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天琴羅
-
2 # 趣圖影視
嚴嵩的“奸”應該分給老闆嘉靖一半!
嚴嵩(1480—1569),明朝奸臣,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1505年進士,被授編修。因權奸劉瑾當政,他便因病歸鄉隱居,寫了大量詩文,名聲很高。10年後,他被召回朝,任國子監祭酒。他抓住世宗讓他去湖廣祭告皇父的機會,大講祥瑞,請奏撰文刻石,深得世宗歡心。由於會阿諛奉承,世宗又相繼任他為南京禮部、吏部尚書、英武殿大學士。以六十二歲高齡,得為首輔。
這段簡介充分講解了一個憤青到濁流的轉變!然而要了解嚴嵩怎麼把持朝政,則要從他的大老闆嘉靖開始!
在嘉靖後期,這位藩王入主大位的皇帝崇尚道教,沉迷於煉丹求長生,嚴嵩則投其所好,寫青詞(給鬼神看的)陪著皇帝跳大神,深得皇帝的喜愛,“非嵩無當帝意者”自此,嚴嵩開始在朝中大肆培養自己的勢力,哪怕是為國家建立功勳的武將,只要得罪嚴嵩,就會落得悲慘下場!掌握大權的嚴嵩此時也在賣官鬻爵,並且各地官員必須要多多孝敬,嚴嵩由此積攢了大量的財富,也大開貪腐之風氣。“自古風俗之壞,未有甚於今日者。蓋嵩好利,天下皆尚貪;嵩好諛,天下皆尚諂。源源弗潔,流何以澄”。此外,嚴嵩害怕武將地位的提升會影響到他的利益,便反對很多軍事行動,並借天災之際宣傳所謂的“佳兵不祥”,並排擠用兵的武將,導致明朝軍力下降。在“庚戌之變”中,俺答率軍逼近北京,嚴嵩仍然忙於撰寫青詞,對於俺答來犯,則說是“此搶食賊耳,又何足患”。並且,嚴家的勢力愈加強盛,連裕王朱載垕都曾給嚴嵩的兒子嚴世蕃送禮。
就像現在的領導與下屬的關係,他把領導伺候的舒舒服服,領導用起他得心應手。領導的愛好他不僅瞭解,還去鑽研,總能跟領導保持共同話題。不管其他的人再怎麼說這人不好,領導也不會覺得這人不好。或者說這人好不好,領導並不關心,只要他把領導伺候好了,領導怎麼會想殺他?
最後,這種奸臣只為媚上欺下,不理百姓水火,與國不利,人人得而誅之!
-
3 # 歷史百家爭鳴
嚴嵩,是《明史》六大奸臣之一,他“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是人們都厭惡的官吏,那麼他又是如何把持朝政的呢?
嚴嵩起初能夠上位,在於他會寫青詞與懂議禮,這是他與世宗相識的第一步,嚴嵩透過這技能與世宗相熟。加之他懂得投世宗所好,“醮祀青詞,非嵩無當帝意者”,所以嚴嵩不斷高升,最終取代了自己的同鄉夏言,成為了內閣首輔。嚴嵩能把持朝政,是因為他會剷除異己,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夏言威脅到了他的地位,他就設法害死夏言,仇鸞告了嚴嵩的狀,嚴嵩也設法除掉他,當時的大臣告嚴嵩是沒有用的,因為嚴嵩抓住世宗愛面子的性格,會反咬一口舉報他的大臣,這樣嚴嵩不但沒有被廢,還再次得到了嘉靖帝的信任。沒有了對手的制約,嚴嵩才能肆無忌憚的把持朝政。嚴嵩還懂得嘉靖帝的心,他知道嘉靖對大臣多是懷疑之心,他就多次設法向嘉靖帝表露出自己的真心,使得嚴嵩能夠把持朝政二十多年。
但嚴嵩的地位是嘉靖帝給的,嘉靖帝能讓他登上神壇,也能讓他跌入谷底。當嚴嵩向嘉靖帝推薦自己親戚當官,使得嘉靖帝不滿的情緒累加。加之徐階推薦的道士藍道行在扶乩時稱“今日有奸臣奏事”,而剛好嚴嵩路過,本就通道教的嘉靖帝聽信了這話,最終下令殺掉了嚴世藩,嚴嵩也被沒收家產,削官還鄉,最後落魄而死。
-
4 # 折緣
嚴嵩年輕的時候,其實也是個憤青。
他22歲中進士,這一年,明孝宗駕崩,明武宗即位。年輕的嚴嵩按慣例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兩年後授翰林院編修。
那時候的嚴分宜一身正氣,滿腔熱血,不屑與武宗朝赫赫有名的“八虎”為伍,因此在朝廷混得不太好,處處被排擠,也沒有什麼組織靠山,無奈之下借給父母丁憂的名義乾脆回到老家躲了起來,而這一躲就是十年。
十年之後,嚴嵩回到京城,物是人非,首輔李東陽去世,楊一清致仕途,接替楊一清的是執掌禮部的蔣冕。蔣冕對才華的年輕人都很樂意提攜,大概是他的薦拔,嚴嵩順利回到了翰林院,擔任侍講的職位。一年以後,就被安排到南京翰林院擔任掌院。
然而估計是到變相分配到南京養老後,嚴嵩的心態發生了轉變,三十幾歲的樣子,居然還混得馬馬虎虎,於是他學會了鑽營。
而嚴嵩開始轉變的契機,始於嘉靖七年,楊廷和在“大禮儀”之爭中全面落敗,被迫致仕,嘉靖完全掌握了朝政,接替楊廷和的內閣首輔張璁是嘉靖的馬屁精。在張璁的任上,嚴嵩當上了禮部右侍郎,由此開始,嚴嵩引起了嘉靖皇帝的注意。
