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陝南阿超
-
2 # 拉風的小鐮刀
種植在水面的蔬菜有:芹菜、甜玉米、茭白、生菜、茼蒿等 水上種植出來的蔬菜比土壤中種植出來的蔬菜更鮮嫩,如果達到了有機種植的標準,更會迎來更好的市場,百姓更好的歡迎 。另外這還是一個新的機遇,由於是新的生產技術,投資規模不大,生產風險小,所以市場前景看好。
-
3 # 鄉野阿武
所謂魚菜共生,就是既養魚又種菜,魚的糞便和水中雜質經過分解過濾為蔬菜提供養分。蔬菜的根糸又能對水進行淨化,再用於養魚。這些魚為水質提供養份,作物清潔水質的糸統被稱為“魚菜共生”系統能幫助作物更好的生長。要種那些蔬菜好呢?如果你是剛入門的可能選擇一些蟲害較少的葉菜來種,比如萵苣、西洋菜、水芹菜、空心菜等好多進階蔬菜都可以種的,特別是空心菜最多人種了,遇水逢生,市場又好,個人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
4 # 使用者58617927821
魚菜共生的這種新模式已經很多人知道了,或許很多人不敢玩可能是因為投入有點高,農村老了,農民老了,農業老了,農業再沒有好的創新,將會奔潰,特別是蔬菜行業,下面和大家講的這個模式不需要投資很多,特別是養殖泥鰍、黃鱔、青蝦、甲魚等水產的最佳搭檔,增加收入,一畝地產生兩畝地的收入。
湖南張家界有個一直養殖泥鰍的農民,為了增加產收,前年開始在水面上種起了水芹菜,在水面上放浮床,浮床上種水芹菜,不需要泥土,不需要施肥,不需要打農藥,不僅口感好,脆嫩度也比普通的好很多,還可以吸收魚塘中過量的氮磷、淨化水質,提高泥鰍、魚蝦的品質和質量。一年可收割幾次,實現了畝增產利潤兩三萬。 剛收割完又自己冒出嫩苗了。
-
5 # 建設玻璃溫室大棚
魚菜共生模式很好,也可以說是生態迴圈模式,可以降成本多收入的一個模式,魚的糞便在水裡分解過濾,菜的根系吸收營養成分,菜的根系可以淨化水質,達到一個可迴圈利用目的。
葉菜之類的都合適,吸收水分比較大,生長期短而且高產品質好,用於觀光體驗等。
也可以蝦菜共生,鱉、蟹等,都可以,模式是好但是懂得這方面的設施建造,合理科學的設計建造。
-
6 # 踏火逍遙說魚
實現“魚菜共生”,什麼菜最合適?
魚菜共生這種生產模式是最近幾年來比較火的一種種養結合的模式,其主要的生產方式就是在養魚的水體裡種上蔬菜,透過蔬菜來吸收水體中的有機肥質而起到改善養魚水體的水質,最終的目的是實現魚和菜雙豐收。
其中主要方法有迴圈水養魚種菜及魚塘用浮床來種菜,另外就是小型的種種植床種菜(一般用在家庭的觀賞魚中)。那麼對於魚菜共生中的一個主角“菜”來說,一般我們以種植物什麼品種的菜最為合適呢?這種對魚菜共生系統來說,還得看一下我們採用哪一種模式才好說,一般來說以下幾種蔬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空心菜:這種是目前在魚菜共生模式裡種的最多一種菜,這種菜易活、產量高,而且這種菜在水裡種出來的口感會比在地裡種出來的要好很多。魚菜共生採用種空心菜,不論是用浮床來種還是用種植床來種都可以所以深得生產者的喜愛。
-
7 # 漁人劉文俊
“魚菜共生“淨化水質有效果,不但種菜,還可以種植很多有效益的植物。請看:
近年來,重慶的"魚菜共生"模式已經推廣多年,淨化水質效果明顯,"魚菜共生"可以消納池塘廢棄富營養物質,對漁業環境進行修復,改良池塘水質,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因工藝製作繁瑣等等因素,目前業主普遍性的接受度不高,推廣有一定障礙。但是,在目前的養殖環保整治強度不減的情況下,生態環保也是大勢所趨,也許"魚菜共生"模式值得借鑑甚至還是必經之路,本文蒐集有關資料僅供參考。
魚菜共生是一個狹窄的概念,這是最初以"菜"為主的共生模式,簡而言之,魚菜共生就是水中養魚,水上種菜,魚的排洩廢物成為植物的生產養料,植物生長則轉化為可供人們吃食的菜品或者為魚類提供食物的一種綜合種養新模式。現在已經不侷限於"菜"而是凡是能夠正常生長的物種均可移植於此模式中,包括水稻、魚草、花卉等等。
宏觀上來說,"魚菜共生"應該稱之謂"動植物共生"系統技術,透過“魚菜(稻、花卉)共生”生物修復技術,能有效提升池塘水質,提高池塘養魚的生態安全水平。
