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溫歡宿彌鳶

    第一項,世界首個石油井

      石油,大家都知道這玩意的重要性。新中國開發大慶油田的時候,費了極大的精力。但很少人知道的是,世界上第一口油井是明朝建成的。1521年,四川嘉州建成明朝首個石油井。

    第二項,世界首顆水底雷

      水雷猶如地雷,是窮人的武器,一旦數量上來了,可以有效的阻礙敵人軍艦,當然也阻礙了自己,在近代軍事上發揮著重要作用。1549年,明朝製造出水底雷,為世界上最早的水雷。

    第三項,牛痘預防天花病

      在古代社會,人類最大的敵人是什麼?天花病絕對是最重要的之一,但被明人攻克了,造福了人類。1567年,在寧國府太平縣試行痘接種方法來預防天花疾病,後來更加傳入歐洲。

      第四項,火爆法採礦技術

      工業革命的需要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動力,一是原料。如果有了蒸汽機,但沒有原料,一樣白搭。1596年,明朝發明火爆法採礦技術,讓採礦變得更加容易,尤其是煤礦蒸汽機主要糧食等。

    第五項,不畏雨的燧發槍

      1635年,火器研究家畢懋康發明了燧發槍。這種槍在雨雪天也能使用,這是中華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隨著明朝淪亡,滿清的思想侷限性,導致了火器發展停滯不前。

  • 2 # 萊駒為右

    明代同時期,西方開始文藝復興,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逐漸追趕並超越中國,總的來說明朝時中國科技水平並不落後西方。領先世界的發明還是有一些的。

    1、發明十二平均律:朱載堉證明了勻律音階的音程可以取為二的十二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比歐洲人提前了數十年。朱載堉不僅是科學家和音樂家,而且還是樂器製造家,他不滿足於因循舊說,敢於向歷代相傳的律制理論提出疑問,另立新說,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研究,精心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樂器——弦準,把十二平均律的理論推廣到音樂實踐中。

    2、發明人痘接種方法來預防天花疾病,後來更加傳入歐洲。

    3、火爆法採礦,用火加熱岩石,使岩石內部結構受到破壞。有時用火燒熱岩石,潑冷水或醋使岩石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破裂,或在醋的作用下變酥。

    4、發明了水雷。明朝時期的為了適應水域作戰,就發明了水雷,當時叫“水底雷”,這項技術比西方國家要早至少二百年。在萬曆時期,一次日本突襲北韓時,當時明政府就派出一支海軍增援,就部署了水雷給日本海軍重創。

    5、

  • 3 # 冷月讀史

    一、世界最早的地雷發明者是明朝將領戚繼光

    這項發明領先了歐洲300年,就連水雷也在1549年發明出來。這兩種在各種戰爭中被廣泛應用的武器,最早發明於明朝。

    二、石油勘探技術的發明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但是它卻是黑黃金,是現代一個國家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但是,這項資源的發現,最早是在中國,第一口油井由華人開鑿。在1521年四川嘉州開鑿成功,這比蘇聯開鑿的世界第一口油井早了300多年。

    三、燧發槍的改進

    燧發槍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在戰場上被廣泛應用,最早是由法華人馬漢發明的。雖然說法華人造出了這個槍,但是由於工藝的限制,造價很昂貴而且不穩定,很難被大規模應用。後來明朝的火器專家懋康對馬漢發明的燧發槍做了深度改良。不穩定因素得到提升,還克服了之前雨天、大風不能使用的限制,射速,精度,殺傷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醫學領域舉世矚目

    天花是死亡率極高,曾讓世界都恐怖的傳染病,對於患者都是單獨隔離,任其自生自滅。就這項世界疑難雜症,在明朝時期就被攻克,1567年實驗成了兜接種預防天花的方法,後傳入歐洲被廣泛推廣。

  • 4 # 濤濤3959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朝代,當然了,其實歷史上的明朝等級制度是非常森嚴的,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算的上歷史上最沒有背景的一位皇帝了。有的也是稱朱元璋是農民皇帝,因為小時候的朱元璋做過農活,對民間老百姓的生活也是深有體會的。上位後的朱元璋疑心非常重,大肆的殺掉了很多的功臣以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權利。其實,在明朝這樣等級制度森嚴的情況下,明朝有哪些領先世界的發明?五大發明指的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第一個就是非常著名的石油斤。掌握了石油就等於掌握了賺錢的辦法,其實,後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怎樣開採石油的辦法,沒想到其實最開始的第一口石油井是明朝建成的。

