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胖墩五哥

    ,可能缺肥,如缺氮等會造成植株發黃,2,乾旱缺水也會導致,3,病蟲害影響也會,如紋枯病,蚜蟲麥蜘蛛等病蟲發生時會造成植株或葉片發黃現象。4,根系生長較差,或有病蟲害影響等造成吸肥吸水輸導能力下降而影響。

  • 2 # 農人阿飛

    播種後出現不同顏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幼苗出苗不一致。這裡主要問題是種因素造成,種子篩選不精細,有雜種,品種混亂造成出苗不一致。

    第二,小麥播種密度過大,會造成小麥群體過大,影響到小麥光合作用,養分供應不足,導致葉片發黃。

    第三,小麥缺肥,乾旱造成營養水份不足。小麥氮肥不足或磷肥不足會造成小麥發黃,乾旱時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難以補償蒸騰消耗時,小麥體內水分收支平衡失調,其生長髮育受到影響變黃。

    第四,秸稈還田地耕田深度過線,現在秸稈還田量大,耕層一般都不足20釐米,使田間部分小麥出苗後根系紮在疏鬆秸稈上,難以從土壤中吸收養分,造成麥苗發黃。

    第五,溫度過低造成小麥凍害,持續低溫,光照時間少,小麥苗情整體較弱,受低溫凍害影響表現出葉黃。

    第六,病害,蟲害,小麥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全蝕病和根腐病及地下害蟲過多導致發黃。

    防治措施,以小麥不同原採取不同措施。

    1,深耕,保商拖肥,返青期追施尿素5kg/667m2左右,起身或拔節期再追施尿素12~15kg/667m2.及時葉面噴施1%~2%的尿素溶液2次。

    2,藥肥結合,促生根壯苗。由於播種過深導致麥苗發黃,苗弱的。補施氮磷肥或噴施葉面肥,小麥返青後及早追施尿素10~15kg/667m2,促進分櫱生成,提高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增強抗性,促進麥苗儘快復壯。既要生根壯苗,又要殺菌,兩者配合使用更好。

    所以農民要做到,預防,治理兩手抓才能保證小麥增收增產。

  • 3 # 桂北小張

    1.上茬使用的除草劑殘留影響,主要為玉米田過量用了含莠去津的除草劑,該除草劑持效期長,在土壤中的殘毒,造成為害。

    2.秸稈返田,根系周圍泥土稀少,或播種過深,地中莖過長,消耗種子養分過多,根系少,苗子弱,受近期低溫天氣及土壤藥劑殘留量過大等影響,葉片發黃。

    3.小麥根腐病。

    藥劑防治:噴生根劑+惡黴甲霜靈+蕓薹素+葉面肥,間隔5-7天再噴一次。

  • 4 # 林區徐老大

    1、小麥苗發紅

    一般是2種原因造成的,一種是缺磷,一種是澇災。

    缺磷的話,小麥的葉尖及葉鞘部位會呈現紅色,也有可能是紫紅色,造成的危害為分櫱減少,產量降低,一般噴打過磷酸鈣即可。

    澇災的話,是小麥的葉片呈紅色,一般是田間有積水造成的,及時挖溝排水是最主要的。

    2、小麥苗發黃

    發黃的情況有多種,比如干旱、藥害、缺氮、播種過淺、病蟲害等。

    小幫手前面有篇文章詳細講解了小麥發黃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

    一般發黃情況下,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治療,缺氮的追尿素,病蟲害的及時打藥防治,乾旱的及時灌溉,播種過淺的及時鎮壓。

    總之小麥發黃是個大問題,一定要放在心上。

    3、小麥苗發紫

    發紫的情況一般是缺硼,主要是葉片發紫,危害小麥產量,要注意防治。

    防治辦法就是追施硼肥,可以選擇在追施氮肥、磷肥是一起,也可買一些葉面噴施的進行治療。

    4、小麥苗發白

    發白的情況一般是出現在葉片的邊緣,一般不是純白,而是有黃色、白色、綠色相間的那種,也就是我們說的“黃白苗”,主要是有缺鋅造成的。

    一般選擇治療的方法是用硫酸鋅進行追肥,也可以葉面噴施其溶液。

  • 5 # 老胡說三農

    小麥正常的苗色是碧綠的。但小麥播種後,由於受到氣候、土壤、肥料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不同的“苗色”,這些不同的“苗色”被稱為“異色苗”。那麼,都會出現哪些“異色苗”呢?原因又是什麼呢?

