執於其中的對錯,重在取捨度勢而行,才能把握戰略穩定(無尤)。
上句的善一直被解讀為善於,但你只要聯絡後文的“吾有三寶,一曰慈”就能懂善為慈悲心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公心,人道立命,天下為公才對。
第九句,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銳之 不可長得,金玉滿堂 莫之能守,富貴而驕 自遺其咎,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掌握控制著來增長充滿它不如讓它自我成長增長(是不是說教育說人生?),測量估算來使它尖銳和有硬度不能長期保有狀態(說按天賦和本真取材為用的問題了,銳、使動用法),金玉滿堂死了帶不走、財富只意味著人類社會責任的擔當,富貴而驕實際是說貪名、貪財、貪執為禍患的根本(聯絡五色令人目盲句說心迷妄,知止不殆句理解取捨有度、健康為本,如何不迷?虛靜生慧,慧都周運萬物,心隨物境轉即迷妄)。
經文最後一句:天之道也 利而不害,聖人之道也 為而不爭。如果功成身不退,就是物壯則老,對思維和個體的發展都不利;取勢的思維本身也決定了會功成身退,發展到那種地步不需要貪戀權勢一個人了哪待著都挺舒服,哈哈!天之道在於持中,在於務本,在於人道整體發展承繼。這個中是顧前要後一個也不放棄的,跟儒入明後中意為一刀切的威權式思維可不一樣。
今天到這裡。第十又是慣常被解為丹道的句子,各位朋友不妨照著我的思路解一解。你會發現世界大不同,前人言老人言,不如自己能自主思維判斷來發言。提示下,人是氣形質的整體,說的是思維。”
-
3 # 山海村人
《道德經》第八章以集中筆墨以水喻道。基本翻譯查一下百度便可。我想提問者的本意也它不僅於此。
《道德經》開宗明義第一章就告訴我們:天地萬物生存變化發展消亡乃至週而復始的客觀規律(道),人們似乎可以觀察分析描述它(可道):但人們對它的認識判斷,只是區域性片面模糊膚淺的,人們對“道”的描述,其實往往偏離了“道”,不是真正意義的“道”(不可道)。同時,人們為了釋道而主觀創造出來的概念(名),也是辭不達意,更不能準確全面清晰地描述出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
那麼,人類是不是就應放棄對“道”的求索認識了呢?否。老子他老人家就努力地勉為其難地創造出一些概念,試圖解釋和演繹宇宙的生成及萬物生長變化的規律。他不但創造出了“無”的概念,來描述宇宙初始混沌不分之時的狀況,創造出“有”的摡念來描述宇宙即將孕育萬物之時的狀況,推斷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後世西方康德的“星雲說”類此,並可肯定康德受了老子的極大影響);還造出了“希”“夷”“微”“恍惚”等概念來從不同方面釋道。
但是,這些概念過於抽象且主觀性極強,人們不好弄“明白”(老子他老人家也表示自己看得不太明白,說得也不明白,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怎辦呢?於是,他老人家就著重找出幾樣人們看得似乎有點兒明白的事物或現象,來力求比較具體形象通俗顯淺地“釋道。比如一一
用天地催生萬物承載萬物而“不有”“不恃”“不居”“不言”“不居”等特性,來闡釋“道”的無私博大;
用山谷虛涵萬物不擇良莠氣息不絕等特性,來闡釋“道”的包容和生生不息;
而《道德經》第八章以及其它一些篇章,則是用水來闡釋“道”。水的位卑而品高,水的平和謙讓而柔以克剛,水的淵博寧靜而順時而動,水的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等等。
所以,我們學習研究《道德經》,應該從總體上把握,慢慢尋味體會,庶幾得其九牛之一毛。吾儕勉哉!
-
4 # 網聞博報
現代流行版本《道德經》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的大意是,真正大仁大愛的善舉,就好像水一樣。水是生命之源,它善於滋養萬物而不爭利,原意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去的低窪地方,所以與道最為相似。因此,真正大智大慧大仁大愛的人,都是最善於選擇所居之地,最善於使自己保持內心深沉平靜,最善於給周圍人提供無私的友愛和幫助,最善於建立誠信使人沒有虛偽欺詐之憂,最善於治國理政使天下同享公平安寧,最善於用人所長使大家各盡所能,最善於判斷天下大勢和把握自身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與天下人爭利,所以也就不會留下任何私怨私恨。
為了加深理解, 我們不妨參考閱讀還一下《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段話的大意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醜陋存在。大家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這是因為有邪惡存在。所以說,有和無相互轉化,難和易相互形成,長和短相互顯現,高和下相互襯托,音與聲相互應和,前和後相互跟隨,這就是相對偶然性中的絕對必然性。因此,得道的聖人,都是能夠用無為的理念處事,用身體力行推動文明教化,遵循萬物興衰週而復始的自然法則,促進社會生產迴圈而絕不截留為私人所有,因勢利導有所作為而絕不獨斷專行任性冒進,有了成就也絕不貪戀功名獨享其利。正因為不居功自傲追求私人利益,也就不存在什麼失落感。
-
5 # 一燈文哲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大意: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怨咎。
觀點一:水之形
