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方鵬
-
2 # 龍行龘龘
端午節是漢族傳統節日,時間為農曆五月初五。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
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人們熟悉的說法有三種:第一種較為久遠,認為這節日起源於紀念屈原。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楚懷王流放以後,秦國攻陷郢都,楚國滅亡,屈原憂憤交加,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五日投了汨羅江,以身報國,後人為懷念他,便把他投江這天,定為端午節。現在據學者考證,這是後世好心人附會之說。
第三種,認為端午起源於惡日,這與夏季各類疾病瘟疫孳生為災有關。因此我們的祖先規定在端午這一天,要插菖蒲,燒艾葉、蒼朮、白芷,搗大蒜,灑雄黃水、飲雄黃酒等習俗,都是重在衛生防疫。
後來又有人提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應該是夏至節。因此端午的風俗,大多源自夏至的風俗,也曾有過如夏至祭祀等的活動。唐代韓鄂的《歲華紀麗》開宗明義對端午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只有在夏至,太陽才可能完全合於正陽的位置,端午又叫天中節的原因也在於此。
-
3 # 百子經史
明天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這兩個字,最早出現於西晉王朝《風土記》,這部記錄古代中國風土人情的著作,成為後世研究端午節的重要歷史資料。
端午節又叫龍舟節,定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傳統習俗有賽龍舟和吃粽子等等。一般認為,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比如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地區。不過端午節因何誕生,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公認的答案,普遍認為有兩種原因。
第一,也是最多人信服的原因,就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屈原。屈原早年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和政客,他希望楚國能夠富強,提出很多主張,但遭到了政敵的攻擊和汙衊,被楚王流放。後來楚國衰敗,屈原萬分悲憤,跳入汨羅江自殺。後世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因此誕生。
第二,起源於古代南越地區祭祀龍圖騰的節日。古代南越地區很崇拜龍,龍圖騰是他們的象徵,在那個時候就有比劃外形很像龍的船的比賽,這就是賽龍舟的雛形,後來經過發展,就成為今天的端午節。
除了以上兩種原因,還有其他一些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原因,但沒有較大信服力,就不詳細解釋。
其實端午節不僅僅只有中國存在,因為古代中國繁榮富強,周邊國家都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比如越南、北韓等屬於中華文化圈的國家,也存在端午節。這些國家的人民像華人民一樣,到了五月初五,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經過了長達上千年,甚至兩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華人民的一種情結,是根深蒂固的,是一個充滿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儘管端午節的起源還沒有最終答案,但這個答案對華人民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個答案不會妨礙到端午節在華人民心中的地位。
2008年,國家正式宣佈,端午節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
4 # 戈壁灘駝鈴
端午節起源於南方上古先民“龍昇天”吉日祭龍祖。同時這個時候南方蛇蟲多,病疫多發季節,所以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的風尚。後來北方中原因偉大詩人、楚國大夫屈原投水汨羅江之日,遂把端午這一天視為“惡月惡日”,去紀念屈原。可以說,端午風俗的形成,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其根據是在端午這一天的各地習俗上。
一、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源自古代南方的天象崇拜,也是中華“龍圖騰”的由來。
龍是上古東夷部落首領太昊伏羲在華夏九州第一次大結盟之後,集中集中九大部落的特色,以蛇圖騰為基礎,選用鱷魚圖騰的頭、雄鹿圖騰的角、老虎圖騰的眼、巨蜥圖騰的腿、蒼鷹圖騰的爪、紅鯉圖騰的麟、白鯊圖騰的尾、長鬚鯨圖騰的須所組成的圖騰,宣示著華夏九州大團結、大融合,所以中華人文始祖是“太昊伏羲氏”。
所以端午節,是由上古時期祭龍演變而來。古代先民認為仲夏端午這一天,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方中天位置,是龍飛天的日子。
《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詞說:“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所以端午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豐富文化內涵。
古代南方吳越先民就創立了用於祭拜龍祖的節日,實際是由中華龍圖騰演變而來的習俗。這一天他們把木舟雕刻成龍的樣式,進行各種祭拜活動。所以賽龍舟就是這麼演變而來的。
二、香囊
古代香囊裡的材料多是有一定芳香氣味的中藥材,如:“檀香、藿香、丁香、艾草、幹松、白芷、蒼朮、佩蘭、冰片、樟腦、陳皮、薄荷”等。這些中藥都具有芳香開竅、祛除暑溼、嗅聞起來使人神清氣爽的功效,由於氣味濃烈也可以達到驅除蚊蟲效果。符合這一時期蚊蟲多、空氣溼熱的特點,這也是古代先民們智慧的結晶。
三、葫蘆和艾蒿
掛葫蘆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昏庸無道的皇帝。不知從哪聽來的訊息,說要殺十萬個人,用這十萬個人的頭祭天,就能長生不老。於是就派一個叫賈勝的大將,帶領五千名御林軍去殺人。賈勝領旨,點齊兵士,三聲炮響,衝出城去。一路上不管老、弱、婦、小,見人就殺,只殺得屍骨成堆,血流成河。可一點人頭數,還是不夠十萬顆。
這天正是五月初四,賈勝率領士兵正走著,忽然看見一個農婦背上揹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手裡領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顯然她已經筋疲力盡了,跌坐在地上。賈勝追上去問道:“村婦,你為什麼揹著大孩子,卻領著小孩子呢?”
