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沉默信徒
-
2 # 風起簫
歐洲央行宣佈維持銀行隔夜存款-0.40%利率政策不變。它為何實施“負利率"政策?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驚人事實?
我們知道,一般歐洲的商業銀行存在銀行的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監管所要求的法定存款準備金,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商業銀行不願意花或暫時沒地方花的錢會存放在央行。因為安全性很高。在這之前,央行對保管這筆錢是不收取費用的,但如果歐洲央行將存款利率下調至負值,也就相當於歐洲央行不再為商業銀行“免費保管"存款,反而收取懲罰性利息。歐洲央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迫使商業銀行將那些整日躺在央行裡的錢抽出來,向私營經濟發放,加速刺激貸款需求,以解決當前歐洲國家貸款需求明顯下降和通縮壓力的日益顯現等諸多問題。若錢都躺在央行賬上不進入實體經濟,就無法刺激信貸需求。歐洲央行把隔夜存款利率維持在-0.4%,這意味著央行要向其賬上的銀行隔夜存款收取額外的利息。(換句話說就是:既然不給利息都無法讓你們花錢,那我就收費,你存100塊,我就收四毛,看你們放不放貸!)
所以從本質來看,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其實就是對核心國銀行體系中不斷累積的資金收取費用,商業銀行只有透過對“歐洲五國"的商業銀行進行資金拆借,才能夠減少負利率政策帶來的懲罰性利息費用。
透過負利率擠出沉睡在央行中的存款,然後再用“定向LTRO",強迫銀行將這些錢用於私人部門的貸款,不僅解決了歐元金融體系分裂問題,同時還將大幅改善當前歐元區面臨的通縮問題,還可以降低歐元外匯市場的匯率,可謂一箭三雕。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白,所謂負利率是銀行與央行以及銀行之間的事情。負利率下會減少銀行在央行的存款,起到流動性釋放效果。
那麼,負利率下普通百姓是否要為存放在銀行的儲蓄支付費用呢?負利率對個人儲蓄的影響是啥?
首先確定你的儲蓄不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只有那些在歐洲央行部分賬戶上有存款的銀行,才必須支付費用。當然,商業銀行可能選擇下調給儲戶的利率。但是同時,消費者和企業也可以更廉價的借錢,這有助於刺激經濟的復甦。實際上,歐洲央行的利率決議最終將有利於儲戶,因為這些措施支援經濟增長,進而創造一種有利的環境,讓利率逐步迴歸到更高的水平。
-
3 # 俄羅斯視野
歐洲負利率,日本幾乎0利率,都是為了迫使老百姓用錢,而不是存錢。
在-0.4%利率下,存錢只會讓錢越來越少,給銀行交保管費,更不提抵消通脹。
這背後的原因,自然是歐洲經濟的流動性嚴重不足,政府不希望錢存入銀行。某種意義上,歐洲已經陷入通貨緊縮中。
如果有一天, 銀行不允許提前還貸的話,那麼就是通貨緊縮的標誌。同樣,負利率也是通貨緊縮的標誌。
-
4 # 互金圈
如果實行存款負利率,當然是錢越存越少了,這個時候你去銀行錢,不是銀行給你利息,而是存款人要支付銀行接受存款付出的相關成本,比如說存款利率為-1%,那我存100塊,一年其實我要給銀行一塊錢。在我們國家還沒有實行過負利率。
為何要實行負利率?實行負利率其實是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經濟下行導致的經濟壓力特別大,實行負利率以後。企業和居民不會把存款放到銀行裡面,相當於變相強迫居民去消費,消費會帶動經濟的增長,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GDP增長的三輛馬車,其中在發達國家或者在即將進入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說在歐洲這些發達國家他們實行負利率,其實說白了是想拉動經濟增長。
-
5 # 毒舌財經
說到負利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負利率是最近幾年是出現頻率比較多的一個詞。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負利率。負利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際上的負利率,還有一種是名義上的負利率。
1、實際負利率
實際負利率就是銀行給出的利率小於零,比如目前央行的隔夜利率就是-0.4%,這意味著,歐元區的各大銀行把錢存到歐洲央行之後非但沒有利息拿,還要支付分0.4%的費用給歐洲央行,比如某個銀行把100億歐元存到歐洲央行,一年之後只能拿回99.6億歐元(但隔夜存款一般時間都比較短,這個只是舉一個例子)。
2、名義負利率。
名義負利率主要跟通貨膨脹率有關,當存款利率小於通貨膨脹力的時候,這意味著存款收益是負的。比如某一個年份,一個國家的存款利率是2%,但是當年這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3%,雖然總表面上看存款可以獲得2%的利率,但是這筆存款的購買力已經下降了3%,所以實際的收益是負的1%。
不管是實際的負利率還是名義的負利率,其實對於大家來說都是損失的,意味著錢越存越少。
目前很多歐洲銀行負利率主要針對銀行間的存款,普通民眾存款在一定額度之內並不是負利率。看到歐洲央行實行負利率,估計很多人都覺得想不通,把錢存進銀行非但沒有利息了,還要給錢給銀行,有人會這麼傻嗎?