    第二個就是水上的作戰神器,水雷。水雷其實就是躲在水底的一種作戰武器,當時還是可以很有效的抵禦敵人的軍艦,對於軍事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第三個是與疾病有關的就是當時預防天花病的牛痘。其實,天花是一種傳染病,在古代一直沒有治療這種病的方法,一旦患上就只有等死了,明朝時期發明的牛痘,可以有效的預防,真的是造福了人類啊。

    第四個就是採礦技術,明朝發明的採礦技術可以提高生產能力,讓採礦的變得更加的簡單,同時,可以讓採礦產量得到提高。

    第五個就是不怕雨的燧發槍,其實這種槍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怕雨,也算的上是一種火器的進步發展了

  • 5 # 五樣松下

    現代水雷的鼻祖:水底雷

    水底雷,當敵船路過時,拉動繩索,炸沉敵船。它以箱為雷盒,箱中有火藥,再有油灰粘好,使其密封,海水不得入。在明朝時期,水底雷對於倭寇有著巨大的威懾力,和與之效果一樣的讓倭寇絕望的威力、

  • 6 # 昔年舊夢

    你好!

    眾所周知,《天工開物》的作者是中國明朝著名的科學家宋應星。宋應星其字長良,系江西奉新縣人。生於萬曆15年(1587)。萬曆43年(1615),宋應星和他的哥哥宋應升同時考中舉人。於崇禎7年(1634)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筆者按:教諭即管理教育的官職)。其間,宋應星把他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10年(1637)刊行,明朝滅亡後棄官回鄉,終身再未出任,大約在清順治年間(約1661)去世。

    《天工開物》全書分上、中、下3卷,又細分做18卷。內容十分豐富,並有123幅精美生動的插圖。上卷記載了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苧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製鹽、製糖工藝。

    中卷內容包括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採和燒製,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

    下卷記述了金屬礦物的開採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麴的生產,以及珠玉的採集加工等。全書詳細地敘述了各種農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以及一些生產組織經驗和大量確切的資料,是瞭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重要文獻資料。

    然而,民國初年,有人去查《雲南通志》,發現裡面在說到冶煉銅礦的地方,引用了一本名叫《天工開物》的書。此人想要看到這本書的全貌,於是便到北京各個大圖書館去尋找,結果一無所獲;又去詢問各藏書家,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本書。由此可見,在經過滿清將近三百年的統治之後,《天工開物》已經徹底從中國“銷聲匿跡”了,連知道這本書名字的人幾乎都沒有。

  • 7 # 海佑講史

    看了一下其他答主的回答,幾乎都是神機營、天工開物等等器物技術。人們說起明朝來的時候,這方面確實比較熟悉,但是,明朝領先世界的發明,不是僅僅這麼一點的。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因為離現代太久了,就都被人淡忘了。

    今天要說到一個人,朱載堉,看名字就知道,他是明朝宗親,沒錯,他的父親是一位藩王,而他,則是世子。他最主要的發明,就是平分十二律,這是鋼琴理論的基石,也是現代音樂理論的開山鼻祖,可以說,沒有他的這些貢獻,就沒有現代音樂。但是他卻鮮為人知。

    圖:朱載堉石像

    朱載堉之父鄭藩王朱厚烷,一個儒家學說的死忠粉。雖然貴為藩王,但沒有那些富貴之人的醜陋嘴臉,是個十足的老實人。

    “老實人”,嗯,少不了一根筋的時候。嘉靖皇帝在繼任期間,仁賢改革,出現了“嘉靖中興”。

    這本來是值得一讚的事,可不知後來這位皇帝哪根筋搭錯了,開始求仙問道,嗨到入土。

    在眾人上朝焚香供拜黃帝之時,朱厚烷卻各種上書狂懟。連皇上都敢懟,下場就是削了你的爵位,再給我去牢獄好好反省。看見父親就這麼無端入獄,朱載堉這位孝子中的戰鬥機一怒之下搬出宮外,自建小土屋立下flag:父親出獄之日就是我回宮之時。

