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night1

    什麼是存款保險制度呢?簡單來說就是銀行作為成員單位成立了一個存款保險,一旦銀行發生破產清算。那麼這個保險可以在50萬額度的範圍內對存款人進行償付。

    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其一,每家銀行都可以償付50萬,換而言之客戶將100萬分別存在兩家銀行,當兩家銀行同時破產,客戶仍然可以收到100萬的賠付。其二,單個客戶在一家銀行的賠付上限是50萬,如果一個家庭夫妻雙方在某家銀行均存入50萬,那麼當這家銀行破產時,夫妻雙方均能夠收到50萬的償付資金。

    透過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如果你擁有500萬,為了保證資金安全,有兩個方法:要麼分十家銀行存入,要麼在同一家銀行分十個人名存入。

    當然千萬、億萬富豪很少會採用上述的做法。因為銀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信用,尤其是國有銀行。一旦大銀行破產,那麼勢必會給市場帶來巨大沖擊。因而政府會在一定程度上保有銀行,避免其破產,進而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

  • 2 # 楊叄伍

    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四千多家,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存款保險制度會保障你的基本權益,實在錢多的沒地方放的話就不會發愁配置的問題了,有的是還沒有了的心願

  • 3 # 晶瑩理財

    謝謝邀請!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的是這個題目應該這麼說,除了銀行存款目前最好的資產配置是什麼?這樣問穩妥。因為各大銀行幾乎破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小銀行就不一定。中國有先例,那就是海南銀行。言歸正傳,那麼除了銀行存款最好的資產配置是什麼呢?我認為還是房地產。即使現在國家嚴控房地產,但是我覺得一線城市北上廣房價是已經很高了,但是新一線房價還是有點低,和一線比還是處於較低位置,所以如果有資金讓我配置資產我還是選擇新一線房產。其次是黃金,黃金是硬通貨,自古以來充當貨幣的作用,雖然黃金比房價漲幅不大,但是他還是有其他無法比擬的保值作用。所以我會選擇黃金。各大國家黃金儲備都是有增無減。這也充分說明黃金的重要性。總得來說,資產配置比例我的原則是總資產的20%留作流動資金可以購買短期理財產品。45%留作保值增值用,可以購入房地產。35%購買黃金。以上是我的簡單看法,僅供參考!謝謝!

  • 4 # 金融雜談孤風影

    資產配置需要合理搭配,不能只偏重一兩個方面,不然風險會變大。銀行倒閉現在很正常,資產配置其實就是分散風險的手段,只能降低風險,不可能降到零。像保險、房產、理財、投資等,錢如果足夠多,可以像他們回答的買黃金,全球通用貨幣,算是最風險最小的方式了,可以保值,升值就比較差一些了。

  • 5 # 邵宇

    大家知道作為華人,我們總覺得中國經濟的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在中國工作,買中國的房子,做中國的股票就夠了。其實正好相反,全球化的變化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包括華人的生活和中國的投資。其實某種意義上說,近代歷史上的每一次中國的重大的變化,不管是強還是弱,都跟全球化密切聯絡在一塊。關於投資,我們可以看一下2017年的投資收益的對比,就會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應當說2017年還是很幸運的,全球股市都是一個牛市,代表發達市場的指數漲了25%左右,新興市場漲得更多,越南股市領跑全球,它的漲幅高達38%。印度和中國香港位列第二和第三,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等這樣一些發達經濟體,它們的平均的股市漲幅大概在15%到25%之間。同期來看的話,上證指數漲了6%,而創業板指數則下跌了10%左右。如果你再回去一年,也就是2016年的話,你可以看到中國的股票指數已經連續墊底有兩年了。此外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過去的這兩年裡頭也大幅波動。2015年811匯改,人民幣兌美元下跌接近10%左右,但是到了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又升值了接近6%左右。所以這樣一個劇烈的變化就會給我們的投資以及我們的收益核算帶來不小的衝擊。

    那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投資眼光放到全球的話,可能對增強我們的收益和平衡我們的風險更有幫助。其實某種意義上說,整個全球市場的流動性的來回波動以及大類資產的收益,在過去的這30年裡頭都受到同樣的交易模式的驅動,我們把它稱之為叫做套息交易。也就是在全球化的3.0的結構中,所謂全球化的3.0,也就是美元跟美國所引導的全球化的這一輪的高速增長過程中,美元和新興市場貨幣資金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來回搖擺的鐘擺。所謂的套息交易就是借廉價的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比方說美元,歐元和日元。這些貨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利率是比較低的。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美國的十年期的國債大概是在2.3%左右,日元大概在0.5%左右。歐元一度曾經呈現過負利率。

