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明代中期以後,皇帝面對文臣上書說教已經很厭煩了。文臣甚至以上書批評被惱羞成怒的皇帝打廷杖為榮,哪怕當場打死了,立刻身價暴增,在家鄉乃至全國都會被交口稱讚。尤其海瑞這樣的,上書前已經把棺材準備好,遣散家人,以必死決心上書罵皇帝幾句的人。

    皇帝認為,打你反而會名聲大噪,殺了你更會增加榮譽,自己就要成反面人物。當然就不想讓海瑞就此成名,只關起來了事。

  • 2 # 仁壽羅海

    皇帝聽了這句話,很久都沒有說話,默默良久,後來自己又把奏章拿起來仔細看了看,覺得他說的話確實有些道理,皇帝對左右都說了,海瑞是當代比干,是忠心的,但是我的身體健康確實經不起你這樣罵,所以還是派人把他送近監獄了。

    因為嘉靖皇帝晚年很多人都不敢上書說皇帝的不對,雖然在明朝文官罵皇帝是正常的,有些人還越罵越來勁,越罵越出名,但是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有幾個人願意這樣了,唯獨海瑞敢說,皇帝也確實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以在遺詔你也是要求自己死後還是要放了海瑞的。

    所以說不處死海瑞的原因還是皇帝不算昏庸,大體上還是知道誰忠誰奸的。

  • 3 # 青言論史

    對天發誓,嘉靖一開始絕對是想弄死海瑞的,只不過後來給人勸回來了。

    當海瑞的那封著名的罵皇帝奏摺遞到御前的時候,皇帝拍著桌子大吼:“去給我把他抓過來,千萬別讓他跑了!”按照天子的雷霆之怒,這一把海瑞絕對是跑不了的。

    但是有個宦官過來對皇帝耳語了幾句:“您放心,這傢伙跑不了。他早就買好了棺材,在家裡等死呢。”嘉靖一聽懵了,一會兒又把奏摺拿過來讀,一連讀了好幾遍,長嘆道:“他想做比干嗎?可惜我不是紂王啊。”

    但是事兒架不住細想,在召見首輔徐階的時候,嘉靖一會表示“海瑞說的對啊,朕生病這麼久沒法管事啊”,一會又氣呼呼地說“也就是我病了,我要是能出宮門還能容許他這麼罵我?”最後還是把海瑞扔進大牢了。

    但是很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海瑞被刑部判了死刑,但是遞到御前的時候卻被駁掉了。有人為海瑞請求赦免,卻也被扔進大牢了。這就奇怪了,你到底是放還是殺啊?

    其實不矛盾,因為嘉靖自己的內心是矛盾的。

    殺海瑞,他不願意承擔殺諫臣的罪名,而且在他有理智的時候他也承認海瑞說的是對的;但是作為一國之君,他實在忍不了被一個小官指著鼻子罵,誰還不要點面子呢?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他只能把海瑞關進大牢,不殺他,也不讓他再胡說八道。而且,兩個月以後,嘉靖自己就龍御上賓了。這個時候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應該比較清楚,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所以,關起來,只是給海瑞一個警告而已。

    嘉靖並不糊塗,只是太自私而已。

  • 4 # 也一舟

    1、嘉靖不想成全海瑞之英名,而使自己背上昏君的罵名。

    2、海瑞罵得對。

    3、給繼位者留一點政治遺產。

  • 5 # 三觀粉碎機

    嘉靖當然要殺海瑞,並且由於海瑞呈上《治安疏》把自己罵了一頓,嘉靖更是火冒三丈,越想越生氣。而海瑞還不知道好歹一個勁的數落其弊政,最後惹得嘉靖直接就下令關進詔獄處死。當時戶部司務何以尚為海瑞求情,嘉靖大怒,先是一百大棒將人打的半死不活,接著同樣關進詔獄嚴刑逼供,晝夜不停。

    換句話說,嘉靖殺海瑞之心已決,所以根本不存在嘉靖為什麼不處死海瑞這種說法。可最後海瑞還是沒有死啊?這是因為海瑞是明朝可以和整個皇權抗衡的文官集團老大,內閣次輔徐階的人。

    明朝文官集團的勢力是相當大的,可以說到了跟皇權平起平坐的地步,而作為徐階暗中培養並一路帶上了的海瑞,構成了海瑞敢為官直諫、硬懟嘉靖的所有底氣。千萬不要以為何以尚是覺得嘉靖不殺海瑞才去給海瑞求情的,何以尚的聰明就是他知道有徐階擔保,嘉靖根本殺不了海瑞,海瑞只要出獄,必定平步青雲。而事實正是如此。

