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覺因生

    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話,你是從哪裡聽到的?你這個本身就是斷章取義的問題。也不可能有正確答案。

    但是我願意說一說我自己對這個知行合一的認知,知當然就是知道,無論是認知也好,知識也好,理論也好,他本質上就是一種知道,知道就是知道道理的意思,認知道理,認知理論,沒毛病,這個行就是行動結果,也就是我們認識到這個理論,認識到了方法,然後通過行動得到的結果與我們方法所推動出來的結論一致,這就是知行合一嘛。

    第一:南懷瑾老師說的不錯,我們只有知道了這個道理,知道了方法,你才有可能去行動啊,才有可能讓自己的行動結果與我們這個理論上的推斷一致,知行合一就是如此。所以我們學習古代的理論,或者說看一些國學大師的演講,我們不能斷章取義的去理解他,不能從表面意義來考察它,完全的陷入了這種字義和邏輯上的陷阱。因為中國古代的文字是博大精深的,單單一個字可能有很多種意思,我們要理解這個字,就需要理解很多種意思,然後把這種意思總結成一種自己較為容易理解,比較方便的字詞,而不是沉迷於字詞本身的定義,以訛傳訛。行動或者說外在的事物的結果,是無法完全的用我們的語言來表達的,而我們的理論或者說思想的表達更多是一種抽象的認知,也無法完全的代表客觀事物。第二,我認為的知行合一是這樣的不完全執著於自己的認知體系,也不完全執著於客觀的事物本身,而是找到客體和主體的一個相關性,也就是主觀和客觀的一個聯動關係在哪裡?這才是知行合一的關鍵點。因為你只要是人,他的認知體系必然是存在漏洞的,不可能完全準確地反映客觀,所以我們必須不完全的執著於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真正的認知到客觀事物。同理,客觀事物的變化規律,也有可能受人的主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所以我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時候,也不能完全的注重於表面的規律,而要把這個客觀事物放到整體性的聯動性上面去觀察去考慮。這樣才可能認知到客觀事物的真實一面,進而改變事物的真實一面,達到認知和行動的統一,也就是知行合一。總結

    通過以上的推論可以得出,南懷瑾老師說的話,我們也未必是真正的瞭解,所以請不要斷章取義的拿出其中的一部分來進行分析,而要從南懷瑾老師的全部的著作當中來整體性的分析,這也是知行合一的實踐觀認知觀。

    我是誰?我是佛門一個小居士,戲論網路眾生相。

  • 2 # 心野于山水

    不完全對。我們先看出處。王陽明《傳習錄》:“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先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併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從文中我們可看出,知乃行之明覺精察處,行乃知之真切篤實處。用現代話語來說,凡是做事,都有流水般的流程和魔鬼般的細節,流程和細節構成了做事的Know-how,瞭解和掌握know-how就是我們的知(知:知道、知識),做事時運用我們的know-how去接照流程和規程(細節)執行,並在實踐中不斷髮現它們的不足、改善並完善我們的認識和知識(知),從而獲得一個良性的知行統一的發展之路,即知(知識、理論、Know-how)從行(實踐)中產生,可用於指導行(實踐);行(實踐)中又可產生新的知,能進一步改善和完善原來的知並用於未來的行,如此生生不息。因此,知不僅僅是知道(learn),更是知識(knowledge, know-how)、理論、方法等,包含了人的認知的普遍流程:接觸感知,明辨分級權衡,分佈應用,收集反饋,評估更新等。

  • 3 # 紅塵法遠

    導語:從題目來說,南懷瑾對“知行合一”的知認為是知道的“知”,這個說法似乎有問題。因為對於南懷瑾來說,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的。

    因為對於南懷瑾來說,不但對於有著基本的理解,更是有著深刻地體悟。如同一個吃過鹽的人是絕不會說“鹽是甜的”。

    那我們首先來看看這個“知行合一”的知到底是指什麼?然後再看看南懷瑾是怎麼說“知行合一”的知的。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指知識: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很多人都會把知行合一解釋為:理論要結合實踐。其實這是不瞭解心學所導致的。因為這個觀點只是現代人的思維模式產生的結論,跟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完全不是一回事。

    知識也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實、資訊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是人類從各個途徑中獲得的經過提升總結與凝練的系統的認識。——百科

    知識屬於認識,一般的知識是指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也就是對於經驗的總結。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系中,知卻不是指知識。

    知行合一的知也不是指知道:

    《老子》中曾言:"道可道,非常道。"指曉得道,謂對大道與萬物有所瞭解、認識,並且能說出來。——百科

    從百科對於知道的解釋來說,還算有點沾邊。“曉得”道,對道有所瞭解、認識,勉強可以說是知道的知。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題目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是知道的知”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這個所謂的曉得,知道,還是屬於意識層面的,而與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是指的心作用,兩者還不是一回事。

