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教育那點兒事
-
2 # 乾為山
孩子沉迷遊戲,不感恩怎辦?
這個問題我也有一定的發言權,
表哥有一個孩子今年31歲?,前幾年開始便痴迷電子遊戲,不做工掙錢,不做家務,整天在房子裡玩遊戲,吃飯還要家人推,十天半月不出家門也可以,不參加任何活動,其父多次勸說也無效,有一次孩子和其老爸打架,31歲當然佔上風,其父居然敗下陣來。
從此後,其父不再強管,只是在身邊勸說,親戚,朋友多人前往開導,啟發,他一概聽不進,他的老爸想到開發第二戰線想用老婆來管教他,就叫多名媒婆介召物件,給他娶一個老婆,但是,現今男多女少年代,有誰媒婆敢介召靚女給這麼沉迷電玩的人?不打工掙錢養家的人?屬於半殘廢的正常廢人,不要說娶,連美女面也見不到一個。
去年年底,孩子的一個事業成功的兄弟聽說他的情況後,親自來到他家勸說,答應在他開辦的機械廠謀一個工位,工資方面比同等條件的員工更優一些,且如果到裡上班,逢年過節可以免費坐老闆的小車來回,不收半分錢,而廠裡是包吃包位,工作時間與其它員工一樣,唯一條件就不能玩電子遊戲,下了班不準,上班更不準,就是這麼優越有的條件,他也不去幹,只是關心他的電子遊戲,其它事一概不管。
象這樣沉迷,痴迷電子遊戲的人不在少數,象這樣深度玩電玩怎麼辦?
我的表哥為挽救他的兒子,使他走上正道,能過著正常人的生活,能打工掙錢娶個老婆,否則五保戶就是他兒子無疑了,老表只有一博,等待著時機,等待著良機,終於機會來了,他的兒子認識了一個遠方來訪的網友,開著他那部女裝摩托車到高鐵站接他的網友去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來臨,他迅速地拉下電路開關,拿起一把5,6斤重鋤頭,走到他兒子的房間,對準那裡的兩部電腦,重重地,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直到把腦砸成一堆廢鐵為止,把心中的怒火放在鋤頭上,把2部電腦當作害人蟲一樣來處理,當他的兒子接人回來,看到2部電腦被砸,第一時間找他老爸算帳,但他的老爸已遠離他,遠走高飛,暫時走了,而他的老媽從不管他的事,這事發生後,對老媽也無可奈何,從目前來還有一點效果,從長遠來看,能不能遠離電玩不得而知,但近期是有效的。
-
3 # 我是杜佩玉
個例真的不好解決,但是大多數普通人還是能夠解決的。
幾年前很多年輕人沉迷於網路遊戲,大多數是在網咖,現在不回家,結果這幾年沒有了。電競遊戲被提上了日程,很多人從了電競高手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身份,也改變了自己沉迷於遊戲的狀態。
如果孩子沉迷遊戲,我想現在大多數是沉迷於手機遊戲,所以很多人都生氣了,要把那個馬什麼什麼疼,恨死了。
其實個人覺得這種狀態下和孩子溝通一下就可以,如果孩子非得想玩的話,我們可以找幾個人和他,學習一下,比如說曾經有個叫杜子建的,這是一個瘋狂的人。
他曾經說過,一個人無論是玩遊戲上癮還是吸毒上癮,還是吸菸上癮,只要隔絕的環境,自然而然的時間長了他就會忘記,之所以戒不掉,是因為環境仍然存在。
對於孩子不感恩的話,這是一個短期的效果,華人來講大多數都受孔孟道德影響,對於父母還有祖輩都是比較尊敬的,年輕的時候青春期的時候對於父母可能有叛逆心理,不為怪。
如果孩子實在是迷的不行,乾脆勸他自己開直播吧,有本事賺錢賺,沒本事賺錢,滾。
-
4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其實,孩子沉迷遊戲、與家人為敵、不知感恩是一個問題,三者互為原因,才導致孩子現在的狀態。
沉迷遊戲,是因為現實世界沒有引起孩子興趣的人或事和親人關係不好,不懂感恩,孩子也就不知珍惜,現實世界沒有讓孩子關心、愛護的人或事,所以,孩子才會沉浸在網路世界,在遊戲中尋找快樂
和家人為敵,也許因為家人對孩子的想法作法干涉太多孩子的想法作法不被認同,不被肯定,不被支援,導致不喜歡家人,不懂感恩,沉迷遊戲獲得成就感和快感。
不知感恩,是家人管得太多,孩子沒有責任感管得太多,一方面,讓孩子不知感恩,覺得什麼都無需自己做,跟自己無關,另一方面,讓孩子在現實世界沒有成就感,所以在虛擬世界尋求快感,才會沉迷遊戲。
這些問題,其實互為因果,父母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管的太多、太細,讓孩子覺得無需承擔責任,不需要為自己負責,該自己做的事,也不去做,反倒害了孩子,不但不知感恩,還在現實世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責任,沒有成就感,轉身虛擬世界,沉迷遊戲。
請孩子有類似行為的父母,一定要仔細體會,認真反省!
