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胡說三農
-
2 # 七星老農
從過去承包生產責任制到戶以後來看,拿農村農民種植的稻穀為例,1980一1990十年間,稻穀價格是60塊錢一百斤,蔬菜水果都是幾角塊把多錢一斤,土地流轉費那時候是300斤谷一畝,雞鴨價格才2.5一斤,雞蛋價格5毛錢一個。
而當時的尿素價格60塊錢一包80斤,折價0.75元一斤,碳酸氫銨價格15塊一百斤,磷肥價格15塊錢一百斤,鉀肥是從加拿大進口的,稍微貴點兒,要80塊錢一百斤。
那時候的農藥敵敵畏,稻瘟淨才6塊一瓶,一斤裝,而敵殺死0.15元一支5毫升,可兌50斤水噴霧殺蟲,其它治療水稻紋枯病的農藥800毫升裝,才2.5元一瓶,一瓶可以打4畝田,那時候農藥還是算便宜的了是吧。
而競到了現代社會,農村農民種植的稻穀40年間才翻了一倍,從過去的60塊錢一百斤漲價到了現在的市場收購價120元一百斤,而化肥農藥價格大部分都翻了2一3倍。
而農村農民種植的蔬菜水果價格,低的將近漲價了2一3倍,高的部分蔬菜達到了將10倍以上,碰到自然災害甚至漲價更高。
對於農村人養殖的土雞來說,八十年代那時候的價格才2.5元一斤,而現在漲價到了25一30塊錢一斤,豬肉價格從過去的1.2元一斤,漲價到了現在的12塊錢一斤的價格,整整漲了10倍之多了吧。
-
3 # 原生態鄉村
【任何一件商品的價格,既是商品價值的體現,又是市場各要素影響和決定的!】
有時身邊這種聲音還是挺多的,如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產品的價格不太理想,長時期地位徘徊,有時甚至價格還在穩中略有降低,連通貨膨脹速度都趕不上!另一個方面,即使農產品價格有所上漲,但隨之而來的農藥、農肥的價格就漲幅更大了!
一是看看為什麼中國糧食類農產品價格長時期低迷的內在原因!這個因素其實只要把視野放到國際就很好理解了。
目前中國的農產品市場已經基本放開!那麼,像水稻、玉米、大豆等大宗農產品需要放到國際市場來考量!由於國外農業規模、農業技術、機械化程度及勞動力成本優勢等,國際的大宗農產品價格較國內是更低的!
二是國內農副產品價格上揚的因素。當然,影響因素可能錯綜複雜,如自然環境因素,洪災、旱災、病蟲害肆掠等可能讓國內某農產品的產量受到顯著影響!如現在的貿易戰很可能讓農產品進口關稅調高,強烈影響到市場農產品的價格!
但是,如果存在上述價格上漲跡象,同時就會影響到各行各業!物價水平會因此一定程度上浮,影響因素會進一步傳導,如人們生活成本提高,企業的硬性支出提高,也就是社會整體物價水平推高!這就是一種類似通貨膨脹的現象!這也是國家需要長時期保持糧食類物價水平整體穩定的深層次原因!
總之,經濟執行雖然有其規律,但影響的因素仍然複雜,只能大概判斷出這樣的趨勢!
