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ugustRush
-
2 # 在田君
大群裡面當然靜悄悄啦。
關於孩子學習情況的交流,只要是一個有理智的家長,和老師交流問題都會選擇私信交流,除非他覺得有在大群裡交流的必要。華人骨子裡的傳統思想-------“家醜不可外揚”,還是比較厚的,這小孩的問題,當然私底下和老師溝通交流了,怎麼會在大群裡面讓其他家長都看見呢?
-
3 # 秀一老師
我個人認為這個挺正常的。
家長群,通常的作用是用來發布通知,或者說是需要全體家長都知道的活動等事項。
畢竟,很多時候,為了孩子考慮,我們不想把孩子的各種行為展露在他的小群體面前。
如果有任何關於孩子的問題,建議家長和老師都能私下裡溝通。對大人,對老師,對孩子,都好。
-
4 # 幸運喵嗷
我女兒三年級,新換的班主任,可能年齡比較大的原因,快退休了,也不愛在群裡說話,幾乎一天沒有一句話,數學,英語老師,人家就不進群️更別提說話了,老師都不說話,家長也不敢亂說啊,有時候家長問作業的情況,老師說,每次放學家庭作業都會在黑板上寫下來,不知道作業的是自己的孩子沒記,不要在群裡問,也反對有的家長告知,讓不記作業的孩子就不要寫了,一次不記,就一次不寫,到學校老師會讓她加倍的補回來的,一次兩次,以後漫漫的就記住了️,
我們家長群裡,除非學校有重大事情才會有聲音,一般不會有聲音,我們這是的等通知的群
-
5 # 寒石冷月
看來家長是挺喜歡交流探討之人,可能你還不清楚一點,孩子進入初中後,很多家長都知道一個道理,不要在群裡隨意說話,避免一些話題被其他家長回家和孩子說,孩子在同學之間相互傳播,這也是為減少麻煩才這樣做的。而老師也不願意多透露班上學生的一些表現,避免出現矛盾。
青春期孩子非常敏感,大都不願意父母成為別人的焦點話題。孩子進入初中後,已經完成進入青春期,在這個特殊的成長階段裡,孩子的性情會有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自我意識特別強烈,尤其不願意讓父母過多參與學校裡的事。就拿在班級群裡來說吧,孩子不希望父母成為群裡的焦點,因為一但成為焦點,就容易被同學或老師們議論。恰出於對個人和家庭隱私的格外關注,初一孩子更希望父母低調一點。如果家長知道孩子們心裡這樣想,你就容易理解為什麼班級群裡靜悄悄了。
老師不願意在班級群裡多說話,也是出於對班上同學的保護著想。可能題主還不知道,家長的素質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如果老師在班級群裡多說一些班上的事情,很容易被一些素質不高的家長私下去議論。與其被議論還不如不說,這樣就慢慢讓老師們養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習慣。尤其有些家長心理不成熟,老師稍有提及班上的一些事,就會回家和孩子小題大作,極容易引發孩子的反感。有時家長描述不當,甚至背後對老師發牢騷,還容易讓孩子反感老師。
家長也需要調整心態和觀念,孩子已經大了,用不著事無鉅細關注。對於部分初中生家長來說,育兒的觀念始終停留在教育幾歲兒童階段,總是想關注孩子在學校的一切表現,但是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孩子大了,如果你觀念不改變,你整天關注的點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對你教育青春期孩子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對於部分優秀家長來說,即便不在班級群裡,也能夠清楚自己孩子在家在校的實際表現,也用不著和群裡家長去交流育兒的話題,因為他們知道和這些家長交流也學不到什麼。
家長想了解孩子在班上的情況,可以和老師私下交流,也可以和孩子談。孩子進入初中後,家長仍需要和班主任老師保持聯絡,可以加老師微信好友,把你在家裡教育孩子時發現的問題,向老師謙虛請教。尋找合適的時機提出有針對性問題向老師瞭解孩子在班上表現,只要你問題提到點上,而不是面上,老師會願意和你主動交流,尤其是懂家庭教育的家長,更容易被老師信任與尊重。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儘可能少說教孩子,而是肯定與鼓勵,欣賞與讚美,孩子自然願意把在學校裡的一些事和你分享,在傾聽中你不就瞭解孩子在校情況了嗎?