    什麼意思?就是你到這些國家接到的這些貨幣都是非常非常便宜的,那把他去買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比方說俄羅斯巴西或者其他的新興的快速增長的這些經濟體的貨幣或者資產。你比方說我們買一個人民幣的理財,人民幣的理財現在有4%左右的收益,那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利差,你拿到的是廉價的資金的成本,當然是發達國家的貨幣把它轉換成為新興市場的貨幣,從而買新興市場的資產,這裡就構成了一個套利的空間,它大概是在2%到6%之間。當然有了2%到6%的獲利空間,你通常可能會需要加一些槓桿,也就是會放大你的交易的倍數,這樣的話你就會加倍你的收益。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模式,就形成了在新興市場和發達經濟體之間來回往復的巨大的流動性。這個流動性可以說是天文量級的,你比方說中國有4萬億的外匯儲備,一度大家估計裡頭可能有1.5萬億美元是所謂的熱錢,也就是用於套息的這些資金。很顯然當這些資金進入到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的人民幣再升值,中國的資產也在升值,這裡頭所獲取的投資收益就相當的巨大。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當美元貶值和新興市場升值的時候,大量的資金就瘋湧入新興市場,去炒高他們所有的資產,包括他們的貨幣。而當美元升值,美國加息的時候,這些資金又會回撤,也就是會解鎖原來的套息交易,從而回到發達經濟體,這就構成了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來回的波動和震盪。另一方面,經過這過去的40年的高速的發展,中國居民的可投資財富的規模正在日益的增長。現在可投資的總體的非房地產資產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65萬億人民幣。而根據最新的資料,可投資資產超過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也要接近160萬人。那這樣一些人勢必會考慮到在全球去分配它的資金或者財富,並隨著這樣一個擺動的鐘擺而不斷調整他們的財富的配置。

    根據一般的投資原理,我們也認識到,透過跨部門跨國界的分散配置,往往可以在獲得一定的收益率的情況下降低你的風險。因為畢竟發達經濟體跟新興市場有時候會共振,有時候則處於不同的區間的階段,所以做這樣一個跨期或者跨境的配置,可能能夠最佳化你在一定風險承擔水平下的收益率的水準。但是對於大多數中國投資人而言,他們並不特別熟悉全球的市場。從全球成熟市場來看,瑞士、英國和澳洲等各國的他們的個人擁有的金融資產超過1/3都會配置在本國之外。而新市場裡頭的向南韓印度日本等在海外配置的比例也都超過20%。相比之下中國居民的可投資金融資產中境外的比重大概不到5%,這也就是我們對整個資金的走出去存在著一定的擔心或者某種形式的恐懼感的來源,因為大家對不熟悉的領域總是有一種莫名的恐懼。

    怎麼樣去看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從而指導我們投資呢?我們就要來考慮一下整個全球化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剛才我們已經說到了,中國近現代的每一次大的變化都跟全球化密切聯絡在一塊。你比方說全球化的1.0,也就是大航海時代,這個時候歐洲在崛起,中國需要白銀,中國開始閉關鎖國。到了全球化的2.0,也就是英鎊和英國所主導的這個時代,中國跟英國之間的一次劇烈的衝突,東西的權利完成交接,那個時候中國就開始整個下行和收縮,西方在整個的全球中佔有巨大的優勢。在全球化3.0的時候,也就是美國跟美元所主導的這個全球化過程中,中國權力的加入了這樣一個全球的製造業產業鏈,所以我們稱之為中國全球化的紅利期。

    那麼到了現在情況又變得有所不同,因為我們看到現在你做海外的投資,特別是發達經濟,對中國的投資限制是日益增加的。當然中國已經在海外購買了大量的房地產股權等等這些投資。那麼現在考慮到全球的這樣一個全球化形勢的逆轉,海外的民粹情緒在高度的上升,美國優先德國和歐洲也在起草對於中國的海外投資的某種限制性的法案。這樣來看的話,我們對海外的投資必須做更謹慎地把握和評估。那麼總體而言的話,在新的這個時代裡頭,我們強調中國的海外投資,特別是走出去和引進來,可能更多的是沿著一帶一路的這樣一個周邊來展開的。這就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選擇,我們究竟是把更多的資金去投向這些傳統發達經濟體,還是一帶一路的沿線的這些新經濟體的,這裡頭就存在著一個不斷的風險權衡。當然我們知道對於傳統經濟體的這些投資,它的規模會更大,它的收益率相對來說可能會低一點,但風險也可以控制。對於新興市場和一帶一路這些高風險區域的投資,自然高風險要求高收益,那麼自然就要求有更多的收益和安全的保障。這裡頭就是要做出一定的平衡的。