    一、黃色苗

    黃色苗被稱為小麥“黃化症”,其主要因肥料不足和異常乾旱引起。其表現形式為:葉色灰綠黃化,心葉短小,分櫱速度較慢,生長停滯,中下部葉片逐漸乾枯。根系細而小。

    二、紅色苗

    出現紅色苗的原因主要有:

    1.漬澇

    在發苗初期遭遇了連陰雨天氣,再加上麥田低窪,排水不良,從而出現了漬澇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葉片變為暗紅色的現象,當這種現象表現的非常嚴重時,會造成爛根和死苗。

    2.缺磷

    麥田缺磷,會導致小麥苗的根系發育較差,次生根少而弱,葉色暗綠無光澤,葉尖及葉鞘呈紫紅色,植株瘦小,分櫱期延遲,分櫱數減少,甚至不分櫱。

    3.鹽鹼危害

    遭受鹽鹼危害的地塊,經常出現成片的紫紅色的“小老苗”, 嚴重發生時,幼苗可成片枯死。

    三、紫色苗

    當麥苗缺硼時,小麥苗的莖葉肥厚彎曲,葉片呈紫色。形成“紫色苗”,當症狀比較嚴重時,會出現“有穗,但不結籽”的現象,對整個麥田的產量影響很大。

    四、褐色苗

    當麥苗缺鉀時,小麥植株生長緩慢,根系發育較差,而且,容易腐爛。葉片呈深綠色或藍綠色,且軟弱下披,葉尖及邊緣枯黃,隨後變褐形成“褐色苗”。

    五、黃白色苗

    當麥苗缺鋅時,小麥苗會發生小葉病,葉緣扭曲或皺縮,葉脈兩側由綠變黃直至發白,邊緣出現黃、白、綠相間的條紋帶,形成“黃白苗”。

    以上介紹的就是小麥經常出現的“異色苗”種類和出現“異色苗”的原因。

    那麼,如果麥田出現了“異色苗”該怎麼辦呢?

    一、出現黃色苗的管理要點

    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8公斤或碳銨20公斤,同時,可追施人糞尿1000公斤。若土壤出現板結現象,要及時進行鬆土。在鬆土時一定要注意淺鋤,不能鬆土過深,以免傷及小麥苗的根系。一般情況下,經過澆水、追肥和鬆土這些動作半個月後,小麥苗的顏色就會迴歸正常。

    二、出現紅色苗的管理要點

    如果因漬澇災害而引起,應及時開溝排水;如果是因缺磷引起,應結合劃鋤、鬆土,每畝施入過磷酸鈣20-30公斤。施入的方法可採用在行間溝施或兌水澆施的方法進行,並且,施肥越早效果越好;如果是因鹽鹼危害而引起,只有改良土壤這一種方法了。

    三、出現紫色苗的管理要點

    每畝可用硼砂150-200克,與適量的氮、磷等化肥一起兌水澆施;或者每畝用硼砂50-100克,兌水50-60公斤後進行葉面噴施。

    四、出現褐色苗的管理要點

    每畝可用硫酸鉀15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在行間開溝追施,或者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

    五、出現黃白色苗的管理要點

    每畝用硫酸鋅1公斤,兌細乾土或有機肥15-20公斤,開溝施於行間,越早效果越好,或者用0.1%-02%的硫酸鋅溶液葉面噴施,效果也不錯。

    以上介紹的就是小麥出現“異色苗”後應採取的管理措施。

    綜上所述,小麥會因各種複雜的原因出現不同的“苗色”,這些不同的“苗色”就是常說的“異色苗”。“異色苗”的出現會嚴重影響小麥苗的正常生長,最後會導致小麥的產量降低。因此,一旦發現小麥出現“異色苗”狀況,就要高度重視,並積極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進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麥的穩產高產。

  • 6 # 老荷666

    不同顏色的麥苗剛好就是現在的情況。同一塊地同時耕種,排除其它情況外,一般不外乎如下原因:

