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484薩

    雅克薩戰役是17世紀中葉中俄之間因邊境衝突而爆發的一場戰爭.

    在清朝初年,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並進軍黑龍江流域,幾次被清軍擊敗,但由於東北人煙稀少,一旦清軍回撤,俄人又捲土重來,在黑龍江流域建造尼布楚城(現俄羅斯聯邦涅爾琴斯克)和雅克薩(現俄羅斯聯邦阿爾巴津)。

    康熙時俄華人還在不斷侵擾黑龍江流域,並煽動當地酋長索倫叛附,康熙震怒。幾次交涉未果後,康熙於1685年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15000士兵圍攻雅克薩,焚燬木城,俄軍40多人投降,不願回國,被編為康熙俄裔近衛軍。

    清軍回防後,俄軍重回,又重建土城。1686年夏,薩布素率領清軍重新攻打雅克薩,久圍不下。時彼得大帝派特使在尼布楚和中國議和,清軍增兵20000。俄國當時正和瑞典爭奪芬蘭,無暇東顧。最後達成和議,簽定中俄《尼布楚條約》,俄軍撤出雅克薩,毀掉雅克薩城,劃定中俄邊界。

  • 2 # 史海爛柯人

    康熙也想一舉將沙俄勢力徹底驅逐,甚至想著揮師北上,直接滅了那幫老毛子。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雅克薩之戰來講,取得區域性勝利已經廢了不小功夫,而且當時西北還有勢頭正盛的噶爾丹。

    當時清政府看的很清楚,憑一己之力,雖然能在東北取得勝利,可萬一沙俄與噶爾丹聯合,那麼清軍還真就很難招架。也正因如此,康熙在獲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後,並未繼續乘勝追擊,而是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甚至還割讓給了沙俄大片土地。

    事實上,康熙當時面臨著兩難的境地,僅西北的噶爾丹便已經有些令其應接不暇,並且沙俄還有鼓動、支援噶爾丹的跡象。此時,沙俄在東北也不安生,如此一來,便成為了對康熙的巨大考驗。

    康熙集中力量先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並與對方談判,穩定住了局勢,甚至不惜割讓部分疆域給對方。然而,他有與蒙古各部多次溝通,將北方、東北基本穩定後,才集中精力去征討噶爾丹。

    在康熙在位時,雖然平定了噶爾丹,但準部卻並未就此衰落。可以說,這個強大的力量幾乎與清王朝抗衡了百年之久,直到乾隆朝,才趁著準部內亂徹底將其平叛。

    所以說,如果沒有噶爾丹在西北折騰,康熙定然不會輕易與沙俄妥協,而正因有了噶爾丹,才使得清朝不得不靠割讓土地的方式來緩和自己的窘境。就當時而言,還真不見得能將沙俄徹底驅逐,可謂有心無力。

  • 3 # 不正經鳩摩智

    這是因為,在同沙俄的交鋒中,康熙已經逐漸領略到了沙俄的實力,認識到這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對手,(經過彼得一世西化改革,沙俄國力已經大升)與它糾纏下去,不過是勞民傷財,畢竟經過三藩之亂,還有取臺灣等,國家已經是“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國家急需休養生息,尤其關外是清廷老家,絕對不能生亂。

    再者,此時,清廷已經面臨準格爾部的威脅了,無力兩面作戰。事實也證明,準格爾部,確實是心腹大患,為了平定它,康雍乾三代君王才將它搞定。

    清入主中原以後,基本上潛移默化的受到了中原文化保守理念的影響,基本奉行守成態度,對開疆拓土,已經沒有什麼濃厚興趣了。康熙肯定也想過,西伯利亞,苦寒之地,征伐成本太高,與華夏之地比,相去甚遠,何必為糟粕而舍精華。(康熙自即位以來面臨的局勢)

    我想,這些,大概就是康熙不動西伯利亞的原因了。

  • 4 # 魯訊非魯迅

    不現實,不可以,康熙代表原始古老落後甚至不知道世界幾個國家幾大洲,你查一下那個時期沙俄出了幾個牛逼的君王,徹徹底底的現代人。幾乎該佔領的可能做到了極限。

  • 5 # 家境貧韓

    回題主,話說自古以來漢民族就認為,不能耕種的土地是無用之地,孔聖人沒有遊歷過的地方就是化外之地。這也是唐朝為什麼那麼強大,打下那麼多的領土卻並沒有人移民過去。甚至廣州和海南在唐朝的時候都是煙瘴之地!屬於流放犯人的地方!

