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泉趣藏
-
2 # 海鏡清
題主說的應該是虞允文。虞允文沒有明朝名臣于謙那麼出名,但其功業卻不亞於于謙,都是挽狂瀾於既倒,救社稷於垂危。毛澤東在讀《宋史·虞允文傳》時,感嘆:“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虞允文塑像。“欲知允文宰相業,只觀採石江頭捷。 滿望麒麟第一功,不唱陽關第三疊”
公元1161年(紹興三十一年),金朝皇帝完顏亮發兵六十萬,號稱百萬,全面進攻南宋。這時韓世忠等名將已經亡故,碩果僅存的劉錡也垂垂老矣。宋高宗依然企圖求和,只要讓我安安穩穩當皇帝,割地賠款都行哪!但完顏亮鐵了心要吞併南宋,根本就不見求和使臣。
宋高宗當時已經做好了逃亡海上的準備,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都城日落馬蕭蕭,雨壓春風暗柳條。 天際歸艎那可望,只將心寄海門潮。”
其實大軍南侵,準備工作時間長,聲勢大,是很難瞞住的。所以南宋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吳璘戍武興,姚仲戍興元,王彥戍漢陰,李道戍荊南,田師中戍鄂渚,戚方戍九江,李顯忠戍池陽,王權戍建康,劉錡戍鎮江,壁壘相望……”。
完顏亮雄心勃勃,其實他當一個詩人還是不錯的,偏偏要做皇帝:“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當時宋高宗最不放心的就是田師中,因為這個傢伙是秦檜提拔起來統帥岳家軍的,所以一上臺就大肆搞破壞。岳家軍諸名將,王貴(陷害岳飛的同謀,但確實打仗厲害)被解除兵權;牛皋被田師中毒死;董先鬱鬱而終;梁興、傅選等人也都先後被調離了現役。原有十萬大軍也削減近半,“英俊沉下僚,豺狼盡冠纓”,當年威震天下的岳家軍,已經不復存在了。
當然現在後悔藥也沒處吃去,宋高宗只得把主意打到了被秦檜破壞最輕的川軍身上,任命已故名將吳玠的兒子吳拱為襄陽府知府,率三千川軍守襄陽,替田師中當前敵。以前岳家軍獨當長江中游,甚至還有餘力支援下游。如今換成田師中,竟到了需要由四川出兵支援的地步,令人唏噓不已。
完顏亮出兵前一年,虞允文作為慶賀正使出使金國,發現金國國內運糧、造船十分忙碌。臨行時完顏亮還言道:“我將看花洛陽”。還朝後虞允文提出應加強防禦,所以南宋對金國南侵有所準備
宋高宗還是不放心,又派出成閔率領侍衛馬軍三萬進援田師中。這時本文的主人公出場了,虞允文曾經出使金國,與完顏亮接觸過,認為完顏亮狂妄自大,覺得江南可以一舉而下,不會去採用先取中游,遷延時日的戰略,必然是以下游為重,而中游不會派遣主力進攻。但他人微言輕,宋廷還是做出了讓成閔援中游的調動,導致了下游兵力不敷。不過宋高宗對中游的重視,促使其將田師中罷免,由吳拱接任,成閔節制中游諸軍,去了宋軍內部一大毒瘤。
淮西守將王權是韓世忠的舊部,但庸碌無能,是靠賣國賊秦檜(此時已死)的提拔才得以成為統兵大將。聽到金兵勢大,王權不敢抵抗,一路逃過了長江,退到採石(今屬安徽省馬鞍山市)。坐鎮淮東的劉錡本來就老得不行了,見側面出了問題,也只得掩護百姓退過長江,退守鎮江府。於是完顏亮統率金軍主力未放一箭就越過淮河,進迫長江。
虞允文時年51歲,任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被派往採石犒勞軍隊,正值完顏亮企圖由採石渡江。接替王權的李顯忠還未趕到,王權大軍潰逃甚多,餘部只有一萬八千餘人,且人心渙散:“敵騎充斥,我師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權敗兵也”。
虞允文見形勢危急,立即召集眾將,勉以忠義,“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眾人見有了主帥,頓時來了精神,“今既有主,請死戰。”於是虞允文開始成為這支軍隊的臨時主帥,有人勸他,“公受命犒師,不受命督戰,他人壞之,公任其咎乎?”這也是官場慣例,做多錯多嘛。心懷家國的虞允文大義凜然地說道:“危及社稷,吾將安避?”