-
4 # 長江老農
農資價格上漲給農業生產增加了成本。現在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已經放開了,價格由市場說了算,只要能賣出去,你賣出“天價”都可以的。而農業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經營必需品,再貴農民都要購買,農資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就是看中這一點,調控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市場。80年代,尿素80Kg一袋只需19元,而如今需要160元/包,氮磷鉀複合肥在80年代50kg一袋,進口複合肥也只需60元/包——70元/包,而如今165元/包(中國產的)。而農副產品呢,也在上漲,而且上漲幅度也很大,水稻40年前,議價22元/百斤,如今125元/百斤,小麥40年前19元/百斤,如今112元/百斤,可為什麼農民覺得農副產品象沒有漲價一樣,還是沒有增收呢?看來農民不增收,與農副產品價格漲跌沒多大關係。即使農副產品價格是“天價”,農民照樣不增收。中國農業生產主體還是2.3億小農戶,農村常住人囗仍然在5.64億人以上,小規模種植不僅成本大,產出率低,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很難抵禦市場風險,小規模種植已經不適應當今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了。我的調查發現農藥、化肥價格並沒有高出農副產品價格幾倍,農業生產經營沒有利潤,可能是生產規模不大,生產力低,生產方式落後的原因。農副產品價格今年是上漲的,象水果蔬菜、禽畜水產今年價格都大幅上漲了,可農民增收了嗎?我們的農副產品銷售環節冗長,如果水果從農民手中收購每斤只需1元錢,經過中間環節倒手之後,賣給終端消費者需要10元/斤,中間5——6道環節層層加價30%——50%,即使農副產品價格上漲,農民還是隻得到1元/斤。農民在市場銷售上處於弱勢地位,在參與農副產品利益分配上,被早早踢出去利益分配集團了,農副產品價格上漲,似乎與農民無關了。農民不增收與農資價格漲幅的影響沒有關係,農民不增收,可能與銷售和營銷有很大關係。農民要想增收,必須參與市場營銷,參與利益分配,必須在農副產品銷售上有定價權、話語權。在銷售上必須減少中間環節,農民可以利用電商平臺、農貿市場、專賣店等方式銷售,走自產自銷的道路,把農副產品銷售到消費者廚房餐桌上。農業必須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企業化、市場化、智慧化發展路子,農業必須現代化、科學化才能有效益,農民才能增收,必須加大現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發展高效農業,農民必須闖市場,跑市場,參與市場經營,才能參與市場利益分配,否則農副產品漲到“天價”,農民也沒有參與利益分配的權利。農民不光是農業種植者、養殖者,還是農副產品深加工者,市場銷售主體,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民增收。農資生產銷售也需要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農資價格也需要上漲,農資生產者、銷售者是商人(家),需要納稅,需要養活企業員工,需要擴大再生產,追求利益最大化,做為農民,我們不能奢望農資降價或不漲價,那是不現實的,人家也要生活,我們農民只能改變,思想要與時俱進,生產力要發展和科學,生產方式要先進,要積極參與市場銷售和生產經營活動,不能被動地由經銷商、經紀人、利益集團說了算,自己沒有了發言權。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關於農產品價格丶農民增收,農資市場如果你有話要說,歡迎補充留言!
-
5 # 老農民說事
最近幾年很多農民都選擇背井離鄉的外出打工,這其實就是從側面反映出來農村已經沒辦法讓他們安身立命,農民只有去外地打工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在中國當地每年都有很多人去江浙滬、北上廣等經濟發達的地方外出打工,年初去掙錢,過年的時候回家,努力拼搏的樣子像極了“候鳥”。中國從古代開始一直都是非常重視農業發展的,很多農業方面的成就至今仍然領先世界,重農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在現代社會,對農業的發展依然非常重視,對農村、農民、農業問題一直都是中國發展的重中之重,放在了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很多農村發展問題是非常複雜的,比如糧食漲價以後必然會帶動農資產品漲價(化肥、農藥),其導致的後果就是種植成本增加,農民收入依然沒有增加。
農資產品漲價其實更多的是取決於市場行為,農資產品漲價主要是由以下兩個因素決定的,其和糧食價格的關係並不大。一是農資產品的製作成本增加。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在製作農資產品的時候成本就會增加,導致的後果就是商品的價值量增加。價格一般都會在價值量附近浮動,價值量增長就會帶動農資產品價格上漲。二是供需關係的影響。雖然現在的人口外流非常嚴重,但是規模化農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人都開始承包土地開展規模化的種植業。規模化的種植業往往在管理成本上投入特別大,尤其是在化肥、農藥上面,在市場中需求旺盛,也會導致農資產品漲價。綜合以上兩個原因來分析,農資產品的漲價和糧食漲價其實沒有多大關係。
再說了,糧食價格其實也是一種市場行為,它的價格主要是由供需關係決定了。按照正常的商品價值分析,在種植成本增加以後,糧食價格其實也應該得到增長,但是目前的農民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所以其不能對價格產生實際的影響。糧食價格主要受供需關係和宏觀調控影響,以今年玉米價格為例,在經過幾次的臨儲玉米拍賣以後,玉米價格得到了很大的增長,這其實就是屬於宏觀調控的手段,這對價格也有很大的影響。今年小麥價格的託市價格相比往年就下降了0.03元/斤,這實際上也屬於調控,總體來看今年小麥豐收,市場中流通的小麥也會比較多一些,價格會稍有下調,預計在1.0元/斤-1.15元/斤左右。
從以上筆者的分析,大家就可以發現,其實農資產品漲價和糧食漲價並沒有必然聯絡。農資產品和糧食漲價並不屬於同一個價值體系,相反農資產品漲價會導致小麥價格上漲,這其實才是相對正確的理解。對農民來說,想要增加收入,要學會從多方面入手,不要總想著從小麥種植成本入手,“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永遠也不要少。農民應該學習更好的生產技術,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針對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形成具有可推廣性的種植模式。
-
6 # 惠農圈
為什麼農民的農副產品漲價,其他的農藥,肥料都要漲的高於糧食幾倍,等於糧食沒漲嗎?
