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G插畫藝術師

    我想說首先諸葛亮北伐,肯定會輸,因為這個時候魏非速之國,在曹睿統治下蒸蒸日上,歷史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偏安四川平原的政權能佔領中原,諸葛亮只是為了維持戰爭機器,不斷的北伐,自從荊州失守後,蜀國就沒有進軍中原的機會了,無論諸葛亮派誰守街亭,街亭會不會丟失,最後北伐也會失敗告終,而且歷史上並沒有所謂馬謖守街亭的說法。

  • 2 # 海鏡清

    其實,由於史料的缺乏和支離破碎,對街亭之戰的架空可以說是意義不大的。

    陳倉之戰,兩名將軍一共率兵千人,只能說那個亂世將軍不值錢。所以馬謖帶著四名將軍,到底有多少兵,誰也說不清

    馬謖率領的軍隊有多少?不知道,只知道馬謖下屬四名將軍:李盛、張休、黃襲和王平。當時為三國中後期,將軍已經比較氾濫,統兵數也差別甚大。例如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守陳倉的兩名曹魏將軍郝昭、王生一共才一千餘人,也就是說各自只有幾百人。

    而街亭之戰四將軍中,也只有王平可以明確帶了一千人,但這不能說明其他三名將軍也只有一千人,加上馬謖還有自己的直轄部隊,所以蜀漢軍到底有多少兵力,不詳。

    之所以張郃出兵,是因為曹真的魏軍主力中了諸葛亮聲東擊西之計,被趙雲的佯攻部隊牽制住了,無法去救隴西

    張郃率領的軍隊有多少?也不知道。雖然曹睿給張郃的總兵力有五萬,但張郃帶到街亭的就是五萬嗎?我覺得不大可能,張郃帶來的很可能只有騎兵部隊,因為他要搶時間。

    諸葛亮得知張郃出兵時,已經在天水郡冀縣了,距離街亭比張郃近的多,張郃只有拋下步兵,以騎兵奔襲才有一線勝機

    曹睿讓張郃出兵,是得知諸葛亮聲東擊西,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已叛的訊息之後。洛陽到街亭的距離,可比諸葛亮遠多了,如果張郃帶著步兵,那諸葛亮的時間就相當充裕了,還派馬謖幹嘛,自己帶大軍到街亭等著就好了。所以魏軍的兵力有多少,也是不知道的。

    作為曹魏忌憚的蜀漢名將,趙雲的戰場統治力顯然不是馬謖這種初出茅廬的菜鳥可比的

    再加上街亭的地理情況不明(一來街亭的位置是後人推測的,準確與否很難說。二來過去了一千多年,地理情況滄海桑田,也很難考證了),所以題主問的問題我無法回答。只能說,按照趙雲的能力和經驗,他會坐得比馬謖更好,至少不容易犯被魏軍斷掉水源這種低階錯誤。

    其實馬謖要是真像三國演義說的那樣負荊請罪,諸葛亮反而會原諒他,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但畏罪潛逃又被抓回來,就罪無可恕了

    最後說一點感想。馬謖被殺不是因為違反諸葛亮的部署,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前線將領有自主決策權。他是因為畏罪潛逃,李盛和張休也應該是跟著一起逃亡了,結果三人才會一起被殺(否則張、李二將只是執行者,為什麼會掉腦袋?)。

    《三國志》作者陳壽無意中在向朗傳裡透露出馬謖的真正死因

    而沒有潛逃的黃襲只是受到“奪兵”的懲罰,也就是沒有了帶兵權,相當於停職反省,連降級都木有,這兩種處罰相差也忒遠了。至於對馬謖跑路知情不報的向朗,雖然是諸葛亮心腹,也被免職,坐了好幾年冷板凳,直到諸葛亮死後才出頭。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如果讓趙雲去守,肯定能守住,但趙雲是不可能去守街亭的,他有更重要的任務――拖住曹真。

    北伐怎麼打,當時在蜀漢軍中是有爭議的,兩種戰略方針。

    一個是魏延的子午谷之計:由魏延率五千輕騎,穿過子午谷,突襲拿下長安,在長安堅守二十日,截斷魏國的增援。而諸葛亮率蜀軍主力出祁山,平推曹真主力,至長安與魏延會師。

    這個計劃如果要實現了,利潤是相當豐厚的。就斷絕了隴、雍、涼與魏國內境的聯結,把張郃、郭淮、曹真都一鍋燴了。

    但是風險也是很大的,這個行動的要求實在是太精密了。魏延這一路不容有任何閃失,要在敵人眼皮子下穿行十日,路上不能被發現,不能被阻截,還要指望長安守將不戰而逃,還要指望諸葛亮的主力部隊能如期到達。

    如果任何一個條件有問題,就會很慘。另外,還需要一個強大的消化能力,能不能把囫圇嚥下去的大果子迅速消化掉。

    這就叫“高風險、高收益”。

    另一個戰略方針是諸葛亮的“平取隴右”:以趙雲和鄧芝扮成蜀軍主力,從萁谷大張旗鼓而進,做出攻取郿縣的架勢,將曹真所部的魏軍主力吸引在萁谷。而諸葛亮率蜀軍主力平取隴右,割斷其與魏國內地的聯絡。逐步蠶食。