    總體而言,我們覺得在中國的周邊,包括東南亞南亞,還有像這個中東等這些重點的發展區域裡頭還是有一些超額收益的機會。我們也建議一種偏均衡的配置,也就是說未來的中國的配置一定是以中國正在成長的巨大消費的中產人口為基礎。我們可以到美國去購買技術,品牌或者核心的智慧財產權,當然這方面的限制是越日益增加的,還有一部分核心的資產。此外到周邊區域我們去買到資源,能源去擴張我們的市場,給他們提供基礎設施,我們來提供更多的支付和服務等等的標準。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整個投資就能遍佈包括一帶一路和發達經濟體的方方面面。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覺得會有一些超額收益的機會。所以我們建議著重關注一些美元的資產。歐洲如果出現更多的風險的機會,我們覺得歐洲的資產,包括英國的資產也是特別值得關注的。如果能夠獲取這些核心資產的話,在一帶一路沿線我們覺得像以色列區域的技術,中東的資源和他的資金,可以成為我們投資合夥人的來源。東南亞去有相對比較穩定的地緣政治,和中國有比較長久的關係,並且擁有巨大的人口和廣泛的市場,所以在這塊區域我們覺得不管是對於房地產,對於產能,對於基礎設施以及核心資產的投資我們也相對看好。只有這樣的話才能使得我們的全球配置更加具有價效比。

  • 6 # 今天我瞭解

    經濟危機已經是必然的 配置資產 主要看你轉換資產型別的節點和結構 而且從目前市場看 企業和銀行的關係在像 80末90初的形式靠攏配置房產基本是必須的最好貸款的 股票不要什麼科技 概念的 配點必需品 其他現金等著換黃金

  • 7 # 開偉觀察

    如果在中國銀行倒閉進入實質實施階段之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銀行存款、購買的銀行理由產品等變現而進行其他資產配置。

    至於什麼是最好的資產配置,這個沒有統一的答案,而是應根據社會經濟變化與發展來決定資產配置;尤其根據不同時期資產升值預期空間來決定資產配置,以實現資產配置最安全化和配置效益最最佳化。

    作為家庭投資者來說,最好的資產配置首先應考慮兩方面重要因素,一是資產安全性,符合法律規定而又切合投資者要求的資產,是比較安全的資產配置;二是資產變現性,容易變現而又具有升值空間的資產配置則是最有效的配置。

    根據這兩條原則,作為個人或家庭投資者首先選擇配置的資產應該是黃金及其他貴重大宗產品,其次可以是門面或商鋪,再次可考慮配置匯率穩定現金資產比如美元、歐元或英鎊等等;第四可購買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第五可考慮購買優質企業發行的債券;最後可考慮適當購買一些低估值、具有高成長性的股票。

  • 8 # 空谷財譚

    銀行存款從來都不是最好的資產配置,相反,銀行存款是應對不可預測風險的儲備資源。因此,在我們資產配置的籃子裡,銀行存款應該只佔有很少一部分。現在存款保險制度已經實行,50萬的存款可以足夠應付一家人的不時之需,因此銀行倒閉與否對我們的資產配置影響不會太大。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因此,第一個策略是分散投資。按照風險排序,我會把流動資產分佈到股權、股票、基金、銀行理財、債券等產品中。按照資產流動性排序,除了流動資產,還需要配置不動產,例如住宅或商鋪。

    第二個策略是做對沖投資。所謂對沖 ,就是配置走勢相反的資產。例如美元和黃金,股票和債券等,這些資產都是此起彼伏的關係,做對沖的目的是防止出現資產走勢一邊倒,自己判斷失誤造成損失。

    第三個策略是做防風險投資。這類投資不在乎收益,重在保障。對普通人首選就是保險,投資各種保障型保險,以應對人身安全方面的不測。還有黃金投資,我把它視為應對風險的投資,而不是用來投機賺快錢的投資。如果有條件,建議做家族信託,這是預防資產傳承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網約車司機,遇見過什麼難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