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據考證,殷商末年,帝辛(紂王)致力開闢東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約公元前1045年,殷歷正月間,帝辛由山東人方回殷都朝歌過年。甲子日,周武王率軍渡孟津,帝辛倉惶發奴隸兵七十萬迎戰於牧野。奴隸兵倒戈,紂王兵敗,鹿臺自焚。其時,帝辛的精銳部隊因徵林方而留在東夷,所以,朝歌空虛而被武王所破。

      商殷滅國之後,留駐東夷的十多萬精兵由能征慣戰的將軍攸候喜統領,卻從此杳然無蹤,史無所載,成為千古之迷。

      也由於恰在殷商滅國之際,攸候喜率領的殷軍失蹤之時,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島突然興起了帶有強烈商殷文化色彩的奧爾梅克文明,於是學者們自然聯想到:殷人是否東遷到美洲?

      歐陽可亮先生曾有機會聽到郭沫若或和董作賓談殷人東渡①。他說:“1956年小竹文夫教授和郭沫若在東京學士會館一起談殷帝辛的功過和殷人東渡,我在旁。郭沫若說殷紂王開拓東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功垂千古。今天中國有大連、天津、青島、連雲港、上海、浙閩、廣州等領海之域,是帝辛開闢的。小竹文夫說,當帝辛做這偉大的工作時,周武王由西邊進來了。沫若說:於是殷軍沒有退路,就只有東渡。徵人方的攸候喜是唯一領導殷人東遷及東渡的可能者……”

      歐陽可亮先生還說:“董作賓是我的老師,他說,根據我作的殷帝辛日譜,攸候喜徵撫東夷林方、人方、虎方、粵方,遷殷民十五萬與林方、人方等同化……武王滅周之際,東夷殷軍民從此失蹤。雖無從查起,但東方之東亦即東方,殷人東渡當在美洲。為此董作賓兩度赴美調查……未到墨西哥、秘魯、智利去看看,太可惜了……”

      雖然如董作賓所說,殷人東渡“無從查起”,因歷史年代久遠,史無所載,考證難度很大。但也並非無跡可尋。

      首先,殷人東渡的必要性極為可信。

      商殷滅國之際,留在東夷的殷軍民不願做亡國的奴隸,因此決定東渡。

      大家知道,殷商還處於奴隸制時代,戰敗的俘虜、亡國的臣民,都要被戰勝國當做任人宰割的奴隸。所以華人後世一直有“亡國奴”之稱謂。事實上,後來殷商遺民境遇確乎不妙,大都失去領地、失去貴族身份,被逼為求生計而脫離土地,做些貨物販運的小本生意。以至被鄙稱為“商人”。因此,一部分臨海的殷商軍民為避免滅國為奴的命運,始而東渡。

      其次,殷商之際,軍隊尚以氏族部落的建制形式為主,而氏族部落則慣於遷徒。《史記·殷本記》所載,殷族“自契至湯入遷”,便可說明問題。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查考追溯殷商氏族的形成、發展,可以知道,殷人東渡是合理的。殷人在滅國之際,必須東渡,只有東渡才有生路,而不是逃往其他方向。

      根據歷史學家翦伯讚的考證,殷族部落起源於易水流域,與北方不遠處的山頂洞人有著某種文化上和人種上的關係。殷人的遠祖王亥曾活動於鄰近“有易”的今日易水流域一帶。考古發現證實,在今日易水流域之易州(河北易縣),曾經發現了殷族遺存,證明了殷族之一部,直到銅器時代,還定居在那裡。

      到殷的祖先“季”的時代,亦即傳說中的“夏少康”的時代,殷族部落始向東南渤海灣一帶移徒,其一部移遷至河南、山東一帶,另一部向北進入遼東半島和北韓半島。殷族之遷徒,即非整族出動,亦非全部南徒,其中就有一部分,始終停留於河北。另一部則沿海而北,即後來甲骨文中之“箕方”等。而這一支,後來就分化為肅慎、高句麗等。

      又據《詩經·商頌》雲:“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者,乃殷族又一祖先。就是說至相土時,殷族的大本營已到“海外”“有截”之地。翦伯贊認為,“商頌”明言,“有截”在“海外”,可以斷定,在相土時,遼東半島或北韓半島一定有一個“有截”的氏族。“商頌”又云:“有截其所,湯孫之緒”,證明“有截”與殷族有親近的血緣關係。

  • 2 # 葉飄刀

    沒有任何直接證據

    十萬人,不是一個小數目,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國,也未必就有十萬人。

    而且殷商時代,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文明程度,這一點從考古發現的大量殷商古蹟中就能看出來。