在這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普通居民存款利率跟隔夜利率的區別,目前歐洲央行所實行的-0.4%利率是隔夜利率,這個隔夜利率是銀行之間的存款利率,包括不同銀行之間的拆借利率以及各大商業銀行以及歐洲央行之間的負利率。比如銀行所繳存到歐洲央行的超額準備金,還有平時閒置不用放在央行的存款都是要繳納-0.4%的利率。
而目前歐洲大部分居民的存款實際上不是負利率,很多銀行對於普通居民存款在一定額度之內並沒有收費,但是超過一定的額度之後,就會收取一定的費用,比如有些銀行對超過100萬歐元存款的客戶就要跟央行隔夜利率掛鉤,超過100萬歐元的部分要實行-0.4%的利率。
那歐洲央行隔夜利率為什麼要實行負利率呢?歐洲銀行之所以實行負利率,主要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
1、刺激經濟的發展。
歐洲央行實行負利率得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說起,2008年金融危機給很多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甚至有不少歐洲國家都出現了債務危機。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洲的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恢復,所以為了刺激歐洲經濟的發展,歐洲央行開始實施了負利率政策。
實施負利率之後,銀行把錢存在央行得支付一定的費用,而且銀行之間的借款賺不到錢還要貼一部分費用進去。這樣就可以刺激銀行把錢投入到實體經濟當中,支援實體經濟以及私人經濟部門的發展。
不過從實際表現來看,雖然歐洲央行實行負利率已經有幾年時間,但這個對歐盟經濟的刺激效果並不是很明顯,歐盟地區很多國家的經濟並沒有得到恢復,所以歐洲央行有可能在明年逐漸把這個利率恢復到0%。
2、防止歐元區貨幣升值刺激出口。
歐盟作為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經濟體之一,經濟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而且貨幣政策也相對比較穩定,所以成為了很多國際熱錢的避險之一。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為了避免很多國際熱錢到歐盟地區避險,造成歐元升值,歐盟地區也開始實施了負利率,其中最早實施負利率是丹麥,透過實施負利率之後,丹麥的貨幣並沒有出現升值的情況。有了這個借鑑之後,到了2014年歐盟也開始實施了負利率,這樣可以避免歐元的升值,甚至有可能造成歐元貶值,這點可以從最近幾年歐元對美元的匯率看出來,歐元出現貶值之後對於歐元地區的出口是有很大刺激作用的。
不過從歐洲央行實行負利率的效果來看,其效果並不是很明顯,甚至有一定的負面作用。歐洲央行的初衷是透過實施負利率,讓商業銀行以低成本把錢借給其他銀行、企業和消費者,同時向一些客戶收取存款費用,從而鼓勵人們增加借貸、增加支出、減少儲蓄,以刺激經濟。
但在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之後,銀行間的存款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比如2018年在歐洲銀行alternative Bank的存款人數增加了,存款數額也增加了2%,達到13億瑞士法郎(約13億美元)。
此外實施負利率之後,歐洲銀行的利息收入較低,貸款利潤率也較低,這使得它們在盈利能力方面落後於美國同行,也使得它們更難為經濟融資,所以實施負利率,並沒有能夠起到很好的刺激經濟效果。
-
6 # 陳志文財經
歐洲 央行是否維持利率不變或加息降息,都是根據歐洲經濟走向決定的,是否降息或加息,要看經濟增長情況,是溫和還是擴張或衰退,另外物價的走向,未來的預期,失業率情況,為了穩定經濟,歐洲採取的是負利率政策,也就是說老百姓拿到錢後,應該用來消費或投資,否則將會持續貶值,好在歐洲的物價低迷,勉強維持高收入,高福利狀態,還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歐洲現在缺乏的是增長動力和潛力,工業產出下降,製造業也在下降,很多工業製造業已經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替代了,這些國家的產品質量也很好,價格還便宜,主要優勢來自於工人工資低,如果發展中國家的工人福利上升,也將限制未來的競爭力,而想要突破這個瓶頸,就需要採取科技創新,用創新產品和技術來驅動經濟發展,歐洲在這一方面也正在放緩。