虞允文隨即把散處沿江各處無所統轄的軍隊迅速統合起來,到採石江邊察看地形,瞭解敵情,與統制張振、王琪、時俊、戴皋、盛新等共同研究沿江軍事部署,決定將步騎兵隱蔽在採石磯和灘頭高地後面,水軍分成五隊:一隊在江心遊擊巡邏待戰;兩隊在南北沿江岸巡邏;兩隊在採石新河南北兩港口埋伏,以作支援。
完顏亮可不知道對面的宋軍已經一夜之間脫胎換骨,以為還是王權那個慫貨,所以還沒完全準備好就發起了攻擊。金軍七十餘船駛到南岸,百餘艘船佈滿江面,氣勢洶洶。這時虞允文打的強心針藥效快過了,宋軍有些動搖,虞允文急奔入陣,對統制時俊說:“你膽略過人,聲震四方,現在卻站在陣後,不就和小女人一樣嗎?”激將法果然見效,時俊大吼一聲揮舞雙刀衝入敵陣,將士皆殊死戰,登陸金軍的攻勢暫時被擋住。
中部水師乘機以海鰍戰船猛撞敵船,並以裝有火藥、硫磺、石灰的霹靂炮轟擊,金軍乘坐船隻都是臨時徵用的民船,船小且弱,江面上的船大部被擊沉。金軍雖損失慘重,但仗著人多勢眾,仍攻擊不止,這時正好有一批從瓜洲潰敗的宋軍經過,虞允文趕緊攔住,臨時加以組織,發給旗鼓,命其從山後鼓譟而出,金軍以為宋援兵來到,陣腳大亂,紛紛敗逃,虞允文又令以史上第一強弩——神臂弓追射,殺傷無數,金軍大敗退回北岸,死傷四千餘,萬戶二人,宋軍俘獲千戶五人及生女真五百餘人。
第二天,虞允文令盛新率水師突襲江北楊林渡口,燒燬了金軍渡江用的船隻300餘艘。
時隔不久,金軍送來文書,來招攬王權(不知道主將已經換人),好像以前曾有約定。虞允文得到書信後,馬上判斷出這是反間計,同時回書一封:“權已置典憲(王權已經被逮捕問罪了),新將李世輔(李顯忠,字世輔,時為名將)也,願一戰以決雌雄。”
沒有船隻,完顏亮只得移兵揚州。虞允文料到金軍可能會到揚州,與瓜洲的軍隊會師,攻擊鎮江,所以他向剛到任的主將李顯忠提出自己率兵相助,李顯忠當即撥出一萬六千人交與虞允文。病倒的劉錡委託虞允文統一指揮,宋軍軍容嚴整,金軍望而生畏。這時又傳來水師被殲的噩耗!
原來完顏亮還是很有想法,從海路發兵7萬,戰船600餘艘,準備直取宋都臨安(杭州),誰知韓世忠舊部李寶率水軍3000人,戰船120艘,由江陰入海北上,至膠西(今山東膠州)陳家島(今青島市黃島區的唐島)附近海域時,發現金軍船隊正在停泊避風,李寶利用金軍不善水戰、戰船油帆易燃的弱點,乘其不備,藉助南風,用火箭、火炮等兵器施以火攻,繼以短兵格鬥,一舉全殲金軍水師。
進攻中游的金軍偏師也連遭敗績。金軍以水軍進攻茨湖(今屬湖北省老河口市),吳拱部將史俊涉水登上金軍船隻殺敵,金軍船隊驚慌失措,其餘宋軍乘勢進攻,金軍戰敗退走。吳拱乘機反攻,攻佔鄧州、汝州。
最大的噩耗是金國發生內亂,反對完顏亮發動戰爭的貴族發動政變,推舉完顏雍為皇帝。完顏亮不禁大怒,在進退無路的條件下,孤注一擲。下令金軍3天內全部渡江,否則處死,這促使其內部矛盾激化。十一月下旬,完顏亮被部下所殺。金軍退屯三十里,遣使議和。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獲得極高聲譽。
《宋史》贊曰: “允文儒臣,奮勇督戰,一舉而挫之,亮乃自斃。昔赤壁一勝而三國勢成,淮淝一勝而南北勢定。允文采石之功,宋事轉危為安,實系乎此。”
-
3 # 歷史縱橫帝
澶淵之盟誕生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和蕭太后親自統兵20萬南下。遼軍單刀直入,直撲北宋京師,意圖染指整個河北。宋朝京師震動。有些大臣不但不想對策抵擋遼兵,反而盤算自己的退路。大臣們紛紛勸說宋真宗遷都,暫避遼軍鋒芒。
戰鬥過程:
宋真宗無所適從。宰相寇準大怒,陳訴如果君王捨棄帝都逃跑的話,那麼這個國家還有誰來保衛呢。於是宋真宗在寇準的建議下,御駕親征來到澶州督戰。前線宋軍見到皇帝,士氣大振,周邊宋朝軍民雲集而來。宋軍猶如打了一針強心劑,頓時一掃多日的頹靡之勢:“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遼軍大將蕭撻凜在澶州城下視察,被宋軍抓住機會用八牛弩射殺落馬。遼軍士氣受挫,戰鬥雙方陷入僵局。契丹軍隊雖然驍勇善戰,但是現在士氣低落,補給困難,也有退兵之意。《遼史》載:“將與宋戰,撻凜中弩,我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宋真宗簡直是求之不得,本來就是迫不得已才親征的。雖然楊延昭和寇準都建議宋真宗趁機對士氣低落的遼軍痛擊甚至圍殲。但是宋真宗和多數大臣都不爭氣,對他們來說能求和就很不容易了,還打什麼?要啥腳踏車啊(趙本山小品臺詞,就是別得寸進尺)。寇準無奈,雙方議和。談判雙方都是麻桿打狼兩頭怕,所以合約簽署的也比較順利。
