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政變
自秦武王舉鼎而死以後,秦王宮就陷入了風雲詭譎的權力鬥爭之中。宣太后並不是立刻就獲得了秦王宮裡的權力,彼時的她還有另外一個政治對手,惠文後,即秦惠文王的正室。
此外秦王宮外還有另外一股勢力,即趙武靈王扶持的在燕國當人質的公子稷(秦昭襄王)。此時三股勢力都在對空缺的秦王寶座虎視眈眈。
惠文後扶持公子壯,宣太后則扶持自己的二兒子公子芾,並得到樗裡疾的支援。當時秦昭襄王是被極力反對回國繼位的,但是卻得到了魏冉的支援。
這一點很奇怪,魏冉是宣太后的異父長弟,按理來說應該一起支援宣太后,我猜測這是因為魏冉也想培養自己的勢力,不願屈居人下。而彼時無權無勢的秦昭襄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想必這時候的魏冉和宣太后最終在私底下達成了某種政治協議,最終宣太后放棄扶持二兒子,轉而支援秦昭襄王,並最終透過發動政變的方式擊敗了惠文後扶持的公子壯。
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史記·秦本紀》
但是秦昭襄王雖然成功上位,但朝政卻被宣太后和魏冉把持,他毫無疑問成為了一個傀儡君主。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為政——《史記·穰侯列傳》
②隱忍
實際上秦昭襄王並不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君主,在沒有遇到范雎之前,秦昭襄王幾乎逆來順受的接受了宣太后和魏冉把持朝政的局面。
從秦昭襄王和第一次和范雎見面時就可以看出,當時范雎故意刺激秦昭襄王說:
“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這句話充分說明彼時秦昭襄王的權力被架空的局勢,所以秦昭襄王立刻謙虛的跪下去向范雎請教。但是范雎並沒有立刻給出解決的辦法,范雎和秦昭襄王在秦王宮裡的這次會面更像是范雎的一次自薦和密謀。
范雎成功抓住了秦昭襄王的軟肋,使得自己能夠為秦昭襄王器重。
而這就是范雎逐步替代魏冉的一個過程,秦昭襄王把范雎拜為了客卿,命令他專門和自己一起謀劃軍事。而此時的秦國軍事權力主要掌握在魏冉手中,所以不難看出這是秦昭襄王在逐步減弱魏冉的權力。
乃拜範睢為客卿,謀兵事。卒聽範睢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後二歲,拔邢丘——《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秦昭襄王也不敢過快的對宣太后他們下手,范雎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他們在朝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勢力,直到秦昭襄王羽翼豐滿時,就分別抓住魏冉和宣太后的把柄對他們下手了。
魏冉從扶持秦昭襄王上位開始,就逐步獲得了秦國的權力。他四度出任秦國的丞相,培養了大量的勢力和積蓄了大量的財富,當時范雎來到秦王宮和秦昭襄王見面時,都害怕被魏冉的耳目聽到不利於魏冉的言論。
然左右多竊聽者,範睢恐,未敢言內,先言外事,以觀秦王之俯仰——《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不過魏冉雖然一定程度上把持了秦國的朝政,但是總體上對秦國還是忠心。因此秦昭襄王只能抓住魏冉的一件把柄。
那就是魏冉以權謀私,大斂財富。當時的魏冉多有錢呢?叫做“於是穰侯之富,富於王室(《史記》)”
