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層城鵷雛
-
2 # 一夫82
回答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風險,因此回答的人很少。
在我們今天的社會,還需要魯迅這樣的人嗎?他的錚錚鐵骨,他的不媚權勢,是否相融於這個社會?
毛澤東很讚揚魯迅,把他視為民族的脊樑,"橫眉冷對千夫指,腑首甘為孺子牛",先生的文章似匕首和投槍,直刺權貴;也如手術刀,剖析華人麻木不仁的病根。然而,正因為如此,魯迅的文章日見減少,中學教材中不少的魯迅文章被刪除,這又說明了什麼?
其實,無論盛世也好,衰世也好,將魯迅的文章教化國民,宏揚正氣和正義,完全有必要!如果魯迅生活在今天,我們是不是可以少一些騙子?是不是可以少一些麻木的閏土?
《故鄉》裡,小時候的閏土非常可愛:"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然而,中年的閏土,讓魯迅驚詫而又傷感:"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這樣的人,這樣的情景,在今天似乎見不到了,但如閏土般麻木的人,卻並不難見到。這是魯迅的悲傷,也是我們的悲哀。
社會的進步,不僅是物質的充足,不僅是高樓大廈和燈紅酒綠,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始終是一種幸福的滿足,一種積極向上的奮亢。
願魯迅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願我們的社會不再有中年的閏土!
-
3 # 紅雨說歷史
這句話,細細品讀,它的含義是多重的,淺層說,魯迅式的人物減少了,而閏土式的人物卻越來越多,深層來說,魯迅這類,為喚醒國民的作家,有志之士越來越少,閏土這類愚昧無知、落後腐朽的國民依舊存在,而且越來越多。這也就揭示了我們現在的社會,雖然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進步,但是我們華人的國民性依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從魯迅方面來說,當下魯迅式的人物越來越少,敢說真話,揭示社會的黑暗的作家,對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都陷入了娛樂之中,從長生疫苗,到滴滴,即使有人站出來發聲,最後卻又會被娛樂新聞衝擊,被人們遺忘。
從閏土方面來說,最可怕的是閏土這類國民不僅沒有被喚醒,而是越來越多。而且閏土,他是一個發展的角色,是有著一個轉變的過程,小時候的閏土,是一個快樂無憂的,拿著叉子的小男孩,轉眼數十年,閏土成為了一箇中年男子,他麻木,愚昧,這份轉變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潛在的國民性中的愚昧因子並沒有因為社會有識之士的呼籲而消失,而是一直潛伏在國民性中。一百年過去了,國民性依舊沒有消除掉。
-
4 # 手機使用者96374426024
現在社會的優越性任何時代無法比,我不明白人們怎樣才能達到目的,故鄉永遠在各個流在外自私的旋律歷朝歷代只要有人類生存,就有思念就有孤獨,那是自我感情最濃回味。我時常在外打工東奔西走年以五十還在外《故鄉……》
-
5 # 使用者85798870159
茅盾《評四、五、六月的創作》:過去的三個月中的創作我最佩服的是魯迅的《故鄉》。我覺得這篇《故鄉》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瞭解、隔膜,造成了這不瞭解的原因是歷史遺傳的階級觀念。
這篇文章是魯迅於1921年根據真情實感創作的,他在1919年回故鄉期間,耳聞目睹了在地主階級和軍閥官僚的統治下的中國農村瘡痍累累,農民生活不堪重負的艱難處境。 作者早年間懷揣著“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驀然回首,卻發現“相隔兩千餘里,別了二十多年的故鄉”似乎黃粱一夢,小說開頭極力渲染悲涼蕭瑟的深秋景象“天氣又陰晦起來了、遠近橫著的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絲活氣。”“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於是又趕緊自我安慰:故鄉本也如此,未必有我所感到的悲涼,因為我這次回鄉,本也沒有什麼好心緒。原來故鄉本沒什麼變化,只是看故鄉的人在歷經了“走異路,逃異地,尋求別樣的人們之後,卻仍然在為生活辛苦輾轉,因此心中難免有些感嘆。