水生植物作為水體初級生產力,可以控制水質不肥和魚塘藻類的生長,起到很好的淨水作用。養殖者可根據魚塘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水體中合理引植適宜水生植物,調節水體水質改善溶氧水平,"魚菜共生"也許是水質改良的最好方法。
採用"魚菜共生"的生態方法,可以達到調整、改善、保護魚類自身及生活的環境,控制甚至消滅病原,達到合理調整水體生境、又可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這也是順應當代綠色養殖及環保的需要。
(冬季黑麥草)
(夏季水稻)
“魚菜共生”是一種涉及魚類與植物的營養生理、環境、理化等學科的生態型可持續發展農業新技術,它把水產養殖與蔬菜生產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透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水質無隱患,種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長的生態共生系統,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地迴圈型農業生產模式。
(折耳根長勢良好)
魚菜共生,簡單地說,就是在養魚蝦的池塘種蔬菜,利用魚類與蔬菜的共生互補關係,池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將漁業和種植業有機結合,實現池塘魚菜生態系統內物質迴圈,互惠互利。
魚菜共生,生態養殖,不僅可以淨水,降低池塘水體富營養化,還可以透過光合作用為池塘底部的水產動物增加氧氣,遮陰避暑,最終提高水產品質量,而且賣“菜”也許還有一筆收入,還可以探索利用空心菜飼餵草魚、豬、肉牛等食草動物,可謂一舉多得。
"動植物共生"系統技術,透過“魚菜(稻、花卉)共生”生物修復技術,能有效提升池塘水質,提高池塘養魚的生態安全水平,是過“環保”關的重要技術措施,應引起水產行業部門和養殖業主的高度重視。
池塘種植蔬菜就是消耗水體有效氮而達到淨水的目的,較肥的池塘適合開展水上蔬菜種植,水質越肥,種植蔬菜比例越高。
(魚稻共生)
浮萍(浮薸)
目前,"魚菜共生","魚稻共生",對防治魚病,清瘦水質確有一定的效果,在當今環保整治的壓力下,今後可能會有前途。但因操作有一定的難度與麻煩,目前養魚戶大多還不樂意接受。在具體運用中可以改進,比如可以不要浮床(就省去煩瑣程式)換用圍網拉線將其侷限於一定的位置,種植品種可以用水白菜、水葫蘆等等栽植。
-
8 # 起點農業
前言:“魚菜共生”作為一種形象的種養模式,在這裡的“魚”並非指的 就是魚,它可以是螃蟹、蝦等其他的水產品。在這裡“菜”來講,並不缺取決於菜,而是菜的種植方式。在魚菜共生的系統中“菜”的種植模式以水培或霧培方式進行,並且蔬菜共生系統是一套全新的生態持續發展農業技術,是將水產養殖與蔬菜種植兩種不同的技術進行結合起來,達到一個相互生存的目的。在整個系統執行中可以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特點,形成一個微型的生態圈。
▲ 現實中魚菜共生系統
魚菜共生系統的介紹對於魚菜共生系統,在一般人看來就是魚(水產)與蔬菜一起進行的,這樣的說法也只是表象的理解而已。在實際當中魚菜共生系統是一項非常嚴謹的系統,簡單點講魚菜共生系統分為三個區域水產養殖區域、蔬菜種植區域和過濾區域,不過魚菜共生系統的核心就是過濾區域,它主要包含迴圈過濾增氧系統、微生物硝化系統、蔬菜種植系統 。在這個三種核心的技術支援下,才能實現系統的零排放、生態迴圈的高效性,保證整體系統的穩定執行,從而實現魚菜共生系統的生態發展的迴圈模式。
⑴迴圈過濾增氧系統①系統結構介紹
迴圈過濾增氧系統主要包含迴圈泵、微生物過濾反應器、發酵分解過濾袋、零耗能混氧器、加溫造浪混氧器和硝化種植槽及水產品(如魚肥、蝦殼)收納器等裝置和結構單元構成,實現對蝦糞殘餌的收集、有壓厭氧發酵、亞鹽氨氮硝化分解、植物根系吸收和養殖池造浪增氧的效果,完成對養殖水體的迴圈過濾增氧功能。
▲ 魚菜共生系統原理
②系統執行過程
在水迴圈中,把水中的剩餘魚食、糞便等過濾收集在反應器中,並經過有壓厭氧的微生物發酵。在發酵後會有氮氨等元素的形成,在進入到硝化菌區進行分解,轉化成可以作物植物吸收的成份。
⑵硝化種植系統①系統基本結構
在整個消化種植系統包括種植管、硝化球、發酵分解過濾袋等裝置和結構單元構成,實現對於大分子有機物的收集、發酵、分解硝化和植物吸收的作用。
