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央先生

    能葬茂陵,都是功臣權貴。

    霍去病,漢武帝時期北伐匈奴的名將,功勳卓著,是漢武帝的一大寵臣,且英年早逝,武帝非常痛惜,生前能給的都給了,死後能享受的榮寵,也只能是葬在自己身邊,陪伴左右。

    而且那時期人還是迷信,皇帝把能臣良將葬在身邊,還有保護自己的意願!

  • 2 # 柚子愛畫畫

    是的!是病死的(去世時24虛歲),也就是肺結核,這種病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說是絕症. 其他人所說的那種猜疑是他殺的或其他什麼原因都是不可能的,憑著漢武帝當時對霍去病的寵愛,估計沒有人敢動他.就連霍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劉徹都幫他隱瞞,這足已說明當時霍的地位之高.只可惜英年早逝.

  • 3 # 溪仔X的歷史文化觀

    霍去病英年早逝,有正史記載是因病而死,史記卻為何閉口不談

    霍去病一生立下了無數的功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封狼居胥了。而霍去病的一生也非常的傳奇,他的生母是平陽公主府邸的一個丫鬟,而他的父親只是平陽縣城裡的一個小官。因為霍去病的父母不敢聲張此事,所以霍去病生下來就是一個私生子。

    但俗話說的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霍去病最終憑藉著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立下無數的軍功,最後被封為了冠軍侯,流芳千古。

    公元前117年,年僅二十三歲的霍去病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漢武帝將之葬在了茂陵。要知道,茂陵可是漢武帝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可見霍去病當時在漢朝的地位。但是關於霍去病的死才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許多歷史愛好者以及學者們對霍去病的死一隻爭論不休,而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種說法——退隱說、瘟疫說以及病逝說。

    雖然這三種說法都有各自的依據,但是卻也有著許多的漏洞,這也是這些說法始終不能讓人們信服的原因。正史上曾記載霍去病是病死的,但在司馬遷記錄的史記上卻沒有霍去病生病的記錄。而在霍去病死了以後,司馬遷也只是簡簡單單的用一個“卒”字記錄了霍去病的死亡。

    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點,我們都知道司馬遷可能是記載歷史最真實的人了,但是關於霍去病的死史記上居然只有一個“卒”字,而大部分的篇幅卻都是在記錄漢武帝為霍去病舉行的盛大的葬禮,這對於一向嚴謹的司馬遷來說是不是有些太過避重就輕了。

    要知道,霍去病立下的赫赫戰功以及封狼居胥的事蹟足以讓霍去病聞名於世,成為大漢王朝的英雄,甚至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忽然死了,而且死的時候只有二十三歲,作為史官的司馬遷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將這件事草草的用一個“卒”概括吧。

    那麼最合理的推論就是有人將霍去病的死因隱瞞了下來,亦或者還有什麼別的原因,但司馬遷的一個“卒”字,卻引起了後人無限的想象、推斷和探求。

    當時李廣和衛青都是漢朝有名的大將,但是衛青卻是踩著李廣爬上來的,也是因為李廣被擒衛青才得以一戰成名。所以李家和衛家一直都不對付,漢武帝也樂得讓他們相互制衡。但是漠北之戰的時候李廣因為迷路錯失了殲敵良機,自覺無顏便自盡了。

    但是李家仍舊覺得是衛青逼死了李廣,而李敢為了報仇打傷了衛青,霍去病知道後就殺了李敢。而後漢丞相李蔡莫名關進大牢自盡,李家就此沒落。再之後霍去病帶頭請求漢武帝將其他皇子封王,太子和衛家獲得了巨大的好處。

    但要知道霍去病從來沒有插手過朝政,也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一代名將霍去病就這樣夾在忠義和情義之間進退兩難,最終自盡。

  • 4 # 水一白聊歷史

    按說,漢武帝的茂陵建成時間是漢武帝去世那年,即公元前87年,可霍去病早在30年前就去世了,怎麼也能陪葬茂陵呢?

    霍去病雖然也是靠著外戚起家,也是憑著外戚的關係掌兵,但是其掌兵的功績還是非常之多的。憑藉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戰鬥精神,多次長途奔襲,重創匈奴主力,迫降、俘獲者更是不計其數。然而,也正因為如此頻繁的長途奔襲,霍去病年僅23歲便病死了。

    為了感謝霍去病為大漢做出的貢獻,表彰其戰功,漢武帝特意在其茂陵的東北,為霍去病修建了大型的墓冢,做成祁連山的形狀。封土上還堆放著巨石、墓前置石人、石獸等。

    茂陵雖然在公元前87年才建成,但是卻早在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剛登基的第二年便開始修建了。後來,大將軍衛青、李夫人、霍光、金日磾等人也得以陪葬茂陵。

  • 5 # 孫小慢

    漢武帝劉徹的茂陵在他的墓周圍,還有很多的陪葬墓,衛青、霍去病、李夫人還有霍光等二十多人與其作伴。

    霍去病為何能墓葬茂陵?

