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明月光q

    古代人取暖用的是炭火吧應該。

    還記得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詩嗎?“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從詩文中就可以曉得,唐朝的時候皇宮裡取暖也是用炭火來的。

  • 2 # 一到彎道就加速

    用火取暖 其實,遠在舊石器時代,北京人就已經會使用和控制火了,考古學家曾經發現,北京人用火來燒烤食物、照明和取暖。在這一時期的居住遺址內,還發現過用火的燒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斷,那時候的人們主要是透過燒火取暖。 燎爐 春秋時期,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用具的名稱叫做燎爐。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新增木炭。不過,此時的人們已經聰明瞭許多,禦寒取暖的方式也不僅僅是燒炭取暖這一種。 秦朝時,在貴族以及皇宮內又出現了“壁爐”和“火牆”等用以取暖。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層則接近最大的一室,應該是秦皇專用的。壁爐裡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灶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明清的皇宮都選在北京,因此禦寒是一大問題,於是在搭建皇宮時,建築師們都想方設法保證皇帝和后妃們的保暖。比如他們會在宮殿的牆壁中砌成空心的“夾牆” ,也就是俗稱的“火牆”。牆下面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在殿外的廊簷底下。在炭口點火後,熱氣就會順著整個夾牆瞬間提升屋內的溫度。 明清時期開始流行“火地取暖”,特別是在北方少數民族中十分普遍。火炕是北方居民建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屋內四周壘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於兩端之近門處從上鑿孔修灶。故炊煙不外溢, 均經炕洞達屋之四周後, 從屋外之木煙筒中冒出。因此,嚴冬積雪季節,屋內亦感溫暖,不穴居亦可過冬。”(間宮林藏《東韃紀行》)這種火炕隨著滿人的入關而傳入皇宮。 清朝的皇宮中有暖閣,就是根據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宮女談往錄》中,慈禧太后身邊的宮女就回憶道:“宮殿建築都是懸空的,像現在的樓房有地下室一樣。冬天用鐵製的轆轤車,燒好了的炭,推進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裡像在暖炕上一樣。” 為了保障取暖,宮裡還專門設定了負責供暖事宜的機構,稱作“惜薪司”,這個職位的官員雖然職權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因為他可以在御前侍候,有著“近侍牌子” 之稱。這個部門在康熙後改稱為營造司,隸屬內務府。 花椒取暖 說起調節室內溫度,現代人通常採用的裝置是空調,殊不知,聰明的古人也有辦法去調節室內溫度。冬天古人呆在屋子裡時,也能享受到現代人使用暖氣的幸福感。 在秦漢時,冬天可以調節室內溫度的房間已出現,時稱“溫調房”。東漢科學家張衡《西京賦》裡“朝堂承東,溫調延北”一語中的“溫調”,說的就是這種溫調房。當時一般貴族家庭都有這樣的房間,皇家當然更不例外。皇家的溫調房空間更大更高階,被稱為“溫調殿”。冬天,溫調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嬪所居之地,也是皇帝與核心臣僚議事和接待重要來賓的場所。 是什麼使得房間具有保暖功能的呢? 有一種說法是“以椒為泥塗室”。《漢宮儀》上稱,“皇后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當時花椒已被視為一種防寒保暖材料,搗碎和泥,製成牆壁保溫層。椒房殿的牆壁還掛有錦繡壁毯,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間裡生活,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這種奢華的保暖建築方法,也被後人效仿。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 器具取暖 古人沒有現代的電熱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爐子一類,其中手爐、足爐、燻爐是中國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手爐是用來暖手的小火爐,精巧玲瓏、形狀多樣,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手爐甚至可放在袖子裡暖手,又被稱為暖手爐、火籠。 明代時,手爐的樣式開始變得繁多起來,也愈發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時人們越來越懂得享受與養生,在手爐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還會放些香薰和藥材,手爐逐漸成為貴族把玩的藝術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漸考究起來。 