▲ 硝化種植系統原理
②硝化種植系統執行
在上面的圖中,大體可以看出來分為種植區和消化分解區。整個系統的運作是有養殖區域的水進行迴圈泵,迴圈到這裡,經過一些的過濾、發酵等過程,逐漸把水產的中物質轉變成作物生長需要的肥料,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在實際的運行當中還是需要很強的技術要求的,這些是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用普通的語言進行的描述。
▲ 魚與菜共存形式
⑶蔬菜種植系統
這裡就是屬於“菜”種植的核心區域,在上面也簡單說過一下。在魚菜共生系統中,菜的種植就是採用就是水培、霧培以及基質培,在這裡的基質培只能選用岩棉基質。對於水培與霧培來講,它營養成份主要是來源養殖中魚的糞便進行一系列的發酵,形成作物生長需要的肥料。這個與傳統的無土栽培基本類似,經過植物吸收後,還會流入到養殖區域,不過經過種植設施的水需要經過過濾處理,才能再次流入到養殖區域中。
魚菜共生系統中“魚”與“菜”關係在上述的文字中主要介紹的魚菜共生的系統執行原理,對於這個朋友說到在魚菜共生系統中,種植什麼菜最為合適?這一點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沒有明確的答案。說的簡單點就是魚給蔬菜養分,而蔬菜進行一些氮的吸收,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而對於整個魚菜系統中種植菜的模式上來講,就是無土栽培的的模式。所以說可以進行無土栽培的蔬菜都可以在魚菜共生系統中進行種植。
⑴在魚菜共生系統中成功養殖的水產品
在整個魚菜共生系統中已經成功養殖過的有羅非魚、鯉魚、鯽魚、草魚、寶石鱸魚、池塘淤泥、加州鱸魚、澳洲淡水石斑魚等,而觀賞魚可以餵養錦鯉、鬥魚、金魚等。另外還在去年進行的螃蟹、南美對蝦進行了魚菜共生養殖。
▲ 魚,是上圖藍色大桶中的魚
⑵在魚菜共生系統的中種植過的蔬菜
在前面我也大概的介紹了一些,可以進行無土栽培的蔬菜都可以在魚菜共生系統中進行,在選擇上需要區分一些魚的品種,但其中大部分都可以直接進行種植的。雖然純粹的無土栽培系統與魚菜共生系統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其中的核心就是魚菜共生系統的營養供給不同於傳統無土栽培的營養液,而種植設施是可以進行通用的。在選擇蔬菜的品種來看就有很多,主要有種植經歷的:生菜、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麥菜、西紅柿、黃瓜、茄子、草莓、西瓜、平菇、香菇、木耳、猴頭菇等,在這其中不僅僅可以種植蔬菜還能種植水果和食用菌。
總結:魚菜共生系統在如今還是在發展的階段,並沒進行規模化的普及。從市場的前景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的,現在沒有普及的因素主要是設施的投資比較高、運營的技術人員比較缺乏。單純的魚菜系統建設基本在500元/平米,這樣高額的投入,一般傳統的養殖戶或種植戶來講,確實感到嚇人。就連我這個做農業設施多年的人,也感到投資的巨大。
回覆列表
實現“魚菜共生”,可以種植在水面的蔬菜有:芹菜、甜玉米、茭白、生菜、茼蒿等
水上蔬菜是指在無土的條件下,在水上種植出來的蔬菜。在很多人眼裡,把蔬菜苗放入水裡,不用土,會死掉。其實不然,所有植物都有水中生長的潛能,並不一定非要土壤才能生長,土壤只是起固定植物的作用。特別適合在水上種植的蔬菜有芹菜、甜玉米、茭白、生菜、茼蒿等。
為了在水上種植蔬菜,就必須在水上搭建漂浮架,一般是下面用泡沫,然後用塑膠或木頭固定。在泡沫上要挖一些直徑為5釐米的圓洞,把蔬菜的苗子放到洞裡,讓根系接觸水。儘管沒有土,但是種植蔬菜的水的營養一定要跟得上,這要根據所種植蔬菜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針對性配製。
水上種植出來的蔬菜比土壤中種植出來的蔬菜更鮮嫩,如果達到了有機種植,更會受到市民的歡迎。另外,由於是新的生產技術,投資規模不大,生產風險小,所以市場前景看好。水上蔬菜種植適合全國所有地區。一畝水塘的一次性投入不超過4000元,包含第一年搭建的漂浮架、施肥、育苗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