這故鄉是這樣,故鄉的人也同樣如此。我童年時最好的玩伴閏土,在我心中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他會捕鳥,會挑好看的貝殼,會在金黃的圓月下去看瓜,捉猹。總之就是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和興趣,是一個十足的小英雄形象。他的出現,給“只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即使我也只是在想象中體會捉鳥、看瓜的樂趣,這只是存在於想象中。“但要記起它的美麗,說起它的佳處來,我又沒有影像了”所以,這些美好的回憶,也只是一個幻想而已。而隨著經歷的事越來越多,中年閏土卻使我驚愕,變成了一個神情麻木,囿於封建禮教的人。茅盾將“我”和閏土之間的隔膜稱之為歷史遺傳的階級觀念。閏土分明說出的那一聲‘老爺’,讓“我”感到了“厚厚的障壁”,並且解釋說以前之所以‘哥弟’相稱,是因為那是年紀小,不懂事。現在在如此,就不成什麼規矩了。而這‘規矩’便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尊卑有序的封建禮法觀念,閏土對水生說‘給老爺磕頭’就是將這禮教傳下去。“我問他的景況,他只是搖頭;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
鄉土人用勢力羨慕的眼光打量著從城裡回來的人,而他們卻是依然懷念小時候的時光,期待著還能找到濃郁的鄉土情結,卻發現怎麼也打不破這隔膜。是我變了還是故鄉變了呢?我反而覺得,是魯迅自己變了:小時候的迅哥兒喜歡捕鳥,嚮往著去看瓜、撿貝殼兒,現在還會喜歡嗎?因為他現在“放了道臺,有了幾房姨太太,出門都是八抬的大轎”,而現在的閏土卻是為生計發愁,自己也是不喜歡“像他那樣辛苦恣睢的生活”,閏土在灰裡藏著一些器皿,和當初抓鳥沒什麼本質區別,只不過那是年幼,現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不屑於做那些行為罷了。
小說從還鄉到再次出走,在回北京的船上,回想起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裡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記,現在我所謂偶像,不也是我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到底還是去了異鄉,到了異地,而閏土還是堅守著生他、長他的土地。這也映射了在外漂泊的遊子再回鄉時的感受了吧,兩種不同的環境造成的隔膜很難再消除。這種輪迴又發生在我們的後代身上,水生和宏兒會繼續延續,就好似小時候的我們。當下的人們不也是這樣,精神家園的迷失、夾雜在鄉土情結和對現代生活的渴望。
-
6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論今日之魯迅,名非魯迅,實名某某。人們只知魯迅,不知某某,故而稱之曰,今日無魯迅,乃不知魯迅更名,已稱某某是矣)
今日魯迅誰可知,因為眼瞎不可識。
魯迅已非名魯迅,實叫某某又某之。
——(閏土與魯迅)
其一。
前閏土與後閏土,一個活潑一麻木。
生活逼來無可奈,日日夜夜苦中苦。
其二。
前魯迅與後魯迅,小時貪玩大讀書。
只因家中錢未少,遠渡日本方可出。
其三。
讀書不讀書,長大分兩路。
一成老爺影,一成刨黃土。
黃土敬老爺,老爺懼黃土。
偶見驚一訝,怔下奪路出。
有難未相問,情誼此刻無。
夫子何為哉,心也不可呼。
人世冷與暖,眼底一望錄。
-
7 # 歷史守望者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寫的是少年時代我和閏土的故事,那麼《故鄉》屬於我和閏土的結束篇。我一直都認為魯迅先生的小說是不可以讀太久、太細的。每一篇小說當中都帶有朦朧壓抑,這種壓抑就像演員入戲太深,久久難以自拔回到現實的感覺是一樣的。
先生的文章寫於100多年前,今天讀起來仍然振聾發聵,耳響回鳴。閏土作為陪伴魯迅半生的一位玩伴,魯迅先生一生經歷豐富,為什麼回多次成為筆下的主角呢?
