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媽親子時光
-
2 # 小桐
醫學上把孕37周—孕42周稱為足月兒,一般只有5%的寶寶會在預產期也就是40周出生,提前或者錯後都是正常的,孕媽想讓寶寶早點出生需要多運動刺激宮頸收縮。
孕媽已經到了預產期,不宜做有強度的的訓練,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外出散步,以孕媽不感到疲勞為標準,注意孕媽散步時必須有家人陪伴。
還有一種說法是食物催生,就是吃一些促進子宮收縮的食物幫助寶寶儘快發動比如山楂,這種更不靠譜,吃多了傷身體,吃少了沒用,孕媽千萬別跟自己身體過不去。
如果沒有發動,孕41週一定要去醫院待產,一般醫院會在孕41周建議孕媽住院催產,就算孕媽想等寶寶自然發動,在醫院裡能隨時監測寶寶情況,孕媽也放心,寶寶的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到了孕41周,因為B超顯示寶寶頭大肚大超重,跟醫生商量好第二天剖,可下午做胎心監護時已經有了規律宮縮,沒辦法,過了兩小時直接把胖寶寶剖出來了。
瓜熟蒂落,寶寶想出來時想擋都擋不住,不想出來也不要心急,相信孕媽能很快跟寶寶見面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
3 # 爸爸不講理
H:孕媽你好!孕40周還沒有發動跡象,孕媽心中應該是有些焦急的,孕媽很期待和自己的寶寶見面了吧?
一般來說,胎寶寶提前或者延遲2周分娩(孕38周或者孕42周)分娩都是屬於正常範圍的。37周之前分娩為早產兒,過了42周就是過期妊娠,就需要醫生進行干預了。
孕40周的話,我的建議還可以等一兩天。只要孕媽你的胎盤無老化,能正常供給胎兒所需的營養氧氣,是無須太過於擔心的。或者,下一週就發動了呢?
有什麼方法能讓寶寶早點出來?
1、適當的散步可以幫助胎兒快點落盆,要注意勞逸結合。爬樓梯筆者不建議,因為孕後期孕媽身體太過笨重,上落樓梯風險比較大,不提倡。
2、孕媽保持心情的愉悅,仔細觀察有無臨產徵兆,隨時做好分娩的準備。
3、按時做好孕期產檢,平常按時數胎動,對胎兒在宮內健康狀況、胎盤功能、胎動、胎心進行監測,必要的時候注射催產素催產發動。
4,聽從醫生的建議,有必要時選擇刨腹產。 很多孕媽都是選擇順產的,但有時候又不能單單憑我們的主觀意志就能改變分娩方式。畢竟孕媽和寶寶的生命健康才是最可貴的。
祝孕媽早日順產!
回覆列表
40周寶寶還不發動出生,準媽媽肯定著急,一方面懷孕後期,每天“帶球”過日子確實很辛苦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很期待和可愛的小寶寶見面,所以準媽媽著急的心情也是可以瞭解的。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預產期提前或者延遲兩星期都屬於正常生產,如果胎寶寶到42周還沒有發動,這就是過度妊娠,準媽媽需要去醫院住院結束妊娠,過度妊娠後,胎盤老化,羊水混濁,給胎寶寶營養供給不足,胎兒有可能缺氧窒息、發育遲緩、營養不良,嚴重的話胎兒死亡;就算胎盤沒有老化,羊水沒有混濁,胎兒在母體內,頭骨變硬、雙肩變寬,增加分娩難度,也會造成新生兒顱內出血或者產婦產道損傷。
40周胎寶寶還不發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積極干涉:
1.保持心情愉快,不焦慮,不壓力,隨時做好分娩的準備;
2.核對末次月經和以往的月經是否規律,以準確計算胎齡及預產期;
3.按時做孕期保健檢查,聽從醫生給予的建議;對胎兒在宮內健康狀況、胎盤功能、胎動、胎心進行監測,必要的時候刨腹產;
4.運動催生
散步可以鬆弛骨盆韌帶,幫助胎頭下降,爬樓梯可以鍛鍊大腿及臀部的肌肉群,幫助胎兒入盆。可以每天鍛鍊2次,每次30分鐘。
5.飲食催生
用空心菜或冬莧菜搭配糙米和食鹽熬粥,能夠滑胎助產;還可以食用麻油,也可以滑胎助產。
6.藥物催生
如果可以順產,在醫生的檢查後,使用催產素進行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