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石萬溝vlog

    齊國晏子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代名相,流傳下來的故事非常的多,其中最有傳奇色彩的當屬晏子用計謀"二桃殺三士"了。

    當時,齊景公手下有三位勇士,這三人勇力過人,人稱"齊國三傑"。並且一個立有戰功,另兩個救過齊景公的命,但是這三個人居功自傲,沒規沒矩,對齊景公也不禮貌。

    齊景公和晏子對這三個人都有意見,但是國家又沒有其他武將,況三人是結拜兄弟,所以苦於沒有機會。直到魯國國君來訪才有了機會。

    齊景公款待魯國國君宴上,晏子和三位勇士陪同,席間,晏子說國君是貴客,應把園中金桃拿來讓國君品嚐。晏子親自去摘來六顆桃子,兩國國君每人一顆桃子,兩國相國每人一顆,三名勇士只剩兩顆桃子沒法分了,晏子讓三個勇士各講自己的功勞,誰的功勞大分給誰。第一位勇士說,當年齊景公泛舟河上,一大龜撞船,勇士仗劍殺龜救了齊景公,這功勞夠大了。晏子連忙賜酒分桃。第二位勇士說,當年陪齊景公山中打獵,一隻老虎撲向齊景公,勇士抓虎就打,救了齊景公。晏子急忙將最後一個桃子分給了第二個勇士。第三位勇士說,自己帶兵打仗,幫齊景公開疆拓土,擊敗鄰國讓周圍諸國臣服,豈是他們兩位殺個野獸的雕蟲小技所能比的。

    晏子說你的功勞是最大,可兩個桃子已分給他們,就賜你一杯酒吧。第三位勇士感覺大功沒桃,是在羞辱,士可殺不可辱,拔劍自刎了。另外兩個勇士也感覺小功分到桃子而大功沒分到並自殺,實在不好意思,且是兄弟,同生死,生死相隨拔劍自刎了。

    這就是晏子的計謀除掉了三人。

    隨後晏子又推薦了一位將軍掌管軍隊,晏子主文,他主武,在晏子的治理下,齊國逐漸強盛,成為春秋一霸。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定要多學可,掌握多種知識,有了知識的積累,才能有智慧,才能遇事要三思,才能做到遇事冷靜不慌張。

  • 2 # 四季文史

    晏子為何能夠用“二桃殺三士”?

    因為晏子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抓住了三位大將的心理,所以不費吹灰之力將三者誅殺。

    一、晏子的心機。

    晏嬰,史稱晏子,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晏子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50多年,是一名富有遠見卓識的人才。“晏子使楚”是廣為流傳的佳話,他的聰明睿智、能言善辯不禁讓現代人為之欽佩。古人對晏子的評價很高。

    蘇軾:賢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王夫之:管仲、晏嬰,功書並作。

    正是這樣一位人才,位居三朝元老,為齊國江山鞠躬盡瘁。

    齊景公時期,帳下三位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此三人雖為大將,但都有居功自傲之戾氣,長此以往,齊景公唯恐內亂,影響江山社稷之安委,實為大患。怎麼辦,齊景公讓聰明的晏子為其想辦法,看怎麼“和諧”(不動聲色地處死)了他們。晏子一生聰明,處理這三位,肯定也不在話下,而且手段非常高明。

    二、三位將才實為“直男”。

    (這裡說明一下“直男”並非對他們藐視,而是覺得此三人性格直爽,太過直溜,不會仔細去考慮問題。)

    自古以來,要說上得了戰場、出入得了廟堂的,不在少數,但總的來說,逞匹夫之勇者還是眾多。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就是其中的三位。

    三位英勇無比自不必說,但他們不講禮儀,自恃功高,目中無人。此等人物就是武功再高,又怎樣呢,保不齊哪天走上歪門邪道,做出叛逆之事也是分分鐘的事情。如果說武功可以,傻得可愛也行,但這三位做事太出格,沒有把文武群臣放在眼裡,這就是你們的死穴和大忌。最終,晏子略施小計,將三人滅之,為齊景公解除後患。計是小計,但晏子的智慧確實難以企及。

    三、話外之音。

    三位將士最終被齊景公以士禮安葬,因為他們為齊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我們在品讀歷史的時候,往往為那些英雄所不惜,源於他們征戰沙場,源於他們的壯士情懷和對國家的一腔熱血。然而,歷史就是歷史,政治就是政治,當你的“過”有朝一日掩蓋了“功”的時候,那麼統治階級最終還是要把你置於死地。他們有心的也好、無心的也罷(基本上都是有心的),站在他們的江山社稷立場上,都會刀刃相見,只是有的在明處,有的在暗處而已。

