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慧屋1985
-
2 # Stephine小妮
這個話題,真的是個非常考驗父母的痛點的話題,今天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家老大今年6歲,在她5歲前,我們似乎很少很少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有過焦慮和憤怒,然而6歲開始,矛盾點逐漸浮現,並愈演愈烈。家裡時常爆發孩子和爸爸的戰爭,孩子和媽媽的爭吵,最終結果都是以孩子哭泣而收場。
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徹底被孩子的負面情緒綁架了,我嘗試了很多的方法,最後以自己的認知和信念的轉換效果最為明顯。
何為負面情緒的認知?我的理解和做法是:理解自己和孩子的負面情緒,因為每個人都有情緒,負面情緒不能說就是不好的,需要遏制的,反而是需要理解和釋放的。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正確的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比如:當憤怒來臨,我們可以建議孩子想象自己的頭頂在冒煙;再比如,當生氣來臨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廚房煮一鍋生氣湯……最主要的是找到和這個年齡段相符的方法,孩子一般會很容易接受的。
再來講講何為信念的轉換?
這裡純理論的文字我就不碼了,直接舉個例子吧!比如:孩子洗澡拖拖拉拉,你實在沒忍住說了她幾句,然後她就掉進負面情緒了,一直哭鬧……面對這樣的場景,當我們不瞭解哭泣的正面意義時,我們會很心煩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甚至訓斥,命令,警告,要挾……而一旦我們知道了哭泣中的孩子是在求助,哭泣是一個排解負面情緒的好機會,哭泣甚至能癒合創傷,它更是一個自然的康復過程時,哭泣完全就成為了一種獎勵!因為媽媽讓她感到安全,所以她有機會在我面前透過哭泣解決問題。此時如果我們能這樣轉換信念,我們就有可能全然平靜地擁抱哭泣中的孩子,接納她的感受,向她表達我們的支援,我想這個時候的孩子一定會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理解她的人。
-
3 # 素抱樸
謝邀答:負面感受是外界客觀事物反作用於人的內心所產生的一種不良心理情緒。而這種不良心理情緒隨著人的成長其外在表現形式越來越複雜。孩子的負面感受一般比較直接,情緒激動、哭、鬧、不聽話等。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當然,最好是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一般容易安撫。二是在不瞭解孩子為什麼鬧情緒的情況下,先穩定情緒是重中之重。三是孩子鬧情緒,採取轉移其注意力法,先說別的事,然後再說要說的事。方法很多,只做個拋磚引玉,經驗方法還要靠家長在實際中摸索總結才行之有效。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工作將會越來越難做。
-
4 # 三歲定八十
要真正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為孩子考慮,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其實孩子往往有他們的感受,我們有我們的感受,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感受。最好是認同孩子的感受並讓孩子瞭解到我們的感受與他們是的相連的。
一、調整自己,才能帶好孩子。
所以當你注意到,你的孩子正經歷某種負面情緒,而你很想去改變它(比如,無聊、拒絕、焦慮),你首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提醒自己,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機會,可以讓他在你的指導下學習一些有用的生活技能。你要先從共情她的感受開始:“噢,寶貝,我敢打賭,當你認為同學們都不喜歡你時,你肯定會感到傷心。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有跟你一樣的感受。”你應該以這種方式開始對話。
二、帶孩子認識現實,不要活在“保護傘”裡。
負面感受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俗語有云,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負面本來就是常事。應該培養孩子的抗壓和心理承受能力為好!
三、找準時機。
當時機合適時,你可以用開放式的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鼓勵他從不同的角度來想問題:“寶貝,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同學們都不喜歡你呢?……哦,是不是你想玩遊戲的時候,其他同學似乎沒有理睬你?(回想)……還發生了其他什麼事情嗎,讓你有這樣的感受?”等等。
四、引導孩子看事情的角度。
這麼做的部分目的在於,幫助你的孩子從其他角度看待問題,希望孩子能得出如下結論:還有其他的同樣有效的方式來理解已經發生的事情。
五、告訴孩子,必須學會接受不完美。
家長要記住的是,你沒必要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實際上也改變不了),或者讓你的孩子有更好的感受。你只需要表現出你的共情和存在,然後,幫助你的孩子學習體會到他自身的感受,並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最後讓他自己做出行為選擇。
溫馨提示
我們將以最嚴謹的態度製作內容
持續推送育兒,親子,心理學相關的文章、資訊。
-
5 # 素墨濃香
什麼是感受?