    1566年秋,海瑞被嘉靖下詔獄,嚴刑逼供之後海瑞供出了其背後勢力,然而以徐階的勢力,這個獄詞當時根本就送不到嘉靖手中。而在此時,嘉靖早已病入膏肓,已經到了生命最後一刻,對海瑞處死的政令也根本發不出去。與此同時,當時跟徐階對立的其他內閣大臣也要求絞死海瑞,紛紛上書。但是,那又怎樣呢?奏章全部被徐階和刑部老大黃光升給壓住了~這一拖,就拖到了同年十二月嘉靖去世。

    嘉靖一死,新帝隆慶即位,那一切還不是老內閣說了算,以海瑞為首的一干言官自然就被釋放,並且平步青雲直升應天巡撫。

    所以,嘉靖根本不是不想殺海瑞,海瑞之所以敢這麼作和浪,那都是因為背後有人。如果你背後沒人的話,可千萬別學電視劇,畢竟電視劇給你看的都是美好的。

  • 6 # 布夫舟

    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時期有點類似於軍國體制,武將的地位很高。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官的地位越來越高。其中,在政治方面,言諫制度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就使得很多官員敢於向皇帝進諫。從另一面來講,士大夫是非常注重名節的,進諫皇帝能夠很大的提高他們的知名度。

    明朝進諫的官員是非常希望得到廷杖或者免官的出發的,因為一旦遭到處罰,他們馬上能夠揚名天下。

    所以明朝進諫的官員是非常多,這是和清朝不大一樣的。由於社會風氣的影響,其實這些人皇帝多半拿他們是沒什麼好辦法的。皇帝如果處罰他們,反而會使他們名揚天下,自己成了一個不聽忠臣勸告的皇帝。清朝的官員不過是皇帝的奴才,如果海瑞在清朝幹這種事情,多半是活不了。

    在回到海瑞身上,海瑞這人雖然非常死板,但是他自身並有太多的汙點。這和有些言官是不一樣,海瑞不貪汙、不腐敗,日子過得非常苦。加上海瑞非常用心的給老百姓謀福利,一心為了國家,所以名聲很好。用現在的話來說,海瑞絕對能拿一個“感動大明”的獎。他進諫皇帝本來就是自己的職責所在,目的也是為了皇帝好。歷代的皇帝也沒有那麼傻,所以無論是嘉靖、隆慶、還是後來的萬曆,都是敬重海瑞的。

    最後到了關鍵的人物,那就是嘉靖皇帝。這個人在位45年,近20年不上朝,成天修仙問道,但是他絕對不糊塗。當海瑞上了那道名聞天下的《治安疏》,用無可辯駁的事實把嘉靖罵了一遍。嘉靖自然是非常生氣的,史書是這麼記載的:

    “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 : 趣執之,無使得遁。”

    嘉靖勃然大怒,把奏摺扔到地上,然後對身邊的人說,趕緊去抓住這個人,別讓他跑了。當然,身邊的黃錦說這個人已經買好棺材了,遣散家人了,是不會跑的。於是,嘉靖默默說不出話來。畢竟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之後嘉靖冷靜下來,又把自己扔的奏摺撿起來,好好多了讀了好幾次。甚至,後來更是把海瑞的奏摺放在宮中幾個月,慢慢思考。史書是這麼說的:

    “已,復取置御案,日再三讀之,為感動太息,留中數月餘。”

    嘉靖自然明白海瑞說的都是事實,畢竟嘉靖也不糊塗。正如他所說“此人可以和比干相比,可我卻不是商紂王”。只是嘉靖對處置海瑞又非常為難,畢竟海瑞讓他顏面盡失,放也不好,殺也不好,所以嘉靖就把海瑞一直關起來,不做任何處置。

    後來刑部尚書黃光升給海瑞擬定了一個死罪,嘉靖一直不批覆。等到嘉靖去世以後,隆慶皇帝馬上就把海瑞給放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7 # 王榮聯1

    海瑞勸諫嘉靖皇帝的〈治安疏〉,被後人稱為“千古一罵”。本文暫且不論海瑞罵了些什麼,只回答嘉靖皇帝為何不處死海瑞。本來,讀完海瑞奏章報告的嘉靖皇帝的確很生氣,真想把海瑞抓來治罪。但後來嘉靖皇帝聽了首輔徐階意見後,改變了原來想法。徐階這樣說:“海瑞之所以斗膽指責皇上,不過是想撈個名聞天下的美譽罷了。現在皇上治他死罪,反倒成全了他。如果皇帝不加罪於海瑞,海瑞的目的也就達不到,反過來全天下的人還能看到皇上寬容大度,皇恩浩蕩”。徐階極富哲理的分析鞭辟入裡,把嘉靖皇帝的心給說動了,才沒有治海瑞於死罪。其實,海瑞的〈治安疏〉,通篇洋溢著小罵大幫忙的餘韻。指責在表,疼惜在裡。笑罵與討好輝映,馬屁與智慧共存。因此,不要說嘉靖皇帝下不了手殺海瑞,就算多罵幾句也已開不出口,還真給徐階說對了。

