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裡辯道

    摘自微博

    週六休息,早早的起床就是為了看《綠皮書》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我朋友早就推薦給我的,一直囑咐我一定要看。作為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講述的是思維方式和生活經歷完全不同的白人混混兼職司機和黑人鋼琴家,被塞進一輛車裡,一起去往黑人備受歧視的南方腹地,度過八週的巡迴演奏。電影裡兩人從相互擠兌到最後成為好友的過程看似平淡卻又觸及心靈,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這部電影尊重、勇氣、平等的核心。綠皮書是什麼呢?事實上綠皮書是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旅遊小冊,全名為《給黑人駕駛的綠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種族問題十分嚴重,如果你是非裔,想在美國旅行,這本書幾乎是必備的,它記載著全美國對黑人友善的餐廳、商店、旅社,甚至還有註記哪些城鎮是禁止黑人在夜晚戶外活動,也就是電影中兩人在雨中誤闖的小鎮。尤其是越往南走,歧視越嚴重。如果你不小心走錯了,真有可能被打死。

    再回到這部電影中,一個義大利街頭混混(活得像黑人的白人),受聘為一黑人(活的像白人的黑人)音樂家開車,和他一起去南方巡迴演出。黑人音樂家雖然社會地位底下,但高學歷,禮儀得體,風度翩翩,彷彿教科書版的“優雅與高階”。義大利人粗野市償,充滿街頭智慧,總能出其不意的解決市井難題。雖然在種族上,黑人天然受到歧視,但在階級上,富有的音樂家也會歧視街頭混混。金錢,教養,藝術薰陶,口音,儀態,黑人音樂家克服了所有的一切,卻克服不了自己的膚色。雖然他可以在舞臺上為上流社會演奏,享受潮水般掌聲和白宮。但走下舞臺後,卻被要求在雜物間更衣,在樹叢中如廁,不配試穿高階西裝,不配進餐廳與白人一起吃飯。為什麼要去自取其辱?因為他想去了解他的同胞所真正經歷的,去承受他不應該卻本來會承受的。二人從北向南遊歷,逐漸進入種族歧視愈加深入的腹地,附庸風雅的富人、趨炎附勢的服務生、冷眼看待音樂家的其他黑人、倚強凌弱的警察……種種遭遇鋪排出那個時代的眾生相,也將歧視與反歧視、社會與個人、富有與貧窮、內心與環境、個體與群體,這些天然反差帶來的矛盾,變現的富有層次。看來沒有哪個時代是單純的,也沒有哪段人生不是五味雜陳的,更加沒有哪個社會是沒有歧視沒有天然矛盾的!

  • 2 # 中原娛樂大盤點

    《綠皮書》和第86屆奧斯卡的獲獎影片《為奴十二年》一樣,都是在講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只不過講故事的方式有所不同,《綠皮書》採用了一種幽默的處理方式,而《為奴十二年》則顯得更加沉悶壓抑。然而不管採用何種方式,導演的目的都是為了讓當今的人們來反思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對人內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踐踏他人的尊嚴,這是文明社會的一個基本準則。

  • 3 # 阿當NY

    放下偏見是個很好的命題,《綠皮書》也是部好電影。如果相信人生而平等,我們本應放下偏見,而事實是偏見無處不在。我們聽到最多的種族主義就是極端偏見的體現,看到一個人先有種族進行判斷,而非針對此人客觀事實。中國老話,以貌取人也是一樣。

    一方面,我們知道以貌取人不對,有偏見不公。一方面,會有人不斷告訴你,統計意義上偏見就是這樣的,無論是以貌取人,還是種族偏見都有所謂統計意義上的基礎。這就讓很多人覺得偏見是正常的,難道不是黑人輟學率高,單親比例高,犯罪率高……難道亞裔不是多數小眼睛,總體成績好,多數體育差……有人會大言不慚的說,不用洗黑人了,那是白左政治正確的那套東西……白左這二字也是充滿偏見,沒錯是有不少白人左派,更容易政治正確。

    這裡難就難在,比例上,偏見內容就是存在,而實際上以貌取人以偏概全卻是我們自古就知道錯的。我們怎麼消除偏見呢?這裡要想清楚兩件事。一是什麼是偏見,二怎麼看事實。

    拿一個直接的例子來說明,資料意義上,穆斯林極端分子多,但是一看到戴頭巾小白帽就噴綠教,就是錯。如果一個穆斯林真的表達出來極端思想和言論,我們需要各位提防,可是在這之前,我們不能把統計意義上的極端分子多帶入溝通和認知就認為穆斯林就是極端,反過來要尋求交流的機會,弄清楚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在交流中尋求一些中性話題來問問,比如怎麼看一些社會問題,是不是知道什麼事件等等。

