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道法v自然A
-
2 # 西瓜小哥
“以地定養、以養肥地、種養對接”,根據畜禽養殖規模配套相應糞汙消納土地,或根據種植需要發展相應養殖場戶,就近消化畜禽糞汙。重點推廣種養結合生態迴圈綠色農牧業“三個迴圈”。
一是主體小迴圈,養殖業與種植業為同一主體,產生的畜禽糞汙在養殖場周邊自有的土地進行農牧
結合,生態迴圈;
二是區域中迴圈,以村為單位或第三方作為紐帶,將一定區域範圍內的養殖場與種植戶對接,實現區域內農牧結合,生態迴圈。三是縣域大迴圈,以縣域為單位,由政府牽頭,企業運作,統一收集,集中處理,實現縣域內農牧結合,生態迴圈
-
3 # 80後農村人小丁
種養結合是一種結合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是以地區的農業生產資源稟賦條件為依託,充分發揮其比較優勢,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合理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是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途徑。與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分離的模式相比,該模式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和重要意義:
①減少環境汙染,節約肥水資源
種養結合能夠解決畜禽養殖帶來的汙染和歷來畜禽生產中尿液和沖洗水處理的難點,做到了資源化利用。而且糞尿無害化處理肥田技術是種養結合家庭模式重點主要推行的技術。畜禽產生的糞尿流入收集池,經過處理可以使其變成具有一定肥效的肥料,這樣既可以節約肥料和水,還能減少環境汙染,解決畜禽糞尿不能及時處理的問題。
②最佳化資源配置,形成專業化經營
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由於是農戶自己經營,其在生產經營時會根據自己農場的條件,選擇適宜生產的產品,同時會利用更多的時間進行管理,可促進農業生產向精細的專業生產方向發展;同時,對標準化生產的推進、品牌的培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大提高。最終形成了綜合利用土地資源建設產業化生產基地,最佳化植被資源佈局建立綠色景觀環境,及合理調配勞力資源組建多元化的農民勞務隊伍。
由於家庭農場經營者對於新技術、新產品等關注較多,可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此種生產經營模式可很好地利用科學技術,並將其轉化為生產力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同時還能夠促進農業機械化代替人工勞動力的程序。因農戶經營農場的規模較小,而家庭農場的規模相對較大,可很好地利用農業機械代替人工勞動力,從而減少勞動力,促進機械化農業生產。
④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提高農村經濟整體水平
隨著家庭農場的不斷髮展,其經營模式也會隨之而改變,即由單一的經營模式向多元化的經營模式轉變,最後會向農業企業轉變,最終註冊成企業。因此,要不斷提高農業企業的科學管理水平,運用市場規則等有效辦法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民的增收決定於農業土地規模的擴大,因此要不斷鼓勵家庭農場擴大規模,進一步提高家庭農場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同時,家庭農場這種經營模式會使人們逐漸摒棄傳統的小農意識,並轉化為現代農業意識,促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⑤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種植業、養殖業的有機結合,實行農、林、水、草合理的農田佈局,增加有機肥的投入量,實行有機與無機相結合,減少無機肥及農藥的施用量,同時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必將促進並推動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的發展,提高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形成種養加一體化的生態農業綜合營體系,大大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綜合生產力水平。實行種植養殖相結合並不斷加強與完善,將不斷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最終達到“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的高度統一,有利於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
-
4 # 禧米香大米哥
種養結合是中國農業發展增加收入的重要環節,怎樣利用在有限的空間內達到利益最大化!其實在中國90年代初起就已經有種養結合的先行受益者了!因為我的家鄉是東北地區、就說說水稻田種養結合的方式吧!能與水稻種養結合的養殖類品種也有很多呢!比如稻田養魚、螃蟹、食用青蛙、鴨子、大鵝等、而且還有效的提高了養作物價格、這些種養結合的產品都非常具有名氣、比如稻田養魚出了“泥鰍田大米”“稻田蟹”“蟹田米”“蛙田米”“稻田鴨”“鴨田米”“稻田鵝”等!都是在市場上能夠溢價成交的產品!