-
5 # 京芮兒
如果想毀掉一個孩子,那麼就給他一部手機,這句話絕不危言聳聽。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我們常把孩子游戲成癮的罪過歸於家長,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同一家庭背景下成長的孩子,智商情商不同,脾氣秉性不同,對外界因素的抗干擾能力也不同。
孩子游戲成癮,有的源於學習壓力;有的源於沒有朋友,同時缺少家長的關愛;有的沒有愛好;有的受周圍玩遊戲的大人和孩子影響……網遊成癮的原因各不相同。
遊戲成癮、網路成癮已被世衛組織定性為精神疾病,確實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目前還沒充分重視。單方面靠家長和老師的力量改變孩子的成癮問題收效甚微。打罵孩子、斷網摔手機的簡單粗暴方式肯定不可取,親子關係一旦破壞覆水難收,尤其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這種做法絕不可取,現在的孩子比我們想像中聰明和成熟,總會想盡一切辦法繼續玩遊戲。依靠心理干預或治療只能解決因為網癮產生的抑鬱情緒、狂躁等現象,治標不治本,效果也不盡人意,孩子往往會產生抗拒心理。
如何幫孩子戒掉網癮,家長首先要解決和孩子的親子關係,這是解決孩子心理問題的前提。然後採取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假期帶孩子換換生活環境,一起去旅遊開闊眼界;去養老院和福利院做義工等等。戒癮任重而道遠,家長要有充分耐心,抱著打持久戰的決心。
另外,國家關注青少年網路成癮和遊戲成癮嚴重的社會現象並適時出臺相關應對措施,也是刻不容緩的大事。
-
6 # 人間奧秘
沉迷玩遊戲造成的悲劇,新聞,影片,電影等,強制讓他看看後,問他,你這樣下去會這樣嗎?
父母的,任你們怎講也沒用。
-
7 # 木頭寶媽474
孩子沉迷遊戲,和家人為敵,還不知感恩應該怎麼辦?現在就是資訊時代,讓孩子與電子產品隔離,就是讓孩子脫離社會。
一,幼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沉迷於遊戲,主要是家庭環境影響的結果。
我家寶爸是個十足的玩家,從超級瑪麗到植物大戰殭屍,又轉移到絕地求生,影響著、引領著俺家的寶貝,一路升級打怪。
我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我軟磨硬泡,終於使老公再也不在孩子面前玩遊戲了。只要孩子在場,寶爸也自覺地把手機擱在一旁,裝模作樣地讀書。
寶貝的房間,家裡的客廳,凡是孩子經常待著的地方,我擺滿了書本,繪畫本。
我沒有刻意地批評孩子玩遊戲,也沒有強制孩子必須讀書。
二,初中階段的孩子沉迷於遊戲,主要是孩子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或學習困難,而尋找遊戲的刺激,要麼是因為結交“損友”而沉迷。
如果是因為交友不慎而陷入遊戲中,讓孩子離開那個環境,孩子應該會很容易擺脫遊戲的。
如果是因為學習方面有困難或學習目標不明確而沉迷於遊戲,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
1,規定玩遊戲的時間,到點必須放下游戲。
2,結束遊戲後,讓孩子複述玩的遊戲內容,並且再用文字寫一遍,同時加上心得體會。
3,引導孩子從玩遊戲轉到程式設計設計遊戲。
這幾種方法試驗成功的事例還真不少。
至於孩子與家人為敵,不懂感恩,也確實是孩子缺乏規則意識,是家長的過錯造成的,也只能慢慢彌補了。
-
8 # 陳哲升
我見過一個這樣的孩子,但是,發現孩子的媽本身就是不感恩的人,說話不饒人,戰鬥意識不弱,孩子的爸手機不離手。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並且會拉長。
父母先治好自己,才能治好孩子。
-
9 # 落櫻的舊花裙
這個問題中包含兩個話題:一個是孩子沉迷遊戲,另一個是和家人為敵。從這兩方面判斷,孩子的年齡應該是在十四歲上下吧,正處於敏感衝動的青春叛逆期。前幾天看到“初二學生玩手遊被發現,家長怒進遊戲群控訴”的新聞沸沸揚揚。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是以下幾點:
第一,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沉迷於遊戲,一般可能有以下原因:
1、作為家長是否平日當著孩子也經常玩遊戲呢?孩子是否受到了你們的影響?