    我們先從他的功績來看

    戰功:

    在年僅17歲時,隨衛青擊匈奴與漠南,一戰成名。只率騎兵800衝入敵軍腹地,成功的俘獲了敵人將領的叔父,斬獲敵人2028人,勇冠全軍,以1600戶受封“冠軍侯”、收復了整個河西走廊。可以稱之為“不滅戰神”匈奴人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意義:

    霍去病時期,漢人開始不懼怕匈奴,匈奴開始怕漢人了,這一點,從霍去病六擊匈奴後,伊稚斜單于主動放棄漠南,將王庭撤到漠北,可以看出來。

    以前都是匈奴佔據主動,漢朝被動挨打,而且還透過屈辱的和親來爭取和平,這在地位上一下就低了一大截,而霍去病封狼居胥後,整個大漢王朝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都從心理上不再懼怕匈奴,整個國家的自尊心有了極大地提高

    “匈奴不滅,何以為家?!”就憑這八個字,霍去病被封為——天下第一(冠軍)侯,絕對是名至實歸!只可惜霍去病年僅24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

    霍去病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就去世了,他就是為戰爭而生的一個人。他本該榮華富貴的後半生沒來得及享受。死後漢武帝很是痛惜,以他的戰功墓葬茂陵在合適不過了。

  • 6 # 不惑閒談

    霍去病,西漢名將,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歲就跟隨舅舅大將軍衛青在漠南之戰中出征,率領800騎兵深入敵境數百里,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等高階官員。

    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匈奴聖地祁連山。匈奴人有詩感嘆:”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而此戰漢軍佔領河套地區,絲綢之路得以開闢。

    在漠北之戰中,殲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封狼居胥。

    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因病去世。陪葬茂陵,諡封“景桓侯”。

    霍去病雖然英年早逝,但在他短暫的軍事生涯中卻將星燦爛,最終獲得陪葬茂陵的無尚榮譽,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霍去病的戰功無人能比。

    在霍去病橫空出世之前,漢武帝對匈奴發動的戰爭,戰果其實並不大。

    公元前133年馬邑之謀匈奴大軍未能進入包圍圈就撤走了,漢武帝三十多萬大軍撲了個空。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四路大軍伐匈奴,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只有衛青直搗龍城,斬首700而還。

    公元前128年,衛青領三萬騎兵出雁門,斬首虜數千人。

    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戰,衛青、李息率部出塞,殲敵數千人,俘獲“伏聽者3071人及牛羊百餘萬頭。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北上,夜襲匈奴右賢王,此戰,俘虜右賢王部的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此戰後漢武帝封衛青三個未成年的兒子為侯。

    可以說,在霍去病從軍之前,衛青雖然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屢次獲勝,但實際並未殲滅匈奴多少有生力量,幾場大戰匈奴損失的人口不超過五萬人。

    霍去病不僅殲敵數量多,所取得的勝利戰略意義重大,而且注重恩威並施、誅叛柔服,大膽使用歸降的匈奴人進入自己的部隊,漠北之戰侯遷徙烏桓到匈奴左部故地,以牽制匈奴。

    此等功績,如果都不獲得陪葬茂陵的榮譽,還有何人可以陪葬茂陵?

    第二、霍去病是漢武帝一手栽培的,抬高霍去病也是對漢武帝的拔高

    霍去病的媽媽是皇后衛子夫和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在前138年也就是霍去病2歲的時候得寵被封為夫人,衛家自此開始飛黃,衛青被得以重用。

    而少年時就善騎射的霍去病也得以進入漢武帝的視野,漢武帝非常喜歡他,讓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甚至漢武帝還想親自教授霍去病《孫子兵法》。

    宮中的藏書是民間所不能比的,熱愛軍事的霍去病無疑可以接觸到很多孤本,也造就了他領兵時不拘一格的思維,這樣的霍去病自然深受漢武帝的喜愛。

    可以說霍去病能橫空出世離不開漢武帝的栽培。

    霍去病能夠獲得陪葬茂陵的榮譽,全是漢武帝的眼光獨到,這無疑是對漢武帝自己的褒揚。

  • 7 # 聊坐南書房

    霍去病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代戰神,他也一定是很多崇軍尚武人所崇拜的偶像。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霍去病死後陪葬茂陵,從他個人功績來講,是完全有資格的,在古代封建社會,霍去病死後能夠陪葬皇陵,也是漢武帝對他的一份褒獎,更是對他在與匈奴作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充分肯定。