    再次回返宮中,早已是19年之後。這十幾年也讓朱載堉從淡泊明志轉向仇富,我想肯定是父親入獄一事讓當初的少年早已深諳世事了吧。父親去世後,本當繼承王位的朱載堉辭掉王位,朝野上下稱其為“天潢中之異人”。

    這麼稱呼他也不為過,身為奇葩皇室的那個明朝之中,身上多多少少也遺傳了“奇葩”的基因啊,思維肯定是異於常人的嘛。

    大約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的第一架鋼琴誕生了,而它誕生的基礎就建於“十二平均律”之上。

    而這個理論正是由朱載堉發明的,其別名又稱“十二等程律”,這是一種對樂器調律的數學原理,將一個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稱為半音,是最主要的調音法。

    圖:西方的十二律樂理

    音高八度音指的是頻率加倍(即二倍頻率)。八度音的頻率分為十二等分,即是分為十二個等比級數,也就是每個音的頻率為前一個音的2的12次方根。就好比咱們上臺階一樣,每個臺階的高度都是精確相等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精確相等!精確相等!精確相等!可別以為大概就行了哦。

    當前世界上已知的十有八九的樂器定音,都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礎上完成的,它被西方普遍認為是“標準調音”。我們回想古裝影視劇中的吹拉彈唱,不難發現其曲調的節奏感與旋律感與現代音樂的區別,這恰恰是“十二平均律”帶給我們音樂享受中最直觀的變化。

    那麼朱載堉是透過什麼方式來完成十二平均律的計算工作呢?相信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珠算吧,朱載堉就是用他發明創造的九九八十一檔雙排大算盤完成了開平方、開立方的複雜計算。

    在我們的固有認識中,珠算只能加減乘除。其實算盤,遠比我們想象的功能強大,加減乘除只是其基礎功能。在我們看來很複雜的開方、乘方運算,都能用算盤完成。

    嘉靖三年,著名的晉商數學家王文素完成了當時全世界領先的數學鉅著——《算學寶鑑》,裡面就講到了很多現代大學高等數學課程的內容。裡面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微積分。

    這本書後來被傳教士翻譯到了西方,牛頓和萊布尼茨拜讀完之後,將微積分演算法進一步系統化,並在西方傳播開來。現在我們很多大學生挑燈夜戰準備考試的時候,都會抱怨牛頓和萊布尼茨,他們為什麼要發明微積分這麼“變態”的數學。

    其實,這些東西,像鋼琴一樣,都是我們中國出口轉內銷的東西。

    朱載堉將這種音樂的數學原理研究了個透徹,併為此寫出了卷帙浩繁的《樂律全書》。朱載堉所發明的十二平均律,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直到現在誰也不能推翻它、動搖它,他所用的演算法,算出來的數字,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17世紀,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的書籍被傳教士帶到了西方,引發了一場音樂界的革命。

    巴赫這位近代音樂之父在他之後寫下了名作《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十二平均律是西方學者公認的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要是這麼說起來的話,如果巴赫是鋼琴之父的話,那麼我們的朱載堉就是名副其實的鋼琴祖父。

    朱載堉如此厲害,但其實,音樂只是他所長之一,人家追求的是全方位發展。在曆法方面,他堅持每天測量太陽過境的時間變化,透過多年的觀測和計算得出了一年具體天數的計算公式。專家發現計算公式和現代儀器測量的誤差只有17秒到21秒。

    搞藝術的嘛,舞蹈怎麼能少?他還對中國古代舞蹈進行了總結性的研究,他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舞學”這個詞,併為其規定了四綱八目,還親手繪製了大量的舞譜。

    圖:朱載堉所著舞譜

    他編創的天下太平字舞譜被認為是大型團體操的前身。中國古代的音樂和舞蹈往往是相連的,他將它們又分成兩個學科。在音樂上提出三步教學法,第一個就是老師教唱,可以一人學,可以眾人學。第二個就是可以記譜,讓學生看著譜來試唱。第三個是樂器伴奏。而我們現在的音樂教學也是沿用了這種方法。

    公元1611年,朱載堉長眠在沁陽九峰山下。而他的畢生心願就如他寫的《醒世詞》那樣:生前有一院,死後有一丘,足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歷史上沒有元朝和清朝,那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