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吳物理

    一看答案就會,但是一自己做就空白,不知道怎麼下手。那麼你的問題應該不是在基礎上,也就是說基本公式自己基本運用你還是會的,但是一綜合就很難聯絡起來,知識點是散的。

    問題出在以下幾點:

    1.知識點掌握不怎麼紮實,不會運用。

    其實每次考試考點就那幾個,考過去考過來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弄懂怎麼考就不怕了。

    你公式知識點知道了,但是還不紮實,掌握還不夠,知識點和實際應用還沒聯絡起來,當你遇到一個題時,不知道到底用學過的哪一個具體知識點。或者說有些大題考的比較綜合,還需要你把各個知識點聯絡起來,要有邏輯性。能夠做到在做題時快速從大腦中呼叫自己的知識體系,去解決問題。但很多學生在初期學知識點時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解決問題時比較困難。

    2.有些題難度稍微大點,學生想了五分鐘不會做,就看答案,這樣形成依賴性。

    很多學生有這樣的問題,一個題,他大部分思路想到了,但是有某一個小點想不到就卡住了,然後去看答案,看懂了,然後就做出來了,總覺得自己會做了,但他沒想到是在答案的提點下才做出來的。如果是考試,那麼他是完全做不出來的。現在很多學生都自己有答案,一看答案感覺簡單,就不主動思考,跟著答案的思路走,然後自欺欺人的覺得自己也會做。這樣的題不是自己做出來的,是透過答案的牽引做出來的,這種就像是被灌輸進去的。而自己真正獨立做出來的,才是自己經過大腦思考再加工出來的,自己就會有很深的映像,使自己對知識點映像更深入的理解。

    3.相似題型練的不夠。

    其實很多學生在高一時做一些題感覺很吃力,但到了高三再做類似的題就覺得不難,及時他平時看答案做。原因就是同類型的題練了很多,自己在反覆練,慢慢就形成了規矩,自己也總結出了這類題怎麼做。如果你現在高三拿到題不知道怎麼做,可能是這型別的題做的太少了,不夠熟練。我也不鼓勵大家盲目刷題,但一種題型要達到足夠的練習,才熟能生巧。

    具體該怎麼解決呢?

    1.做作業是別一卡住就去翻答案

    做題時,儘量把答案放遠一點,等自己把一套題做完再去對答案。拿到題自己做,先用自己的思路去寫一下,即使是錯的也要寫,如果不知道怎麼做,翻下書,看看知識點,或許就解決了,不要貪答案的方便,這樣害的是你自己。數學注重的是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這種能力在很多學科上都有用,因為他能將自己的思路連貫起來,把知識點聯絡起來了構建知識網路。

    2.做完看答案也要學會怎麼看。

    首先你得看看答案的思路和你是不是一樣的,如果前面一樣做的一樣,然後看看自己到底是卡在哪一個環節,如果知道怎麼卡住的後,最好自己去把後面的過程寫出來,不要懶,這樣記憶就更加深刻。然後總結一下自己為什麼想不到或者會想錯。找到原因,反思總結。

    然後看完之後最好自己去演算一遍,需要計算的也在草稿紙上算一下,加深映像。

    3.對於那些考試經常遇到又經常錯的題型,實在做不到,就把步驟去試著背一下。

    自己反覆去演算。因為有些題即使你現在懂了,過幾天就又不知道怎麼做了。人都是會遺忘的。如果每一個步驟你都記得很清楚,那下次遇到類似的就不怕不會做了。

    4.有些題很經典,但又總不會的題,最好寫在你最容易看見的位置,經常去複習它,沒事就多看看,將思路記下來,那麼下次就一定會做了。

    5.強化專題練習。

    在高三後期,對於一種題型,我們一般都要反覆練很多次,比如三角函式,等比數列等等題型,反覆練反覆練,直到你一看到題就知道用哪個知識點。但也不要盲目做,做完一定要思考總結,找出規律。最好準備一個筆記本,講題型分類記下來。反覆看。

    6.完善所學知識網路,在做了題目後也可以去思考它除了這麼問還有可能怎麼問。如果這麼問的話又怎麼做,也就是做到一題多用。用一個題去鞏固多個知識點。逐漸完善知識體系,或者自己的題庫,使漏洞越來越少。

