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兮夕w
-
2 # 墨客在途0化旭
南朝書法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好的書法要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形”指的是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而“神”主要指書法的神韻,是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韻味。“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說明神采高於“形質”,是由點畫線條及其空間組合所表現出來的,具有神采的書法才能令人賞心悅目。神采是書者和觀賞者所共同追求的境界,又必須用高質量的點畫線條和富有美感的字形結構、章法佈局表現出來。形質是神采的載體和基礎,離開了富有美感的字形章法,神采就無從說起。比如大家常調侃的“蚯蚓體”、“屎殼郎體”、“乾柴體”、“鳥蟲體”、“胡塗亂抹體”等,雖有其形質,卻法度盡失,毫無神采,必遭世人唾棄。
-
3 # 松風閣書法日講
書法的神采,就是整個書法作品給人的一種精神上的感染和享受。
也就是說,神采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到的,他需要欣賞者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才能夠覺察出一副書法作品的神采和神韻。
比如我們在欣賞顏真卿的書法作品《祭侄文稿》的時候,就能夠非常鮮明的體會到神采對於一件書法作品的重要性。
多人一見到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想起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他非常凌亂的筆畫安排,非常散漫的筆法以及非常潦草的字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顏真卿《祭侄文稿》給人的第一個最為直觀的印象,但是這種印象並不具有真實性,它不是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刻意追求的結果,而是諸於人的主觀感受是人主觀感受的一種產物。
我們必須透過這樣的現象看到本質所在,藝術家在創作這幅藝術作品的時候,他背後的思想情感和他的動機,這才是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本質,這才是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
從《祭侄文稿》產生的藝術背景來看,它是顏真卿在悼念他的侄子的時候寫就的書法作品,他的侄子當時為了抵抗安史之亂的叛軍,死於亂刀之下。
多年之後當安史之亂平息了,他回過頭來找到自己侄子的遺體,非常悲痛,所以他才寫下了這個名篇。
所以凌亂潦草的筆跡,混亂的章法和佈局,正是他當時悲痛的一個體現。
這樣的書法作品,從藝術價值的角度來說,它真實的記錄了顏真卿當時的心境狀態,這是任何其他的書法作品都無法比擬的地方,這也正是他的可貴之處。
所以《祭侄稿》的潦草,也正是他藝術價值所在。
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一件書法作品欣賞起來的難度就非常的大,很多人一看這些藝術作品,就認為他非常的潦草,不具有藝術水準。
這就再一次證明了,神采要想被體察出來,就必須具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和藝術鑑賞水平。
對於整個書法神采的一個把握,不僅具有主觀性,而且他還和欣賞者的書法水平,學識涵養等方面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
而書法的形質,我認為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對待,一個是形體,一個是質地。
書法的形質理解,是具有客觀性的,他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是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的。
從形質上來說,就有非常清楚的判斷,具體到對於某一個字點畫的分析上,對於他用墨技巧上的分析,章法的安排,結構的處理,筆法的執行等等方面,進行細緻的技術上的一個感知。
比如,對於楷書四大家書法的欣賞,就應該從具體的形質理解入手。
歐陽詢的書法特點就是方圓兼備,中宮緊收,筆畫較為平穩,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平穩的姿態,在平穩之中顯出靈動。
柳公權的書法特點就是筆力雄厚,筋骨外露,因此他和顏真卿一起被人們稱之為顏筋柳骨。顏真卿的書法特點就是筆畫較為粗壯,風格上非常的陽剛壯美。
趙孟頫的書法就是飄逸,行雲流水,趙體承接二王書法的意蘊,在書法上遒勁流美,直追羲之、獻之。
對於書法的神采和書法的形質的理解,我認為應該從基礎和發展這層關係來進行分析。
也就是說,形質是神采存在的基礎,神采是形質發展的結果。
沒有形質,就沒有神采,但是沒有神采,形質也依然存在。
一幅書法作品可以沒有神采,但是這幅書法作品的價值和意義也就大打折扣了。只有兼具神采和形質的書法作品,才是好的書法作品。
-
4 # 妙笑學書法
書法作品的好壞。可以分為三六九等,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固定的形式,但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1)識形,主要包括格式,書休以及整篇的佈局
(2)賞質,書法和寫字不同。講究法度,筆法和章法,
(3)寄情,欣賞書法的最高境界是透過書法作品與書法家。對話交流。悟得書法“出法”“意境”“氣質”之妙理。
個人認為。熟能生巧。先有字形。然後達到形象逼真的效果。形象到一定的程度加上自己的技法才會產生神韻。所以說好的一幅作品稱為神品。無論是章法佈局,字型,線條空間。……都流露出一種傲骨的氣質。神形兼備。
有些人臨帖效果非常逼真。就好像和真假人民幣一樣。把字臨死了。沒有神韻
班門弄斧了,希望大家可以指點。
-
5 # 紫瑜
書法講究在臨古人基礎上,學出自己的個性。雅俗共賞足以說明書法和形容人一樣,作品喜看盡看耐看,那就看作品能不能體現出精氣神。從結構章法每個人理解不同。透過長期臨摹前人技法在創作時也是根據作者當時心情環境和思維,透過作者的手完成做到傳情達意的畫面。
-
6 # 星辰硬筆書法
在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書法講究在臨古人基礎上,學出自己的個性。雅俗共賞足以說明書法和形容人一樣,作品喜看盡看耐看,那就看作品能不能體現出精氣神。
我認為書法的神采在我看來首先是從作品的整體來看,一幅作品,第一眼能讓內行人感覺眼前一亮,作品整體無瑕疵,其次再細緻的觀察,細緻的觀察例如楷書的結構造型。
我認為熟能生巧。先有字形。然後達到形象逼真的效果。形象到一定的程度加上自己的技法才會產生神韻。所以說好的一幅作品稱為神品。無論是章法佈局,字型,線條空間。都流露出一種傲骨的氣質。神形兼備。
我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狂喜淡墨a
何為書法的神采,何為書法的形質?
