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演義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有不同的方面,首先需要確定的是,我們所感興趣的,或是所擅長的是哪一方面。然後,自己就需要對這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瞭解,其中可能包括它的歷史、內涵等等。

    這樣自己也就會知道,這一方面的傳統文化,它的優點是什麼,缺點又是什麼;它的哪部分是適應這個時代的,哪部分是落後過時的,研究一下更好的發展方向。有句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亦是如此。傳承其優秀之處,摒棄其缺點。另外,我們需要察覺時代的變化,將傳統文化中落後的那部分改造得與當今社會相適應,就比如說把傳統刺繡與現代服飾的融合等,即推陳出新。在以上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做出一點努力,做到對傳統文化的宣傳。

  • 2 # 夢溪筆談

    首先,要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首先明確要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什麼樣的文化,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一方面,我們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認識,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真正優秀的部分甄別出來進行傳承。另一方面,傳統文化與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一樣,它存在著兩個不同的層面,一是傳統文化的形式和載體,如文化典籍,文化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是傳統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屬於優秀傳統文化的“體”,後者屬於優秀傳統文化的“魂”。這要求我們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時,要對傳統文化的這兩個層面進行區分,搞清楚什麼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什麼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載體,不至於一提起傳承傳統文化,就僅僅想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戲曲,恢復傳統節日等等,而忽視了我們傳統的自然觀、天人觀、倫理價值觀等等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反之亦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既要保護優秀傳統文化之“體”,更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之“魂”。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首先明確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指什麼,這就要求我們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全面深入把握的基礎上,對那些真正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進行發掘、闡發,使它們進入到我們的當下生活中,化為我們精神的血脈,指導我們的實踐生活;對那些真正優秀的傳統文化形式進行整理、保護,使它們得以延續和傳承,使當下的人們擁有進入傳統的現實渠道和方式。 

     第二,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還應考慮為什麼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或者說我們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我們僅僅是為了傳統延續而傳承傳統文化,還是為了解決當今中國甚至人類世界中存在的問題而傳承傳統文化?為了傳統延續而傳承傳統文化固然必要,但傳承優秀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參與到我們的當下生活中,為解決現實中的中國乃至人類世界的問題提供啟示,而不是讓它進入歷史博物館供人瞻仰,告訴後人我們曾經擁有這些東西。傳統要成為活的傳統,它必須與當下生活中的問題發生關係。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中國的現實,分析當下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現實中存在的問題,確立文化建設的方向,根據文化建設的方向,來反觀中國的傳統文化,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哪些精神理念,能為解決當下問題提供啟發和思路。我們知道,在當今世界存在著許多嚴重的問題,生態環境危機,精神心理疾患,道德滑坡,貧富加劇等等。面對現實世界中的這些問題,我們的黨先後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偉大目標,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應該考慮能否為解決或改善現實中的這些問題,能否促進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啟發和思路。當然,研究中國當下的“現實”,不僅指研究當下的生活世界的現實,還指研究當今中國的文化現狀的現實,如果我們能夠清楚地瞭解當今的文化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更好地判斷我們傳統文化中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另外,關注文化現狀的現實,也包括關注當下文化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在文化開發、文化保護、文化園區建設和文學經典改編中出現的一些失誤等。對於這些文化現實的關注,可以避免在文化傳承體系建設中繼續走一些彎路。

     第三,在搞清楚了要傳承什麼樣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為什麼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之後,面臨的一個最現實、最艱鉅的任務也就是怎樣傳承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有很多,具體要採取哪一種途徑,應依據要傳承的主要是哪一層面的傳統文化而定。我們前面提到,傳統文化存在兩個層面:即精神理念層面和形式載體層面。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理念的傳承來說,系統的教育應是一個最基本的途徑。這裡的教育既指由國家和政府主辦的各個水平層級上的國民教育,也指受國家教育部門主管的擔當著基礎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國家和政府主辦的教育。無論是國家和政府辦的,還是私人團體或個人辦的這類教育,他們都有責任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了使學校更好地履行這一教育職責,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做出全面規劃,可以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保障無論是政府主辦的還是非政府主辦的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都要傳授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方面的內容。透過系統的教育,可以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義、誠信、愛人、敬業、合和等等倫理價值觀念,滲透進人們的心中,化為人們的血脈,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規範和精神價值追求。

     但這些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並不是赤裸裸地存在的,它存在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文化遺存、傳統藝術、傳統技能、傳統節日以及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等等文化形式或文化載體之中。我們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自然也不能憑空進行傳承,而是要藉助各種文化形式。雖然各種傳統的文化形式都能體現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但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在不同的文化形式中的顯現程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如在文化典籍中體現的傳統文化精神理念無疑是更加直接、更加明顯的,因此在中小學的傳統文化課程學習中,可根據中小學生心理認知特點,運用適當的方式更多地引入一些哲學、文學、文化的經典名篇的學習內容,而不是像現在一些小學的《傳統文化》課本那樣主要以介紹傳統節日、風俗習慣之類的傳統文化形式為主。學生對於形式載體層面上的傳統文化的學習,如對各種文化遺存、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種傳統節日的瞭解,則可以透過課堂外的教育和生活實踐來進行。但無論是以何種方式接近傳統文化形式,前提是必須有可被接近的“實在”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對優秀的文化典籍進行整理,對文化遺存,對傳統的民俗活動、表演藝術、知識技能、節日慶典等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現保護。這就是說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形式的傳承,我們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規劃,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之能夠有保障地進行。 

