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坐觀君趣談
-
2 # 一老沈一
“氏”字的本義,按照許慎《說文解字》的說法,是指巴蜀一帶臨江高山上的危石或小山包,類似於現在咱們說的形成堰塞湖的那種塌方前的危險山體。他講一大段話來解釋,還舉了楊雄的賦為例——“聲若氏頹”——說和“氏”崩塌的時候一樣,聲傳數百里。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裡,也用了老大篇幅解釋印證許慎的說法。他說,後來人們說到的“姓氏”這個詞,裡面的“氏”,本字為“是”——“姓是”,“氏”為“是”的假借字。他舉例說,到了漢碑,仍然使用“姓是”。他還嘲笑不贊成許慎這個解釋的人過於淺薄。
“氏”,在甲骨文裡是否已經有了這個字呢?其實沒作為單獨的字出現,至少已發現的甲骨文裡沒有,所以沒被統計進已釋讀的1490個甲骨文字當中。不過,氏,作為部首組成了其他的字,如“氒”。《說文》收錄了這個字,解釋是“木本也”,“本大於末” 。“氐”字,許慎在《說文》中,歸入“氏”部,就是說,“氐”是由“氏”進一步派生出來的字。許慎說:“氐,至也,本也”,“地也”。這是本意。
可見,“氏”字,有根基動搖而墜落的含義;由其派生的“氒”,下面加了“木”,就表示有根基了,而且表示“本大於末”;再到了“氐”,下面加了一點兒,就突出了“本”、“地”的含義; 由此又可知,“底”字也是由“氐”而來,屬於形聲字中的一種特例——“廣(yǎn)”表意;“氐”既表聲又表意——“止也”——到頭了,“下也”——最底層。
“眡(shì)”字,是“視”的古字——大篆或金文。眡不是“眂”。《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眂”,沒收“眡”,把“眂”解釋為“同視”——和“視”一樣。這是不對的。《說文》裡有“眂”字,解為“視貌”——看的樣子。“看的樣子”顯然和“看”是不同的。“眡”,也是形聲字,《周禮》中,仍以“眡”為“視”。 2018年11月29日的《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中國語言大學教授的文章,題目叫《亂解漢字現象應引起重視》。文中說:“近年來,社會上特別是網路上出現了亂解漢字現象。一些人熱衷於從漢字字形中尋找‘微言大義’,把某些道理或看法附會到現代字形中,對一些漢字的亂解誤讀在網路上大量傳播。對於這種現象,應引起重視。”
本人很贊同這個意見。漢字的確是表意文字,但小篆以後的漢字,更多的已經是“筆勢”,而非“筆意”。從隸楷和簡化字中分析字義,幾乎完全沒有了意義。況且,研究漢字造字之初的本義,是一門高深的專業學問,即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小學”,更具體說就是訓詁學。這件事,不是拍腦袋就能幹的,不經過專業培訓,不繼承借鑑兩千年來的成果,可以說百分之百會失敗。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奧妙無窮的寶庫,每一個華人都應該心存敬畏地對待它,尤其是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人物。千萬不能像有著“頂級頭銜”的“著名書法家”,在“頭.條”裡書解漢字,寫的如何留給更懂行的去評說,咱們不多置喙,但僅就解字來說,確實謬誤百出——先是把幾乎所有字都說成是象形字;再細看,字的解讀大多是從“百.度”裡抄襲來的,搞得驢唇不對馬嘴。本人曾多次指出其謬誤,最後連一個誠懇的回覆也沒等來。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態度——如果是自己寫的,說明學問很不紮實,且有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古訓;如果是秘書寫的,則更不可饒恕。這種行為,與靠著自己名聲賣假藥無異。此種學風,切不可蔓延。
-
3 # 小漢字見大歷史
「氏、氐」屬於一字分化,跟「大、太」、「刀、刁」分化模式是一樣。
首先要理解漢字分化的目的是什麼。
一個漢字的經過引申、假借承擔的職務過多,會影響記錄語言的精確性。
這樣就會在原字的基礎加偏旁、或者加筆畫,造一個字,這個字就分化出來,承擔原來母字的一個職務。