    其次就是要說生產力,從生產力的因素來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民族,農耕民族本身就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而中國古代哪怕到了康乾盛世這種封建朝代的巔峰,也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畢竟農耕民族故土難離,而清朝流放犯人來說,一般就流放到寧古塔。寧古塔在現今的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舊古城村。

    附上一張地圖,寧古塔就是地圖上的紅色1的位置,甚至比哈爾濱都靠南方呢!這就是古人認為的塞北的苦寒之地了,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甚至哈爾濱市以前都是少數民族曬網捕魚的地界,都沒有人居住,甚至現在哈爾濱市道外區松花江的江心島都叫阿勒錦公園。阿勒錦在滿語裡的意思就是狗島,就是遛狗捕獵的地界。

    而雅克薩之戰的位置在哪呢?說現今漠河縣對面就是雅克薩的舊城的遺址。那麼漠河縣在哪呢?就是黑龍江省天鵝的鵝頭的位置,中國最靠北的城市,甚至能看到北極光的城市。那麼在中國古代,感冒都能死人的年代,防寒保暖都不咋地的年代,你要去佔領是沒啥人攔著你,但是你要是想要發展,哪來那麼多人口去遷移發展?

    而且話說自古以來的農耕文明就是守成,人口是第一生產力。甚至明代朱重八就是當和尚當乞丐四處流竄,四處宣傳歪理邪說加入邪教起家!所以明朝之後對於流竄的人員有著極度的管控,沒有路引沒有度牒的都不讓你四處亂竄。你不能像是今天你似的,一高興報個團或者自己開車就想去哪就去哪,在雍正皇帝之前是有賤籍的。

    賤籍又稱賤民是指不屬於士、農、工、商四民之列的中國古代的法定社會等級。賤民是等級社會中社會地位世代低於普通人的特殊的社會階層,一般不能和普通民眾通婚,在很多社會里賤民和奴隸制度有關。賤籍制度自古已有,清朝雍正年間廢除。

    而一個地方官員的考績裡就有這個地方有多少男丁,也就是多少的勞動力。所以各個地方除非戰亂或者天災進入了無政府狀態之後,才會有可能造成當地的人民四處的流竄要飯!而且這些流竄的人員因為沒有路引也沒有出家人的度牒,則會直接墮入賤籍,世世代代。

    而且每年來東北旅遊,經過現代的科技技術力量以及保暖裝置的保護下,依舊有遊客不小心凍傷的,更何況古代了!所以那些化外之地,又沒有足夠的保暖措施,又沒有什麼妥善的治療手段的舊社會的年代,你能期待什麼?

    並且提這個問題的題主明顯沒來過東北,話說去年哈爾濱最低溫能達到零下三十多度,而題主所說的雅克薩城最低溫能達到零下四十度以下,甚至西伯利亞最低溫能達到零下六七十度。這還是最近這些年全球變暖,溫室效應的結果,你不能強求舊社會有這樣的禦寒能力。

  • 6 # 不及閣大學士

    我們不能用今天的上帝視角去要求和苛責古人。

    我覺得康熙帝還是非常了不起的,內平鰲拜、北拒沙俄、西征葛爾丹、南滅三藩、東定臺澎,無愧於“清聖祖”的美譽。但他畢竟也只是個凡人,畢竟無法提前預知到一百多年後沙俄會對晚清如此的蠶食鯨吞。

    ①在當時的歷史認知侷限下,顯然鰲拜、三藩、葛爾丹、甚至臺灣問題 都比“沙俄勢力滲透到了極北苦寒之地”要嚴重得多重要得多!

    ②穩定住富庶的中原、江南對於清朝統治者才是頭等大事,相較之下沙俄不過是滲透到了極北苦寒之地,距離首都北京也還非常遙遠,實在是無關痛癢。

    ③擁有了廣袤的中原、江南對於清朝統治者就已經足夠了,鎮守全國各地本就是精力有限,如今還要去分散寶貴的帝國精力去分兵鎮守漫無邊際鳥不拉屎的極北苦寒之地實在是太為難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們了,畢竟天寒地凍不能用於農耕開發,對當時的人們而言確實毫無利用價值(什麼礦產開發能源開發都是我們後人的馬後炮而已),要不是沙俄侵入威脅的是滿清龍興之地的東北地區,不去打個邊境保衛戰實在有失朝廷的體面了,所以若除去面子問題,極北苦寒之地完全可以不要也罷。