     最後,要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應注意的是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推陳出新,把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結合起來,創造一種新時代的以生態和諧和審美生存為指向的生態審美文化。而要進行文化創新,則不能僅僅依賴中國傳統的文化。它需要我們站在中國當下現實的基點上,從中國問題出發,既要批判繼承本民族的優秀的文化傳統,又要批判地汲取世界上的優秀文化遺產。我們相信,在以“自然”為根本,以混沌“中和”為境界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潛藏著代表了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的、能對人類的未來發展產生良性作用的文化基因,但我們並不能由此滑入對民族文化的自炫,陷入拋棄他者視角、無視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危險。

  • 3 # 邢丹健康百年工程

    謝邀!文化是什麼?是靈魂,是思想,是有道有德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習聖賢文化不是讓我們改變,而是喚醒我們內心本有的智慧,因為聖賢思想早已幫我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只是自己被不明和貪慾所遮蔽,明心淨心,去除小我,展現大我。如果沒有接觸到聖賢文化的滋養和薰陶,就像陽明先生說的那樣;人生茫茫蕩蕩,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道痛癢,可能就要渾渾噩噩的過完下半輩子了。每天在聖賢文化的引領下,在所有老師的幫助下,在正能量環境的感染下,漸漸去除心中的不明和貪慾,把那顆被矇蔽的心擦試的越來越明亮起來,緊緊跟隨聖賢,堅持真知真行,感恩

  • 4 # 真相很簡單

    這個問題很簡單,前提是要理解什麼是文化。

    什麼是文化?

    文化即造夢。

    (不再解釋,有疑問可參考本人拙作《揮雲而去 十張畫裡看中國》。)

    你現在看到的一件件古人的東西,就是一個個古人的夢想,我們把它們稱為文化。

    同樣道理,今天所生產製造的每一件東西,一部手機,一把椅子,那也都是今天人們的夢想,它們構成了今天的文化。

    那麼,如何傳承?

    那就是夢想的延續,破解古人夢想的秘密,延續古人夢想中的絢爛,把古人與今人的夢想打通。

    懂得了這一點,就叫做有文化,而把這件事做好了,就完成了中國文化的薪火相傳。

  • 5 # 迪奧2850321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各個領域都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累累碩果,也是就給人類的無比珍貴歷史遺產。但是也留有很多的糟粕,有很多宣傳封建迷信的產物。 比如明清科舉考試時的一種文體,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舊時科舉,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八股文最初是寫議論文章的一種推薦格式,本身無好壞之分。但後來由於科舉考試規定必須採用這個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識分子的反對。在解放初期我黨個領導人就提出過反對當八股的文章,狠狠地加一批判。

    再比如三綱五常就是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名教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透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等級制度。這樣違揹人倫不變明理的去愚忠愚孝壓抑人性,特別是嚴重的歧視婦女等等一些惡習。

    所以我認為什麼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都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全盤否定。要正確的區別對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唯物主義的辯證眼光看待,好的我們就要花大力氣去弘揚去發展,對於糟粕就是進行批判與去除。

  • 6 # 千古一心

    文化的傳承包括"傳"和"承"兩個方面的內容。縱觀當今世界,文化的百花園爭奇鬥豔,群芳爭妍,百家爭鳴,萬家爭先亮相,都自詡"我本正宗",弄得真的不真,假的不假,真假難辨,真做假時真亦假,假做真時假亦真。"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取得文化真經不是一蹴而就的,真得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尋根溯源,求取真經,像玄奘法師那樣,立定一心,堅定一念,一心一意,不取真經不回還。 現在我們不需要那些坐而論道者,指手劃腳者和虛頭巴腦者,當代中華亟需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化先鋒和文化先行者、開拓者,團結凝聚在復興傳承中華文化的旗幟下,真真正正謀文化,做文化,成就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正等著這樣的人,這樣的團隊應運而生!只有這樣才有希望得到文化的真諦、真傳和真經,讓真正的文化精神注入血脈,融入精神,深入身心,構築起文化的精神萬里長城!

    傳承的承字,是古人雙手捧酒祭祀之意,引申為繼承,承載,承受的意思。上下五千年,唯有中華文明傳承至今,其中深刻的道理令人深思。這個道理即複雜又簡單,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代代傳承”。再精簡成兩個字,就是“傳承”。我們今天做的事,其實就是在歷史長河中的一次傳承。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人文精神,把這種精神在當今時代發揚光大,更需要一大批敢於執千秋之筆,懷赤子之心,富滿腹學識,擔歷史責任的承繼者,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書寫文化傳承的新篇章!

    文化傳承要與時代脈搏、人民呼聲更好的結合起來,改進方式方法,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新方式、新平臺、新媒體凝聚人心,傳播正能量,抵制揭露那些假大空、做秀和華而不實的東西,真正走進人心。

    農民運動領袖澎湃早年做農運不得要領,請教毛澤東主席該怎麼做,主席笑著問他是怎麼做的之後,親切的對他說,你要脫掉西裝,與農民穿一樣的衣服,說一樣的話,同吃同住同勞動,真正撲下身子與農民融到一塊兒,打成一片,你站在農民堆裡,分不清那個是你彭湃時就成了。後來彭湃真正放下了自己,按照主席的指示方向努力去做,最終成為農民運動的領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計算機專業該買什麼電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