  • 2 # 塘主說歷史

    最近有很多學生跟我反應:做數學題總是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我根據我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下幾個方面:

    一、老師的問題

    現在許多老師為了省時間,採取了硬塞的教學方式,也不管學生到底能不能接受的了。只顧著自己的教學進度!,當然談不上運用知識解題了。還有部分老師因為授課風格或個人性格或教學水平會影響到學生上課時的聽課興趣和課後的學習情緒。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瞭解學生具體情況,對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估計過高。

    2.教師在講課分析和解題的指導上不得法,管教不管學,不能因材施教。

    3.老師輔導不到位,訓練題的針對性不強,不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4.有些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教學水平不太高。

    二、學生的問題

    1.課前不預習,被動聽課;

    2.聽課時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3.沒有認識到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把作業當成負擔;

    4.不懂裝懂,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5.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上課不記筆記,消極聽課;

    6.不能及時複習鞏固,幾乎是學過即忘。

    以上兩個問題主要的原因是學生的問題!只有學生把知識點幹紮實了,平時勤快一些,就不會出現“一看都會,一做就錯”的情況了!

  • 3 # 胡老師中小學數學
    數學題一看答案就會,一做題頭腦空白,不會思考,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在做數學題時很多同學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己苦思冥想了半天也解決不出來的題目,一看到答案就感覺到秒懂了,可是之後自己再去獨立完成相關的練習題時又不知道該如何去思考和解答了。這在數學學習中時一種普遍現象,絕大多數的學生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做題時為什麼會遇到問題?

    上課能聽得懂,老師講的例題也能理解,可是一到做題就就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這是很多同學學習數學的真實寫照。那麼該如何來理解、思考和解答一道數學題呢?

    我經常給學生舉這樣一個例子,解答題數學題就像偵探破案一樣,首先需要有充足而紮實的知識做基礎,其次還必須具有較強的觀察力、分析力、應變力和聯想力,能從題乾的資訊中剝離出關鍵資訊,再運用知識進行分析和解答。偵探破案關鍵在細節的分析和處理,同樣解決一道數學題關鍵也是對細節的分析、思考和判斷。很多同學之所以不會分析和解答數學題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會分析和思考題目條件,看到一大堆的已知條件就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去分析和運用。

    做數學題的正確思路和步驟應該是,讀題,尋找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關鍵資訊,單子確定題目所考察的知識,分析題目的問題,看看需要解決的是什麼?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綜合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相關知識點去分析和思考,一步步的分析、運算和解答,直到最終將題目完全解答。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如何分析和運用題目的條件,很多同學做題就卡在了分析題目條件的這一步,不知道該如何去分析和運用。老師在講題分析題目的過程就是該學生做的展示,每一個條件該如何去分析和運用,學生需要在聽課中去學習老師分析和思考題目的方式和方法,第一該做什麼?第二步該幹什麼?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很多同學在做題時根本沒有思路和方法,對於比較簡單的題目,憑藉著直覺和經驗能正確解答,對於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就只能靠亂碰了,碰對了就對了,做對是偶然,做不對才是必然的。作為老師,上課除了剖析知識點,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講解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該如何來分析和利用題目條件,學生聽課的重點也在做題的方法和思路上。在做完一道題目後多去思考和總結,題目的正確解答思路、方法和步驟是什麼?重難點和突破口在哪?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分幾個步驟,每一步該幹什麼?類似的問題該如何去思考和分析。

    為什麼一看到答案就秒懂了?

    自己思考時怎麼也想不明白這道題目,始終找不到突破口和方法,但是一看答案就會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在做題遇到問題時,往往是因為在某一個關鍵的步驟和環節出現了問題,存在著很多的疑惑和不解,也許是因為漏看了一個條件,也許是因為少了一條輔助線,也許是因為對條件的利用還不充分……,當看到答案那一刻,那關鍵的問題在答案的引導下得到了攻克,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確實也是這樣的,在做數學題時,很多時候就是在某一步驟出現了問題,甚至不是關鍵步驟,可就是因為這一步驟讓我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也不能正確解答題目。

    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因為我們在學習中存在知識漏洞、薄弱環節和思維誤區,在讀題時沒能抓住問題的核心,沒有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關鍵,這是一種數學能力,也是一種數學意識,是在不斷的學習和摸索中不斷提升的。同樣一道題目,同樣一個條件,別人比像想的更深入一些,運用得更透徹一些,那麼別人就把問題給解決掉了,而自己始終會停留在問題的表面得不到突破。