簽署合約:
協議內容如下: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戰後雙方近百年沒有發生過大的戰鬥。雙方邊境居民迎來了難得的太平時光。直到遼宋末年,北宋看到遼被崛起的金國擊潰,以為可以撿個便宜。才由童貫趁遼國皇帝出逃之際,率兵想搶回幽雲十六州。結果被耶律大石率領兩萬軍隊擊潰。
而這個立下奇功的書生-寇準,在度過職場巔峰之後,被罷官踢出了中樞。此後,再也沒有回到開封。
-
4 # 小然和雷哥說歷史
我認為提問者應該指的是指揮南宋獲得採石磯大捷的一介書生虞允文。確實,南宋自公元1127年建炎南渡開始算起,一直到1279年崖山海戰南宋海軍全軍覆沒為止,歷時152年。在這一段分裂的歷史時期,南宋作為中原政權陸續與北方三個高度漢化的少數民族政權對峙。西夏與南宋之間基本沒有發生大的戰爭。而金國至少與南宋發次三次比較大的戰爭。虞允文是在第二次金和南宋戰爭時,透過一次特別漂亮的方式,主要是透過鼓舞士氣,然後南宋軍民同仇敵愾,大勝完顏亮統領的數萬大軍,完顏亮本人也在這次戰爭中身死。隨後簽署的隆興和議使金宋之間保持了40餘年的和平。反觀這場戰爭,其實並不是虞允文指揮有多出色,從主客觀來看,也是當時的形式所使然。主觀方面,從金國的角度來看,海陵王完顏亮是透過陰謀詭計的政變方式得來的皇位(透過殺死金熙宗完顏亶得來的)皇位得來的不正統也就算了,主要是他執政的這些年(完顏亮於1149年即位,死於1161年)濫殺無辜,幾乎把金太祖和太宗的子孫全殺光了,這還不夠,完顏亮這人還好色,表現在把後來當上皇帝的世宗的妻子烏林答氏逼死,親征南宋以獲取江南富裕的土地和美女供他淫樂,因此,喪失了作為皇帝的合法性,當前線大軍被擊潰時,後方軍心不穩,世宗皇帝在上京即位,他本人被部下殺死。這場戰爭以金國的失敗而結束。從南宋方面來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抗金名將岳飛害死,極大傷害了主戰派士大夫的心,然而並沒有迫使金國收兵,而虞允文的採石磯大捷證明南宋是有能力戰勝金國的甚至收復失地,趙構開始懷疑自己的執政能力存在不足,心灰意冷的把皇位傳給了他的養子孝宗趙眘。從客觀方面來說,世宗完顏雍和孝宗趙眘幾乎同時幾乎同時即位,執政時間幾乎一樣長,完顏雍於1161年即位,1189年去世,趙眘於1162年即位,1189年禪位。兩個人都希望修養生息,注重文治。南宋這邊孝宗的乾淳之治,金國這邊呈現出的是大定之治,而且完顏雍執政時可與上古時的堯舜比肩。再有,他們多繼任者都是蕭規曹隨,孝宗之後的光宗寧宗,世宗之後的章宗都是維持現狀的守成之君
回覆列表
這位書生就是寇準。寇準,字平仲,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
寇準19歲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因為人剛正,敢於直言,逐漸得到宋太宗趙光義的器重,一路提升。1004年,任同平章事(俗稱宰相)。是年冬天,遼軍南下犯宋,包圍了澶洲,危及東京,朝野震動。面對強敵,朝廷大部分主要官員主張逃跑,有人建議往金陵甚至往成都遷都,避敵鋒芒,以求偏安。宋真宗趙恆也驚慌失措,無心抗敵。在君臣猶疑之際,寇準堅決反對南遷,力主反擊並極力促成了皇帝御駕親征。在隨駕出征的途中,寇準始終發揮著皇帝的主心骨和戰爭幕後總指揮的作用。
大宋皇帝親臨戰場,鼓舞了前線將士的鬥志。加上寇準積極備戰、多方籌劃,戰局由宋軍防守轉向雙方對峙。恰在此時,遼軍主將蕭撻凜被宋軍床子弩射中致死,遼軍士氣受挫。遼方順勢提出議和,經討價還價,簽訂合約,戰爭結束。此戰被稱為澶淵之戰。這場戰爭結束了唐朝以來北方百餘年的動亂局面,也使宋遼之間維持了大約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儘管歷史不能假設,但在大敵當前、軍心渙散的情況下,可以想見,如果當時沒有寇準力挽狂瀾,北宋歷史提前百年結束的可能性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