    一代戰神霍去病,之所以在對匈奴的作戰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與其自身優秀的軍事天賦和過人的膽識以及堅韌的性格有極大的關係。

    霍去病在17歲時,第一次跟隨舅舅衛青出征匈奴,就向衛青請求派八百名騎兵由自己率領,輕裝出擊,孤軍深入匈奴腹地,這與漢軍一慣採取的大兵團作戰不符,因為匈奴居住的大漠,地理形勢複雜,在脫離大部隊後,後勤補給將無法保證,霍去病的這一舉動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膽略,但初生牛犢不怕虎,勇猛無比的少年英雄霍去病成功了,這一次他獨自作戰,出奇制勝,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打破了漢軍與匈奴作戰,長期處於下風的狀況。作戰回來,漢武帝取其勇冠三軍之意,封霍去病為冠軍侯。這可能是現代“冠軍”一詞的由來吧。

    霍去病一改漢軍過去慣用大兵團作戰方式,運用騎兵長途奔襲,快速閃電攻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的匈奴措手不及,我認為這應該就是現代特種作戰部隊的雛形吧。

    霍去病可以說是一位軍事天才,元狩二年,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出征匈奴,攻到祁連山,大破匈奴軍,一舉擊破渾邪王和休屠王部,徹底清除了河西走廊的匈奴勢力,為打通西域道路交通奠定了基礎。在與匈奴作戰中,大漠複雜的地理形勢,一些多年與匈奴作戰的老將都會出現迷路的情況,一次霍去病與公孫敖率領數萬騎兵分路進軍,公孫敖迷路遲到,未能與霍去病會和,但霍去病果斷決定孤軍深入,殲敵三萬餘人。霍去病能夠取得如此戰績,堪稱漢軍與匈奴作戰以來的奇蹟。霍去病的英勇善戰,所向披靡,讓匈奴人對其聞風喪膽,他優秀的軍事才能,終使其成為耀眼的一代戰神。

    當然霍去病取得的戰績與漢武帝的支援和信任是分不開的

    霍去病出身低微,其母衛少兒只是平陽府的一個侍者,霍去病是其母與一個叫霍仲孺的縣吏私通後所生的私生子,能得到漢武帝的垂青,給予他超出常人的信任和厚愛,完全是機緣巧合。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姨媽衛子夫和舅舅衛青, 使霍去病有了接觸到漢武帝的機會,霍去病可能不會在少年時期就能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就隨舅舅衛青出征匈奴,這一次,霍去病不負眾望,初戰即告捷。隨著霍去病出徵匈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漢武帝更加的信任霍去病,後來直接任命其為統帥與匈奴作戰,而作戰多年的漢軍老將則只能作為他的策應部隊,配合其作戰。霍去病作為統帥出征時,漢武帝給予了其極大的自主權,並安排朝廷保證後勤保障,讓霍去病在與匈奴作戰時沒有後顧之憂,每次作戰後對他的封賞也高於其他人。霍去病也絕對對得起漢武帝的這份信任,短短几年時間,多次孤軍深入大漠腹地,直搗匈奴老巢,取得了漢朝以前數年與匈奴作戰而沒有取得的戰果,直接導致了匈奴王朝的沒落,也正是體現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精神。

    公元前117年,一代戰神不幸隕落,年僅24歲,霍去病的突然離世,讓後人留下了不少的遺憾,也感嘆上天的不公,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團。霍去病死後,漢武帝十分悲傷,讓其陪葬茂陵,諡“景桓”,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並調動五萬鐵甲軍,從長安城一直排到茂陵東邊的霍去病墓前為其護衛送行。霍去病的墳墓被修築成祁連山的模樣,以彰其馬踏匈奴的赫赫戰功。也表達了武帝有意讓霍去病待其死後繼續為其護衛的用意。

    霍去病是後世推崇的軍事天才,更是一位保家衛國、抵禦外來侵略的英雄,大詩人李白、王維都寫下了讚美他的詩篇。後世的唐、宋在追封古代名將時,霍去病也都在其中,可見後人對其評價之高。霍去病的豐功偉績,歷經時代的變遷,依然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六、七歲的孩子是叛逆期到了嗎?如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