    運用好答案解析也能幫助我們得到提升,遇到問題時不可能隨時能得到老師或同學的幫助,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藉助參考答案來分析,當然,首先還是得自己去分析和思考,嘗試解答,不能一遇到難題就直接放棄思考,難題的難往往就在其中的某一步,只要將這一步給解決了,難題就不再難了,同樣如果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那麼難題就會一直困擾著自己。

    遇到難題,首先自己去分析和思考,然後再帶著問題和疑惑去對照答案解析,才更有價值和意義,這樣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也給自己之後的思考和分析提供了一些指導和借鑑。對於答案解析我們不能直接照搬,需要分析其中的邏輯,為什麼要這麼做?自己在思考的時候是因為什麼而沒有想到?忽略了什麼?這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方法和思路?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並嘗試著將這些問題解答了,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會容易找到思路和方法。

    答案和解析始終是別人的思路和方法,學生需要透過學習將答案解析中所運用的方法和思路逐步內化為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先去借鑑和模仿,透過不斷的練習來加深理解和運用,最後不斷去最佳化和完善,形成自己結局這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於很多難度比較大的綜合題,我們不可能一次性完全掌握,即便是當時掌握了也會逐漸生疏和遺忘,所以需要做好複習和鞏固,定期去複習和強化,經過多次的重複和強化之後,我們對某一知識點和方法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 4 # 徽鄉小居

    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對於數學,我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上學時幾乎不問老師,看看答案就會了,上課也能聽懂,難題就是不會做,做不出來。其實這是對於數學沒有理解到位,學得很膚淺。數學需要深入思考,抽絲剝繭,有點到線到面全盤思維。如果只是小學那種學習習慣和方法只會越學越吃力。我教過小學,很多學霸也是透過強行記憶,套用方法秒解。雖然顯得格外牛,從長遠看,很難所有建樹,不免覺得有些急功近利了。

    面對數學題頭腦空白怎麼辦?

    首先,對於數學基本知識要全盤掌握,理解到位,不能有瑕疵。

    其次,透過練習深入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做到一個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比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習慣。這就需要把書讀厚,把題目當做作文來練。

    再次,遇到難題不要放棄,多思考,多琢磨。我遇到很多數學學習好的學生,一道題常常思考很久很久才會問我解答思路。我也是稍微提示一下,他們就會了。這就是數學,差一點點整道題就做不出來。而多思考分析,我才能一點就通,不然教了你會了,也只是懂個皮毛。很多學生一聽就說自己會了。我總是說,只是學會一層了而已。

    還有,遇到不會做的題,思路受阻。我們不防把題目當做文言文好好閱讀,把每個條件仔細分析,看看有沒有遺漏或沒有考慮到位的知識點。這樣做,整理一下,會有發現,思路又一次開啟把題目解答出來了。

    當然,數學難起來,誰也不會做。這些少數情況不要太糾結了。畢竟有些難題是精心設計出來的,想解開確實難以想到,就當練大腦吧。還有些難題,特別複雜,需要一步步不斷的解,過程一頁紙都寫不完。這個就需要細心和耐心了。

    總體來講,遇到不會做題,學會慢慢思考,從頭整理,相關的題目找出來看看,對比一下,從中找到思路,領會要髓。切勿不懂就問,不懂就看答案,然後就完事了。而是需要反覆琢磨,推敲,做到觸類盤通,舉一反三,形成思路結構圖。

  • 5 # 高中備考達人

    高考數學解答題範圍清晰,一般是六道大題,分別考查解三角形、數列、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統計機率、解析幾何和導數等知識點,數學解答題分值比例較大,一般來說難易程度都是由易到難,最後一道題是拔高的題目,數學光靠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點來學習是萬萬不夠的。

    數學答題有步驟、有模板,答題時,順序步驟合理,邏輯清晰,公式定理應用準確,老師能夠一目瞭然地看見採分點,就會相應給出分數。所以掌握答題模板在做解答題的時候是很有用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數學答題模板】,由於篇幅有限,只展示部分內容,高畫質完整版點選我的頭像悄悄說【數學】可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創造營2019》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