嘉靖是名店出了名的修仙皇帝,而修仙修道裡有一種專門跟天神們溝通的儀式,儀式中需要“青詞”這種文字作為溝通的載體,而嘉靖忙不過來的時候,就需要大臣們來代勞,這方面有兩個人是個中好手,一個是嚴嵩,另外一個是對這個時期極其反感的夏言。本來嘉靖一直都是讓夏言來寫,但是夏言不待見這份工作,就丟給了嚴嵩。
如此嚴嵩走上了寵臣之路,他日日學習寫青詞的時候,認真研究嘉靖的心理,擠掉了夏言,走上了首輔之路。
嚴嵩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總是能摸準一心待在深宮中想遙控指揮朝政的嘉靖的心思。他一方面表現得對嘉靖言聽計從,另外一方面也善於為皇帝陛下解決問題,長此以來,嘉靖對其形成了比較依賴的心理。城府極深的嘉靖好弄帝王心術,總是說些奇怪的話讓朝臣們來猜,而滿朝上下只有嚴嵩能號準他的脈。如果明代有心理學這門功課,嚴嵩必定是個中翹楚。
而嚴嵩是怎麼把持的朝政的呢?其實這麼說並不準確,嚴嵩的權力從未真正凌駕於嘉靖之上,而是它善於借嘉靖的勢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比如排除異己這個事情,他總會見縫插針去激怒嘉靖,讓他下旨罷黜那些反對他的人。他透過這樣的方式將那些不跟他佔在一起的人,要麼排擠出京城,要麼直接就被幹掉。如此一來,滿朝上下,嚴黨聲勢浩大,連徐階這樣的人,都不得不表面上站在嚴嵩陣營,跟在嚴嵩背後研究嘉靖。
這就是嚴嵩的成功之道,他幾十年如一日地侍奉嘉靖,事事以嘉靖的要求為首,嘉靖喜歡說似是而非的話,來表示其深不可測的帝王威嚴,而嚴嵩總是能準確揣摩嘉靖的心思,幫嘉靖把事情辦了的同時,還順帶把自己的事一道辦了,同時還給嘉靖營造一種萬事盡在掌握之中的感覺。
在筆者嚴重,嚴嵩權勢滔天,但他並不是一個權臣,而是一個弄臣。他依靠嘉靖的聰明來玩弄權術,使得自己在朝廷的權威與日俱增,沒人敢跟他叫板。
-
5 # 子晟談史
嚴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分宜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63歲拜相入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嚴嵩十九歲中舉,二十五歲時中進士二甲第二名,即全國第五,活脫脫一學霸。被選為庶吉士,為之後入閣拜相打下基礎。 嚴嵩長期先後在北京與南京的翰林院任職。當時的皇帝嘉靖沉迷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對政事漠不關心,朝中事務皆交由朝臣處理。內閣首輔夏言得到世宗的寵信,又是嚴嵩的同鄉,於是嚴嵩拼命討好夏言。
但後來嚴嵩晉升為太子太傅,羽翼已豐,開始攻擊夏言,嚴嵩又慫恿世宗罷黜夏言。為了一己所欲,嚴嵩誣告陝西總督曾銑和夏言勾結,只是兩度為首輔的夏言被殺害,從此嚴嵩隻手遮天。
嚴嵩做首輔後任政事糜爛,陷萬民於水火,只知一味媚上,竊權罔利。同時,他對所有彈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殘酷的打擊,輕者去之,重者致死。二十七年殺曾銑,是年殺夏言。三十四年殺楊繼盛。三十六年殺沈錬。三十七年殺王忬……無數正直之臣死於嚴嵩父子之手。 嚴嵩成為內閣首輔後,繼續小心侍奉世宗,世宗賜“忠勤敏達”銀印。
後來,嚴嵩年老,提拔其子嚴世蕃協助掌權,嚴世蕃成為工部侍郎。嚴世蕃收買世宗左右宦官,把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飲食、一舉一動都彙報嚴世蕃。大臣乾脆叫他們為“大丞相”與“小丞相”。有大臣譏稱“皇上不能沒有嚴嵩,嚴嵩不能沒有兒子。”
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皆賴世宗包庇。在嚴嵩一夥的把持下,“政以賄成,官以賂授。”每一開選,視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遷,則視缺之美惡而上下其價。如七品州判,售銀三百兩,六品通判售銀五百兩;刑部主事項治元,用銀一萬三千就可轉任吏部稽勳主事,貢士潘鴻業用銀二千二百兩,就當上了臨清知州。武官中則指揮售銀三百兩,都指揮七百兩,奪職總兵官李鳳鳴出銀兩千兩,起補薊州總兵,老廢總兵官郭琮出銀三千兩,使督漕運。