  • 8 # 歷史百家爭鳴

    海瑞,明朝出名的大清官,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打擊貪汙腐敗,他在地方為官時,就一直注重廉政,但他在地方搞久了廉政教育後,就開始對中央及皇帝提出意見,他看嘉靖帝不理朝政,天天設壇求福,就上了一封《治安疏》,批評嘉靖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

    嘉靖帝一看海瑞呈上的奏摺之後可氣壞了,一個小小的臣子居然敢指責他,他本想把海瑞抓起來,可他身邊的太監說海瑞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棺材,他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嘉靖帝聽了之後就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又讀海瑞的上疏,一天裡反覆讀了多次,這次就放過了海瑞。後面嘉靖帝因為身體不好,覺得自己遭了海瑞的責備,就把海瑞關了起來,可嘉靖帝並沒有處死海瑞,這是為什麼?

    嘉靖帝並不昏庸,他知道海瑞說的都是對的,嘉靖要是把海瑞殺了,就是讓他在天下人面前留下一個昏君的形象,所以嘉靖帝只把海瑞關在監獄裡,而不是處死,嘉靖帝並不真想處死嘉靖。再者,也有很多人援救海瑞,戶部有個叫何以尚的,猜測嘉靖皇帝沒有殺掉海瑞的想法,就上書陳請將海瑞釋放,不過他是往槍口上撞,惹得嘉靖帝賜給他一百大棒,還關進監獄裡受審。但這沒有阻攔有別人維護海瑞,當時有人說要對海瑞處以絞刑,被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壓了下來,要是沒有他們的努力,可能嘉靖帝受到別人的蠱惑就把海瑞處死了。

    嘉靖帝死後,明穆宗接受了《嘉靖遺詔》中的“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復職”,大赦天下,海瑞也就此放了出來,還得到了新的任命。

  • 9 # 聊以自娛2

    海瑞(1514-1587),字汝賢,號剛峰,回族。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小官吏家庭出身,四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嘉靖年舉人,初任南平教諭,後升任淳安知縣,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蒞朝堂處理政務,深居西苑,專心設壇求福。總督、巡撫等邊關大吏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徵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獲罪以後,沒有人再敢評議時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任戶部主事時,看到邊境不寧,明世宗朱厚熜篤通道教,大興土木,大建道觀寺院,勞民傷財,便在棺材鋪裡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了朋友。嚮明世宗呈上《治安疏》奏摺,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大罵不理朝政等弊端。

    明世宗讀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對左右侍從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愚名。聽說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奴僕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他自己是不會逃跑的。”明世宗朱厚熜知道海瑞正直,聽了默默無言。一天裡裡將海瑞上疏反覆讀了多次,感到嘆息,只得把《治安疏》留在宮中數月。曾說:“這個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季,明世宗生病,心情鬱悶,召來內閣首輔徐階議論禪讓帝位給皇太子的事,世宗說:“海瑞所說的都對。朕已經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又說:“朕確實不自謹,導致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偏殿議政,豈能遭受這個人的責備辱罵呢?”遂逮捕海瑞關進詔獄,追究主使的人。獄詞送上後,仍然留在宮中不釋出。戶部有個司務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沒有殺海瑞的意思,上書陳請將海瑞釋放。明世宗大怒,命錦衣衛杖責何以尚一百大棒,關進詔獄,晝夜用刑審問。有閣臣主張對海瑞處以絞刑,被首輔大臣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壓了下來,並拖到年底。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駕崩,十二月十五日,裕王朱載垕(明穆宗)繼位,國號隆慶。說是奉先帝世宗遺詔,赦免了海瑞等人。官復原職為戶部主事,不久改在兵部任職。後來調大理寺任職,提拔為尚寶丞(專門管理皇帝御璽、 印鑑的官員)。後又任命為應天府巡撫。歷任左通政、右通政之職。

    這是我瞭解到的歷史上“海瑞罵皇帝”的過程。對於明世宗為什麼沒有殺海瑞,我的理解是:第一,明世宗朱厚熜並沒有想殺海瑞的意思,自己也不想做荒淫無道的商紂王,只是氣海瑞不識時務,把自己想當比干,把明世宗朱厚熜當成了商紂王。而且,朱厚熜是個學道之人,是不喜歡殺人的。第二,有首輔大臣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等人的保護。第三,明世宗多病,沒心思也不願意為這件事做過多地糾纏。第四,明穆宗朱載垕比較喜歡海瑞的正直,便於自己執政時平衡朝廷人事關係。第五,海瑞敢抬棺直諫,顯得剛直不阿,誰殺忠直之人都會留下歷史惡名。不知我分析的對不?不足之處,請小編和讀者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簡單有效地解決問題?如何簡單快速準確地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