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夏迷彩

    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的衝擊使美國的危機感驟升。

    這個原因也讓美國對同盟國的各種支援也更加非常盡心,當然這也存在利益關係。

    因此,美國在沒宣佈參戰之前就調遣部分部隊前去歐洲助陣。

    其二,日本偷襲珍珠港時間是美國參戰的導火索。

  • 2 # 邱召鵬

    在德國侵略初期,美國因為戰場遠離本土,所以未及早參戰,而是為盟國準備武器和物質,大發戰爭財。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損失嚴重,加之日本對其利益有所侵犯,歐洲盟國快被希特勒法西斯佔領,美才出來參戰,坐收漁利,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 3 # 使用者2046080718348

    我認為美國參戰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對英作戰,因為在美華人的心中大英帝國就是他們的父母之國,父母有難那有不救之理。

  • 4 # 一步之姚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可以適用於國際上任何國家的外交政策方陣。那麼美國在一戰前期保持中立和後期參戰的原因就可以很好理解了,無關乎一個“利”字。

    一戰爆發於1914年7月28日,結束於1918年11月11日,歷時4年,交戰雙方為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和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其中直到戰爭進行到1917年,美國才正式加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在此之前,其一直保持的中立的外交政策。其在前期保持中立的原因如下:

    1、當時的美國受制於自身孤懸海外的地理位置的因素,國內孤立主義盛行,大部分政客和民眾不願意參與到其他地區的事務中,尤其還是戰爭。

    2、雖然當時的美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其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跟歐洲的幾個主要列強還是有一定差距,過早的參與到列強間的戰爭中,不但獲取不到任何利益,反而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消耗國家的元氣。

    3、中立的外交政策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國可以毫無顧慮的向交戰雙方出口各種物資原料以賺取利潤、刺激工業,國民經濟因此更加繁榮。同時又由於其不受戰亂影響,使得其成為了國際金融資本的避風港,國際金融中心也因此開始從倫敦向紐約轉移。

    其後期參戰的主要原因如下:

    1、1915年5月7日,英國客船路西塔尼亞號搭載一船平民由紐約至利物浦,在航行到第六天後被德軍潛艇擊沉,船上近1200人喪生,其中包括128名美華人。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內的風向開始轉變,美國民眾開始憎恨德華人。

    3、1917年2月的德國駐墨西哥外交大臣齊默爾曼的電報被英國截獲,電報內容為德國為阻止美國參戰,唆使墨西哥以戰爭方式索回被美國所佔土地。此被截獲的電報由英國通告給美國,美國對德國宣戰的意願進一步加大。

    4、雖然當時的美國經濟實力世界第一,但受制於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想較於歐洲列強還有一定的差距,表現在於就是在國際上政治影響力不足,所以美國為了取得與自己經濟實力匹配的政治影響力必然會加入到戰爭中來。

    5、一戰前期,由於美國施行中立外交政策,使得其可以向交戰雙方輸送物資,但英國強大海上力量對德實施了嚴密封鎖,美國的物資根本就給不了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從而只能轉向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導致德國佔其在中立時期輸出物資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投資打水漂,美國也必須參戰,幫助英法打敗德國。

  • 5 # 黎塞留的野望

    一戰美國原本是中立,為何後來又參戰呢?

    原因很簡單,雖然協約國和同盟國無論誰贏都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但是兩敗俱傷確實美國很樂意見到的,在1917年美國參戰之前,雙方已經打得疲憊了,並且傷了很大的元氣。不過美國雖為中立國,卻相對偏袒協約國一方。

    而1917年1月底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在戰爭中擊沉了許多作為中立國美國的商船,這引發了美國資本家們的強烈憤慨。並且德國還試圖拉攏墨西哥,一旦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德國就慫恿墨西哥背刺美國。這更引發美華人的強烈不滿。加之協約國的不斷拉攏,一來一往美國漸漸從中立萌生起參戰的念頭。早在1915年美國就表示不希望看到協約國失敗,不能容許德國在全世界建立起他的霸權。美國還向英法兩國進行各種支援。這使美國於協約國之間捆綁了許多利益。

    儘管英法在世界範圍內廣袤的殖民地是美國不大願意看到的,但是德國一方贏得了戰爭那將嚴重阻礙美國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計劃。而且德國對於美國在戰爭中雖為中立國卻偏袒協約國的態度表示不滿,德皇甚至表示解決協約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