    在剛剛發生的紐西蘭基督城事件來說,白人極端分子把偏見當做真理,把自己送上極端之旅,犯下滔天罪行。而紐西蘭警方在兇手在網路有大量極端言論和行為事實的基礎上,由於準備防範不足,釀成大禍。而他們很可能是因為此人是白人而警惕不足,這一樣是赤裸裸的偏見。如果一個穆斯林大量持有武器,並在網路釋出聖戰言論,不相信紐西蘭警方會這樣視而不見,後知後覺。

    偏見會讓我們嚴重偏離事實,在華人的日常中,一樣充斥著各種偏見,網路上恐黑,恐同,恐穆斯林,舔國外,黑農村,認為華人天賦聰明,黑日,黑印度,動輒武統等等,太多太多明明白白的偏見,大量的頂,隨便的贊……還記得數年前在西安一次反日的遊行中一位日本品牌汽車車主被爆頭的慘劇嗎?偏見會導致一個人走向極端,而失去對事實的合理判斷,而一群人的偏見則會造成更大的悲劇。

    鄧公一句實事求是開啟了中華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人們的偏見,一方面要正視資料,一方面得實事求是,這樣才能認清偏見,迴歸事實。

  • 4 # 五更小劇場

    王爾德說:“一個人不能永遠在胸中養著一條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

    因為某一件事,對方的態度,語氣,行為,處事方式與自己的期望不一樣,心裡產生了不對等的負面情緒,逐漸積累就變成了偏見甚至是厭惡。

    偏見更像是人與人之間的眼緣,有的人你剛見了一面就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有的人在人群中撇了一眼,就沒理由的不喜歡。

    那麼,我們可以試著在第一次遇見時,儘量慢一點對一個人的性格或者人品下定義,不過過早的給人貼標籤。先挑優點在心裡誇讚一番,然後再附加個人習慣下的小批判。

    這樣不斷鍛鍊尋找事物美好的一面的能力,就能找到更多的理由在自己開始偏見批判的時候說服自己。

    無論別人的態度如何,無愧於心,不斷改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5 # 漠中泉

    幾日前和朋友說到黑人,我還說華人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對黑人還是比較包容的。

    朋友說,那是因為你瞭解的少。在廣州,有很多黑人常年待在中國,不想回國,讓當地人非常反感。因為反感,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偏見。比如,黑人太髒、黑人更暴力、黑人更危險,黑人更窮困等。

    偏見一般都產生於一方對另一方構成了威脅,讓佔據優勢的一方感受到了某種不安。比如,幾年前上海曾有這麼一個報道,在一輛公家車上,一位上海老太太指著一位農民工說:“你們快回家吧,就是因為你們,我孫子才找不到工作的。”這就是一種偏見,老太太把孫子找不到工作,怪罪在農民工頭上,認為是農民工霸佔了孫子的工作機會。

    還有的時候,因為幾次具有形同性質的事件,也會讓人產生偏見。比如在我們這裡,發生過幾起盜竊事件,案件偵破後都是某個地區的人乾的,於是就認定這個地方的人有賊性,這也是一種偏見。

    還有的時候,我們對某個人的行為態度不認同,也會對其產生偏見。比如,有人做事和平常人思路不一樣,久而久之,我們就說這個人“腦子有問題”,這也是一種偏見。

    想要放下偏見,需要按情況處理,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對於民族性的、階層性的偏見,

    需要國家的干預。比如美國白人對黑人的種族偏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權者就是種族主義者,所以對黑人的偏見一直沒有消除。如果美國能從政治上、法律上、經濟上對黑人持以相同的政策,或許種族偏見也不會這麼多年依然存在。

    再比如很多城市居民對農民工存有偏見,認為他們整體素質低,對就業、治安、教育等都造成了影響。如果國家能大力發展地方經濟,農民工不用出門就能掙上錢、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醫療保障,誰又會出來打工呢?所以,從宏觀上來說,國家對消除偏見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整個社會的參與。偏見不是一時一日形成的,所以也不可能立刻放下。全社會如果能抱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態度,偏見就會慢慢放下,真正形成統一和諧的局面。

