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鄉逸夫
-
2 # 無限猴子定律
關於東南亞第一大城市雅加達你瞭解多少?
雅加達是印尼的首都,也是東南亞第一大都市,是印度尼西亞最好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7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聚集了1200萬,全印尼的人都向往在雅加達工作,所以大部分的精英和財富都集中在了雅加達,人口密度如此之大,外來人口爭相湧入,導致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和資源不足、環境汙染……因為雅加達並不禁摩托,所以這樣龐大的人口出行也同時讓雅加達成為了世界第一“堵城”。
雅加達是一個現代和傳統完美融合的城市,現代高樓大廈混搭伊斯蘭風格建築。站在高處遠眺,也隨處可見低矮的城中村。
雅加達整個城市建設在沉積層上,由於城市的瘋狂擴大以及地下水的過量抽取,雅加達以平均每年25釐米左右的速度下沉。專家們認為,如果按照這一速度,雅加達有可能在20年內沉入海中……
然而很多人對印尼印象更深的是巴厘島,也的確,雅加達作為整個印尼發展的車輪,整個重擔都壓在雅加達這座城市上,擁擠繁忙和嘈雜擠壓了可遊覽的空間,不過,透過雅加達紛亂的城市縫隙,還是可以找到些值得駐足的地方,再怎麼說,它也是爪哇島西部亞洲通往大洋洲的重要港口……
除了2018年亞運會,你對它的瞭解有多少?
落地雅加達,
第一步要了解的是印尼的計程車,
印尼的計程車分為不同的檔次,
白鳥(white bird),藍鳥(blue bird)和
銀鳥(sliver bird),
隨著鳥的顏色的不一樣,服務質量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人們都會打藍鳥,
白鳥比較坑,銀鳥檔次比較高,消費也比較高,
我們出了機場隨便找了輛藍鳥,
跟中國的好多司機一樣,路遠就直接開價了,
我們用英文和他說打表,
他裝作聽不懂英文也不會講英文的樣子,
擦,拉我們上車時怎麼就能聽懂了??
算了,來一個陌生的國家被宰一下下很正常,
我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
但願以後的日子不會被宰。
雅加達是東南亞最大的城市,
也是全世界最堵的城市之一,
這座“堵城”塞滿了日產的汽車和摩托車,
滿眼滿眼的豐田本田雅馬哈LOGO,
基本上是從早上一睜眼堵到晚上睡覺,
但神奇的是,無論再怎麼擁堵,
無論來往的車輛再怎麼繁忙,
只要你一伸手,車子會立刻停下讓你先過。
我們在雅加達的時間只有一天,
其實來這裡一是為了見下朋友,
二是為了轉機去巴厘島。
我們住進了avissa sutes民宿酒店,
酒店位於雅加達的核心區域,
雅加達城區分為兩個部分,
北面濱海地區是舊城,為海運和商業中心,
南面是新區,為行政中心和新商業中心,
我們大概在南雅加達市,
距離南韓樂天購物廣場等大型商業中心非常近。
安頓好住宿,
開始雅加達一日遊,
總之上哪都得打車,打車就得堵車。
時間有限,
我們只選擇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地方——
MERDEKA SQUARE雅加達獨立廣場我們從樂天購物中心吃完飯後決定打車去獨立廣場,
上車後一直和司機說Merdeka square,
可是他就是不知道這是哪裡,
這令人很奇怪,
這不應該是這座城市裡他們最清楚的地方麼,
也許是雅加達的英文普及率真的不高的原因吧。
幸好我下載了離線地圖,但上面全是印尼語的字母,
我大致找了一個看上去形狀比較像的地方,
這才確定了我們要去的地方。
雅加達中部的莫迪卡(Merdeka)廣場在雅加達
有著和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一樣的地位,
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
要屬獨立廣場公園中央的民族英雄紀念碑,
由於我們去的時候是星期一,正值閉園期間,
所以我們無法走進去,只是遠遠的拍了照片。
據說這是由印尼的第一任總統修建,
頂部的火炬是由純黃金製成的,
這座城市的很多建築都書寫著
印尼人和荷蘭殖民者的故事,
這座象徵著印尼獨立精神的紀念碑也不例外,
雅加達有很多名字,
華人叫它“椰城”,荷蘭人叫它“巴達維亞”,
而如今,這座紀念塔將它本來的乳名“雅加達”
佇立於這座城市之上,
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艱難重重還是潛力勃勃,
它還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獨立的前進著。
MESJID ISTIQLAL
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
大清真寺距離獨立廣場很近,
雖然很近,
但我們還是被地圖引著轉了好幾個圈才找到,
純白色的大圓蓋頂和
幾何線條明晰的建築主體很顯眼,
遠遠看到就知道是它了,
印尼的重大穆斯林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總統和政要經常光顧,
所以這裡又是印度尼西亞國家清真寺,
也是為了紀念印尼獨立戰爭中逝去的烈士而建,
非穆斯林進入清真寺都有嚴格的規定,
不得穿鞋,不得穿短袖短褲,
幸好我們提前做了功課
