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嘿放開那隻蝸牛
-
2 # 閒話讀史
明代歷史上幾乎每一朝都出現了弄權的宦官,就好像空心菜一樣,割了一茬又冒出來一茬,這種現象肯定有其根源,我覺得主要有這麼幾點的原因。
不被累死的皇帝不是好皇帝——從明太祖到明武宗。明代的政治體制有別於前朝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沒有宰相。
明太祖朱元璋覺得宰相的權力太大,為了把權力收回到皇帝一人手中於1380年廢除了宰相這個職位。
也就是說從明太祖以後,明朝就再也沒有一個有法定權力可以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從理論上來說,一切的權力都歸於皇帝,事必躬親,大臣們就幹些上傳下達或提供建議的事。
一國之大,每天堆積的事務何其之多。所以明太祖從早到晚都在處理公事,據說,他曾在8天的時間裡收到了1660份上疏和奏摺。
這些奏章裡寫的內容大約從邊境軍隊調動這種國家大事,到南直隸某縣欠了朝廷28兩白銀這種雞毛小事應有盡有。
明太祖也不是一般人,非常勤勉,起早貪黑,勉強能夠把國事處理個大概。
到了第三任皇帝,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時候就不行了。
所以明成祖就想了個辦法,組建了一個由大學士組成的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政事。這些大學士的品階只有正五品,他們的許可權也僅是“票擬批答”,儘管這些大學士們離皇帝最近,皇帝向他們諮詢各種事務,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內閣大學士們沒有任何的最終決策權。
而且明朝的時候,下級官員,包括地方上的各級官員都是可以直接給皇帝上奏摺的。
所以皇帝還是很累。
明朝的皇帝壽命都不長,稱職的皇帝壽命更短。
明朝的第九代皇帝明孝宗,史書上記載他是個非常勤勉的皇帝,在位期間被稱為“弘治中興”,年僅36歲就去世了。
他的兒子明武宗即位後,也許是有鑑於其父常年勞累以至英年早逝,所以他一反父親的勤勉,整日遊玩嬉戲。
明朝也由此開始了皇帝不上朝的歷史。
誰信得過?誰靠得住?這是個問題——太監上位的理由。明朝皇帝想從案牘勞頓中解脫出來就要尋找幫他做事的人。
首先外戚是不可能的,明代對外戚嚴防死守,為了防範外戚,連皇帝的老婆都專找小門小戶出身的閨秀。
對普通的大臣,皇帝也做不到全權的信任。
這個時候,從小陪伴在皇帝身邊,深受其影響和信任的太監群體就出現在了皇帝的眼前。
太監們或從小陪伴著皇帝長大,或日夜相隨片刻不離,和皇帝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他們身家性命全都繫於皇帝一人,他們熟悉皇帝,充分理解皇帝的用意,是皇帝最忠誠也最信賴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清理的。
弄權的大太監們都沒逃過秋後算賬的下場。
明太祖對太監管理非常嚴格,到了他兒子明成祖的時候,設了東廠,太監們活動範圍就漸漸出了宮牆,權力漸大。
到了明宣宗的時候,他為了讓太監們更好的幫自己辦事,設了內書堂,教小太監們認字的同時進行忠君的洗腦教育。
太監們就不再僅僅是宮廷的服務人員,他們開始以皇帝的秘書和代理人的身份出現在了前朝。和這一過程相配合的,就是宮廷內不斷調整的權力架構。
明代內廷以司禮監為首有十二監,下設有四司八局,合稱“二十四衙門”。
其中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又有“內相”之稱,藉由明朝特有的“票擬”和“批紅”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國家事務的最終決策權,所掌握的權力大小由在位的皇帝決定,皇帝勤勉的,權力就小,皇帝懶散的,就可一手遮天。
這一制度基本成形於明英宗時期。
從此刻開始,明朝宦官弄權的歷史就開始了。
所以明朝宦官弄權主要是因為其特殊的政治體制決定的,高度集權下的繁重事務讓皇帝們不堪重負,又礙於祖制,或基於權欲又不願意迴歸祖制,另闢蹊徑下,作為貼身僕役且可以輕易掌控其生死的宦官們就成了皇帝的選擇。
-
3 # 靈蛇觀史
明代出現這麼多弄權的宦官,與朱元璋的廢除宰相制度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廢除宰相 產生內閣有史以來宰相便是輔佐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決策機要的重要人選。要辦事就得有權力,有權力就有可能因權力過重而威脅到皇上的地位。於是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宰相,產生了內閣制度,內閣只有有草擬詔書的權力,稱為票擬,但沒有決策權,最終還要皇上親自批標蓋章,軍國大事均由皇帝個人裁決,於是皇帝的負擔越來越重。