    要從從王陽明的心學內容來看,知行合一的“知”,也就是儒家思想中所說的“知”,是指心的作用。它是超越能知(意識)和所知(概念)的本源。

    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本心”

    孟子說這個“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都是本善的。意識一動,就生出或善或惡的念頭來了。所以儒家說的“心”不是意識(知道),更不是意識產生的經驗(知識),而是產生意識的本體,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真心”、本性。

    王陽明對此也有過明確地論述:“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就是說,聖人所證的真心就如同明鏡,可以照出任何事物的樣子,隨順因緣而相應就是自在本來的樣子。

    在佛教中更是直接把這個心的作用比喻為“大圓鏡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代表譚嗣同認為:

    譚嗣同 《仁學》二六:“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藏識轉為大圓鏡智矣。”

    他直接指出,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佛教中轉識成智的結果。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宗師李贄也指出:

    "蓋人人各具有是大圓鏡智,所謂我之明德是也。"《與馬歷山書》

    他提出的大圓鏡智就是明德,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指的真心、本性,知行合一的那個良知。

    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

    王陽明的心學理論中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致就是證到的意思,致良知就是《大學》所說的“明明德”

    明德,就是良知。明是德的作用,良是知的效能。就是佛教所說的自性的光明,心的作用。

    而知和行,其實是心地功夫的兩面,互為表裡,是不可分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如果先有個所謂的“知”,那一定是知識,那就是妄念,而不是良知了。

    王陽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陽明認為:“證到了良知,沒有不行的,自覺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說的:“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完全相應。

    也就是真正致知的人,真正見性的人,真正明明德的人,已經獲得了真正的智慧,心做回了主人,不再被意識(物)所左右。待人接物都是自然流露,一言一行都會自然地體現出來。

    擁有智慧的人自然可以了知處事之道,在生活、工作之中去隨緣待物,自然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狀態去處理事物,妄念不起,自在安然,遊刃有餘地面對一切,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境界了。

    懶融禪師說得好:‘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

    因為一切的根本已經得到,隨緣應物,無為而治,得大自在。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具體體現。

    南懷瑾解釋的知行合一:

    南懷瑾大師,幼承庭訓,天資聰穎,精研國學,一生從軍、執教、經商、遊歷、考察、講學,對儒、道、佛均有精湛的造詣,十九歲以前廣泛涉獵併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武術等諸門學問,足以說明"一代宗師"的頭銜當之無愧。——百科

    但凡稍微瞭解南懷瑾的人就會知道,其實他最主要的成就還在於禪宗證悟的成就,也可以叫做證量,就是知行合一所說的“知”

    前面說了,一個吃過鹽的人是不太可能說出“鹽是甜的”這個概念的。我們來看一下《南懷瑾: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與日本明治維新》這篇文章裡,南懷瑾到底是如何來解釋“知行合一”的:

    第三句“知善知惡為良知”,這是第三個了,這個像是包子裡有三個餡了,有青菜蘿蔔,還有牛肉呢!“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一動就是體上來的,可見體本來有善有惡,一動它就能分別啊。你另外加上這個良知,還有個知道,當我意動的時候,我們想一個事情善惡的時候,我們心裡知道不知道?(答:知道)這一知,是不是本體來的?是啊!所以說,把它分成三個了。——《南懷瑾: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與日本明治維新》

    其實,南懷瑾的本意是要破王陽明的四句偈。為什麼要破,是因為很多學禪的人著在了這四句之上了。其他不多說,只說跟題目有關的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

    南懷瑾的意思很明白:如果證到本心、佛性,能知是心的作用,所知是能知的對境,而能知和所知本身都是心的部分,根本沒有必要再頭上安頭而已。

    結語:因此,題目中《南懷謹國學大師對“知行合一”的知認為是知道的知》其實是個誤解。南懷瑾說的意思,不是指這個知行合一的知是知道,而是說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也是證到本心的意思,只是還沒有達到究竟的徹悟。也就是王陽明所證的並非是“心”的根本,只是證到了本心的清淨而已。是從這個層面來說的。

    要想正確瞭解知行合一和南懷瑾的解釋,其實需要對兩者都有真正的認知,而這個認知也正是要通過修證才能夠明瞭的,而不是知識和知道。

  • 4 # 沁冷墨

    南懷瑾主要研究2個領域:一個是國學,一個是佛學。

    南懷瑾對國學有一定研究,但不徹底,大師算不上,頂多是個學者。

    很多人覺得,說懷師是個通家屬於誇大其詞。甚至說通才不存在,兄弟你可認識列奧納多達芬奇大爺者乎?這種懷疑思維和方舟子覺得我小時候寫不出《三重門》所以韓寒也寫不出來,是一樣的。你我做為一個普通人,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上,是有能人的。