  • 3 # 哈哈哈哈哈哈369258

    大家都覺得自己功勞大,該得到更多的桃子,最後打起來了,跟諸葛亮四塊金子殺五個人有類似之處,在漢以後,盜墓猖獗,十墓九空,為了自己的陵墓以後不被人打擾,安排後事的時候,諸葛亮只交代了五個人,一個是伙伕,剩下四個人是抬棺材的轎伕。安葬諸葛亮以後,諸葛亮只給這五人留了四個金子。對於四個金子怎麼分,他並沒有交代。後來那四個轎伕心想既然只有四個金子,那必然是抬棺材的轎伕一人一個。於是對伙伕起了殺心。而伙伕想獨吞這五個金子,一人霸佔所有,於是偷偷對四個轎伕下毒。這五個人互相殘殺,最後全部都死了。

  • 4 # 七古三今

    個晏子“二桃殺三士”可以看出的另一方面原因:

    三士分別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

    此三人身為大將,不僅救過齊景公個人的身家性命,更是對齊國征伐之事做出過難以磨滅的貢獻。

    齊景公夥同晏子殺三士的主要原因除了三人可能存在的囂張跋扈、居功自傲以外,更多的可能是他自己內心的不舒服、不自在。

    齊景公當時內心的OS大概會是:勞資將國家治理那麼好,都快成為春秋霸主了,你們幾個還總拿以前勞資窘迫遇險時說事,讓我在臣民面前沒面子,一國之君的威嚴何在?非得弄死你們幾個龜孫!

    一個人經常對其他人說怎麼怎麼救過自己,不要說國君,哪怕普通人長此以往也會由最初的感激變得厭惡。

    這也就是所謂的“升米恩,鬥米仇”,用於君王同樣適宜。

    從三士分別自殺也可以看出,其實三人都是耿直的武夫,並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且都是忠義之輩。

    原本齊景公是可以有其他更好的處理辦法,可以他並沒有用。

    類似的情況可以看唐太宗李世民是怎麼處理的。

    並不能說晏子的“二桃殺三士”為齊國之後的治理帶來了多大的益處,更不能說因為這樣才使得齊國最終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 5 # 半旅

    晏子使楚,各位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晏子與楚王三次鬥智,以自己的能言善辯、機敏過人,維護了國家的尊嚴,贏得人們對他的敬重,也使楚王弄巧成拙、自取其辱,留下笑柄。顯示了其過人的膽識和外交智慧。

    而他一手導演的二桃殺三士更是絕妙的損招,是史上充滿陰謀論的大手筆。兵不血刃,談笑間,為齊國勉去了後顧之憂。實在是高明無敵手。

    話說春秋時代,齊景公手下有三員猛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此三人武藝高強,力大無比,有萬夫不擋之勇。他們戰功彪柄、地位顯赫、位高權重,無人匹敵。也因而恃功自傲,目中無人。甚至傲驕到連當朝宰相晏子也不放在眼裡。景公也因此,心生芥蒂,憂心其功高蓋主,日漸坐大,做出危害皇權與江山社稷的事,為江山穩固,為避免禍害,晏子遂未雨綢繆,和齊王商定剪除這心頭之患。

    有經驗的獵人在捕獵之前,一定要事先給獵物綰好圈套,靜候他們自己上鉤。

    既然三人有萬夫不擋之勇,外人又無法近身,最好是從內部挖解,讓他們自亂陣腳,破壞他們的聯盟陣線,才是上策。於是,君臣商議再三。精心設了一個局,讓他們在毫無防備情況下,自投羅網。

    狼外婆要吃人了,還是要偽裝一番的:披上偽善的外衣,迷惑人放鬆警惕。

    齊景公在宮中假意擺上豐盛的宴席,宴請當今功勳卓著的三位將軍,聲稱這個盛大的、擺滿山珍海味的宴會,只為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你們三位大將而設,言下之意無非是別人根本不夠格,以顯示君王對諸位愛卿是多麼器重。席間,君臣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宴會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賓主之間笑容滿面,親切交談。

    酒過三巡,晏子說:聽說君王御花園裡蟠桃成熟了,何不摘幾個鮮桃來佐餐。僕從遂去摘桃。不一會,僕從用玉盤端來兩個鮮豔多汁的蟠桃,說是桃子成熟慢,僅此兩顆。景公說:既然只有兩個桃子,我和晏卿就免了,你們三人論功去分,誰功勞大誰享用。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樂不可支,面露喜色。豈料這三個有勇無謀、不明就裡的人,就這樣一頭撞進張好的網中。

    公孫接第一個發言了:要論功,當年主公在郊野狩獵時,突遇兩隻猛虎,在千鈞一髮之際,我將兩隻猛虎一一斬殺,才救得主公一命。論功勞,當之無愧,自當享用鮮桃一隻。

    田開疆迫不及待地說:當年主公被敵軍圍困,我一人手持兵器,兩次打退敵軍,救主公性命於重圍中,論功,該當吃一個鮮桃。

    眼看他們二人將兩隻鮮桃全部拿走,古冶子怒氣橫生。說:我曾經跟隨主公渡過黃河,一隻黿咬住左驂馬,把它拖進砥柱山下的漩渦裡,我奮不顧身潛入河水下面,逆流追出百步之遠,又順流追了百步之遠,擒獲黿魚,不遺餘力將其殺死,左手抓著左驂馬的尾巴,右手提著魚頭,像仙鶴一般躍出水面,連渡口的船伕都讚歎說:黃河水神出來了!像我這樣中流砥柱的蓋世功夫,難道說不配享用一個桃子嗎?說著抽出寶劍,邊指責邊逼視二人。