    諸葛亮這個計劃也有優點:穩賺不賠。

    需要的條件比較少,本錢小,利潤還挺可觀。只要前期做好了,魏軍一咬鉤,蜀軍就只管收利了。

    透過爭論,實際上,蜀軍就按照諸葛亮的計劃進行了。

    前期幹得挺好,基本上符合戰略策劃:

    趙雲和鄧芝所率的偏師劍鋒直指郿城,魏軍不察,曹真就咬鉤了,率領魏軍主力被釘死在了萁谷。 諸葛亮則率主力突然挺進祁山,打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魏國的天水、南安兩城的太守棄城而逃,天水守將姜維、梁緒、尹賞、上官雝等被圍投降。雍州刺史郭淮退守上邽,固守待援。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其中三郡已被拿下。廣魏和隴西還在勉強抵抗,但也是朝不保夕,魏國“朝野恐懼”。

    到現在這個形勢,其實蜀軍已經穩穩處於不敗的境地了。就算魏軍反應過來也晚了,只要蜀軍能卡住咽喉要道,使魏國的援兵“急切間不得偷過”。

    如果街亭這個地方卡住了,張郃衝不過來,諸葛亮可以取上邽,可以取隴西,還可以把已到手的三郡百姓、牲畜、糧草和財產全部遷回蜀漢。就算魏軍再衝過來,把這三郡都收復了也是滿滿的痛苦。魏國要想再守,就必須再勞民傷財地遷來人口、牲畜和生產工具,重新生產。而蜀漢再來爭搶,戰爭的規模不會擴大,但魏國的國力就被白白地一點點消耗在這片土地上了。

    所謂的“興復漢室”後面藏著是滿滿的陰狠。

    但是有時候機關算盡並不是件好事,一個微小到毫不起眼的漏洞就能導致前功盡棄,諸葛亮這次就是算計得太完美了。

    街亭這個地方屬於狹道,非常有利於防守,當道立寨挖壕,深溝築壘,對方一點辦法都沒有。張郃是騎兵部隊,輕裝遠襲,不可能攜帶充分的攻堅戰具,騎兵打仗需要足夠的寬正面,方便迂迴側翼,打擊破綻,正面硬衝可不是長處,怕的就是狹路遇到勁弩,所以,街亭這個地方很容易頂住他。實在不行,就前面節節打著,後面逐步破壞和雍塞道路,把敵人的騎兵變成步兵。

    即然不難守,派誰去都一樣,不需要重將。趙雲肯定不行,人家在萁谷牽著曹真的鼻子呢。

    魏延行不行,不行,諸葛亮要魏延留下來對付在上邽死守的郭淮,魏延很善長收拾他。而且,隨著形勢的發展,還可能需要他率領一支騎兵去摳張郃的屁股。

    其他人都可以去守街亭。

    但是,由於街亭在戰略上的重要性,守住了,這個功勞可是很大的,讓誰去都是白撿個大便宜。把這份功勞送給誰呢?

    馬謖是諸葛亮的死忠,弟子兼助手,甚至還有點父子情的因素,諸葛亮一直很重視對他的培養和進步。馬謖還是荊州派的人物,幾位兄長都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家裡是很有名望的。把功勞給了馬謖,提高他在軍中的地位和威望,年輕人得到了提拔和鍛鍊,還能對一些老傢伙們(比如魏延)形成制衡。

    讓精通軍事地理的老油子王平去輔助馬謖,他經驗豐富,老成持重,還對魏軍的作戰風格非常熟悉,可保萬無一失。又讓馬謖立下了軍令狀,讓軍中眾將無可指摘。

    一舉三得,機關算盡,但諸葛亮恰恰漏算了馬謖的心理。

    終於有了這個機會,馬謖不但想守住街亭,還想有所發揮,打一次擊潰戰,給張郃一個痛擊,任務完成了,還能有所斬獲。於是,馬謖把部隊主力擺在半坡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但是,這點人馬,要守住街亭並不困難,但要想擊潰張郃,那可就難度實在太大了。

    街亭一丟,如意算盤全部落空了。蜀軍各路軍隊的後路面臨被抄掉的危險,連到手的居民、牲畜和財富都來不及遷回去,大驚之下,只能將近處所獲匆匆搬走,兼程返回。曹真獲悉,蜀軍主力退回,立即向趙雲所部發起強攻,已無後援支援的趙雲也只能節節抗擊,向後撤退。

    重新覆盤這次戰役,確實令人感慨萬分。無論行軍打仗,還是經商辦事,總覺得少算不如多算,算盤子打得叮噹響,但決定成敗的居然是心底最不起眼的一束小火苗。

  • 4 # 淨月暖陽

    街亭之戰,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最後階段,這時己是曹叡在對諸葛亮得三郡震動朝野後作出正確戰略戰術選擇後,諸葛亮在取勝無望的情況下,作出的被動防禦,掩護全軍撤退之舉。而本就無取勝之望,只是為延遲魏軍攻勢,以阻擊兵力看,幾乎是在做棄子使用。