水的常態就是無,無顏色,無味道,無固定的形態。無中也生有,萬物皆靠水而活,至少現在發現的生物都需要水才能活。水也包容萬物,不與萬物相爭。有人說它“憂鬱是漣漪,微笑也是漣漪;憤怒是波濤,歡樂也是波濤。漣漪不絕,波濤不絕。”,是啊,水也無常相。常靜,“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故能遠達大海。
觀點二:水之行
堅定,水認定了大海為目標,就只管了風雨兼程。有時在Sunny之下,有時處黑暗之中,有時向著深淵毫不猶豫衝下去,有時路過花田也決不停留……不懼霧靄、霹靂,不怕暴暑、酷寒,向著大海奔流不息。
能堅能柔,堅有穿原鑿山之能,它堅硬時,平原被他穿越,高山被它鑿穿。柔可繞道十八彎 ,前方穿不過去了,它也能從旁邊繞過去。有大丈夫的一面。
無私,用自身的純淨去洗世間的汙穢,卻不顧自己也沾染上汙穢。
回覆列表
上善若水章
第八章 [原文]
[通釋]
上等表現像水一樣。水善於向萬物施利而不爭奪,處在眾人討厭的低窪的地方,所以差不多符合道的標準。居處以環境適宜為善,思想以深邃為善,結交以仁愛為善,言辭以真實為善,為政以安定為善,做事以持久為善,行動以時機適當為善。正因為不爭奪什麼,所以沒有災禍。
[註釋]
①上善若水:上等的表現像水一樣。上善,最好的表現,最好的做法。
②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善於向萬物施利而不爭奪。利,施利於,向……施利。
④故幾於道:所以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則。幾,音jī,幾乎,接近。道,正確的原則,道的標準。
⑤居善地:居處以環境適宜為善。居,居處。善,以……為善。地,名詞,適宜的生存環境,清靜的環境。
⑥心善淵:思想以深邃為善。心,思想。淵,深邃。
⑦與善仁:結交以仁厚為善。與,結交。仁,仁愛之人,仁厚之人。
⑨正善治:為政以保持安定為善。正,同“政”,為政,治理國家。治,秩序穩定。
⑩事善能:做事以持久為善。事,用作動詞,做事。能,同“耐”,音nài,忍耐,長久堅持,持久。
⑪動善時:行動以時機適當為善。動,行動。時,用作動詞,時機適當,把握時機。
⑫夫唯不爭,故無尤:正因為不爭奪,所以沒有過失。夫唯,正是因為。 尤,過失,引申為災難、禍患。
[意義歸納]
本章講上善若水的道理。全章分為兩層。
第一層:“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圍繞“不爭”談水之善。
第二層:“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談“若水”之善的具體表現。
[解讀與點評]
要注意“上善若水”,這是用比喻來領起,是說“上善”的做法似水,“上善”的品質似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是直接說水之善。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則回到“上善”,從不同角度說怎樣做到像水一樣的上善。選擇適宜的居處環境才是最好的,保持思想深度才是最好的,選擇仁愛的人來結交才是最好的,說話保持客觀本真才是最好的,為政保持安定才是最好的,做事持久忍耐才是最好的,把握恰當的時機再行動才是最好的。
正是有了這種不爭的品格,所以不會有災禍。“夫唯不爭,故無尤”迴應“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同時對上面“七善”進行概括總結。
本章表面是“水論”,其實是以水做引子,引出“上善”的道理。
很明顯,本章意在告誡身處上位之人,向善最好的表現就是像水一樣。水有何善?水善處下,善以柔勝剛,給予萬物好處而不與萬物爭利。水往下處流,處在眾人都不喜歡的低窪之地,所以最接近於“道”——道的原則就是不爭,就是甘處其後,甘居其外,甘居下游。“處眾人之所惡”,本來說水,卻拿人的主觀感受說事,賦予了水人格化的內涵。
本章講了“七善”。居處以選擇環境為善。選擇什麼樣的環境,這裡沒說,大概就是不引人注目的環境,大概就是利於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應該是不爭之地,應該是清靜之所。“居善地”大概與孔子的“擇不處仁,焉得知”暗合。思想以保持沉靜深邃為善,這樣才深不可測,才可以達到“莫知其極”(第五十九章)。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保持不爭之心。結交仁厚之人,此仁者應該是不爭之人,與他們結交可以避免危害。言辭真實、真誠,恪守信用,才能讓人信服。這些言辭應該是不爭之言。“信”是道的品質,循道而行之人有信就是有德,即“德信”(第四十九章)。為政能保持穩定秩序,才能把國家治理好,達到長治久安。什麼樣的為政才穩定?當然是不爭之政。處事容忍,才能不躁動,“能”的本質就是不爭,因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急功近利、貿然而動多敗。諸版本尚未有將“能”解作“耐”的。耐是一種品質,是“忍耐”之“耐”,是“吃苦耐勞”之“耐”,守道之人才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耐得住平淡,耐得住辛苦。做到了“耐”,就能寬容、包容、相容,就能清靜無為,置身於矛盾紛爭之外,就能“後其身”“外其身”;耐,又是一種堅守,是對道的一種態度,是持之以恆的精神。在適當的時機才行動,才會有好的效果。我們還可以透過一個比喻來解說像水一樣品格:嚴冬來臨,江河冰封;春暖花開,江河消融。“事善能”就是在嚴峻的形式下讓自己處於“冰凍”狀態,“動善時”就是隨著溫度的回升使自己逐漸流動起來——概括起來,這七善就是存不爭之心,處不爭之地,結交不爭之人,說不爭之話,行不爭之政,做不爭之事,因時而動,做到這些就是不爭。不爭就不會出現過失,就不會招致災難。這些都是“上善”的品質。
本章產生成語“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