    南懷瑾先生是貢嘎活佛親自認證的。紅、黃、花、白教,東密的大阿闍黎。阿闍黎就是具有傳法資格的上師。大阿闍黎可以理解為大教授。這個教授是本意,傳教傳授,不是職稱那個教授。

    南懷瑾先生由他禪宗的老師袁煥仙引薦,成為虛雲法師的弟子。

    南懷瑾先生年少好習武,曾獲國術比賽冠軍。

    南懷瑾先生投資建設了金溫鐵路。說這算一件豐功偉績不為過吧?當年犄角旮旯的南蠻之地——溫州,我爺爺年輕那會兒去上海必須坐好幾天船。不客氣的說,沒有金溫鐵路,溫州的經濟不會騰飛得那麼厲害。國父孫中山就有此計劃,但未能實現。興建7次、開工3次、停工3次……這個巨集願均因各種原因擱淺,故鄉溫州拖著沉重的步伐,仍苦苦困於“水(死)路一條”。此條鐵路在懷師的多方奔走下最終通達,更可貴的是懷師在鐵路修成之後功成身退,還路於民。再想想某些收費期延長到幾百年的高速公路⋯具體的情況,侯成業先生著有《南懷瑾與金溫鐵路》一書,供君參考。

    跟懷師學習的人非常多,但是南懷瑾先生從來沒有認可過自己有弟子,所有自稱他弟子的都是騙子。我們稱呼那些跟隨南老多年的老學生為學生,是個方便的說法。在這常年跟隨南懷瑾的人中三教九流一應俱全。如著有《第五項修煉》的國際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詳見《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懷師的影像並不很多,基本集中在南禪七日裡,我相信大部分懷師的支持者也都是通過《南禪七日》認識佛法,同時也認識了南懷瑾。很多人對於南懷瑾的書一本沒看過,拾起記憶裡看過的某些人對懷師的亂批評一統,實在讓人很無語。附上南禪七日高清版本,諸君一看,高下立見:南懷瑾文教基金會 Nan Huai Jin Culture Foundation

    南懷瑾先生一直在呼籲,中國教育出了大問題(讀過書都知道吧)。太湖大學堂是南懷瑾先生對教育的一塊試驗田,這位95歲的老人用自己的實驗打臉了整個中國教育。

  • 5 # 白之汐

      有一天你寫了一首歌,歌詞協調,感人至深,假如它能打動你自己,那麼它就有可能打動其他人,這首歌你寫了多久呢,寫了十分鐘。聽到這個真相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會質疑,不可能,幾年寫首歌,改了又改才來的經典,你怎麼可能僅憑區區十分鐘就寫出來。近幾十年代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先生,獲獎以後受到了許多爭議,有的人說那是西方給中中國人面子,該給中國一個獎了,所以給誰不重要,你莫言就是運氣好。還有說了,長篇小說怎麼可能在短短几十天就完成,豐乳肥臀和生死疲勞都是在幾十天內完成的,所以莫言這種寫作模式不符合常理。以上面哪個十分鐘寫歌詞的例子來說,措辭,文字修改,押韻,語調,結構,只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的,但要用心感受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許是前幾個禮拜聽來的,如果是自己的經歷可能是青年時代,或者是兒時,作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文字,段落,最重要的是獨特的見地再加上情感,把這些統一組合在一起表達出來給讀者。說到底故事是用時間空間堆疊起來的,鴨子划水,腳下使勁,如果只看到寫作時間,看不到此之前通過自身感悟不斷思考而蛻變出的智慧精華,那肯定只是照本宣科,在寫作的路上只能做一個門外漢。我們想曹植七步成詩,李白下筆有神,那些文字精華怎麼可能只在這短短一瞬就被堆疊起來。這期間還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拓展邊界,有的時候看到一本新書我們剛讀幾章馬上就會領悟作者寫作手法,修辭中的思維脈絡,都是我們從未涉及的領悟,來不及多想便細細體會韻律,不久便明白了其中奧義,創作者之間也會惺惺相惜,這透露除了一個道理,好的作者會有一些共同點,這些共同點,也許是真誠,也許是純粹,也許是表達欲,或者是最簡單的傾訴,但不論是什麼都是一群可愛的人。

  • 6 # 龍語傳燈

    當然不對。

    1.知行合一的“知”是指一種人的內心狀態。

    為了便於理解,我多用一些概念描述它,各位那種概念看著有感覺就採用那種去理解。內心狀態可以理解為;精神狀態,心理狀態,意識狀態。

    知行合一指的是人的內心狀態與當下行為合一的狀態。

    人類的語言文字目前是沒有辦法,完整準確的表達出這種狀態的。

    為了便於交流,如果非要用語言解釋,那麼它是一種物我兩忘,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心神鎮定,洞若觀火讓自己身心完全融合於“行”中的不分神,不耗散的合一的狀態。

    而“行”的意思,除了動作行動,還包括心理活動,直覺體驗,感悟,思維思考等意識活動。

    2.致良知,指的又是什麼?