這些錢不必想都是透過魏冉手中的權力得到的,此外魏冉在攻打魏國和齊國時,原本應該長驅直入,但是最後都選擇了罷兵。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為相國,將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圍大梁。梁大夫須賈說穰侯……明年,穰侯與白起客卿胡陽復攻趙、韓、魏,破芒卯於華陽下,斬首十萬,取魏之卷、蔡陽、長社,趙氏觀津。且與趙觀津,益趙以兵,伐齊。齊襄王懼,使蘇代為齊陰遺穰侯書——《史記》
魏冉不僅私底下和帝國的信使以及君主通訊,有理由相信,儘管魏冉也有出於現實的考量,但是這其中想必也存在著收受賄賂的行為。
所以當范雎對秦昭襄王分析利害時就說:
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資治通鑑》
於是秦昭襄王從魏冉手中的財富作為切入點,免去了魏冉的相國職位。而魏冉深知自己也並非是清白的,所以也不敢反抗。
因為他必須為自己的以後做打算,所以他離開都城時,他積蓄的財富和傢俬浩浩蕩蕩的裝了一千多輛車的隊伍,這就是他必須要保護的東西。
穰侯出關,輜車千乘有餘——《史記》
魏冉知道,范雎已經越來越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他們的勢力也已經日漸強大。此外,魏冉並不是一個權臣,實際上他只是懂得為自己投資。
當初扶持秦昭襄王的時候他就是這麼打算的,而現在他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地位和財富。但魏冉其實並沒有權力野心,雖然他也有一些過失。
但是他在大方向上沒有問題,他是忠於秦王的,所以當秦昭襄王暗示他引退時,魏冉並沒有不願放下手中的權力。
他已經得到了很多東西,沒有理由拼的魚死網破。
有理由相信,在魏冉和秦昭襄王之間達成了某種約定,秦昭襄王不追究魏冉的過失,代價是魏冉離開都城,交出手中的權力。
而宣太后也並非沒有把柄,那就是她和情夫魏醜夫通姦的事情。這件事必然也被秦昭襄王瞭然於心,而這也足以成為扳倒宣太后的重要籌碼。
不僅如此,宣太后還和義渠王私通,並且產下了兩個兒子。究竟是政治需要,還是宣太后情不自禁?
從以後宣太后的表現來看,我更加相信這是宣太后情不自禁的表現。而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密謀,最終誘殺了義渠王。
當然還有一種考慮,當秦昭襄王剛剛繼位時,秦國根基不穩,不僅面臨著來自趙國的壓力,還面臨著來自義渠方面的壓力。
因此也可以推測宣太后是為了安撫義渠,最終不得不委身於義渠王。
而這些事情也許都成為秦昭襄王用來扳倒宣太后的資本,因為我們可以透過秦昭襄王對待宣太后的態度上可以看出。
宣太后和魏冉儘管都剝奪了秦昭襄王的權力,但是他們並沒有專權亂政,相反在魏冉和宣太后的聯合下,秦國的國力反而走向了一個巔峰。
不管她和義渠王私通是有情還是無奈,畢竟都為秦國消滅義渠做出了貢獻,而且在位期間也沒有做出禍害國家的事情。
那麼秦昭襄王完全有理由逐步解除宣太后的權力,而不是廢除她。
顯然秦昭襄王不願意和宣太后達成這種和解,而是要抓住她的把柄一勞永逸的廢除她。這位君主的心中或許存在著某種常年以來受制於宣太后等人的怨氣。
所以直接命令“四貴”遷出函谷關以外的地方去,實質上就是一種變相的流放,而宣太后被廢除後,想必從此也面臨著身居冷宮中的苦楚。
儘管魏冉和宣太后總體都是功大於過的,但是對於秦昭襄王來說,作為一位君王卻處處受制於人,或許這是令他最為憤怒的地方吧。
當然,秦昭襄王也或許應該慶幸魏冉和宣太后對秦國是忠心的,他們並沒有做出危害秦國的事情,即便秦昭襄王在解除他們的權力時,他們也沒有反抗。
沒有把這一次奪權的行為演變為流血事件。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秦昭襄王能夠順利的奪回權力,卻沒有遇到來自魏冉和宣太后反抗的原因,畢竟魏冉和宣太后把持朝政長達幾十年。
相信他們擁有足夠的能力和秦昭襄王做對抗,但是於國於己,這都是不利於兩人的,為此他們最終沒有反抗,而是退出了權力中心。