題主所說的農副產品漲價,農藥化肥的價格幾倍的翻漲,如果是以糧食來看的話,那就是糧價一直沒有上漲,農資的費用卻在逐步的提升。特別是在這幾年裡,因為環保而引發的生產成本增加,環保稅徵收、原材料減少,農資的漲幅很高,而糧價不僅沒有上漲,反而低迷,讓農民的利潤被壓縮,這就是為啥農民不願意種地的原因。
之所以糧價會低迷,其實還在於中國的糧食太多,臨儲量太大,如今的臨儲拍賣正在進行中,小麥的儲存量達到了7000萬噸,其他的糧食也有著驚人的儲存量,這樣一來糧價想要高也高不起來,畢竟國家只能進行適當的調控,並不能干預市場,因此糧價受到供大於求的影響才會走低。
而如今的糧食進口量也在增加中,雖說在國家的安全防線內,但原本國內的儲藏量就很多,還要進口,自然也是影響了糧價,畢竟國外的糧價要低一些。
而至於蔬菜、水果,今年的上漲幅度還是很猛的,很多農戶也從中賺上了大錢。果蔬作為一種商品,它受到市場的調控比較大,漲幅主要是看市場,漲價也很正常,大家咋看呢?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講一個從老人那裡聽來的故事。
很早以前,河南遭遇了蝗災,螞蚱鋪天蓋地而來,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農民種的莊稼,悉數被吃。農民個個叫苦不迭。
在那個年代,糧食產量很低,許多農民都沒有餘糧。一旦哪一年遭了災,糧食減了產,農民的日子就沒法過了。如果不出門逃荒要飯,必定餓死家中。
蝗災的發生,導致大部分農田顆粒無收。於是,農民們開始四處逃荒保命。
河南中部地區有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村莊四面都有大山遮擋,唯一的一條出山道路還沿著山崖,蜿蜒曲折,如果不是經常行走之人,必定迷路。可以說,這個村莊非常封閉。
正是因為這個村莊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河南全境大面積遭受蝗災的情況下,這個村莊得以倖免。據說,除個別地塊被零星的蝗蟲光顧外,大部分農田都沒有遭受螞蚱蠶食。當年的糧食作物依然獲得了較好的收成。
由於這個村莊資訊閉塞,在山外大面積遭遇蝗災的時候,這個村莊的老百姓並不知曉。直到山外有一個討飯的農民來到這個村莊討飯後,這個村莊的農民才知道了山外的災情。於是,有經濟頭腦的部分村民看到了商機,紛紛將糧食挑往山外高價售賣,即便是售價比平常年景高出30倍,也不愁將糧食賣掉。其他村民得知這一資訊,也加入了賣糧的大軍,一時間,出山的小路上擠滿了賣糧的人們。
據稱,僅此一年賣糧,全村的平均收入都平均增長了20倍以上。以前的老光棍,也娶上了媳婦;以前破舊的農舍,也煥然一新。戶戶的日子都過的紅紅火火。
透過以上這個故事,你會發現什麼?你是不是會發現“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現在的農副產品價格高,農藥、化肥價格高,而糧食價格低。究竟是因什麼原因引起的?除了化肥是因生產成本高之外,無外乎是因農副產品產量低,市場供應不足,而糧食產量高,供應充足造成的。如果糧食作物絕收5年,你看看糧食價格還會低嗎?
其實,市場規律就是這樣,當某種商品生產過剩時,它就不會賣出高價錢,反之亦然。
所以,不需要再探究真相,也不需要天天抱怨。現在是市場經濟,糧食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如果你嫌種糧不划算,也可以不種啊!反正也沒人強迫你必須種糧。你可以根據你自身的條件,從事其他行業,以獲取經濟上的高額回報。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之,糧食或其它產品的價格都是由市場決定的。糧食價格之所以上不去,那是因為中國種田的人太多了,糧食產量太高了。如果有一半農民從事其他行業而不種地,糧食價格還會這麼低嗎?想必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