    一:犁耙地兩頭難免壓得過實,播種過淺造成缺墒,出苗時間過晚與大塊麥苗比顯得嫩黃。

    二:犁地前部分秸稈或是糞肥過厚不勻,沒有充分腐蝕,導致麥苗生病或是缺乏水份使麥苗變黃。

    三:無論是犁地或是旋耕,有些窪地過溼造成土壤板塊,大坷垃變成小坷垃,缺少碎土使種籽吊苗變黃。

    四:小麥播種時現在都是藥劑拌種,應該排除蟲害病害。至於麥苗缺氧一說可能不存在這種現象。

    播種後麥苗出現不同顏色的情況只是個人認識,望專家們賜教。

  • 7 # WangFDDI夢圓

    小麥播種出苗後出現不同的各種顏色究競是如何產生的呢?又如何予防這種現象呢?這是農人必須注意的事。(一),首先要把土壤的肥料要發酵後進行撒勻施入,土雜肥農家肥精細,無楷扞物。(二),田塊進行精細耕耘,耙透無坷墎存在,進行平整。(三),種子優良,純度高,選優良耐病蟲害抗倒伏的品種。(四),保持土壤溼度6O一一7O度土壤溼度進行播種。(五),播種量適宜,深度在3一一5釐米均勻播種。~一掌握住這幾項就不會產生小麥出苗後出現各種顏色的請況。出現各種顏色的小麥是由小麥深淺播種肥料精製不夠,土壤溼幹或過溼過幹或密度大而產生小麥出苗後出現各種顏色的情況。特別是過幹要用滾打鎮壓,使麥根正常刺入土壤,吸收水份養料及氧。種地不是多麼神密的道理,每個農人只要注意這幾個環節,就會有滿意的麥苗。

  • 8 # 王煥煥的日常生活

    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會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它不會按照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去生長。

    出現其他的顏色,就說明小麥出現問題了,下面,針對不同的顏色,就給大家詳細的說下:

    1、小麥苗發紅

    一般是2種原因造成的,一種是缺磷,一種是澇災。

    缺磷的話,小麥的葉尖及葉鞘部位會呈現紅色,也有可能是紫紅色,造成的危害為分櫱減少,產量降低,一般噴打過磷酸鈣即可。

    澇災的話,是小麥的葉片呈紅色,一般是田間有積水造成的,及時挖溝排水是最主要的。

    2、小麥苗發黃

    發黃的情況有多種,比如干旱、藥害、缺氮、播種過淺、病蟲害等。

    小幫手前面有篇文章詳細講解了小麥發黃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

    一般發黃情況下,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治療,缺氮的追尿素,病蟲害的及時打藥防治,乾旱的及時灌溉,播種過淺的及時鎮壓。

    總之小麥發黃是個大問題,一定要放在心上。

    3、小麥苗發紫

    發紫的情況一般是缺硼,主要是葉片發紫,危害小麥產量,要注意防治。

    防治辦法就是追施硼肥,可以選擇在追施氮肥、磷肥是一起,也可買一些葉面噴施的進行治療。

    4、小麥苗發白

    發白的情況一般是出現在葉片的邊緣,一般不是純白,而是有黃色、白色、綠色相間的那種,也就是我們說的“黃白苗”,主要是有缺鋅造成的。

    一般選擇治療的方法是用硫酸鋅進行追肥,也可以葉面噴施其溶液。

    以上4種不同的顏色,大家要去地裡實際觀察,如果出現的比較少,偶爾幾顆那不礙事,但是出現大面積的情況後,就要重視了,否則等到明年減產,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 9 # 冰糖先生

    小麥苗出現不同顏色,為您列舉以下幾種顏色出現的原因及救治。

    一(小麥苗發紅),一般由兩種原因造成,1是缺磷,缺磷的特點是;小麥的葉尖及葉鞘部位現紅色,也有可能是紫紅色,造成的危害為分櫱減少,產量降低,一般噴打過磷酸鈣即可。

    澇災的話,是小麥的葉片呈紅色,是田間有積水造成的,及時挖溝排水是最主要的。

    二(小麥苗發黃),發黃的情況有多種,如干旱、藥害、缺氮、播種過淺、病蟲害等。

    一般發黃情況下,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治療,缺氮的追加尿素,病蟲害造成的應及時打藥防治,乾旱的原因應當及時灌溉,播種過淺的原因要及時鎮壓。

    三(小麥苗發紫),發紫的情況一般是缺硼,主要是葉片發紫,危害小麥產量,防治辦法就是追施硼肥,可以選擇在追施氮肥、磷肥也可買一些葉面噴施的進行治療。

    四(小麥苗發白),發白的情況一般是出現在葉片的邊緣,一般不是純白,而是有黃色、白色、綠色相間的那種,也就是我們說的“黃白苗”,主要是有缺鋅造成的。

    一般選擇治療的方法是用硫酸鋅進行追肥,也可以葉面上噴施其溶液。

    可能引起小麥葉片發紅變紫的原因較多,如漬害、凍害及缺少營養元素等。最有可能是得了小麥花葉病。其症狀為:病苗基部葉片呈現桔黃色斑駁,中上部葉片呈紫紅色,心葉褪綠變成淡黃色,有的扭曲皺縮甚至枯死。重病田麥苗顯著矮縮,葉片變寬,株形鬆散匍匐,分葉減少,根系發育不良。

    1、發病原因。主要是小麥播種偏早和連作麥田土壤帶毒源,不同小麥品種發病程度也有差異。

    2、防治方法。每畝用病毒醯胺,或病毒靈50克,加綠葉金剛100克,或春雨一號,或回生靈,以及氮素肥料噴霧。

    一定要注意找到病因症狀,對症下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孫權沒有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