①政變
自秦武王舉鼎而死以後,秦王宮就陷入了風雲詭譎的權力鬥爭之中。宣太后並不是立刻就獲得了秦王宮裡的權力,彼時的她還有另外一個政治對手,惠文後,即秦惠文王的正室。
此外秦王宮外還有另外一股勢力,即趙武靈王扶持的在燕國當人質的公子稷(秦昭襄王)。此時三股勢力都在對空缺的秦王寶座虎視眈眈。
惠文後扶持公子壯,宣太后則扶持自己的二兒子公子芾,並得到樗裡疾的支援。當時秦昭襄王是被極力反對回國繼位的,但是卻得到了魏冉的支援。
這一點很奇怪,魏冉是宣太后的異父長弟,按理來說應該一起支援宣太后,我猜測這是因為魏冉也想培養自己的勢力,不願屈居人下。而彼時無權無勢的秦昭襄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想必這時候的魏冉和宣太后最終在私底下達成了某種政治協議,最終宣太后放棄扶持二兒子,轉而支援秦昭襄王,並最終透過發動政變的方式擊敗了惠文後扶持的公子壯。
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史記·秦本紀》
但是秦昭襄王雖然成功上位,但朝政卻被宣太后和魏冉把持,他毫無疑問成為了一個傀儡君主。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為政——《史記·穰侯列傳》
②隱忍
實際上秦昭襄王並不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君主,在沒有遇到范雎之前,秦昭襄王幾乎逆來順受的接受了宣太后和魏冉把持朝政的局面。
從秦昭襄王和第一次和范雎見面時就可以看出,當時范雎故意刺激秦昭襄王說:
“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這句話充分說明彼時秦昭襄王的權力被架空的局勢,所以秦昭襄王立刻謙虛的跪下去向范雎請教。但是范雎並沒有立刻給出解決的辦法,范雎和秦昭襄王在秦王宮裡的這次會面更像是范雎的一次自薦和密謀。
范雎成功抓住了秦昭襄王的軟肋,使得自己能夠為秦昭襄王器重。
而這就是范雎逐步替代魏冉的一個過程,秦昭襄王把范雎拜為了客卿,命令他專門和自己一起謀劃軍事。而此時的秦國軍事權力主要掌握在魏冉手中,所以不難看出這是秦昭襄王在逐步減弱魏冉的權力。
乃拜範睢為客卿,謀兵事。卒聽範睢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後二歲,拔邢丘——《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秦昭襄王也不敢過快的對宣太后他們下手,范雎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他們在朝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勢力,直到秦昭襄王羽翼豐滿時,就分別抓住魏冉和宣太后的把柄對他們下手了。
魏冉從扶持秦昭襄王上位開始,就逐步獲得了秦國的權力。他四度出任秦國的丞相,培養了大量的勢力和積蓄了大量的財富,當時范雎來到秦王宮和秦昭襄王見面時,都害怕被魏冉的耳目聽到不利於魏冉的言論。
然左右多竊聽者,範睢恐,未敢言內,先言外事,以觀秦王之俯仰——《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不過魏冉雖然一定程度上把持了秦國的朝政,但是總體上對秦國還是忠心。因此秦昭襄王只能抓住魏冉的一件把柄。
那就是魏冉以權謀私,大斂財富。當時的魏冉多有錢呢?叫做“於是穰侯之富,富於王室(《史記》)”
這些錢不必想都是透過魏冉手中的權力得到的,此外魏冉在攻打魏國和齊國時,原本應該長驅直入,但是最後都選擇了罷兵。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為相國,將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圍大梁。梁大夫須賈說穰侯……明年,穰侯與白起客卿胡陽復攻趙、韓、魏,破芒卯於華陽下,斬首十萬,取魏之卷、蔡陽、長社,趙氏觀津。且與趙觀津,益趙以兵,伐齊。齊襄王懼,使蘇代為齊陰遺穰侯書——《史記》