    而在1917年的時候由於俄國退出戰爭,這使同盟國的軍隊得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放在西線和南線。這對協約國來說很不利。而當時西線的協約國軍隊對於戰爭的前景表示迷茫,意志開始動搖。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於1917年4月2日正式對德國宣戰。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美國自1776年7月4日獨立建國以來長期執行孤立主義的既定國策——所謂孤立主義就是在國際糾紛中嚴格保持中立,避免介入除自衛戰爭外的一切國際爭端。美國為什麼要執行這樣的既定國策呢?首先美國的地理區位為美國之行孤立主義政策提供了客觀條件:美國東臨大西洋,西濱太平洋,遠離其他大陸。有天然的地緣屏障保護的美國具備執行孤立主義的先天條件。然而地理區位只是為美國提供了執行鼓勵政策的先天條件,可美國選擇這種基本國策的主觀動機是什麼呢?這主要還是受制於實力不足——在美國獨立之初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後來透過吞併佛羅里達、收購路易斯安那、侵佔墨西哥領土、購買阿拉斯加、入侵夏威夷等一系列擴張行動才發展成為東臨大西洋,西濱太平洋,幾乎佔據半個北美大陸的大國。直到1898年美國軍隊不足3萬人,這一資料甚至低於保加利亞這樣的彈丸小國。與此同時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如果過度介入到國際糾紛中極有可能導致國內來自不同國家的族裔因效忠自己的母國而陷入分裂,索性以中立之名坐山觀虎鬥——趁其他國家大打出手之際出後武器物資、提供貸款大發戰爭橫財,等戰局明朗後再摘取勝利果實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然而美國的孤立主義並不是無原則無底線的孤立,而是基於兩個基本前提:第一個基本前提是孤立主義只適用於美洲之外的國際糾紛,但在美洲美國之行的則是門羅主義。所謂門羅主義是因1823年美國第5任總統詹姆斯·門羅在國會的演說而得名——在這次演說中門羅提出“我們對歐洲國家將其制度擴張到西半球任何地區的所以企圖都視為對我們的和平與安全的危害。我們不曾也不會干涉任何歐洲國家的現存殖民地或屬地,但對那些已宣佈獨立並在維護其獨立,而我們基於偉大動機和公正原則承認其獨立的國家,任何歐洲國家為壓迫它們或以任何其它形式控制它們命運而進行的任何干涉,我們不能不視為對美國不友好的表現”。門羅主義承諾美國不干涉歐洲各國的現存殖民地事務(包括歐洲國家在美洲的殖民地),但與此同時要求歐洲各國不得再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活動或干涉已獨立的美洲國家事務,這其實是美國將美洲視為自家後院的宣言。而孤立主義的第二個基本前提則是:孤立主義只是不介入國際政治軍事糾紛,但在經濟領域美國要求列強實行門戶開放政策,美國必須在列強的殖民地享有平等的經濟權益。也就是說歐洲列強在世界各地打架、劃分勢力範圍的行為美國統統不管,但不能影響到美華人到處做生意。美國要求歐洲列強在其殖民地實行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在公海實行航行自由的政策。孤立主義這兩大底線原則意味著任何試圖在美洲拓展勢力範圍或是試圖控制國際貿易航線的行為都會被美國視為挑釁行為。

    除了孤立主義本身這兩個基本前提條件之外,隨著美國國力的日益發展美國對孤立主義開始進行調整: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經歷了飛躍式的發展:美國已是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疆域面積900多萬的龐大國家,人口也已發展到9800萬。早在1890年美國的鋼鐵產量就已是世界第一,到1900年美國的鋼鐵產量已達到1330萬噸,這大約是英、德兩國的總和。1900年美國在世界工業生產的相對份額中已超越原來的世界工廠大英帝國,躍居世界第一。137億美元的國民收入是英國10億美元的13倍多,包括俄國在內的所以歐洲國家的國民收入總和只比美國多4美元,而人均377美元的收入也遠高於英國的244美元。軍隊人數也已增長到100000人並打敗了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獲得了古巴和菲律賓等殖民地。美國海軍也已發展成為僅次於英、德的世界第三海軍。應該說這時的美國已不滿足於僅僅扮演美洲老大的角色,美國正積極希望介入世界事務。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恰恰為美國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戰爭初期交戰雙方海量的、高價的軍需訂單塞滿了美國商人的腰包,這使美國得以大發戰爭橫財。1914年8月法國把大批黃金運到美國摩根公司的保險櫃裡,以此換來1億美元的貸款。1915年10月摩根又貸給英、法兩國5億美元,供應俄國的貸款和軍需也有4.7億多。與此同時美國對來自同盟國方面的交易也是來者不拒,然而由於英國掌握著海上優勢,這就使同盟國方面的對外貿易處於被封鎖的狀態。正是英國的海上優勢使美國的中立貿易實際上變成了協約國的輸血管道,不用說德國對此是極為痛恨的。