感受就是諸如憤怒,悲傷,恐懼,焦慮,快樂等,它是因外在事件觸發的一種內心感覺。任何感受都沒有好壞,對錯,應該或不應該,它只是一股能量而已。
你問的“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應該是孩子的負面感受透過外在的行為表達出來的那部分,屬於情緒的一部分。
情緒分為四個部分:
感受(憤怒,悲傷,恐懼,焦慮,快樂,激動等),
身體感覺(冰冷,沉重,熱,放鬆等),
想法(對刺激事件的評價,和對感受的評價),
行為(面部表情:怒目圓睜,皺眉,微笑,肢體語言:打人,咬人,擁抱等)。
對於感受和身體感覺,是無法評判的。但是作為想法與行為,這兩個是可以改變的。比如我感到很生氣,這是允許的,但是打人就不被允許了。
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和情緒?
《非暴力溝通》一書提倡鼓勵你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論是負面還是積極的感受。感受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分。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的負面感受,那麼我們就要接納他。孩子表現出一些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是可以讓其認識自己的感受,並接納自己的感受,但由此引起的負面行為則是需要家長施以合理引導。
我們可以用非暴力溝通的四步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觀察:首先是描述引起反應的事件,不論自己是否喜歡,都避免評論或判斷,其實這個很難,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可見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比如孩子今晚沒刷牙就上床睡覺了。你可能會說:這孩子,經常不刷牙就睡覺。“經常”就是評論。不帶評論的觀察為:“這個星期你有兩個晚上沒有刷牙就上床睡覺了。”
感受:自己有什麼樣的感受?避免將感受與想法混為一談。其實我們的傳統文化沒有鼓勵我們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傾向於服從長輩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如果家中有個男孩,可能因為在學校受人欺負,跟家長說害怕,不想去上學。有的家長會說:男孩子不要膽小怕事!這就是讓孩子忽略自己的感受,進而壓抑自己。
孩子說:我覺得自己很笨。家長可能會說:你不笨,我覺得你很聰明。這也是沒有接納孩子內心的感受。如果問孩子為什麼覺得自己笨?是在學校聽課跟不上,還是因為成績等原因?
孩子生氣憤怒的時候,可能表現是咬人,打人,尖叫等行為
比如:晚上遲遲不睡覺,孩子:我不想睡覺,我要玩。家長:太晚了,現在到睡覺時間了,必須睡!孩子生氣哭。
媽媽:寶貝,現在快十點鐘了,我看到你還在盡情的玩,沒有睡覺(觀察),我感覺有些焦慮(感受),因為我累了,需要安靜休息(需要),我希望你能早點睡覺(請求)。
寶寶:媽媽,我睡不著(感受)。
媽媽:哦,睡不著啊,那你想做什麼呢?
寶寶:我還想讓你念這本書,我當小老鼠,你當老鼠媽媽(需要)。你陪我看完這本書,然後我再睡覺,好嗎?(請求)
媽媽:好的,寶貝
孩子悲傷的時候,表現就是止不住的哭
比如:孩子看某個繪本的時候,因為共情能力強而哭泣,或者因為某個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因為損壞了一個小物件也哭等
這些都是可以教孩子認識他自身感受的機會
具體可以說:我看到杯子打碎了,寶寶哭了(觀察)。寶寶感覺很傷心(感受)。這時可以抱抱寶貝,有時不說話只是一個抱抱也會讓孩子內心平靜下來。因為他感受到你的理解。
孩子恐懼的時候,表現就是害怕,會說:害怕,找個地方躲起來或者一直讓大人陪
孩子都有恐懼的時候,因為孩子生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內心建構的世界和一個大人共享給他的世界。這個內心建構的世界可能充滿了妖魔鬼怪,總是時不時出來嚇唬他。家長要接受他的內心恐懼,因為那些怪物在他的世界裡是存在的。如果否認的話會讓他的內心更起衝突。孩子經常說:媽媽,有怪物,我害怕。我問:噢,怪物在哪裡?她就找啊,找到一個桌子的黑影子。後來就會經常跟我玩怪物遊戲了。寶寶經常說:”媽媽,怪物來了,你打敗它吧!“我有時候就真的喊著“七尺咔嚓“手揮兩下,說:“看,我把怪物打跑了。”孩子就很開心說:“你是個超級媽媽,我是超級寶寶。”有時我也會說:“哦,我不打他,怪物看你可愛,想找你來玩,它不是來傷害你的。打它它會傷心 的。”孩子害怕(瘦腿先生)蜘蛛,每次見到時都會說害怕,我告訴她:寶寶怕蜘蛛,媽媽小時候也害怕蜘蛛,見到蜘蛛就跑。寶寶聽了後就開心的問:噢,媽媽小時候也害怕啊。一聽她的語調就知道她放鬆下來了。
無論什麼樣的感受,它只是身體內的一股能量,教孩子認識他的感受,並讓其接納並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孩子明白有人理解了他的感受,跟他在同一個陣線,他就會放鬆下來。