都把短袖短褲換成了長袖長褲,
不過也可以去租長袍,
清真寺的管理員很熱情,
他誇我們為來清真寺做了很好的功課,
而且還耐心的告訴了我們規定的遊覽路線,
哪裡可以進,哪裡不可以進,
哪裡可以拍照,哪裡不可以。
寺內很安靜,
二樓聖殿有幾個穆斯林虔誠的做著祈禱,
外面的大理石走廊光潔的能映出人像,
規則的方形石柱仿似交織出一個靜謐而純潔的空間,
與寺外的車水馬龍相隔絕,
坐在Sunny裡盯著筆記本工作的小夥
並不會被大眼睛的小孩們的歡笑聲所打擾,
孩子們的笑聲越大,
卻覺得寺廟越安靜,
我們坐在長廊裡拍了一張又一張照片,
但怎麼也留不住這種不一樣的清淨,
好吧,那隻能在這兒多坐一會兒了。
CAFE BATAVIA巴達維亞咖啡館老巴達維亞咖啡館是你一定要去的地方,
來這裡你可感受到一個穿越時間的雅加達,
Cafe Batavia位於
北雅加達的老城區,法塔希拉廣場,
巴達維亞是荷蘭人賦予雅加達的名字,
所以這個咖啡館帶了濃厚的歷史烙印,
廣場上的很多建築都是荷蘭殖民時期的遺留,
像是一個復古的歐洲小鎮,
也是一本生動的歷史教科書,
經常會有學校組織學生們到這裡
來參觀這裡的歷史博物館,
Cafe Batavia建築本身已有200多年曆史,
這裡最初是荷蘭殖民政府的秘書處,
幾經易手,又從美術館變成今天的咖啡館,
Cafe Batavia裡的咖啡味道
像極了它的室內裝飾調調,
更像極了它走過的舊聞和新知,
如果想要嚐嚐時間的味道,
那真的很建議你坐下來
讓愛笑的店員給你推薦一款專屬於你的咖啡,
我們在Cafe Batavia約了已經在這裡工作三年的
我的高中同學娟兒,
她要從大南邊跑來大北邊,還堵在路上……
這裡的咖啡大概集合了爪哇島上所有的種類,
如果你不知道喝什麼,
你可以開啟每種咖啡的蓋子聞一聞味道,
你很快就會知道哪一種是屬於你的味道,
我並不懂咖啡,
但當地最負盛名的
Civet Coffee(kopi luwak)(貓屎咖啡)
我是抵制的,
因為之前看過很多關於貓屎咖啡的文章,
覺得還是要為自己積點德。
我點了Java coffee,
爪哇咖啡也是曾風靡一時的品種,
爪哇是印尼最早種植咖啡的地區,
據說以爪哇咖啡混合葉門摩卡
曾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咖啡印象。
不懂咖啡,
所以最享受的不是咖啡的味道,
而是和一個老朋友,
還有一個新朋友坐在大百葉窗前,
看著Sunny一點點變了顏色,聊一會兒笑一會兒,
然後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的某個角落,
等著一個熟識多年卻久居他鄉的朋友
來她已經熟透的地方,
赴一幫對這座城市一知半解的“鄉親”的約的感覺。
BANDAR DJAKARTA雅加達最大海鮮餐廳終於等到了娟兒,
娟兒說要帶著我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吃海鮮,
路上她還用流利的印尼語幫我們三個
辦了當地的電話卡,
我詫異於她的成長速度和適應能力,
一個女生在這座城市獨自生活三年的
勇氣和努力真的讓我得重新看看她。
Bandar Djakarta據說是當地最大最好的海鮮餐廳,
一般來旅行的人都不太會主動找這個地方,
幸好娟兒這個印尼通帶我們來了這裡,
本想著雅加達隨便溜達溜達幾個地方就夠了,
這個意外的地方卻剛好讓這一程完美了,
Bandar Djakarta位於Ancol海濱主題樂園內,
有很多座位都是直接靠海的,
你可以自行在海鮮區挑選活蹦亂跳的食材,
然後選擇烹飪方法,
味道很美,
我這個從不吃海鮮的人也愛上了這頓大餐,
聽著海浪,吹著海風,吃著海味,
舞臺上歌手唱著律動感十足的印尼語歌曲,
時不時還與臺下端著蛋糕舉著煙花、
打著手鼓的服務員給過生日的顧客互動一首
全世界都會唱的生日快樂歌,
終於碰到一首會唱的,我們跟著全場一起附和,
然後大聲的祝福一句“HAPPY BIRTHDAY”.
飯後,我們尋著海邊邊走邊拍了各種美照
……
時間很快,雅加達的一天告一段落,
來雅加達前,
我和娟兒共同的同學和好朋友託我給娟
帶了一袋子黑米,
我說為什麼要大老遠還帶個黑米,
他說因為娟兒說在那邊吃不上黑米,
即便有也很不好吃,
我裝著這袋黑米從呼和浩特到廣州,
從廣州又到吉隆坡,又從吉隆坡到了雅加達,
安檢的時候,這袋黑米總是被掏出來查驗一遍,
國外安檢不太認識,很奇怪這是啥,
我不太懂這個食物的英文是什麼,
只能很笨的來一句It’s black rice,
然後安檢們帶著懵逼加無奈的表情放我過去了。
其實,旅行有時就是這樣,
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去別人待膩了的地方,
把自己吃膩歪了的東西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給另一個好久沒吃的人,
重點是還有好多吃瓜群眾從沒見過你們
吃膩歪的東西是什麼,
然後我們還能把那些熟悉的東西玩出
“black rice”的梗,
恩,旅行其實就是很多個“black rice”的梗拼在一起,
再加上幾個有意思的人……
photo by 宇文東成
回覆列表
雅加達是印尼首都,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城市,又稱椰城。如在此停留一天,首先最應遊覽的是民族獨立廣場上的高大的紀念碑和雕塑,然後是印尼國家博物館或者去縮影公園。一天時間裡後面這兩景點也只能遊覽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