書法神采與形質都是書法創作中統一體。注重形質,則有神采缺失,而注重神采則有缺少形質。因此兩者如何做到恰如其分,只有處理好神采與形質的關係。
神采是書法藝術的形式與現象,透過巧妙的筆法來實現,體現瑧熟的筆力運作出現的美,那麼書之形質是書法作品的本質與內涵(內容)書法藝術必有形式與內容只有高度的統一,方為完美的藝術,體現了完美的書家境界。
一味追求神采而忽形式的本質,就有華而不實。一味追求形式的內涵,則有失卻筆墨形式語言的藝術性。
由此理解孔子曾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文與質熟重要?,一般情況取質,有句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故同樣道理,書藝的神采書藝形質,應該說形質高於神采。
最佳創作達及神采與形質相一致。過分的強調神采飛揚,而無形質的內容,也是不成功的作品。
人道成形質,形質至神采,由神采至化境。是謂書之至境。
追求古樸拙氣,是為寧拙毋巧,是謂追求質的儒家文化藝術精髓。
-
8 # 墨幹古
何為神采,我們需要讀帖的功夫,於古今:名跡,我們只有心領神會,才得以神采之神,又不失其規範勒道。後才以銳師進之,你說的問題並不矛盾。
-
9 # 救風
從書法作品裡閃現流露出來的一股氣勢,美的旋律,令人精神振奮,賞心悅目,蕩氣迴腸,這就是書法的神采魂魄,反映出書者嫻熟的技藝和高深學養以及良好的情操健康飽滿的精神壯態,這裡面缺一不可,可用精氣神概括。這種精神風貌當然要透過筆墨的表現形式來完成,這就是所說的形質。
要想使自已的書法作品達到一定的境界,傳神,有震撼感染力,必須對書法的理論技巧進行系統學習和訓練。牢固掌握楷書基本技法,循序漸進,進而掌握行書和草書的章法。這些方法必須學到位。特別是草書是書法的最高表現形式,這裡面有各種表現方法,如果在整幅作品裡得到運用,這幅作品就靈動活潑,大氣磅礴、氣象萬千,神采飛揚。這裡面主要技法有點畫的大小粗細輕重變化,結構上講究開合收放疏密爭讓的穿插變化。草書的某些字或偏傍部首都有固定俗成的表述符號,不能隨意更改。這些表現技法到位,也就達到了形質的標準,作品才有傳神的先決條件。
書法作品的神采是透過點畫線條這些形質去表現的,有了標準的形質,作品才可能出神入化,爐火純青。形質是神采的承載體。這裡補充說一下,神采還必須透過人的精神去傳遞,也就是精氣神的能量釋放,也就是人的高度學識修養,浪漫的文采,高尚的人格,健康體魄飽滿精神狀態。毛主席的書法就充滿了那些元素,傳承了古人精華,為後世樹立了光輝典範。
-
10 # 祥耘
【書法之神采 - 書法中之精神氣質核心格調】
中國傳統書法的第一要素,就是其作品的神采與氣質。具體來說,一件書法的神采是來自於其氣質,其中書法的點畫線條中流露出的精神、氣質、核心與格調,是發之於外的書法家們的情調與意趣,是書法精神所在。
南朝書法大家王僧虔曰:“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詳見王僧虔編著的《筆意贊》)可見“神釆”之說對一件書法作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要使書法神采飛揚,必須注意以下幾點(簡說):
一.書法之功力;
二.書法知識的學識與掌握;
三.使自己的融性情用於書法創作;
四.使自己在書法創作過程中得到有效滋養性情與心情。
中國傳統書法之神采,早在漢朝時期的書法大家蔡邕就為此下了結論,他在《筆論》中寫道:“書者,散也。欲書先懷抱,任情恣性,神采隨之而來,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免毫不能佳也。”
回覆列表
書法的神采在我看來首先是從作品的整體來看,一幅作品,第一眼能讓內行人感覺眼前一亮,作品整體無瑕疵,其次再細緻的觀察,細緻的觀察例如楷書的結構造型,行草書的氣息線條等,創作的作品要有所出處,有所融合,有所創造。這樣一幅作品的神采就這樣體現出來了。
書法的形質,字面意思就是造字結構,線條質量,兩者兼而有之,這也是一幅好作品所必要的,上面談書法神采也已經講過了。
至於兩者關係,筆者認為二者是相互交融的,一幅好的作品,既要有神采,有出彩的地方,也要對字形,線條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兩者兼而有之,才稱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