    1915年2月4日德國海軍部開啟無限制潛艇戰——對通往敵國港口的中立國船隻不加警告直接擊沉,這就妨礙到了美國同歐洲的貿易。1915年3月28日美國郵輪“法拉巴號”被擊沉,導致一名美華人死亡。五週後英國大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在南愛爾蘭海域被擊沉,造成包括128名美華人在內的一千餘人死亡。這次造成重大平民傷亡的事件在美國引起了輿論上的軒然大波。然而此說恰逢1916年美國大選在即,而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的連任競選口號就是“他讓我們遠離戰爭”,威爾遜試圖透過在不介入戰爭的前提下延續貿易,從而爭取在戰爭貿易中獲益最大的東北部和五大湖地區的選票。然而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並沒就此收斂:1916年3月24日德國潛艇在英吉利海峽擊沉了法國客輪“沙塞克斯號”,這導致包括4名美華人在內的80名乘客重傷或溺亡。相比“盧西塔尼亞號”事件而言:這次事件並不算嚴重,然而這對已惡化的美德關係無異於火上澆油。事實上除了無限制潛艇戰造成的影響之外,此時的美國出於經濟利益也更偏袒協約國一方:1916年美國的貿易順差由4.3億多美元增至20餘億美元,也就是說增加了3.7倍左右。飛來的戰爭橫財使美國得以加速產業結構升級——這一時期美國的工農業生產迅速完成了產業升級,尤其是軍工領域更是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美國在世界金融格局中也日益佔有更為重要的地位,一舉由債務國轉變為債權國。然而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由於英國的海上優勢使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貸款更多是與協約國展開的,而美國輸出到德國的資本僅佔美國輸出資本總額的2%,這意味著如果協約國戰敗將導致美國的鉅額投資將化為烏有,而早就將美英貿易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德國一旦取勝無疑將成為美國的一大威脅。

    威爾遜政府出於連任的目的沒立即對德宣戰,但仍透過外交手段迫使德國宣佈停止不經警告即對未加抵抗的商船予以擊沉的無限制潛艇戰。然而隨著佔據的變化德國於1917年2月1日再次重啟無限制潛艇戰。對此德國方面也考慮到了可能引起美國參戰的風險,但德國決策層分析認為:即使美國參戰也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才能組建足夠的部隊並運到歐洲,況且在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封鎖之下能不能運到歐洲還是另一回事,德國決策層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完全能在美國介入戰爭之前贏得勝利。就在德國宣佈重啟無限制潛艇戰兩天之後威爾遜政府宣佈與德國斷交,但仍沒對德宣戰,直到這時威爾遜政府仍試圖透過政治途徑解決問題。然而在1917年2月底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威爾遜政府的態度:威爾遜政府收到駐英大使佩奇提供的一封密電,在這封密電之中附有德國外交大臣齊默爾曼1月19日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的絕密電報。在齊默爾曼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的電報中寫道:“我們擬於2月1日開始無限制潛艇戰,與此同時我們將竭力使美國保持中立。如果我們不能做到這點,則擬同墨西哥在下屬基礎上建立聯盟:協同作戰、締結和約、慷慨的財政援助,我方預設墨西哥收復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失地,細節由你們安排,我們料想會同美國開戰。閣下應立即秘密轉告墨西哥總統並請他主動邀請日本參戰並調節日本和我們的關係。請轉告總統無限制潛艇戰將迫使英國在數月內媾和。接電請復——齊默爾曼”。美國曾透過美墨戰爭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國的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等州均得自墨西哥。在齊默爾曼發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的電報中竟公然表態支援墨西哥收復歷史上被美國佔據的土地,這是美國無論如何無法接受的,同時電報中還提出請墨西哥出面協調與日本的關係,從而開闢針對美國的太平洋戰場,可以說這封電報直接促使美國政府下定了開戰決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個早餐店,大概需要多少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