清代詩人張劭曾作詩讚之:“松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頂伴梅花平出網,展環竹節臥生枝。縱使詩家寒到骨,陽春腕底已生姿。” 湯婆子 宋朝還有一種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湯婆子”,有,又稱“錫夫人”、“湯媼”、“腳婆”,類似於熱水袋。一般是由錫或者銅製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上方開口帶有帽子,從這個口子裡灌進去熱水,臨睡前放在被子裡。這湯婆子不容易損壞,大多數百姓家都會有,婚嫁時還會作為送禮的物件,甚至有些湯婆子還會傳給幾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現代,湯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燻爐是用陶土或銅鐵製成的貯火器具,宮裡使用的一般為銅質,做工精緻,民間多用陶土、鐵製作。燻爐又被稱為暖爐、紅爐,專門用來供室內使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把燻爐稱為“別春爐”,有詩云:“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獨宿相依久,多情慾別難。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 熏籠 此外,室內也會設有熏籠。熏籠的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不過在東漢的《說文》中有關於熏籠的註釋,唐代的自居易在《宮詞》一詩中寫道:“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熏籠分為盆和籠兩個部分,製作十分精美,大的熏籠達數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銅鎏金的,還有琺琅的。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處都設有熏籠,熏籠有大有小,樣子十分華麗。 紙衣取暖 紙,發明於漢代,到東晉時取代了簡帛,成為書畫的載體。到南北朝開始製紙衣,唐宋時期,製紙衣、穿紙衣更為流行。由於戰亂,加之官府橫行暴斂,人民缺衣少食,只好以紙為衣,漸漸的,貧民用紙衣蔽體,僧隱用紙衣修身,士兵有衣紙套穿甲冑的,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紙衣的。唐代用麻紙,纖維強度高,抗老化,防蛀蟲。宋代用樹皮紙,拉力強,耐折磨,所以麻紙衣、皮紙衣耐穿。 說起紙衣大家可能會疑惑,紙做的衣服怎麼取暖?其實這對於當時一些貧苦人群來說也是無奈之舉。唐宋時期,農田大多用於種糧食,麻的種植就相對減少了。此時造紙術卻開始發展起來,窮苦的人就不得已從中取材了。此時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為“紙裘”,原料一般採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製而成,質地堅韌,揉皺之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簡直是貧民士子出門必備首選之物。 用炭取暖 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鼎盛階段,經濟和科技都達到了一定高度,因此在取暖裝置上也有了較大改進。《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餘。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 看來,那時連皇宮中的炭都很傲嬌。唐代時,人們還發明瞭手爐,橢圓形的銅質爐內放火或者尚有餘溫的灶灰,爐子外加罩。 宋朝時,官員和皇帝使用的炭更加考究了。《宋史·食貨志》中記載,“京西、陝西、河東運炭至京師,薪以斤計一千七百一十三萬,炭以秤計一百萬”。不僅如此,進貢的炭還要製作成野獸的形狀。南宋時更加是紙醉金迷,宋高宗甚至要求進貢的炭必須是“胡桃文鶉鴿色”,炭火是用來燒的又不是把玩的,可竟然還有紋理和成色的要求,簡直可笑之極。 以女子取暖 與上述相比,下面一些達官貴人的取暖方式真可以稱得上是空前絕後了,他們竟然想出了用女子來取暖的方法。 岐王,也就是唐玄宗的弟弟李範,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裡的那句“岐王宅裡尋常見”說的就是他。每到冬天凍手時他不去烤火,而是叫來年輕美貌的青樓女子,把手伸進她的懷裡貼身取暖,美其名為“香肌暖手”。同是唐玄宗弟弟的申王,每到冬日有風雪苦寒的時候,就讓宮女們密密地圍坐在他的周圍來抵禦寒氣,並稱之曰“妓圍”。當然,申王身體碩大,沒有十幾二十幾個人是遮擋不住的。與申王的“妓圍”有一拼的是楊國忠,也就是楊貴妃的哥哥。每到冬天,楊國忠出行的時候,就從婢妾裡選取身形肥大者,排成一行走在他前面,為他遮風,稱為“肉陣”。 岐王、申王都是唐玄宗的兄弟,他們這種把女人當取暖器的行為,或許是受到當朝皇帝行為的影響。有一年冬天正是大寒時節,李隆基找李白到其便殿撰詔誥,但筆凍起來寫不了,李隆基一下子喊來自己後宮十個嬪妃侍候李白左右,叫每人用香嘴呼熱氣將毛筆解凍,稱為“美人呵筆”。這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啊! 古人雖然沒有暖氣,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有辦法取暖,可是一旦災荒之年,老百姓們在遇上冬天還是無能為力,凍死餓死還是不在少數。