    致既去達到,這個好理解。

    但王陽明指的“良知”是什麼?這一直存有爭議。

    良好的知道? 什麼叫良好的知道?

    我的研究成果是;

    王陽明開悟(龍場悟道)後借鑑了禪宗“明心見性”中“自性”的思想,改名叫“良知”

    為什麼改名呢?因為王陽明雖然學了很多禪道,也按禪道修行方法開悟,但明朝畢竟以儒為正統,他身份畢竟是儒生,中華文化土壤也已經儒化很久了。

    總之,良知既自性,自性既良知。

    所以想要搞清楚王陽明的良知概念,就要參考禪宗自性概念。

    什麼是“自性”呢?

    禪宗六祖慧能開悟後說的很明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等

    翻譯過來就是,原來人的自性是這樣的啊,它清淨,具足,智慧等。

    這不就是一種“良好的”內心狀態體驗,心境狀態體驗嗎。

    自性就是人人都具有的,理論上人人可以去達到的,一種覺悟的,清醒的,智慧的,生命狀態。

    我認為,這也就是佛所描繪的“極樂世界”,也是人類已知最好的內在狀態。

    王陽明說知善知惡是良知。就是在說人在這種內心清醒,清淨,通達,智慧的狀態中,當然能洞若觀火,知善知惡了。

    大家想想,王陽明為什麼叫它“致良知”而不是“知良知”?

    狀態是要去達到的,不是去知道的,光知道是沒用的,不達到也不會真的知道,只有達到才會真的知道。

    所以要致良知,要去達到那種生命狀態。

    達到那種狀態後,不但能知善知惡,而且能知行合一,就是狀態和每個當下的行動保持一致。

    因為狀態通達圓融無礙了,就像老子所說的道比之於水一樣,會和各種容器的狀態保持一致。水形合一,“知”行合一。

    語言文字是有限的,只能說到這裡了。

  • 7 # 遁世迷糊人

    知道是個狀態名詞,但是人沒說是知道的知道,知道的知是什麼意思,道是名詞,知是動詞用,知道里面的“知”是動詞,意思是認知!

    如果說是“致良知”的知,致是達到,良是好的,知是道理。當然“致良知”的知解釋成認知的過程也可以,不過致良知源於《大學》八目的致知,獲取知識。

    《傳習錄》有一則問答很有意思,有一弟子問王陽明說“靜坐沉思覺得什麼都可以治的服帖,到了真做起來感覺不那麼回事兒,感覺處處被制約,處處受掣肘,該如何!”先生的應對是“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功夫。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才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靜思常有不切實際的妄念,徒知靜養而不知需要結合實際,去掉一些不合實際的想法和偏見,去掉心裡不斷積累的妄念和不切實際的想法也是一種克己。臨事,如果靜思的認知包含了很多個人臆測,那麼很有可能被事情的結果推翻已有的認知。

    人的認知需要結合實際,也就是人在事中磨。做到自己的預判符合事情的發展,也就做到了“靜亦定,動亦定”。說知行合一的知,理解成知道的知,也無不可。我的看法是做認知的動作來解。

  • 8 # 茶言精舍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

  • 9 # 學姐甜甜醬

    我認為是對的。

    知行合一在我看來指的是:一個方法或者一個洞見,你僅僅知道是不夠的,你還要做到。比方說,我們都知道百善孝為先,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有多少呢?不僅知道,並且能夠切切實實做到,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 10 # 李易明易學起名講壇

    大家好,我是文化領域研究者李易明 ,我認為南懷瑾老先生在字面上講是知道是對的,但是這是淺顯的理解。知道的多,就懂得多一些,是常規的泛泛而談。

    我的理解是:

    1.“知”第一層意思是通常的“知道”;第二層的真正內涵是:真正的懂得事物的基本發展規律。

    2. “行”是實際驗證“知”的具體行為。明曉“行”的變化之理,修正“知”的缺陷與不足。二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

    3.簡單的概括一句話:天地有陰陽變化之理;人有知行合一的踐行。

    為了讓他們更好地了了解知行,所以就分開來講了。從“知道”到“做到”的距離。知行合一真正的這種變化反應也是一個人內心歷程得複雜變化,更是一個人精神昇華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褲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