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就說沒人和我名字一樣

    一切都是猜測。我個人覺得秦始皇是一定看過山海經的,而且是完整版。自古以來,皇帝擁有的資源都是毫無疑問最好的,《山海經》這種奇書,他沒有理由沒看過。至於為何那麼執著於長生不老,可能上古時代,真的有人成仙得道吧。如果沒有先例,一個掌握了全國資源的人又怎麼會輕易相信呢。

  • 2 # 錦翼

    秦始皇大概是看過的吧。

    不過他看到的山海經跟你看到的不一樣。

    山海經這本書的作者不是一個人,其成書年代從戰國到漢朝初年,不斷有人增刪。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肯定不是最初的模樣了。

    例如在《論衡》裡提到的一些山海經情節,我們現代流傳下來的版本就沒有。

    所以秦始皇作為戰國的終結者他肯定是看過山海經的。

    他看到的時候大概對上面記載山川地理最感興趣,這是他打仗要參考的啊。

    後來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開始巡遊工作,他就是要看看自己的疆域。

    作為一代雄主,他為什麼要相信長生不老。

    那是因為在當時流傳著許多神仙故事。

    那時候的神仙大概就如同王充在《論衡》裡說的,長著常常的羽毛,可以飛翔。

    他們給你一粒不死藥就可以長生不老了。

    他作為一代雄主,打敗了六國,打敗了所有的敵人,但是他打不敗另一個敵人:時間。

    時間最終會摧毀他。

    對於秦始皇來說還有許多大事要幹啊,例如南越還沒有統一,他派出的軍隊還沒回來,胡人雖然不敢南下而牧馬,但還是沒把他們最終消滅掉。

    這麼多事要做,秦始皇需要時間。

    正所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秦始皇就是這樣啊,何以解憂,唯有長生。

    於是他派人出去尋找不死藥,徐福出發了,再也沒有回來……

    他最終還是倒下了,隨著他倒下的是他的帝國。

  • 3 # 河東來

    有一個猜想,所謂長生不老,其實可能是道家的“春派道家”為了逃離秦始皇的控制甚至誅殺,給秦始皇下的套。

    孔子有個很著名的主張,叫“春秋大一統”,當時一年就只有春秋兩季,這就是“太極生兩儀”,而儒教國家的祭司階層道家人物實際上分為兩類,以道家學術或稱為黃老學說來劃分,第一種是道家黃帝學說的《道經》,他們重點關注建設,可以稱之為“春派道家”,後來類似於西方《聖經》地位的《道經》被秦始皇焚燬;第二個流派是道家老子學說的《道德經》流派,重點開始關注誅殺,可以稱之為“秋派道家”,由於後來其傳人韓非子提倡“無為而治”的方法是“君無為,法無不為”,基本上類似於古代的“一元制君主立憲”,秦始皇在他們鼓動下實施了“焚書坑儒”,所以後來掌握話語權的儒家稱其為“法家”,以區別於自己思想啟蒙者的道家。

    “春秋大一統”,就是孔子主張,儒教的祭司階層,不論是“春派道家”,還是“秋派道家”,作為宗教勢力應當追求統一,世俗管理,行政勢力也應該推崇統一。

    “春派道家”屬於傳統道家,他們的傳人莊子提出了實現“無為而治”的方法,叫“君無為,而臣有為”,基本上就是古代的“二元制君主立憲”。

    當時秦始皇採用了法家(“秋派道家”)的主張統一了天下,道家(“春派道家”)已經發現了法家意圖透過秦始皇實現“秋派大一統”,而不是“春秋大一統”的目的,他們就有一部分人士謀求欺騙秦始皇,鼓吹海外有“長生不老藥”,讓秦始皇派武士去尋找,然後他們策反了武士的頭,就是齊地的墨家鉅子徐福,騙取大量人員,物資去海外建國,據信應該就是後來的日本。

    日本現在與這個猜想有聯絡的例證主要有三點:1.日本的天皇是神而不是人,中國的皇帝則是大神中的大神,宇宙主宰的意思;2.日本也有“士”的概念,只不過是武士為主的武士家社會階層統治國家,並且“墨社會”至今在日本都是可以合法存在的,中國則是以文士階層為主的儒家社會階層統治國家;3.日本有“神道教”,中國有道家,也有道家推演出的道教,而日本的天皇和幕府的關係,則十分接近莊子等“春派道家”主張透過“君無為,而臣有為”方式實現的“無為而治”。