村婦哀求著說:“大的是我弟妹的孩子,這小的是我孩子呀!”說著說著跪在地上哭了起來。賈勝一聽,覺得這個村婦的心地太善良了,就對她說:“我看你心眼兒挺好的,決定放你們回家去。”
賈勝他又轉念一想,不行!便對這個婦女說:“那麼多人家,我們也不知道哪個是你們的家呀?”賈勝靈機一動說:“明天你在你家房簷下掛上一個葫蘆,只要看見房簷上的葫蘆,就知道是你的家。”村婦千恩萬謝地走了。
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賈勝帶領人馬來到這個村子,一看,家家戶戶的房簷上都掛著葫蘆。賈勝一看恍然大悟,知道是好心的村婦回村後把訊息傳開的。於是,賈勝就對士兵們說:“兄弟們,哪個村子的人不都像村婦那樣善良呢?你們跟我都犯下了大罪!但是,這不怪我,也不怪你們,只怪那皇上,他昏庸無道,還想長生不老。
從現在起,咱們不要再殺人了,我們都各奔前程吧!”士兵們原來也不願意殺人,聽賈勝這麼一說,把兵器摔的摔,扔的扔,然後都各自回家去了。
插艾束的由來,據說,燕王打了幾次敗仗,氣急了,發誓要把沿途村莊殺得雞犬不留。老百姓都逃光了,燕王大怒,催馬加鞭,終於追一個婦女揹著個大孩子,牽著個小孩子,累得快走不動了。“
這年頭還偏心眼,為什麼背大不背小?為什麼吃穿不一樣?”婦女說:“侄兒大,衣服穿新的,穿小了給兒子穿,只有一個白麵饃饃,兩人你推我讓,最後,兒子搶到了窩頭,把饃饃塞給哥哥……”。
燕王說:“你不怕耽誤了時間,被大軍追上性命難保嗎?”婦女說:“一個人只要心好,就是碰到了不幸,死了也不懼怕,請大王開恩饒我侄兒一命,也對得起死去的哥嫂了。”
燕王拔下路邊一束艾蒿說:“把它插在你家房簷下,大軍過時就不會找你麻煩了。”這天正是五月端午,她們三人奔走相告,家家門前全部插艾束避災。
從這以後,一到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用各種色紙疊成葫蘆,掛在門上,到山上採來艾束插在房簷,比喻來避過災難,一直傳流到今天。
由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善良。也只有善良才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四、吃粽子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百姓們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慢慢的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這天各地習俗很多,這裡就不一一細說,總之無論什麼風俗習慣,都融合了古老的中華民族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嚮往,對善良和正義的崇尚。這也是我們古老而偉大民族精神風貌的寫照。 -
5 # 趣說正史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文化傳承。
對於端午節是如何來的,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紀念屈原,這個說法的來源是來自於南北朝時期梁朝宗檁撰寫的《荊楚歲時記》,其中就提到:“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所死,故命舟楫以拯之。”再加上屈原在歷史上的巨大知名度,於是就讓人覺得端午節與賽龍舟的產生跟屈原投江有關,華人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紀念屈原只是端午節來源的一種說法,關於端午節是如何產生的,還有許多種其他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由聞一多先生提出的,他在《端午考》一文中提出端午節其實是來自於戰國之前吳越民族的圖騰信仰。古時吳越地區的人民信仰龍圖騰,《史記·吳太伯世家》就曾記載周太王的兩個兒子太伯、仲雍為給季歷讓位而遠走吳越之地,“文身斷髮,示不可用”,《史記集解》引應劭注曰:“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這說明吳越民族以信仰龍圖騰是由來已久的習俗。已發現的位於江浙地帶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龍形的獨木舟,這說明划龍舟的習俗的確是最早在吳越之地流行的,這可見聞一多先生的推斷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第二種說法就是人物紀念說,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屈原。當然,人物紀念說中的人物不僅僅只指屈原,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民間還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的說法。但是學術界認為端午節起源於人物紀念的說法並不可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早在這些歷史人物之前,吳越地區就有了划龍舟等具有端午節特點的習俗傳統,絕不是因為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而突然興起的。筆者也認同學術界的這一認識,因為任何影響力大的習俗傳統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當中必定經歷了長久的時間與文化積澱,如此才能夠千百年的傳承下來。
第三種就是惡日禁忌說。漢代北方流行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而且有“不舉五月子”的習俗,認為這一日出生的孩子會不利於父母家庭,因此不能撫養長大。所以在這種習俗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五月五日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這種說法可不可靠?筆者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能完全解釋端午節其他習俗的由來。這種說法還需要學術界做進一步的探討。
除了這三種說法之外,民間還有“蓄蘭沐浴說”、“勾踐操練水軍說”等關於端午起源的說法,但影響都不如上述三種大。其實在筆者看來,端午節之所有有如此多的關於其來源的說法,正表明了其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節日,在千百年的時間中經歷了種種文化的浸染與薰陶,從而演化出如此的說法。但是,不管說法如何複雜,端午節毫無疑問是中國最具傳統文化特色的節日之一,是華人民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保護並傳承下去。
回覆列表
謝@密探零零發兄相邀!端午節的端,是開始,初始的意思,《風土記》“仲夏端午,初也”。午,一說是五的順號,一說是五月地支屬午,地支紀月之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巳,五月午……。又名重五,端陽。
其實端午節來源一直存有爭議。有紀念屈原,李隆基,伍子胥的說法,也有龍的生日,夏商周的夏至節,惡日鎮妖辟邪等流傳,而紀念屈原這一說法已被民國多位學者質疑過,聞一多認為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從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才出現的,而端午節之前已經存在。而胡適則一直懷疑屈原是否真有其人,因《史記》之前,屈原未見於其他文獻。
也有人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民眾的遷徙交流,南北文化融合,不同的文化習俗經過磨合,南朝之後端午節的風俗至於大成,隨著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不管如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份,端午節的存在有其積極意義,能喚起人們慎終追遠的情懷,增添砥礪前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