  • 3 # 多少古今事

    在古代人們以採摘野裡,以及捕魚與狩獵為生。他們不會建造房屋,多在山洞中生活,過著群居的生活。 在生活生程中火山爆發,閃電雷擊引起的大火,對他們來說都是感到很恐怖的,但人們在同險惡的自然環境做鬥爭中,逐漸感覺到了烈火附近比較溫暖。這使他們不在對火恐懼,古人將雷擊,火山爆火引起的天然火種引起洞裡,安排人看護,讓其不致熄滅。當需要燒烤食物.取暖時就加人柴火。 現今社會有太多的取暖方式,但對古人而言他們不會建造房子更不會製造衣物。而火就是最重要的取暖工具,也許也是唯一的工具

  • 4 # 歷史小小丫

    古代人的生活比起現在隨意很多,古代人取暖方式也是多樣化的。最常見的是用柴火取暖,古人行走江湖,出門狩獵或投奔遠親,如果沒有旅店住,通常會選擇夜宿野外,那麼隨便撿些木枝,就可以用明火取暖了。

    住家的話,最常見的取暖方式是碳火取暖,像一般宮廷劇裡取暖都是如此。宮廷取暖的最高級別,應該就是皇后住的椒房殿,用溫暖的椒泥和牆,還象徵著榮寵至極。

    北方冬天還有土炕,室內如春。還有用來暖手的小手爐、吃牛羊肉、喝熱酒、穿厚衣服等,都是取暖的方式。

    還有一個取暖的方式,那就是抱團取暖,飲食男女之間該做什麼不用多說了吧!

  • 5 # 鼕鼕講歷史

    1、火。火是人類的一項重大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能夠使用和控制火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製造工具的能力越來越強,於是利用火取暖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古代普通人家利用“燎爐”、“火盆”燒炭取暖;稍微富裕的使用精緻的“手爐”、“腳爐”;皇宮貴族先出現了“壁爐”、“火牆”,後來逐漸在民間普及,至今北方仍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火炕”取暖。

    早在秦漢時期,宮廷裡就發明出了一種“火牆”。火牆十分類似今天的暖氣,就是在一面中空的牆裡通管道,從裡面把牆燒熱。牆熱了,屋子就暖和了,還見不到煙,一舉兩得。

    2.壁爐。壁爐剛出現的時候也是開放式的,弄的滿屋子煙熏火燎。後來在諾曼底一帶的領主們,開始在牆上挖洞,裡面燒火,外面散煙——“煙囪“”才出現在他們的詞彙裡。這種方式後來傳到英國,因為英國太冷了,暖氣都順著煙囪跑了。所以英國約克郡一帶的人們喜歡用一種超大型壁爐,桌子椅子人全都能進去。

    3. 椒房,也稱“溫調房”。漢朝的皇宮裡出現過一種“椒房殿”,花椒這東西味道好聞,也比較溫和,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它原理是將花椒搗碎和泥,塗在牆壁上,製成牆壁保溫層,達到防寒保暖的效果。不過這種奢侈的方式顯然只有貴族富裕家庭才能用上。據史書記載,西晉首富石崇就曾這樣做過。雖然古人沒有空調、暖氣可以直接調節室內溫暖,但是古人憑藉高超的智慧也發明了一種可以調節溫度的房間,稱為“溫調房”。

    4. 焚香。唐朝時期,楊貴妃的兄弟楊國忠權傾朝野,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他有個取暖的方法。把炭屑和蜂蜜和在一起,捏成鳳凰的形狀,冬天拿白檀木鋪在爐子底下,再燒這個“炭蜜鳳凰”,又暖和、又少灰,味道還好聞。

    5. 紙被。歷史上也有些人不走尋常路,喜歡一些文藝的玩法,這類人當中文人騷客居多。宋朝朱元晦拿些紙做成被子,寄給陸游。陸游倒覺得這被子挺好,也不知道怎麼感覺出來的,還挺暖和,寫詩稱讚曰:“白於狐腋暖與綿”。

    6. 湯婆子,也就是我們說的暖水袋。帝王將相能有美女圍成一圈,老百姓沒這福分,怎麼辦?這不還有另一個女人——湯婆子。把容器裡面灌滿熱水,抱在懷裡、放在被窩裡都能取暖。宋朝大文學家黃庭堅就曾經誇獎過湯婆子,說這位婆子不吃飯,只喝水,晚上給暖被窩,白天給打洗臉水——可不,放被窩裡一宿的湯婆子還是溫的,早上洗臉正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畝精養小龍蝦怎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