結束語:最後,我要說的是,孩子們進入初中後,班級群裡會變的非常敏感,老師和家長的關係也不如小學階段那麼交往過於頻繁。因為初中老師們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學生,對家長們也無形中多了一些自我提防,少說話少生事非,大家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安好。
-
6 # 哏都情報局
一是不能存在有求必應心態。
正當的要求,正常溝通,不能只要開口就必須答應,否則就是“你還當老師呢”云云——班級管理很複雜,許多時候,兼顧整體比個人需求要更重要,家長認為很合理的一個需求,很可能拿到班級層面,就是不合適的。
二是能個別溝通,不當眾溝通(此點特指一些類似於換座位或者請老師找孩子單獨談心之類的要求)——在微信群裡 ,許多家長採取有話直說的態度,殊不知這種要求,實際上是對班級公平的一種損害(你想一想別的家長在群裡提這樣的要求,你的心理感受就明白了),如果確有需要,微信私聊即可,如果可以,老師自然會有相應的安排。
三是溝通打好提前量誰家也沒有掛著無事牌,如果抱著有事就馬上找,找了就馬上辦的心思,很容易使班主任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的生活狀態,要知道全班幾十個學生,每天有個五六個有事情來找,或是中午或是晚上,班主任就別想休息了,而且有些家長會出現快中午 下課的時候到 學校門口,就讓班主任老師找孩子出來見面的情況,班主任老師往往已經下班,還得聯絡科任老師,有的卡 在吃飯點,孩子已經到食堂用餐,壓根就無從找起。
四是注意維護班主任老師的尊嚴或者說,真正的從心裡尊重孩子的老師(不要因為孩子面上尊重,心裡卻瞧不起)——這一點,在家長群裡特別重要,不在家長群裡聊無關的東西,不要在家長群裡炫耀自己的家庭或者是孩子。
-
7 # 賓哥哥56
班裡的家長群靜悄悄,老師不說話,這也很正常。有些班主任班級班級管理很有一套、教育能力強,很有鼓動力,帶的班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同時,班主任在一年級還在潛心抓班級管理,培養學生凝聚力的形成時期,所用的精力較大,學生正向班主任預想的計劃、方向發展,因此,班主任有可能暫不在群裡發聲。
-
8 # 辛哥物理
我是高中班主任,我的班級群裡也是幾乎靜悄悄的,我覺得是正常的。
❶班級群的作用班級群是一個班級的家長和老師共同維護的群,取名字的時候有的可能會叫“某某班級家長交流群”,雖然叫交流群,但是這個群的實質是通知群。在群裡面乾的最多的事是班主任下達與家長和學生有關的通知。比如:孩子什麼時候回家、什麼時候返校、需要家長配合完成的有關工作,這些都會在群裡發並且線上指導,還有的家長會在群裡給孩子帶話、請假。這其實是構建了家校溝通的橋樑,但是真的不適合在群裡有過多的交流。
❷大家為什麼不在群裡交流首先,家長交流的話題應該是孩子,而且有的孩子優秀一點,有的孩子差一點,孩子成績的好壞會影響家長的心態,不同的心態是很難愉快的交流的。
其次,這個群是一個以教育為主題的班級群,應該是充滿正能量的,所以就不能家長裡短的隨意聊了。像投票、分享、集贊等的就不能在群裡發,閒聊多了會影響其他人及時收看老師的通知,誤了事就不好了。
還有,這個群不是自由組合群,大家的工作時間都不一樣,空餘時間也不一樣,隨意在群裡閒聊,是不是應該考慮正在工作的家長的感受。如果開啟免打擾模式,怕漏掉老師通知,不開啟,滴滴的聲音會打擾正自己的工作。所以隨意在家長群裡閒聊,比較令人討厭的事。
❸如何與老師交流不能在家長群裡閒聊天,那如何與老師交流呢?如果真的有個人的問題可以直接與老師私信聯絡,老師會針對你具體的問題做具體答覆,這樣的回答會更有針對性。如果你提的是共性問題,那麼老師也會在群裡統一解答。當然除了微信,還可以直接電話交流或者是見面交流,這樣會來的更直接一些。
-
9 # 媽咪老師
其實挺正常。
其次老師思想緊張了一天,下班以後都希望自己放鬆一下,如果下班以後,還必須群裡解決各種工作相關的事情,這麼要求有點過吧?
我們以前的班級群正常也是靜悄悄的。家長體諒我們,極少群裡聊事情。偶爾需要會私發聯絡我。
群裡偶爾我會發通知,或者給孩子佈置一些任務,要求家長拍照反饋,或者分享一些與教育有關的學習內容。
家長會發一些關於孩子的照片、影片。
有些家長做事方式確實欠妥,容易引起老師反感:發信息不看時間,不考慮是否影響他人休息;群裡信口開河,引發矛盾;一件小事就群裡大肆宣楊;甚至有的家長只要群裡發現老師語言欠妥,馬上截圖,留作證據。
我們園去年剛建群時,每班都制訂了群規,但是依然有幾個班級在班群製造矛盾,上個月全園宣佈解散班群。
目前我們這裡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老師建的班群好像都解散了。
建議題主不要要求太高,也許有的家長已經獨立建立小群,你試著加入或者已經建立一個小群也許更好。
-
10 # 林說教育
孩子初一,班級群裡整天靜悄悄,家長和老師互不討論,我覺得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其實不僅初一,我覺得除了小學一二年級,孩子剛上小學,家長比較緊張會在群裡多發言以外,三年級以上的班群就很少討論了,我孩子現在五年級,家長和老師也不會在群裡討論。我覺得這是正常的現象。
班級群主要功能:老師用來通知學校或教育局相關通知;學校或班級活動,需要統一著裝,老師在群裡提醒;突發狀況,臨時緊急通知相關事宜等。
2、干擾到老師及家長的生活。老師上課時需要專心,家長在群裡討論提示音響個不停,老師也沒有時間在群裡聊。其它家長也需要工作,手機一直響也是個干擾,如果設防騷擾,又怕萬一是老師通知什麼事情,設防騷擾會錯過老師通知的訊息。因此,群裡不適合討論。
3、學生也有自己的隱私。孩子學習上的事,有什麼問題需要家長配合的,一般老師也是單獨跟家長溝通,而不是發在群裡,在群裡聊有的家長還會怪罪老師傷害孩子的自尊。
回覆列表
家長群更多的應該理解成是一個學校通知群,而不應該是討論群。現在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的個人隱私意識和維權意識都比較高。所以在群裡面討論孩子的好壞,老師一般是不參與的。所有人都喜歡別人說自己孩子好。但是老師一般在群裡能說的,更多的是你孩子不好的地方。群裡麵人多,會讓當事家長比較尷尬,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家長像個老師溝通,要主動點,電話或者去學校找老師是比較好的方法。即體現了你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體現了你對老師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老師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和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