    應該說,“春派道家”的下套非常成功,秦始皇本來含義是“始皇帝”,那麼他本來確信自己是非死不可的,但由於受到存在“長生不老藥”的虛幻思想,就一直沒有冊封太子,這是為秦王朝的覆滅埋下了隱患,而秦始皇還愚不可及的被徐福連續騙了兩次,第一說明道家的騙術高超;第二也說明秦始皇認為墨家屬於武士頭腦簡單不會騙人,上了人類慣性思維的當;第三也印證了這個“皇帝”有名無實,並不是大神當中的大神,更不是宇宙的主宰。

    個人觀點認為,秦始皇應該沒有看過《山海經》,如果有看到,也是“春派道家”有意讓他看的。

  • 4 # 七追風

    其實,秦始皇並非對“長生不老”深信不疑。

    我們認為秦始皇一直追求長身不老,主要就是看到他身邊有一群方士,還有個著名的徐福帶人去求仙——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大,自然覺得秦始皇是個瘋狂求仙的人。

    但實際上,我們結合《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山海經》來看,事情不是這樣的。

    先說《山海經》。這本奇書作者不詳,主流認為並非一人所著,而且是從戰國中期開始慢慢的增刪修補而成。其中的內容也是包羅永珍,荒誕不經。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提到了《山海經》,也說這本書過於荒誕,不能作為史料參考。

    這證明,《山海經》很有知名度,但是內容難以理解。

    那麼,傳說中為楚人或者巴蜀人所著的《山海經》,一定在秦國也非常有名,秦始皇作為戰國時代的終結者,看過的可能性很大。

    假如說秦始皇看過《山海經》,他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首先就是對遼闊疆土的嚮往,畢竟《山海經》中的地理知識豐富,雖然無法和現實一一對照,但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想探究其中的奧秘。

    其次,就是《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可能讓秦始皇有了求仙的想法。《山海經》的山川大澤中,有無數神奇的物種,比如有一種鳥,吃了它的肉就會不想睡覺(《南山經·基山》);比如有一種土,塗在牛馬身上,牛馬就不會生病了(《西山經·石脆山》);比如有一種魚,吃了之後人就能無憂無慮(《北山經·帶山》)……

    這些神奇的東西,就算不能讓人昇仙,弄到手也非常有用。

    那為什麼說秦始皇對“長生不老”興趣一般呢?

    如果你認真看過《山海經》,就會發現其中記載的神仙,主要是在西邊。《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記載,簡直就是明擺著告訴別人:這裡就是神仙居所,來修仙吧!

    從數歷山的“白珠”開始,高山、女床山、龍首山、鹿臺山、鳥危山、小次山……美玉、丹砂、黃金,一堆好東西,而且越來越多。再接著看的話,就到了神話傳說中的不周山、崑崙山、玉山、軒轅丘、天山……直接說明了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也就是說,秦始皇如果看過《山海經》,就一定知道《西山經》所描繪的地方,才是求仙的終極目標。而且,就算秦始皇沒有看過《山海經》,秦地就在西邊,相關的傳說也一定聽說過。

    (徐福東渡)

    但是,我們看不到秦始皇派人去尋找崑崙山、軒轅丘,或者尋找西王母的記載。他寧願讓徐福去大海上碰運氣,為什麼不派人去西方呢?

    很簡單,秦始皇並沒有對找到神仙抱有太大的希望。當時的那些方士們,研究最多的就是煉製“仙藥”,但是我們在《秦始皇本紀》中看不到秦始皇吃仙丹的記載。(想想明朝的那幫皇帝們,快把仙丹當飯吃了。)

    既不去西邊找神仙,又沒有吃“仙丹”的記載,你能說他對長生不老深信不疑?

    那秦始皇為什麼養著這幫方士呢?為什麼又讓徐福帶人去找長生不老藥呢?

    首先,那個時候人們都信鬼神之說,秦始皇也不例外,找神仙算是“例行公事”,能找到最好,找不到就算了。

    其次,秦始皇當時面臨一個大問題,就是如何順利推行郡縣制,不引起天下大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三十四年,咸陽宮的酒宴上,博士七十人討論郡縣制的問題,秦始皇把這個問題下到朝廷繼續討論,丞相李斯建議全面實行郡縣制,秦始皇採納了。

    這是一項重大政治事件,我們可以肯定,秦始皇本人是堅定的支援推行郡縣制的。但是在當時,很多人對這個政策是持反對意見的。要想順利的全面推進,就必須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援才行。

