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84963666163

    孵化化後期涼蛋可以提高鴨、鵝孵化率鴨、鵝蛋體積大,單位重量的表面積又小,本身散熱能力比雞差,因此,孵化後半個期必須涼蛋。具體方法如下:用1個孵化器進行孵化時,每天應開啟機門兩次,把孵化18~24天的蛋盤從架子上抽出23,從25天后移盤到出雛,每天定時涼蛋2次,間隔的抽出蛋盤。如果蛋溫過高,則將蛋盤抽出機外放冷,在放入機內。一般涼蛋時間是每次30~40分鐘,具體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使用2個孵化器進行孵化時,第1~15天在甲機孵化,溫度37、7攝氏度,溼度65%,不用涼蛋;第16~26天在乙機孵化,溫度37、5~37、7攝氏度,溼度50%,每天定時抽出蛋盤在機外涼蛋,噴水兩次,26天以後在將蛋移到甲機出雛盤內出雛。為了減少涼蛋時的勞動,在孵化16~17天以後,採取加強通風的方法,即可以排出蛋內多餘的熱量,又能滿足胚胎通氣的需要。家禽孵化期的溫溼度條件一、溫度條件溫度是家禽胚胎髮育的首要條件。家禽胚胎髮育在不同的時期,對溫度條件的要求基本相同。雞:孵化期為21天。1~6天為385℃;7~14天為38℃;15天為379℃;16~21天為373~375℃。鴨:孵化期為28天。1~7天為38℃;8~16天為378℃;17天為375℃;18~28天為373℃。鵝:孵化期為30天。1~8天為379℃;9~18天為378℃;19天為378℃;20~30天為370℃~373℃。二、溼度條件溼度條件是家禽維持胚胎髮育的基礎保證。家禽在不同的孵化期間對相對溼度的要求基本相同。孵化初期要求相對溼度保持在60%~70%;中後期要求相對溼度保持在50%~55%;出殼期要求相對溼度保持在65%~70%。通風-影響孵化的重要因素雞胚在發育過程中,必須進行氣體交換,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還要提前12小時)以後,胚胎開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漸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漸增多。這時如果通風不良,則造成孵化器內嚴重缺氧,即使將出殼的雛雞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滿足其對氧的需要,結果抑制了細胞代謝的中間過,使酸性物質蓄積體內,組織中二氧化碳分壓增高而發生代謝性呼吸性酸中毒,從而導致心臟搏出量下降,發生心肌缺氧、壞死、心跳紊亂和跳動驟停。經測定每個胚蛋整個孵化期的耗氧量為4-45L,排出二氧化碳3-35L。試驗證明孵化器內含氧量下降1%,則孵化率下降5%;胚蛋周圍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過05%,二氧化碳達1%時,胚胎髮育遲緩,死亡率升高,畸形增多。一般空氣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因此通風的關鍵是設法降低胚蛋周圍二氧化碳的濃度,而通風換氣的效果又與孵化裝置的結構、孵化廳(室)的建築設計以及孵化機內外環境有關。比較影響孵化率的諸因素,溫度是首位的,其次就應算是通風換氣了。為什麼不少書中按溫度、溼度、通風排序,而非溫度、通風、溼度呢?原因很簡單,人工孵化的方法仿效於母禽抱蛋。母禽抱蛋選在乾燥的地方,鳥類多在樹上,一次孵化的個數不多、故通風一事不必顧及太多;人工孵化就不同了,現代孵化器的容蛋量在數千數萬個以上,如此,通風就顯得重要要了,況且,前幾年許多試驗都證明無水孵化不影響或不太影響孵化率。 老式孵化器大都存在風扇數量少、轉速低、分佈不合理等弊病,不僅換氣不徹底,存有死角,而且也不能將熱源熱量儘快而均勻地送至各處,使孵化器內溫差偏大。為此,應進行改造或更換新的孵化器。  入孵過程中長期忽視的重要問題根據落盤時的啄殼情況,總結併合理制定上蛋時間。在孵化技術掌握正常的前提下,由於種雞產蛋周齡和種蛋貯存期之不同也會影響到出殼的整齊度。為了提高出殼的整齊度,一般情況下,產蛋初期及後期的種蛋、貯存期超過7天的種蛋、應提前6小時入孵。上蛋後待孵化溫度升到設定值時。以28mLm3甲醛和14mLm3的高錳酸鉀燻蒸20min(或開消毒燈30秒)。(避開已孵化24-96小時胚齡的胚蛋。)整批入孵的,照蛋後在孵化機內(帶種蛋)甩28mLm3的甲醛和14mLm3的高錳酸鉀燻蒸20min。落盤:孵化到第19天落盤,挑出死胎。把胚蛋在孵化機內的上下前後位置,調到出雛機的下上後前位置上。落盤後,及時把孵化機內打掃乾淨,以46mL/n3的甲酸燻蒸20min燻雞:觀察出雛機,當開始出雞時,用25mLmin的甲醛置於出雛機中讓其自然蒸發,消毒。撿雞:待大部分雞出殼,有5%的頸後絨毛未乾時開始撿雞,清點好只數。詳細記錄,撿雞後及時挑選雞苗。分清健雛、弱雛。存放:選雛結束後,把雛雞放在通風良好,溫度25℃,溫度50%適宜的環境下,並根據停放時間,脫水情況進行帶雞噴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不喜歡職場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