未來的歐洲想要擺脫持續的低迷,唯一的改革是增加新的消費場景,增加服務,需要不斷的加大創新和技術突破,如果做不到的話,未來持續低迷的增長不可避免,低利率不能解決問題,最終只會增加社會的負擔,增加一些行業的泡沫,比如是股權,房地產市場,大量的債務也是壓制歐洲發展的阻力。
歐洲的根本出路在於思想的進一步解放,良好的制度需要基礎教育,還需要減少社會福利,增加消費,並且加大科研投入,下一代科學技術的突破,將關係到未來二三十年,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財富增加後,增長就會放緩,不想要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技術資本突破,否則長期的負利率會導致惡性通脹。
-
7 # 立馬財經
目前,加入負利率俱樂部的央行有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這些央行的負利率政策主要表現為對銀行在央行的存款收取額外的費用,以鼓勵銀行將資金投放到市場,達到刺激經濟或通脹的作用。然而,現實表明,負利率的實際“藥效”並不大,相反還給整個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體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扭曲了銀行、企業和居民的正常市場化行為。
對於投資者和普通老百姓而言,負利率時代的到來打破了人們長期保持的慣性思維,人們驚恐地發現——錢存到銀行不但無法獲得利息,還要付出額外的“保管費”。
首先,負利率扭曲了銀行放貸行為。負利率扭曲銀行貸款行為的機理有兩方面:其一,政策利率下調將帶動貸款利率下跌,作為極低利率和零利率的延續,負利率促使市場平均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調,導致銀行放貸意願下降,從而在供給端抑制了信貸規模;其二,負利率壓縮了銀行的利潤,銀行補充資本金的能力不足,受資本充足率限制,銀行的貸款能力也將下降。
現實的變化也印證了這一趨勢,歐元區實行負利率兩年來,金融機構對私人部門貸款幾乎沒有任何增加,貸款餘額長期保持在12.7萬億歐元上下波動。今年以來日本央行實行負利率政策,對於實體經濟的貸款餘額同樣沒有明顯的改善,今年二季度末銀行對製造業貸款餘額為55.3萬億日元,較去年末還出現了大幅下滑(參見下圖)。
其次,負利率進一步加劇了商業銀行的經營困境。負利率不但對實體經濟效果不大,還給銀行業自身經營帶來了較大壓力。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以來,歐洲銀行業經營雪上加霜,市場悲觀情緒主要來自對銀行淨利息收入下降的擔憂。一方面,負利率意味著歐元區央行對接近7000 億超額準備金收取0.4%的管理費,這將直接使得歐元區商業銀行的淨利潤下降28億歐元;另一方面,存貸款利差收窄導致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盈利能力下降,2015 年三季度以來歐洲商業銀行盈利指標在下降,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銀行業淨利潤大幅下滑20%,包括借貸、交易等主要銀行盈利來源下滑至180億歐元。負利率政策,已經成為本已陷入困境的義大利銀行業“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同樣,日本銀行業在負利率實施後經營形勢更為嚴峻,其平均存款利率已經低至0.1%以下,利息成本已無下降空間,而存貸款利差收窄將使得銀行業利潤受到更大沖擊。今年上半年,日本銀行業盈利已經降至四年來最低點。
25年前,你習慣10.98%的利息;5年前,你習慣6%的利息;現在,你習慣4%的利息;5年後,你要習慣2%的利息;10年後,你可能要習慣真正的零利率甚至負利率!so,做長期投資,賺確定的錢。
回覆列表
就是這樣的,現在全球的金融形勢就是這樣,各國都降低利率刺激經濟,美國等大家都接近零利率,如果再降利率也就跟歐洲一樣負利率,現實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