    秦始皇自然知道,各國的舊貴族一定不會真心支援的。所以,他想努力爭取各地的儒生的支援。

    所以,最初秦始皇是很善待儒生的,你看秦始皇三十四年的這次酒宴,一群儒生反對郡縣制,秦始皇也沒生氣,就是不想和他們鬧翻。(但是李斯不一樣,他知道必須以法治國,推行郡縣制,哪怕和儒生鬧翻也無所謂。)

    像徐福、侯生、盧生這樣的方士,雖然“專業”是求仙煉藥,但是在那個全民相信鬼神之道的時代,他們也是各地比較有聲望的人。秦始皇要穩定地方秩序,這幫人必然用得著。所以我們看他在身邊聚集了三四百名方士,難道僅僅為了煉藥?這幫人煉了這麼多年這麼多年啥都沒弄出來,秦始皇不砍幾個腦袋?

    所以,秦始皇並非完全用這些人求長生不老藥,更重要的是穩定他們,利用他們。所謂的“焚書坑儒”,實際上是弄死了一群方士。為啥呢?因為侯生和盧生逃跑了,還順道造謠誹謗,汙衊秦始皇,這還能忍?

    秦始皇要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要實行郡縣制,最初是想採取“懷柔政策”,拉攏一幫有學問的人支援自己。結果,這幫人不識好歹,非要反著來,咋辦?弄死唄。

    好,回到題目本身,秦始皇就算看過《山海經》,也不是痴迷長生不老。對於他來說,自己的千秋霸業如何穩定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 5 # 雲夢澤中的無名之士

    首先,關於長生不老這話題,我覺得非常刺激。因為這個話題可以勾起大部分人的興趣。別說是古代掌握至高無上權力的帝王,就算是平民百姓,都是十分嚮往的一件事。

    我們縱觀整個華夏曆史,我們有太多關於長生不老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各種帝王平民人物。流傳至今的古籍可以說是車載斗量。比如在孫悟空拜菩提老祖,學習的就是長生不老之術。神話英雄后羿去崑崙山求西王母的不死藥,道教煉丹術士葛洪煉製長生不老藥,秦始皇、明唐太宗李世民、明代嘉靖皇帝等等。

    那麼長生不老對於普通的人吸引力太大,同時也代表著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人們幻想著這個世界能有一種東西,讓自己能夠擺脫死亡的終極命運,超脫生死輪迴,成就佛家所謂的大道正果。不管是黎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天子帝王等等,都對此樂此不彼。

    那麼,秦始皇到底有沒有看過《山海經》?我想這個問題是肯定,因為《山海經》是由《山經》、《海經》組成,很多內容章節在後世很多問題皆有呈現。比如大禹治水。我們知道秦國祖先大費跟隨大禹治水,而且舜帝曾需要其後代將會大出於天下,後來我們都知道秦王嬴政真的滅六國一統天下。所以對於有大禹記載的書籍,秦國曆代君王對大禹非常崇拜,所以作為秦始皇嬴政肯定會關於記載大禹治水故事的《山海經》,當然那時候還沒有成書。

    只是有一點非常明確,《山海經》跟什麼長生不老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山海經》里根本沒有長生不老的事情記載。不管是長生不老藥還是長生不老的方法,都沒有。關於長生不老的故事,很多都是因為秦始皇處於在歷史時期。他創下了那麼大的大業功績,那麼他肯定擔心自己的王朝能不能流傳下去,畢竟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情。為此,他開始迷信神仙,派出方士、術士等等去求仙問藥,以期望能夠長生不老,把自己創立下的王朝能夠世代延續下去。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權力達到了頂峰。因為三代奴隸社會王朝——夏商周,其天子權力都是非常小,實權範圍狹窄。那麼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實行的是封建郡縣制度,其皇帝的權力空前提高。那麼大的功業,天下一統,豐功偉績,誰有誰都會想自己能夠親身經歷這一切。

    但從他的後來表現來看,他只是一時興起,想尋找仙人來得到長生不老藥。但後來他還是比較務實。從史料記載來看就知道。《史記 始皇本紀》原文: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但從這一點來看,秦始皇對自己的生命已經不在抱有永生的念想。他看清了生命的真相。就算是活到800歲的彭祖又怎麼樣,最後的結局還不是逃不出死神的魔掌。

    即使掌握著擁有支配天下的權力,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的人,面對死亡,也只能乖乖就範,毫無選擇。所以後世那些對於長生不老的期盼都是痴心妄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避免高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