    忍不住先表揚一下曹叡。曹操一世梟雄,統一北方,三國內文治武功第一人。曹丕代漢稱帝,推行新政,使魏之國力提升,吳蜀皆不能比。到了曹叡時,已是曹家第三代人,在面對智名天下的諸葛亮時,一點不落下風。諸葛亮北伐的第一目標是拿下長安,再以蜀中和關中兩大天府之國所擁有的糧食、人口為基礎,逐鹿中原。走的是漢高祖劉邦的路數,也希望是能複製成功。蜀華人口少,盡起全國之兵不過十萬,可曹真、夏侯楙的人馬也有十萬守在隴西、關中一帶。雖兵力相當,可魏軍分散,蜀軍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在諸葛亮的算計中,曹叡在洛陽的十萬精銳是不會出來救長安的,因為洛陽是魏的都城,必會留下保護曹叡。從其它地方抽兵,就給出了諸葛亮奪取長安,扼守潼關的時間。而且魏從東部抽調部隊,則對吳的防守變得空虛,北伐前孔明就於吳相約,共伐曹魏。如曹軍救援長安,則很可能吳會隨機而動,吳蜀再次聯手可成。

    可年輕的曹叡卻做出了最勇敢和最恰當的應對。他親征長安,這樣十萬精兵就可隨他一起投入西部戰場,而不會死守洛陽去拱衛他。夏侯楙真如魏延所說就是個花花公子的弱點被天子親守長安而馬上彌補。這樣戰場兵力對比馬上變成了20萬對10萬,魏軍不會應兵力分散而被動,禁衛軍又是魏最強部隊,諸葛亮已很難有勝機。並且分兵5萬禁軍給張郃這樣的名將,直指戰略咽喉街亭,預備斷蜀軍糧道和退路,這就不是戰略防禦,而是力圖全殲蜀軍了!曹叡有如此氣魄,敢親赴險地,這就不虧其祖、其父之名,也算得上是英主了。這些動作已完敗諸葛亮。

    這時諸葛亮只得撤軍,能帶回隴右三郡人口己是最好結果。派最接近街亭的人馬去阻擊一下張郃,也是最無奈的應急之舉。我在文章中算過,阻擊的蜀軍兵力,最多隻有八千至一萬人,這在冷兵器戰時期,無地利優勢下是必敗之局,所以無論是魏延還是趙雲去,都一樣。什麼一人能當十萬兵都是吹牛的,信的人腦袋有問題,這就不多說了,只是馬謖倒眉而已。

  • 5 # 初心如舊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如果派趙雲守街亭,會怎麼樣?

    這從實際情況不可能。因為諸葛亮還沒動身時,趙雲、鄧芝已經奉命,作為偏師帶兵出箕谷,到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趙雲遠在千里之外,吸引曹軍主力,那是不可能調來守街亭的。由於歷史如此,趙雲守街亭的篇章,羅先生儘管是大師,也很難虛構這麼一段。不過,作為話題假設,還是可以探討的。

    如果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隨身帶著趙雲,街亭危急時,派趙雲執行,在軍力、配合、時限、要求等方面,與馬謖相同,安排佈置,交代清楚,完成任務問題不大。就是在規定時限內,街亭不會失手。理由如下:

    第一,趙雲一貫謹慎,執行軍事任務,更不會自作主張,隨意變更,一定會按照諸葛亮部署,紮營立寨,從兵力對比看,張郃是五萬,諸葛亮給馬謖是兩萬五,但列柳城有高翔一萬,街亭後面還有魏延帶的本部人馬,總兵力相差不多。

    第二,張郃對趙雲,心理上存在陰影,這種長期積累的印象,短期內無法克服。未戰心先怯,就是必然的。而怯敵畏戰,肯定縮手縮腳,難以取勝。此外,張郃是遠距離奔襲,趙雲以逸待勞,養精蓄銳如何對付疲憊之師,趙雲很有經驗。

    第三,趙雲不像魏延,也不同於馬謖,資歷老,威望高,武藝強,人緣好,膽大但心細,雖然年齡大一些,但戰鬥中,常常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對士兵的激勵、鼓舞、能極大提震士氣,提升戰鬥力。

    第四,馬謖接受任務後,自以為兵法韜略,無人可及,目中無人。不說別的,連自己副手---王平,都無法相容,部隊一分為二,這在下面造成很壞影響。對幾位配合兵力,更是不屑一顧。而趙雲一定會認真聽取王平意見,還會積極協調,加強與魏延、高翔等資訊傳遞、聯絡配合、這必然增強整體作戰效果。

    第五,張郃對付馬謖的那一套,對趙雲完全用不上。比如放火燒山,比如斷絕水道等等。要是展開對打,不說還有魏延,單就是趙雲,都夠張郃喝一壺的。(00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玉米品種高抗、高產、質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