    特別是甲骨文,這是商人的文字。

    十萬商人如果去了美洲,不可能廢棄自己已經成熟的文字,去另外創造的文字或者乾脆不用文字。

    但在美洲,目前沒有發現任何和甲骨文類似的文字,也沒有發現類似商代鼎盛的青銅器的存在。

    所以目前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商代人到達過美洲。

  • 3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時間搞混亂了。最近的一次冰期大概在一萬年前後。

    這是最溫暖的時候,兩極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最冷的時候白令海峽結冰。古人從白令海峽傳到美洲。

    ys殷商時期氣候溫和,當時的人無法跨越這麼遠的距離。直到後來在美洲大地上就沒發現輪子。這說明了你的問題。因為在華夏大地上商代輪子車就比較普及的科技了。

  • 4 # 薩沙

    這基本是無稽之談。

    奧爾梅克文明,大概出現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位置是中美洲聖洛倫索高地的熱帶叢林當中。

    這個文明繁榮了300年,於公元前900年左右消失。

    奧爾梅克文明的許多特徵,如金字塔和宮殿建造,玉器雕琢,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也是後來中美洲各文明的共同元素。

    最早提出殷人東渡美洲假說的是19世紀英國翻譯家麥都思,他指出周武王伐商紂王時可能發生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風,被吹到美洲。

    在中國,國學大師羅振玉和王國維最早提出殷人東渡美洲的可能性。後來郭沫若、衛聚賢也相信殷人東渡美洲。

    但是,這些都是簡單的推論而已。

    然而,這解釋不了很多基本問題。

    第一,殷人有什麼能力東渡美洲。

    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不要說東渡到美洲,就算到日本也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至於亞美之前的白令大陸橋,早在公元前1萬年就已經消失。

    而考古學家們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亞洲來的獵人,末次冰期(最遲為1.2萬年前)跟著獸群到了北美洲之後定居。

    這個時代都遠遠早於殷商時期,所以根本對不上。

    實際上,就算是到了幾千年後的大航海時代,麥哲倫橫渡太平洋都是很困難且兇險的。

    第二,美洲為什麼沒有繼承殷人很多先進文化。

    到白人到達美洲時,中美洲印第安人無論是瑪雅人還是阿茲臺克人都沒有車輪。

    車輪對一個文明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它的出現就是車輛的出現,會根本性改變運輸能力。

    距今約3700年前的中國夏朝時期,就出土於雙輪車,地點是偃師二里頭遺址;殷墟發現的商朝時期的車,通常輪徑1.22~1.47米,軌距2.15~2.40米。

    這是殷商時代立國之本,為什麼美洲沒有繼承。

    還有,當時中美洲印第安人仍然以石質武器為主,配合少量青銅器。

    而殷商時期的青銅技術已經很發達,早就淘汰了石質武器。因為石質武器根本無法和青銅武器對抗。

    然而,印第安人的青銅冶煉技術極為落後,仍然使用石頭作為主力武器。

    另外,還有諸如甲骨文之內,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這都是無法解釋的。

    第三,DNA研究結果。

    現代DNA研究結果,美洲印第安人同亞洲的血統聯絡,早在1萬年前就中斷了。

  • 5 # 青鑑

    【十萬殷人東渡美洲這種說法,是一些學者對武王伐紂時,討伐東夷的10萬商軍突然失蹤的一種解釋,有一定的道理。】①“十萬殷人東渡美洲”這個說法是怎麼產生的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攻進朝歌時,紂王在鹿臺放了把火,燒死了自己。當時,紂王有10多萬精兵因徵林方而留在東夷,由攸候喜統領,他們既沒有為商紂王復仇,也沒有投降周武王,這幫人從此人間蒸發了。歷史上沒有留下蛛絲馬跡,成為千古之謎。

    也就在同一時期,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島的奧爾梅克文明,出現了甲骨文等和商朝相似的東西。於是一些學者把兩者聯絡起來,這10萬精兵是否東遷到美洲,由此造成了中國文字現身美洲?

    ②誰提出的這種假設?