皇上勞苦 太監登場朱元璋能力強,可以一個人處理政事,朱棣也不遜色,但到了朱瞻基手裡,便感到力不從心,整日勞頓還是忙不過來,很多奏章不可能一一親自看過處理,便讓司禮監的人按照票擬的內容抄下來,代理自己行使批紅的權力。這個為皇帝代筆的人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司禮監秉筆太監。於是,天下唯一可以壓制內閣票擬權的批紅權就落在了秉筆太監的手中。
失去平衡 宦官弄權票擬權和批紅權相互制約、互相鬥爭,文官集團和皇帝及其代理人太監的鬥爭達到了平衡,皇帝自然樂得輕鬆。到了明朝後期,皇帝不管朝政,某些太監便會自作主張,亂髮旨意,有人同時控制票擬權和批紅權,使皇帝成了擺設,比如“立皇帝”劉謹,“九千歲”魏忠賢。
總的而言,弄權宦官的產生是明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必然,皇帝們不能坐視文官集團的日益坐大,不能無視文官集團干預朝政,批評皇帝而不受制約。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扶持太監去制衡大臣,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便會產生玩弄權力於鼓掌之上的宦官。
-
4 # 彈指千年
其實大家都知道歷史上厲害的太監基本都是出自明朝,名聲差點的有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等,而名聲好點的也有鄭和、馮寶等。可以說這是大明朝的一個特色,那為何明朝的當權者都喜歡重用宦官呢?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藉助宦官制衡文官
筆者認為藉助宦官制衡文官這是皇帝重用宦官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任何事都有一個平衡,朱元璋把宰相權利去了,但是又有一群文官,比宰相權利更大,所以只能用內監來制衡文官。
在古代皇帝想了解大大小小的事要透過文臣門寫的奏章,可以說所有的奏章都是先經過文官篩選之後再上呈的,而且所有上呈的奏章也都是經過文臣用自己觀點加工潤色過的,這就等於眼睛被人控制了,皇帝如果被人矇蔽那就很可悲了。文臣依靠察舉,科舉,鄉誼,親戚天然就會形成同黨,而且文臣還有共同的理想,會以儒家聖君去要求皇室成員。如果只用文臣,皇帝一切訊息來源是文臣,所有的事情又要文臣去做,那把皇帝怎麼辦?皇室宗親不敢用,武人也太危險,只有身邊的太監們看上去比較可靠,私黨比文臣少,紀律性也較文臣強。所以一般不強勢的君主,就會依照“舊例”重用宦官。
第二、同皇帝關係親密
一般來說,皇帝的兒子在被確認立為儲君之後,就有專門的小太監侍奉在身邊陪著長大的,而在這深宮之中,皇帝和太監的感情會有多深?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個陪你長大陪你玩的同伴和一群只會要求你的大臣,你說你是皇帝你重用誰?在皇帝們看來宦官都是忠心耿耿的,又沒有七情六慾的羈絆,用起來不要太爽哦。
第三、宦官對皇帝的威脅小
宦官對皇帝的威脅小,為什麼這麼說呢?仔細翻看了一下中國歷史,從來都沒出現過宦官謀朝篡位的。謀朝篡位對宦官有啥用?只要給足了他權力,那麼皇位對宦官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而宦官的權力實際是來至於皇帝的,如果皇權發生了變動,那宦官的權力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宦官只能要忠於皇帝,起碼要維護皇權,才能保住自己的權力。所以筆者認為這也是宦官受重用的原因之一。
第四、比較容易控制
自古以來,太監群體的來源主要是:罪犯、自動賣身成為太監的人。一般來說罪犯身份的太監基本得不到重用,這裡就不討論了。那些被生活負擔壓得喘不過氣,自動賣身成為太監的人,因有賣身契,歸根到底屬於皇帝的家奴,所以管制起來不必遵循國法,特別對於皇帝來說管理難度要低於管理外官,便於控制。
第五、能力突出
這一點相對於明朝來說的,明朝宦官相比歷代前朝能力最為出眾,出了許多能力卓越的宦官。明朝在宮中設內書堂,專門教宦官讀書識字,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宦官的能力。傳聞崇禎皇帝選拔秉筆太監、隨筆太監都是按考進士的標準進行的,有一次選拔考試時出的題目是《事君能致其身》,宦官鄭惠和曹化淳二人便通過了考試。能力如此突出的宦官有什麼理由不重用呢?