嚴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外不能抵禦蒙古侵辱,當蒙古兵臨京城下,嚴嵩竟無恥稱這是禮部管轄的事。內不能解百姓困苦,陷萬民於水火之中,導致天下怨恨。鄒應龍、林潤、海瑞等皆捨身上疏,嘉靖皇帝最終下令處罰了嚴嵩父子。嚴師傅被繩之以法,嚴嵩終被抄家,上報金三萬二千餘兩,銀二百餘萬兩,另有珠玉寶玩數千件。後人撰寫史書,稱嚴嵩之禍對於明朝,不亞於董卓之對於漢朝,可見其禍深重。
回覆列表
嚴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5月29日),字惟中,號介溪,別號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間權臣,官至內閣首輔、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少年天才:
成化十六年,嚴嵩生於分宜縣,當時嚴家家道中落,很難維持生計,經常需要依靠孃家接濟。當嚴嵩八歲後,他就由於其聰慧才智得到了分宜縣知縣莫立之的重視,莫立之將他安排進縣學,並免除了所有的學費。嚴嵩自幼聰穎好學,悟性很高。後又有江西提學使經過分宜,面試嚴嵩後將嚴嵩進補為廩膳生。後在十歲時縣試拔擢超群,十九歲中舉。
入仕:
嚴嵩在二十五歲時,終於完成父親的心願,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乙丑科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當他正懷著壯志雄心,嚴嵩得了一場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嚴嵩退官的十年間,正是宦官劉瑾權傾天下之時。
平步青雲:
劉瑾與其黨羽被滅後,嚴嵩北上順天府,正式復官。在此後的十多年內,嚴嵩先後在北京與南京的翰林院任職。歷任翰林院侍講,署南京翰林院事,召為國子監祭酒。嘉靖七年(1528年),任禮部右侍郎。遷吏部左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改吏部。嚴嵩在南京任官五年,因賀萬壽節返回北京。當時,明廷要重修《宋史》,輔臣請求讓嚴嵩任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
當時禮部尚書夏言得到世宗的寵信,又是嚴嵩的同鄉,於是嚴嵩拼命討好夏言。
跪舔技巧可怕,深諳為官之道
過橋抽板:
夏言自視甚高,漸不為明世宗所喜。一日世宗將沉香水葉冠賜予夏言、嚴嵩等大臣,夏言並不戴上;但嚴嵩每次出朝都會戴此冠,還特地用輕紗籠住以示鄭重。世宗見狀,越喜嚴嵩而嫌夏言。
嚴嵩晉升為太子太傅,羽翼已豐,開始攻擊夏言,又慫恿世宗罷黜夏言。夏言罷官後,嚴嵩為所欲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吏部尚書許贊、禮部尚書張璧與嚴嵩一同參與機務,但世宗遇事只召嚴嵩。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許贊以老病去職,張璧去世,世宗再度起用夏言。這時夏言知道嚴嵩的為人,處處小心防範。嚴嵩表面上對夏言謙恭,但懷恨在心。日後嚴嵩再以青詞奪回世宗的信任。
權傾天下:
夏言死後,嚴嵩獨攬大權,而明世宗一心修道無心處理政務,所有政事悉由嚴嵩裁決。此時除了嚴嵩、道士和左右近侍外,無人能見世宗一面。
嚴嵩成為內閣首輔後,繼續小心侍奉世宗,“帝以剛,嵩以柔。帝以驕,嵩以謹。帝以英察,嵩以樸誠”,世宗賜“忠勤敏達”銀印。後來,嚴嵩年老,提拔其子嚴世蕃協助掌權,嚴世蕃成為工部侍郎。嚴世蕃收買世宗左右宦官,彙報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飲食。大臣視為“大丞相”與“小丞相”。有大臣譏稱“皇上不能沒有嚴嵩,嚴嵩不能沒有兒子。”
道士懲奸:
嚴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皆賴世宗包庇。嘉靖四十一年,有山東道士藍道行以善於扶乩聞名於燕京,徐階將藍道行介紹給世宗,一日藍道行在扶乩時稱“今日有奸臣奏事”,剛好嚴嵩路過。世宗對嚴嵩父子日久生厭。最終,嚴氏父子的權勢被藍道行的幾句話推倒,嚴世蕃被判斬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嚴嵩被沒收家產,削官還鄉,無家可歸,依附墓廬而活。兩年後病卒。
嚴嵩的一生可謂傳奇,天才少年,到如何晉升仕途,如何在官場上面八面玲瓏。
其實嚴嵩的一生要是寫成自傳,用於現在的公務員,想晉升,很有借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