    網路上有些人以為,這種說法“是透過生拉硬扯來滿足莫名民族自豪感的行為,只是為了迎合部分有妄想症的華人的心理罷了。”持這種觀點的人有些想當然了,冤枉了“那些部分華人”了。

    最早提出殷人東渡美洲設想的是19世紀英國翻譯家梅德赫斯特,他指出,武王伐紂王時,殷人渡海逃亡,有些人被暴風吹到美洲。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邁克爾·芤在其著作《美洲的第一個文明》沿用了類似觀點,他認為奧爾梅克文明與殷商有關。

    在國內,最早提出殷人東渡美洲觀點的學者,是羅振玉和王國維。20世紀中期,郭沫若、董作賓也相信殷人東渡美洲。他們四人的共同特點是對甲骨文有極高的造詣。進入21世紀,美國俄克拉荷馬中央州立大學教授許輝,中國學者範毓周、王大有、溫玉成、姜路傑等人先後發表文章進一步闡明殷人東渡美洲的觀點。

    ③“殷人東渡美洲”的證據有哪些?

    主要證據就是考古證據,在墨西哥發現的拉文塔遺址的4號祭祀遺址中,出土了16個小玉人和6根玉圭。在編號為5號和6號的玉圭上刻有明晰的文字。16件玉人中以墨綠色玉人為12個,圍繞背靠玉圭的一個紅色玉人,靠近5號、6號玉圭的是3個白色玉人,他們排成一排,面向紅色玉人,好像是從外面走進來。

    經過專家的解讀,得出結論,12個綠色玉人,盤庚至帝辛12代商王的象徵,3個走進來的白色玉人可能是商代王室的旁系後裔進入中美洲後傳承的3代首領。紅色玉人是商代的始祖。

    此外還有當地人的一些傳說可供佐證。據儲存在陽明山檔案保管處的檔案記載,1910年,歐陽庚作為駐墨西哥特使,負責處理被害華僑的索賠事宜。王國維和羅振玉委託他調查“華僑中有無殷人東遷的痕跡”。歐陽庚在這裡遇到了殷福布族人。他們自稱是殷人後裔,其祖先在3000年前從天國(中國)經天之浮橋島到這裡的,請求清政府保護索賠。清政府以沒有證據為名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兩張圖中人的坐姿相似,屬於商朝特有的跽坐。

    1922年,歐陽庚任駐智利公使,在公使館發現3畝涕竹,印第安僕人用它治療瘰癧(luoli)。這是中藥偏方,這些印第安人又如何知道?

    ④透過什麼途徑去的美洲?

    有的學者猜測,商朝亡國後,這些留在東夷的部隊向東向北逃亡,先遷移到了冀北、遼西地區,這裡是和商朝王室有姻親的孤竹國所在地。後來因為山戎的侵略,他們繼續向東北逃亡,到了鄂霍次克海附近,在嚴酷的條件下,他們與當地土著逐漸融合,固有的文明逐漸消失(如制車、養馬的技藝等技藝失傳)。為了尋找適合生存的環境,他們不斷地遷移,最終在美洲找到了更優越的生活空間,並與當地的居民融合,創造了和商朝既相似又有區別的文明。

    當然,這只是學術猜想,還沒有考古實物證明。

    ⑤對待歷史之謎,應該採取寬容的態度,那種無端指責的態度是不可取的,例如有的人用“美洲為什麼沒有繼承殷人很多先進文化”來責難,這也不難解釋,當時10萬人都是軍人,缺乏工匠,即使有,經歷過千難萬險能達到美洲的估計百不存一,懂技術的不見得生存下來,文明退化是必然的。

  • 6 # 行雲流水1437995

    說起歷史上詭異的人類集體失蹤事件有很多,最早的當屬商紂王東征淮夷大軍的神秘失蹤。

    商朝末期,東部沿海一帶的淮夷人是東夷人的一支。淮夷人發動叛亂,驅趕商朝的官員和軍隊。商紂王派遣貴族侯喜統率二十萬大軍東征淮夷。正當商軍與淮夷大戰之時,周武王聽從姜子牙的建議進行偷襲。商紂王無兵可用,只有臨時徵召當時的奴隸組成軍隊保護朝歌。許諾擊退周兵後,全部奴隸都不再是奴隸,而成為國民。

    不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姜子牙策動陣前的奴隸大軍倒戈,引導周軍殺入朝歌城。商紂王見大勢已去,遂登上鹿臺自焚而亡。周武王得到了天下。

    周武王一面大封諸侯,一面派人找尋東征淮夷的商軍動向。不料想侯喜帶領的二十萬商軍卻不翼而飛,無處可尋,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幹百年來,人們對他們的去向爭論不斷。有的說他們去了日本,更多人說他們去了美洲,成了印地安人。種種說法都找不到有力的證據來證明。此事成了千古之迷,期待著後人揭開這個迷團,還事件真實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以總積分第一進入S9有幾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