結束語:有人說明朝亡於宦官,這個觀點筆者不敢苟同。歷史上秦始皇在世之時,趙高不就奉公守法嗎?二世胡亥繼位,趙高方能指鹿為馬。再說了若沒有這些人,我們的歷史還會這麼精彩嗎?
-
5 # 石墨烯健康小屋
明朝的前幾任皇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沒有宦官專權的行為,從明英宗朱祁鎮開始,才出現宦官專權,這種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加強皇權廢除了丞相制度,朝堂之上權力開始分散,皇權凸顯,致使朝堂之上各官員群龍無首,無法形成能夠對抗皇帝的集團勢力,只到首輔內閣勢力的形成,在此之間有幾十年的時間,作為皇帝身邊的人,和皇帝的朝夕相處使得宦官開始形成自己的勢力。 2.明成祖朱棣謀反時,朱允炆身邊的太監給與了大量的情報支援,可以說朱棣謀反能夠成功,部分功勞是要歸屬於太監的,朱棣做了皇帝以後,為了監視百官,首先恢復了他老爹朱元璋廢除了的錦衣衛,但是錦衣衛的軍事能力夠,情報收集不行,所以在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朱棣建立了東廠,宦官勢力開始漸露頭角。 3.太監本來都是一些低下階層的窮人,沒辦法才做了太監一職,但是到了朱瞻基時代,太監地位大幅度提高,明宣宗朱瞻基設立了“內書堂”,開始對太監掃盲了,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開始有文化了。宣宗駕崩,年幼的英宗朱祁鎮繼位,明朝第一禍政大太監王振脫穎而出,開始了宦官專權的時代。 4.明朝的太監製度註定了一定會宦官專權禍政。明朝大太監有兩個權力通天的部門,一個是司禮監,司禮監有兩大惹不起的頭目,一個叫司禮監秉筆太監,皇帝的私人秘書,大小官員報給皇帝的奏摺都有權過目了,有時暫扣截留也屬正常,權力遮天了,還有比他更牛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管什麼的?管蓋章的,並且是皇帝的公章,朝廷官員再牛,太監不給你蓋章你什麼也做不了,所以這兩個太監頭目沒人惹的起,唯一的辦法是皇帝不想用才除的掉。另一個權力部門叫御馬監,主要掌管御用兵符,沒有兵符,將軍無兵,可以說政治軍事都掌握在了宦官手裡,這才是宦官專權的制度原因。 5.和皇帝的不務正業也有關係,從明宣宗開始,蛐蛐皇帝,豹房皇帝,木工皇帝,煉丹皇帝層出不窮,再加上有些是幼主登基,旁支登基,為了對抗外務大臣,很容易和自己身邊的太監聯合在一起,致使宦官專政。 6.帝王之術,皇帝總是要立兩派或是多派,然後自己來做平衡,使得各方權利均衡,利於皇帝的管理。
-
6 # 深海的魚33
這是皇帝的需要,開國的皇帝太祖太宗,自己都親自帶兵,掌控軍隊,對文官有絕對的掌控力,太祖的空印案,那是幾萬幾萬的殺,太宗誅殺方孝孺的十族,放在任何一個皇朝的中後期都是不可想象的。但隨著時間變化,皇帝對國家對軍隊的掌控力越來越依賴文官,而文官集團出現利益和皇家的衝突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多,往往會導致皇權受損,比如土地兼併,土地兼併的大頭就在文官手裡,土地兼併後稅收困難,這就是文官和皇權有衝突了,另外還有內閣的存在會大大削弱皇帝的權力,這樣,皇帝必須要有自己的知心人對付文官,因為宦官多在皇帝周邊,算是皇帝的家人奴才,皇帝對他們瞭解會更多更全面,也會更放心,這樣往往皇帝就會縱容宦官和文官打擂臺,皇帝不能濫殺大臣,但殺自己的奴才誰都不能說什麼,這樣就會導致幾乎每個皇帝都會有一個厲害的知心人頂在前面,比如王瑾,劉瑾,魏忠賢等,有兩個比較例外的皇帝,第一是世宗皇帝,他不需要宦官,因為他有嚴嵩,還有就是思宗皇帝,這是個沒受過帝王教育的皇帝,不懂平衡,上來就把最得力的狗幹掉,最終亡國,但終他一朝絕大多數文官的表現,充分體現了他哥哥的睿智。歷史,是文官寫的,維護的總歸是文官的利益,所以要自己分析,歷史裡面寫的好人壞人,要有自己的判斷,但作為皇帝,把大臣分成好人壞人,把事情分對錯,就是幼稚的,平衡和國家,才是皇帝要做的一切。