-
6 # 清新鋼筆556
在我有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以前,我自認為是一位好媽媽,然而,我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處的時候,讓我重新開始細心的學習怎麼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首先,孩子的感受和他們行為有直接的聯絡;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那麼怎樣讓孩子感受好?那首先就是要接受他們的感受!其次,我常常不認同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的感受不斷的否定時,會感到困惑和憤怒。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回覆列表
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
原因一:滿足需求的方法不恰當
不管孩子多氣人,其實往往都只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需求而已。如果他調皮搗蛋了,那肯定是發生了不愉快的事。切記,孩子鬧脾氣並不只與眼前的事情有關,更有可能是與孩子對將要發生情的擔心有關。
通常,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時,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思考他的真實需求,而是覺得他很煩,並責備、恐嚇他,或者滔滔不絕地講些孩子聽了無數遍的道理。
儘管這些都是很自然、善意的反應,卻是解決問題的最大障礙。被人批評時,我們通常會為自己辯護,小孩子也一樣,他們感到外界存在威脅,所以才會反擊。也就是說,孩子的無理取鬧僅僅而子是他們在用不恰當的方式來滿足自我需求。如果你能明白這一點,那麼局面一定可以緩和下來,從而更方便你教他們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
原因2:日常習慣存在衝突
父母與小孩的日常習慣不同,這就容易引發日常衝突。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引導他們養成正確的日常習慣。孩子不是一出生就會用筷子,就會說“請”“謝謝”,就會喜歡做作業。他們的天性就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這通常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困擾。但孩子最終要融人到社會中,因此他們必須學會恰當的言行舉止。為什麼可以舔冰激凌卻不能舔三明治呢?為什麼偏要穿上衣服才能出門呢?為什麼早起後要疊被子,不疊的話等睡覺時直接鑽進去不是更好嗎?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孩子不一定覺得理所當然。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天性,不管你的理由多麼有說服性。
與隨和一些的孩子相比,通常精力過剩的小孩的控制慾更強,他們也更喜歡按自己的思路去做事。當我們教孩子服從大人的要求時,衝突就會發生。而這往往會被認為是由於孩子叛逆或者不聽話
造成的,其實這只是因為大人與小孩的日常習慣、日常思維不一樣而已。
原因三:老盯著孩子的錯誤行為
你關注什麼,什麼就會增多。如果你把注意力都放在問題本身,那你會發現更多的問題。但如果你堅信會有解決的辦法,你就會發現事情很容易、生活很美好。因為一點小事就反應過度,其實是在剝奪孩子的動手能力,因為這在告訴他們,沒有你的幫助,他們就無法獨立處理問題。因此,減少對錯誤行為的過度關注,或者在孩子受到挫折時採用更為委婉的迴應,都會更有用。同時,你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正確行為,這樣有利於孩子保持下去。
完全忽視錯誤行為也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孩子在做壞事的過程中可以嚐到很多樂趣。忽略孩子不好的行為並不能使其改正。聰明的家長會盡可能地預見這些情況,第一時間防止這些行為的發生,並幫助孩子在錯誤中汲取教訓。
解決方案
第一:避免和孩子正面衝突爭吵
通常我們內心並不想吵架—但我們稍不注意就會陷進吵架的漩渦。當我們想糾正孩子的錯誤時,吵架便開始發生。為了孩子好,我們就說了他們幾句,但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適得其反。
第二:巧妙的糾正孩子的錯誤
批評通常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可能會把這種情況中形成全盤否定的狀況,大人都不喜歡聽別人的負面評價,何況是孩子,所以鼓勵教育很關鍵。
第三: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