-
5 # 茶都正能量
種養結合是一種立體農業的一種模式!發展高效立體農業是解決中國人多地少,資源有限,的必然區勢!可促進人員就業,光照,空間,土地,水資源等合理利用,迴圈利用各種資源,達到優勢互補,經濟環保的目地。從而增加人民收入,使經濟效益最大化!立體種養結合不能搞統一模式,各地要綜合考慮當地的地形,地勢,光照,氣候,溫差,土壤,水資源綜合考慮,找到合適的種養模式!種養結合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技術要球高,因此,要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選擇種養模式,首先要以市場為導向,利用當地的地勢,水資源,環境等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相目!比如山區,利用地勢搞果樹下面養殖,果樹為其遮陽,家禽為其治蟲,糞便為其肥田,從而減少投入,迴圈利用達到增加效益。又如,稻田養鴨,水下養魚,鴨子吃蟲,糞便養魚,魚便肥田,又節藥成本又環保,何樂而不為呢?總之,種養結合,只要因勢利倒,技術成熟就可大力一推廣,還可帶動農業觀光,鄉村遊等相關產業!
-
6 # 從善如劉L
種養結合養殖模式有很多種的,想要開展種養結合的養殖模式,一定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生態環境,氣候溫度等相關的實際情況,南部地區與北部地區不同,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不同,所以,種植養殖養結合的養種模式,也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種植養殖結合的專案!對南方的情況瞭解的不多,我就說說我們東北老家農村的種植養殖結合模式的情況啊,在我們東北老家的農村,現在種植養殖的方法很多,比如:稻田養蟹、稻田養魚、稻田養鴨,這樣的種植養殖結合模式,都是季節性的,也就是從春天開始到秋天,當水稻豐收的時候,這個種植養殖的結合就結束了,這樣的記季節性種植養殖的專案模式,在我們當地的農村都是成功的,而且效益都是不錯的!常年性的種植養殖的專案也很多,比如:養豬、養牛、養鹿、養雞與農業作物,也就是與糧食、蔬菜、水果相結合的養殖模式,就是利用豬、牛、鹿、雞的糞便,透過發酵之後,發酵也是自然堆積發酵的,用這些動物發酵好的肥料,給自己種植的糧食、蔬菜、水果施肥,因為這些動物糞便都是最好的農家有機肥的,所以生產的糧食、蔬菜、或者水果也都是有機農產品的,這樣就形成了良性的迴圈,行成了最好的種植養殖的結合模式,順便說一下,在我們東北農村的老家,養羊是很少的,因為沒有放羊的地方。這樣的種植養殖模式,有自然的種植養殖結合的模式,也有溫室大棚的種植養殖的結合模式,養豬、養牛、養鹿都是需要建養殖場的,由於東北冬天的溫度非常低,養雞必須是用溫室大棚的,糧食種植是自然環境下的一年一季的春種秋收,如果種植反季蔬菜,或者像草莓之類水果的話,也是在需要在溫室大棚種植的,這樣的種植養殖模式,就是利用動物的糞便給自己種植的糧食、蔬菜、水果提供肥料的。這樣就形成了良性的迴圈,既保護了自然的生態環境,也改良了土壤的質量,也為社會提供了豬、牛、鹿、雞的肉蛋資源,最主要的還是給自己創造了財富,由於利用了動物糞便的有機肥料,也就節約了購買化肥的資金,這樣種植與養殖的結合,也創造了種植,養殖以及肥料的三項收入,是利國、利民、利自己的好事。種植養殖的結合模式,在農村是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我在農村的那些鄉親們,親戚朋友們,有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他們是以種植為主,在我們這裡的農村,種植主要種的是玉米,大豆,水稻的;,養殖為輔,養殖有養豬的、有養牛的、有養鹿的,有養雞的種植養殖的結合模式,雖然他們種植養殖的規模不是很大,基本上是滿足了為他們自己種植的土地提供了肥料資源,所以,他們種植的糧食,蔬菜、水果都是非常好賣的,也給他們創造了收入,凡是搞種植養殖結合的人,他們的生活水平都是很高的,他們也都是很富裕的!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援,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回覆列表
農牧配套種養結合型生態迴圈農業技術模式的發展,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也為社會環境的保護做出了貢獻。種養結合生態發展模式也會成為以後農牧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巨大貢獻。