    公孫接、田開疆這時也覺得慚愧:感到自己只想著爭功勞、爭桃子,做得太自私太過份,加上古冶子這一番斥責,更加無地自容、羞愧難當。自責地說:唉,我們勇武不如你,功夫不如你,功勞更不如你。做為將軍,卻不知謙讓,盲目爭功,虛榮貪婪。這也太可恥了,令猛士蒙羞,愧為大將。我們為我們的行為舉止感到可恥,活在世上讓人恥笑,不如一死,以維護自己的顏面。說畢二人將桃放還,雙雙拔劍自刎。

    見此二人雙雙倒在血泊中,古冶子大為驚愕,為自己的莽撞、與爭強好鬥悔恨莫及。想到三人情同手足,一起為國家浴血奮戰,多次面對死亡,從不眨眼,卻為了區區一個桃子相爭而死。一種強烈的痛苦與愧悔湧上心頭。他愧疚地說:你們兩人送還桃子,愧於爭功自殺身亡,唯我獨活是為不仁,誇耀自己功勞置你們於非命,是為不義,悔恨自己的行為而苟活,是缺乏勇氣。你們勇於承擔錯誤,以死悔過,為保持氣節而死,留下我這不仁不義、寡廉鮮恥之人,為世人所不齒,若再獨享桃子,有何面目示人?說完也拔劍自刎。用生命彌補自己的過錯。

    自此,晏子齊王精心設定的這個局以三人的殞命而告終。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僅靠兩個桃子,兵不血刃,就輕而易舉剷除了心頭之患,這是晏子充滿心機的圈套。之所以一舉成功,皆因將對手研究透了。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晏子在出招前充分研究了三個莽夫好擺功,頭腦簡單,爭強好勝、義氣用事的諸多心理。摸清了對方的底細及軟勒,精準的給三人把了脈,才使得有勇無謀、四肢發達的三人一步一步陷入他精心布好的陷阱,最後自取滅亡。這是晏子過人的謀略,也是三人愚不可及解不開、看不透的悲哀。若能正確識別,看破,就不會走入對方的棋局,象棋子一樣讓人擺佈。

    所以,研究對手,識別對手,看破對手,又不露破綻,才能知己知彼,無往不勝。戰場如此,商戰更如此。

    自古以來,歷代各朝。但凡功勳卓著者,鮮有全身而退,壽終正寢者。正如范蠡告誡文仲的話:飛鳥盡 ,良弓藏,驕兔死,走狗烹。聰明的范蠡,在勾踐實現復國的宏圖偉業後,激流勇退。攜西施泛舟太湖,潛心下海搞經濟,使自己精神行動自由無拘,且富甲一方,也規避了文仲的結局。

    另外還有介子推、寧死不出山,留下寒食節的傳說及足下的尊稱。張良功成名就後隱居草廬,閒雲野鶴般的自由自在。這才是曠達。

    為寧靜方可致遠。誠哉斯言!

    自古智者都是懂得放下之人。放下功利、名望、權勢、美色、華宅。不居廟堂而處江湖之遠,散發弄扁舟,垂釣碧溪邊,鋤豆南山,這才是最崇高的境界。

    可嘆多少人卻悟不透其中玄機。文仲、伍子胥、韓信、馮勝、藍玉、年更堯……

    一將功成萬骨朽,踏著萬人屍體走上位高權重,乃至權傾朝野,誰能放下、豈甘放下、如何放下?

    為什麼區區一桃能輕而易舉使壯士斷腕?

    論功行賞,宮殿上玉盤裡的這個桃子已不再是客觀意義上的桃子,它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內涵,變為一種權利的載體,成為一種象徵,代表著功勞、榮譽、金錢地位。擁有它,就擁有了這一切。二桃三分,造成最大程度客觀和主觀上的不平等,讓問題空前複雜化,不僅僅吃桃那麼簡單,已上升為榮譽地位之爭。那麼,捍衛榮譽與尊嚴,才是最關鍵的因素,不是簡單的服不服輸的同題,分明爭的是地盤權位。這個導火索足以令人拼上性命爭取。踏過血海走到今,為了什麼?

    所以,五步之內,足以奪命,那是比生命還重要的尊榮。

    悲哉三勇士!壯哉三勇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江湖之不良人》38話之中,為何假李星雲的血也可以開啟龍泉寶藏?他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