    二、對於個人或組織間的偏見

    由於每個都是獨立的個體,所受的教育、家庭背景、生活經歷都有所不同,所以個體之間都有不同。有些人做事可能偏激一些,或者方式方法與常人不同,就會讓人對其產生偏見。做為我們自己,要放下偏見,需要做到:

    1.胸懷寬廣。不要因為某方面覺得受到威脅或者覺得不滿,就對對方產生偏見。要知道,偏見產生於你,也產生於他,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會和諧相處。

    2.不斷學習。偏見有時候是因為我們對對方理解不全面,用自己的片面觀點去要求別人,這顯示出我們自身的低情商、低認知,還有思維的固化,所以加強學習,用新的眼光和視角去看待別人,偏見也就會慢慢消除。

    3.要有同理心。偏見根本的原因還是心態上的不對等。因為不能從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別人,所以才會產生偏見。

    放下偏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國家、社會、個人的集體努力,但是為了營造和諧共通的世界,值得!

  • 6 # 安G電影

    互相不瞭解,不信任,便產生了偏見。

    顧名思義只看到人事物的一部分,並且將其斷章取義地當成全部,在腦海中形成刻板印象。

    白種人和有色人種之間的隔閡,源自於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碰撞,是經濟政治文化的碰撞。

    最開始,先進的移民便採取征服和利用的方式,而原住民雖然屈服於武力,也在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當兩者長期生活,環境的相似使得原住民及其後代不斷髮展進步,一步步取得新的話語權,甚至推翻嚴重傾斜的天平,尋求平等甚至是統治。

    當平等形成文字,兩種力量便開始了對抗,彼此疏離,彼此仇恨。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們更傾向於和自己相似的在一起,親近同類,排斥異己。

    正是這種選擇性的交往模式,使得兩者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厚,偏見越來越深刻。

    說這麼多,就是想說,美國的種族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變化,有的仇恨已經肅清,也有的還在人們的血液裡滋長蔓延,表面追求平等,實際上卻依舊區別對待。

    從長遠來看,偏見是能消除的。

    而消解偏見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相處,以良性的方式相處。再坦白一點,就是找到相同的利益,並以共同利益為前提的相處。

    對不同膚色人種存在偏見不是個別行為,更像是一種本能上的互相排斥,因為巨大差異而導致的難以接近和信任。

    而《綠皮書》的雪梨博士和託尼正是因為共同利益而走到一起的。

    雪梨博士想要一個會處理事情會當保鏢的好司機,而託尼正在為養家而煩惱,兩人一拍即合。

    金錢和人身安全使矛盾雙方放下警惕,朝前走一步,透過利益聯絡建立初步信任。

    當然金錢能買來勞動,卻買不來尊嚴和人性。換句話來說,有時尊嚴和人性比金錢來的重要。

    二人在磨合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生各種摩擦。而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二人看到的彼此更加的完整,不僅看到彼此的缺點,更能發現對方的優秀和美。

    這時,信任關係就更近一步了。

    託尼和雪梨博士到了種族問題嚴重的南方後,遇到了許多奇葩的事情。

    黑人和白人不能住一起,黑人不能進餐廳吃飯,不能進酒吧喝酒,甚至不能是同性戀……

    危險總是讓同盟更加緊密堅固,在託尼多次從危險的邊緣救下雪梨博士時,他們才開始放下警惕,開始主動信任彼此。

    消除偏見的最後一步,是自我犧牲。

    當一個人為另一個人作出自我犧牲時,偏見便開始消除了,即使存在也不再是主要矛盾,它可能是種標籤化的認識,不再成為互相攻擊的利器。

    託尼寧願放棄高額的工資,在最後一場演出中,為了雪梨博士的尊嚴。

    而雪梨博士在託尼困得不行時,主動開車,為的是託尼能早點到家過聖誕節。

    其實說真的,《綠皮書》並沒有真的給出什麼答案,兩者的握手言和其實靠的都是人性和修養,但是人性和修養是多麼可貴而稀少的東西。

    它確實做到自圓其說,但也只是自圓其說而已。

    可能,除了在銀幕上營造一種和諧場面,並且嚴肅向那些歧視黑人的白人提出警告,把時代趨勢告訴他們,和諧接納才是主流。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綠皮書》達到了它的預期。

    但是它也有它的歧義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宮本打典韋出什麼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