隨著生態迴圈農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多種多樣的農業配套種養結合型技術模式開始發展起來,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本文就選取幾個典型的農業配套種養結合型技術模式進行深入研究。
稻—鴨共育的生態技術模式
稻鴨共育是一項不需要使用除草劑而農藥施用量又少的低成本生態農業技術。一般情況下,20d左右大的鴨子按225只/hm2投放到栽種不久的稻田,以鴨糞肥田,基本能滿足水稻生長所需的追肥量,而且除草、除蟲效果顯著,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蟲害藥劑對農作物的損害,從而促進稻田的良性生態迴圈。稻-鴨共育的生態技術模式的具體優勢有以下幾點:
1
可以促進養鴨的發展
由稻鴨共育養殖的鴨子,將原來的庭院圈養改為了田間放養,鴨子可以在田間自行覓食,減少了鴨子的飼料成本。據相關資料統計,平均每隻鴨子減少喂配合飼料2.4kg,就可以節省4.8元/只的飼料成本,還能增強鴨子的體質,降低了交叉感染病菌產生的機率,從而使得發生鴨子疫病的現象也大為減少,能夠大大提高鴨子的成活率,為農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
可以促進水稻增產
透過鴨子在田間的各項活動,如:覓食吃草、鬆土渾水、增氧通氣等,既可以對影響水稻生長的有害物質進行有效防治,又能促進水稻根系延展及分櫱發育成稻穗;而且鴨子在田間遊動時,水稻也會跟著擺動,進而增強其抗病蟲、抗倒伏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用稻-鴨共育的生態技術模式對無公害、綠色、有機水稻的生產種植體系的推廣和完善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3
改善土壤結構
鴨子在稻田間不斷的活動,使綠肥紫雲英、稻草等在嫌氣條件中分解出來的沼氣、硫化氫等氣體能從水稻土壤中快速排出,從而使得水稻根系能夠深扎入土壤內,促進水稻的良好生長。而且與常規的水稻栽培相比,稻鴨共育能減少土壤中的大孔隙,增加容重和水穩性團聚體,使得土壤的物理效能獲得良性轉變。另外,稻鴨共育可以避免用農藥防治水稻病、蟲、草害時給土壤帶來有害物質,有利於水稻土壤環境向自然環境方向修復。
果園—雞共生生態技術模式
果園—雞生態綜合技術是利用果園間隙地等資源,以自由採食、自然飼料為主,人工科學補料為輔,在良好的自然環境下對化學合成物的使用進行有效限制,實行舍養和放養相結合的模式。能對果園的土地與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利用,達到養雞、果園雙獲利的目的。果園—雞共生的生態技術模式在環保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養雞綜合技術。具體優勢如下:
1
減少果園肥料施用量
果園—雞共生的生態技術模式能夠減少果園肥料的使用量,為果園的經營節約成本。這是因為雞喜歡採食草籽和嫩草,從而能夠降低雜草的生長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與果樹爭搶肥料與養分的物件,使果樹吸收更多的肥分,使得肥料的效用得到充分發揮;同時雞糞也是一種很好的農家肥,可以降低人工施肥的用量和成本。
2
增強雞群體質
果園可以為雞群提供一個空氣新鮮、水源清潔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對雞病的傳染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降低雞的死亡率。但是在果園裡養雞時,要注重雞的免疫工作。在果園內為了滿足雞的飲水需求,要有足夠的水源而且要保證水的清潔。可根據雞的數量設定相應的水盆或水槽,白天放養時最好不要放飼料,以保證水的清潔;在陰雨天雞不能外出覓食時,需要及時提供飼料,最好將料控制在25g/只。為了防止果樹發生病蟲害現象,需要對果園噴灑農藥,這時就需要巧妙安排,穿插閒置進行,避免農藥對雞群造成毒害。
3
增加社會效益
果園—雞共生的生態技術模式下培養出來的雞大都是無公害、優質的土雞,可以對當地的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從而推動農村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而且也能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民的發家致富開闢了新的途徑,有利於規模效應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