所以,「氐」是從「氏」中分化出來承擔部分職務。說「氏」的本義就是說「氐」的本義。
其次,「古無舌上音」,上古音沒有「zhi、chi、shi」這樣的捲舌音,「氏、氐」古音是一樣的,讀「di」。
「氏」子的演變過程:
「氏」的本義目前還未取得一致,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東漢許慎認為『氏』的本義是巴蜀的山名:
《說文》: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象形,乁聲。凡氏之屬皆從氏。揚雄《賦》:響若氏隤。馬敘倫認為「氏、坻」古今字,本義是「山坡」。
林義光和戴家祥認為「氏」的本義是「根柢」,「氏族」之義正是『根的分支』取義。
郭沫若認為「氏」是「匙」的初文,象『湯匙』之形:
郭沫若認為這個古族徽字正是描述湯匙掛在鼎上:分叉可以防止湯匙落入鼎中。
陳獨秀認為「氐、氏」本一字,是『木棍』的象形。
於省吾認為「氏」是「底」的初文,本義就是「山底」。
以上諸說引自:《古文字詁林》,9 冊,第 923頁臺灣學者季旭昇也綜而不論,他認為『氏』可能取像自一種『棒槌』狀的物件。他同時引用了林義光、郭沫若等人的論斷:
引自: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頁896甲骨文中有一個「人提物」之形的字,學者華石斧認為是「氏」的初文。如果是這樣,「氏」有可能是「提」的初文,「提」是後起形聲字。但郭沫若將這個字釋為「挈」。
很多漢字的本義一直都是這樣的,多說並存,眾說紛紜,給不了一個確鑿排他的答案。
所以,「氏」的本義是那一說可靠,題主可以自己判斷。
但可以肯定的「氏、氐」是一字分化。
既然本義無法確定,也就無法確定,這兩個字分別是承擔本義還是引申義、假借義。
不知道這麼說清楚嗎?
比如:如果從林義光的說法,「氏」是「柢」的初文,那麼,表示「氏族」的「氏」就是承擔引申義,「柢」承擔本義,表示「低處」的「氐」就是承擔假借義。
不同的本義,分化字承擔的職務是不同的。
-----------------------------------------------------
我查了下《康熙字典》《故訓彙纂》這樣的辭書,「氏、氐」在古文中都沒有假借表示過「視」的意思,也就是說「眡」不是從「氏、氐」中分化出來的承擔假借義。
所以,「眡」就是一個形聲字:從目,氐聲,「氐」在「眡」就是表音的,形聲字就不要過度解讀。
「眡」就是「視」的異構字,《說文》古文收錄過這個字,因此,這個字是東土六國文字。
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是秦系文字,是西土文字。《說文》收錄古文,大部分都是來自《孔壁書》這樣的六國文獻。
《說文》:“視,瞻也。從見、示。,古文視;眡,亦古文視。”引自: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頁.行:中858.7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2656結論:「眡」就是以「氐」為聲符造的一個形聲字。與「氏、氐」兩字沒有關係,並非同源分化。
----------------------------------
---------------------------------------------------------------
題主要求我舉證的一些問題,借這個機會稍微說一下:
在這個問題中,題主不同意我對「茍」字的解釋:題主引用《字源》804頁,認為我解釋錯了,我說《字源》是錯的。
其實,我回答問題,基本對每一種可能性都做出來了查證和稽核,但是我不可能都說出來,那就太長了。
《字源》上的錯漏其實很多,但是【字形演變脈絡圖】的模式非常好。所以,我也經常引用這個字典。
《字源》的結論我看到了,經過稽核我發現是錯的,所以,我只引用他的字形演變圖,沒有引用結論。
先把《字源》的原文引出來:
我在原來的答案中說:「羌」「茍」都從「羊」,這是從原來答案引用過來的圖片:
「羌」人的「羌」就是從「羊」從「人」,像「人帶羊飾」,羌人是放羊的遊牧民族。
「茍」是「敬」的初文:
《字源》說甲骨文「茍」不從「羊」完全是錯的:
字形比較一下很明顯都能看出來:
「茍」的另一個甲骨文字形,這完全就是描述「頭戴羊角」:
古文字學家於省吾用一篇文章叫做《釋羌、茍、敬、美》,指出這四個字都有「羊角」的象形:
我只引用一部分,更詳細的論證可以去看, 這是文章的地址:https://wenku.baidu.com/view/b59fa5d084254b35eefd3496 「羌、茍、敬」是同源分化關係,一聲之轉。都有「羊角」這個象形符號,《字源》構形解釋完全是錯的。--------------------------------------
第二個問題:「隹」和「唯」之間的關係。「唯」的初文是「隹」,這幾乎在文字學中是一個常識。你沒辦法瞭解漢字孳乳派生的過程,你才會理解錯誤。
所以,專注的閱讀我下面說的理論,你不看懂這個,舉證再多也沒用,當然舉證我在後面:「唯」的初文是「隹」的意思就是:「唯」最初寫作「隹」。
「隹」本義「短尾鳥」,象形,假借為虛詞,假借義是相當於一種「語氣詞、介詞」,相當於後起字「惟」、「唯」、「維」履行的職務。
後來加「口」形分化符號造「唯」字,專門表示這個假借義,「唯」就從「隹」中分化出來。「唯」又分化初「維」「惟」。
這就讓漢字記錄漢語更加精確,不至於發生歧義。
不知道這容易理解嗎?
我打個比喻:「舍」的本義是「房屋」,假借表示「丟棄」,後來又加「手」部造了一個「捨」字,專門表示假借義「丟棄」。(當然,漢字簡化又將二者合二為一)「隹」的本義是「短尾鳥」,沒錯,「小鳥」的象形字:
《說文》:隹,鳥之短尾總名也。我們來看,甲骨文、金文中「隹」的當「唯」用的假借義用法,簡直證據成堆:
甲骨文合集614:
我給除一些《合集號》你自己去查:
「隹」在甲骨文、金文中是高頻字,很少表示本義,一般都是用於假借義,我是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犯錯的。「唯」是從「隹」中分化出來承擔「隹」的假借義,在甲骨文中這個字就分化出來:
漢語大字典:
「隹、唯」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並用的,大概是在秦漢,二者才各有所專,各司其職。
準確一點描述:「隹」表示假借義,跟「唯(維、惟)通用不分。這有點類似今天「象、像」在「象」的假借義上不分。
其實,我在原答案下面,已經表達得非常清楚,我已經說了,你不要陷入在自己的先入之見中。你不理解漢字分化過程,我舉再多證都沒有,理解了分化過程,這就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常識。
-
4 # 青綠山水天青色天
“氏”應該是“氐”的本字。“氏”像一個人彎腰撐著手臂向“低”處觸“底”,且“抵”住“低”處的樣子,“氏”的中間一橫也就是代表指事的一小點,特意提醒是chi(湖北方言)出的手臂向低處抵著。帶“氐”的字都有“低”、“底”、“抵”的含義。砥(磨刀石~石頭在刀底下且要抵著磨蹭);柢(樹的根部~樹的最底部且要支撐著上部);骶(脊柱的最底部,坐著的時候支撐著整個身體);詆(誹謗~用語言將人往道德的最低處詆譭);坻(1.讀di: 山坡,有點不好解釋,但根據2.讀chi: 水中露出的小高地~水中的底露了出來~可理解為接近山腳的山坡~山的低部,山坡支撐著山頂);邸(高階官員的住處~可能指高官的別墅都是蓋在山南水北的水邊的山坡上吧);觝(牛羊等動物用角相互抵著);紙(造紙時水中的纖維糸沉在紗網的“底”部幹後成紙)。
回覆列表
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總的,氏是分支,後來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古代稱呼帝王貴族等,後稱呼名人、專家:神農氏。太史氏。攝氏表。
氐:中國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帶,東晉時建立過前秦、後涼。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眡:古同“視”。 語。
關係:我不知道它們有什麼關係,要說有的話,在甲骨文當中只有“氏”,後面都是其演變而來的,根據詞彙意境不懂而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