2、孩子的生活是否太單一無趣,家庭性的娛樂活動太少,或者學習壓力太大,把遊戲作為更容易的放鬆、消遣方式?
3、人類所有行為的首要目的,都是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最近是否在哪些方面很受挫,比如學習上、與老師或同學的相處上、在家庭中缺少坦誠的溝通和認同?
透過找原因,家長也才能心平氣和地反省自身;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才好有針對性地來引導孩子。
第二,建議家長佯裝很有興趣地向孩子“求教”他痴迷的這款遊戲,看他到底在玩什麼、是什麼牢牢吸住了孩子不能自拔,從而判斷孩子的關注和興趣點,更懂孩子,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第三,把孩子從線上的虛擬世界,拉回到現實中一起創造遊戲道具。這是我看到的一條新聞得到的一個啟發。有一個女孩子,稱他的爸爸是“鋼鐵俠”,這位“鋼鐵俠”爸爸來到學校後,全校停課求合影。
原來她的爸爸是“漫威迷”,自制了幾十套漫威道具,還給女兒買來了3D列印筆,教女兒一起創作一些小玩具,“比每天看動畫片更有意義”,而爸爸也成了女兒心目中的超級英雄。藉由這個思路,爸爸們可以發揮你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帶領你的孩子一起,把孩子痴迷的遊戲道具,一起製造出來,這樣既讓孩子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動腦動手親自去創造,又加強了父子的感情聯結,用爸爸的實力證明你才是孩子該崇拜的超級英雄!想起來都好開心!
所以,我想借用時下地球人都知道的流行語作個總結:都市一隅靜待花開A提醒您:育兒方法千萬條,用心陪伴第一條,兒時不用心,老來兩行淚。
-
10 # 殺豬吃肉
先說一下你這個家人值得感恩不,是不是經常暴力管教,冷漠對待孩子,孩子受欺負了也沒人管還被你們冷暴力,他能怎麼辦,總不能去跟那群流氓混一起吧,唯一一個不犯法的只有網遊,還有你當爹媽的是不是經常耗子扛槍窩裡橫,對外人是軟蛋對家人是混蛋,跟你這種人講道理是對牛彈琴,為什麼其他人家的孩子沒事就你家那個混,而且十年我記得沒錯的話你們甩鍋的物件還不是手遊,是電視,電腦,我想哪天你們會把體育也當這樣,說你們孩子放學就去打球不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你們的嘴臉:就是因為遊戲/動漫/漫畫/小說/老師沒管好,才讓我的孩子變得瑟琴/暴力/不良,管管遊戲/動漫/漫畫/小說/老師,救救孩子吧!
然而這些家長縱容,暴力管教,填鴨教育,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些他們認為的不良行為,甚至教導孩子去偷,對孩子變成什麼樣完全不管不顧,之後到處甩鍋
這就是為什麼文化產業越來越低幼而熊孩子越來越多,即使上頭放寬標準也會被這些家長打回去的,放寬標準的動漫更適合甩鍋。自己不教也不讓別人教,完事還到處甩鍋。
回覆列表
1、孩子沉迷遊戲 2、不知感恩 3、與家人為敵
(1)孩子沉湎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說明了孩子已經上癮成性。家長需要諮詢心理醫生,採用心理干預技術介入治療。或帶孩子去做心理諮詢,進行心理疏導。其他辦法效果不明顯。若孩子年齡較小,可採取強制性措施,直接掐斷與網路的聯絡,使之慢慢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當然,也需要家長掌握技巧和分寸,引導孩子重新建立生活的興趣感,如旅遊、運動、讀書等等。若孩子處在初、高中階段,消除網癮就困難多了。需要求助專業機構的幫助,掌握一套方法和技巧,懂一點心理學知識,以便更專業,更順手,時間更短,效果更好一些。
(2)與家人為敵,說明孩子處於青春逆反期。逆反期的孩子表現為要我這樣,我偏那樣;要我向東,我非向西;要我打狗,我偏打雞。當你用他不接受的方式阻止他上網玩遊戲時,孩子就用逆反行為表現給你看。這個時候,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家長的態度和做法了。
(3)不知感恩,說明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中感恩內容的缺失。是家長之過。這種情況不但是行為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可以在今後共同生活中加入知恩圖報,無愧於心的道德教育。也可透過學校教師引導教育,問題不難解決。
總之啊,希望大家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注重身教重於言教,做好孩子的榜樣。學生的差別其實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