-
7 # 老張談天說地
提問這個問題,得先明白明朝的權利體制,朱元璋和朱棣是權利強人,一人可以控制整個朝廷,一人的精力可以運作整個朝廷,沒什麼大問題,他倆算是一人制。所以文官宦官都不需要給他們太大權利,沒必要。
繼任者仁宗朱高熾精力就沒那麼旺盛,國家很大事情很多,只能大量倚靠文臣組成的內閣,文臣們剛開始還能兢兢業業,後來發現權利的妙處,就開始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皇帝想做什麼事,得經過內閣同意,皇權被限制,皇帝不開心。想著拉一派打一派,但是實際中不怎麼可行,天下文臣是一家,他們可以自己結黨內鬥,但是遇到皇帝,他們就統一了,“聖天子必須垂拱而治。”如,萬曆立儲,如正德死後嘉靖上位,都是大臣操辦。文官集團是一股力量。
有壓迫就有反抗,皇帝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對待,就開始籌謀反抗,看了一圈,外戚,太監,外戚目標太大不好操作,就開始任用太監。太監是一種反對派,也是一股力量,又配備了忠於皇帝的錦衣衛,東西廠。
太監有自身的缺陷,他始終做不大,皇帝讓他今天死,他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所以皇帝放出太監,讓他們可勁的鬧。一旦不受控制隨時處理。
文官集團有內閣,太監有司禮監,皇帝居中控制,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文官集團被太監盯著,不敢過份,太監被文官盯著,不敢過於囂張,皇帝壓力就減輕很多。
文官集團感覺受到壓迫,他們有筆桿子,就寫了太監囂張,你看的劉瑾,王振,汪直,魏忠賢等。
明朝皇帝死的不明不白的有正德,隆慶,熹宗,而不上朝的嘉靖,萬曆就長壽,這也是疑案。
權利面前全是鬥爭,古今中外沒有例外。用這個觀點思考問題就明白很多。
問題中的太監就是皇帝扶持的另外一派。
回覆列表
明朝之前,也曾發生宦官為禍之事,嚴重時如中唐後期宦官甚至可以殺死,或更替皇帝。因此建國後,朱元璋對宦官一直保持警惕與戒備,他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朝政,並在皇宮立了塊鐵牌子,寫著:嚴禁放光干預政事,預者斬。他還規定,宦官級別不能超過四品,朱元璋一朝,宦官只能做些挑水掃地傳達之類的工作,為防止宦官專權,朱元璋還禁止宦官讀書,掌管圖書典籍的宦官,只要能認點字就行了,稍微文化高點的也只限於那些為皇帝記錄詔令的少數宦官。
然而朱元璋怎麼也想不到,大明王朝卻成為歷史上宦官禍國最嚴重的朝代
明成祖時期,朱棣因為發動靖康之役,把他侄子建文帝趕下臺,自己做了皇帝。期間宦官們沒少幫朱棣的忙,這讓他非常感動,於是便開始讓宦官們讀書識字,授予一些權柄給他們,從此揭開了明代宦官弄權的序幕。
到明宣宗時期,宦官專權開始氾濫,但那時宦官還不敢太造次,即便是皇帝十分寵幸的太監,一旦犯錯立即被誅殺,所以那時的太監還不能形成重要勢力,皇帝還可以管轄。
但明英宗之後,太監變得無所顧忌,開始染指軍隊礦山等等,地位日益上升,甚至凌駕於內閣大學士之上。嘉靖初年,太監見到內閣首輔,要打恭作揖行禮,到嘉靖中期,太監只需要對首輔平視行注目禮就行了,嘉靖後期,嚴嵩任首輔時,還要向太監拱手作揖才能進宮。嘉靖朝和太祖朝還是宦官沒有得勢的時期,其他時期,太監的權勢如何,大家可以放膽去想像了
明朝皇帝權力為何會滑向宦官手中,一方面是制度的缺陷,即皇帝與大臣溝通需要經過宦官。另外一方面,明朝時期荒唐皇帝多,不思朝政,是導致宦官專權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