閏土不是單獨某個人,而是一群人的成長曆程很多人讀《故鄉》、《少年閏土》總是會感慨閏土從一位天真勇敢的少年,變成一個邋遢懦弱的中年男子。它代表著普羅大眾的人生軌跡,因為每個人都能從閏土的身上看到普羅大眾的身影。閏土的經典就在於,他就是生活中的你我,歷史中的普通人。
他們都去哪了音樂大師朴樹先生成名作《那些花兒》曾寫道“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
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回想,小時候曾經一起下河摸嚇、上樹掏鳥的小夥伴哪去了。
時光如流、歲月不居。時光帶走的不僅僅是為了討生活離我們而去的小夥伴,也帶走了我們自身的少年英氣。池塘邊榕樹下,曾經以為可以和小夥伴在村裡蓋建瓦房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可是終有一天。包括你我,我們都成了閏土。
百年前的魯迅先生是閏土,百年之後的我們殊不知也是閏土閏土是一種符號,是與生活妥協的表現。魯迅先生寫閏土的人生軌跡何嘗不是寫自己呢。
魯迅先生曾經用過“宴之傲者”的筆名,以此自嘲。自己的哥哥娶了兩個日本姐妹為老婆,她們把魯迅趕出家,魯迅自嘲家裡是女人掌權。
魯迅此時的無家可歸、無依無靠像不像中年閏土過著生活飄搖、靈魂流浪的日子呢。
“他揀好了幾件東西: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副香爐和燭臺,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們這裡煮飯是燒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們啟程的時候,他用船來載去。”這不就是魯迅被兩個日本嫂嫂逐出家門搬家的場景嗎?
“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麼。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這或許也是魯迅在暗示與哥哥有所隔閡,希望下一代人能夠仍然一氣,千萬不要像他們這一代人一樣。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魯迅筆下的閏土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單一個體,而是一種符號,一群人。它代表著魯迅先生自己,代表著魯迅生命中的玩伴,也代表著普羅大眾,更代表著後來的我們。
-
8 # 心中的鳳凰城1971
中年之閏土比比皆是。可能很多不必為吃飽肚皮發愁,但各方面生活壓力比從前年代反而更大了。你,我,他,很多都是現代的閏。悲哉。
-
9 # 蘭秋1969
現在重溫魯迅先生的《故鄉》真是越來越有感覺了,欽佩魯迅先生的眼光,把社會看的如此透徹,把人性的東西寫的入木三分!現在依然很有借鑑!
-
10 # 使用者2296848603753
每次看到魯迅先生的名字,總有一種衝動感,彷彿又回到了上學時學習先生的文章一樣懷著敬畏之心,我們的文藝戰線也許真的出不了魯迅先生這樣的人了,奴性畏懼性扼殺了人的創造力,沒有好的思想也就出不了好的文學作品,我們每個人應踐行一種崇高的思想,那就是為本民族奉獻智慧與熱血。
回覆列表
我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社會上少了一些為民請命的人,多了一些思想麻木的人。不知道這樣理解是否正確,我十分同意這種觀點。這裡所說的閏土,指的是中年閏土。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閏土身上的三個特點:忠厚老實、思想麻木、等級觀念強烈。縱觀當今社會,忠厚老實這個特點已經不適合當代人了,當代人狡詐多變。思想麻木這個特點存在於許多人的腦海裡,每天都在為生活而勞苦奔波。長時間做一種工作,枯燥無味,身心疲憊,思想早已麻木。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僅僅關注自己的收入狀況。
等級觀念強烈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從落後的封建社會一直傳到了今天,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響巨大。社會上形成了一種不是很好的風氣,那就是隻會看領導的臉色行事,見了長官之後只會點頭哈腰,卑躬屈膝,一副奴顏媚骨,惹人生厭,這種人在社會上尤為常見,沒有一點骨氣。
在今天這個和諧社會里,為民請命的人堪稱民族英雄,少之又少,大部分專家學者都在維護著領導者的利益。社會上有良知的人很多,但是敢於站出來為民請命的人很少。這使我想起了幾天前專家提出的“二胎生育基金”建議,真是一個好政策啊,不過專家們考慮人民群眾的感受了嗎?今天的閏土們和原來的閏土一樣,都在老老實實、本本份份地過著辛苦勞累的日子,不同的是,今天的閏土們升級了,眼中除了錢之外其它的都不怎麼關心了。今天的社會精英們,很有權,很有錢,很有名,但是再也不敢站出來,為民請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