魏冉不僅私底下和帝國的信使以及君主通訊,有理由相信,儘管魏冉也有出於現實的考量,但是這其中想必也存在著收受賄賂的行為。
所以當范雎對秦昭襄王分析利害時就說:
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資治通鑑》
於是秦昭襄王從魏冉手中的財富作為切入點,免去了魏冉的相國職位。而魏冉深知自己也並非是清白的,所以也不敢反抗。
因為他必須為自己的以後做打算,所以他離開都城時,他積蓄的財富和傢俬浩浩蕩蕩的裝了一千多輛車的隊伍,這就是他必須要保護的東西。
穰侯出關,輜車千乘有餘——《史記》
魏冉知道,范雎已經越來越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他們的勢力也已經日漸強大。此外,魏冉並不是一個權臣,實際上他只是懂得為自己投資。
當初扶持秦昭襄王的時候他就是這麼打算的,而現在他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地位和財富。但魏冉其實並沒有權力野心,雖然他也有一些過失。
但是他在大方向上沒有問題,他是忠於秦王的,所以當秦昭襄王暗示他引退時,魏冉並沒有不願放下手中的權力。
他已經得到了很多東西,沒有理由拼的魚死網破。
有理由相信,在魏冉和秦昭襄王之間達成了某種約定,秦昭襄王不追究魏冉的過失,代價是魏冉離開都城,交出手中的權力。
而宣太后也並非沒有把柄,那就是她和情夫魏醜夫通姦的事情。這件事必然也被秦昭襄王瞭然於心,而這也足以成為扳倒宣太后的重要籌碼。
不僅如此,宣太后還和義渠王私通,並且產下了兩個兒子。究竟是政治需要,還是宣太后情不自禁?
從以後宣太后的表現來看,我更加相信這是宣太后情不自禁的表現。而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密謀,最終誘殺了義渠王。
當然還有一種考慮,當秦昭襄王剛剛繼位時,秦國根基不穩,不僅面臨著來自趙國的壓力,還面臨著來自義渠方面的壓力。
因此也可以推測宣太后是為了安撫義渠,最終不得不委身於義渠王。
而這些事情也許都成為秦昭襄王用來扳倒宣太后的資本,因為我們可以透過秦昭襄王對待宣太后的態度上可以看出。
宣太后和魏冉儘管都剝奪了秦昭襄王的權力,但是他們並沒有專權亂政,相反在魏冉和宣太后的聯合下,秦國的國力反而走向了一個巔峰。
不管她和義渠王私通是有情還是無奈,畢竟都為秦國消滅義渠做出了貢獻,而且在位期間也沒有做出禍害國家的事情。
那麼秦昭襄王完全有理由逐步解除宣太后的權力,而不是廢除她。
顯然秦昭襄王不願意和宣太后達成這種和解,而是要抓住她的把柄一勞永逸的廢除她。這位君主的心中或許存在著某種常年以來受制於宣太后等人的怨氣。
所以直接命令“四貴”遷出函谷關以外的地方去,實質上就是一種變相的流放,而宣太后被廢除後,想必從此也面臨著身居冷宮中的苦楚。
儘管魏冉和宣太后總體都是功大於過的,但是對於秦昭襄王來說,作為一位君王卻處處受制於人,或許這是令他最為憤怒的地方吧。
當然,秦昭襄王也或許應該慶幸魏冉和宣太后對秦國是忠心的,他們並沒有做出危害秦國的事情,即便秦昭襄王在解除他們的權力時,他們也沒有反抗。
沒有把這一次奪權的行為演變為流血事件。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秦昭襄王能夠順利的奪回權力,卻沒有遇到來自魏冉和宣太后反抗的原因,畢竟魏冉和宣太后把持朝政長達幾十年。
相信他們擁有足夠的能力和秦昭襄王做對抗,但是於國於己,這都是不利於兩人的,為此他們最終沒有反抗,而是退出了權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