    ⑷由於更重要的用兵之地還很多,再加上後勤補給成本也很高,所以北拒沙俄的兵力並不算太多,沙俄抵抗力又強,所以康熙帝的目標其實也就是速戰速決!能夠迫使沙俄點到為止不再繼續南下正是康熙帝所夢寐以求的(儘快結束北方戰鬥才能騰出手來全身心的對付真正的心頭大患)。

    ⑸假如康熙帝有先見之明,能預知到後面屈辱的晚清史,我想他也絕對會全力以赴的北擊沙俄的,若康熙帝以對付三藩的決心與軍力去對付沙俄東拓軍,就算一口氣打到烏拉爾(歐亞大陸邊界山脈)都應該不成問題,但問題是就算打的下也守不住這片廣袤而又苦寒的西伯利亞地區,甚至由於過於分兵還會失去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所以這絕對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 7 # 天寧閣
    西伯利亞與外東北是兩個概念

    西伯利亞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傑日尼奧夫角,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

    而外東北是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斯塔諾夫山脈)以南、烏第河與外興安嶺之間、烏蘇里江以東和庫頁島(薩哈林島)、格布特島(尚塔爾群島)等近海島嶼在內的100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位於中國東北以外,故稱外東北,歷史上是滿洲的一部分,又稱外滿洲。

    17世紀沙俄擴張到西伯利亞東部時,滿族征服了蒙古本部,擁有了西伯利亞南部,建立了清朝,外東北地區納入清朝版圖。外東北是西伯利亞的邊緣地帶,於是沙俄和滿清在西伯利亞衝突了。

    兩次雅克薩戰役

    雅克薩是中國領土,滿族的祖先就生活於此。唐朝這裡都設有行管機構,清朝除設盛京將軍(瀋陽)、寧古塔將軍(黑龍江寧安)和黑龍江將軍(黑龍江璦琿)外,還把當地居民編為八旗。而沙俄霸佔中國領土,擅自建起雅克薩城。

    1685年6月,清廷派兵2500人(寧古塔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藤牌兵500人),圍攻雅克薩城3天之後,城中俄軍不戰而降,大約450人離開了雅克薩。

    大約兩個月後,826名沙俄軍再次竄到雅克薩,修築堅固的城堡(稜堡),固若金湯。

    1686年初康熙再次下令反擊,清軍2100人將雅克薩城團團圍住。大約半年後沙俄軍糧盡,絕大部分餓死或病死,僅剩下66人,開城投降。

    尼布楚條約

    1687年5月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俄軍撤出雅克薩,毀掉雅克薩城。條約中明確表示整個外東北皆是中國領土。其中貝加爾湖與額爾古納河之間的部分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俄羅斯。清政府設立黑龍江將軍和吉林將軍轄區管理外東北。

    由此產生分歧,大多觀點認為雅克薩之戰中國勝利卻簽訂不平等的尼布楚條約,割讓土地,康熙是賣國行為。

    但有學者認為,《尼布楚條約》是平等條約,不叫割讓,叫讓步。康熙帝為了平息戰火,集中精力對付準噶爾,“以土地換安寧”是明智之舉。還說什麼俄方通常認為尼布楚條約對俄而言是不平等的,甚至扯得很遠,說康熙御駕親征準噶爾,至乾隆年間滅了準噶爾,開190萬平方公里國土,用孫子輩功績來美化康熙等云云,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但筆者認為,康熙未能兼顧如何對付沙俄與準格爾的入侵,錯了就是錯了。千古大帝留下千古恨,這恨應該是華人民的恨,難以從歷史記憶中抹去。

    後患無窮

    後來沙俄得寸進尺,胃口大開,強迫滿清政府簽訂1858年《璦琿條約》和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讓黑龍江北、烏蘇里江東、庫頁島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俄羅斯,約佔中國領土面積1/10,中國還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資源和出海口。

    1919年列寧領導下的蘇維埃政府發表致中國國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廢除沙俄對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但列寧逝世、斯大林上臺後,蘇聯開始否認之前的宣言,拒絕將這片領土歸還給中國。

    1924年5月中國北洋政府和蘇聯簽訂過《中蘇協定》:廢除中俄間一切不平等條約;蘇聯放棄在中國的一切租界、租地;蘇聯放棄庚子賠款的俄國部分;蘇聯取消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中東鐵路同意由中國贖回;承認外蒙古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權。但是這個條約並未得到有效的落實,外東北依舊掌握在蘇聯手裡,外蒙古也最終獨立。

  • 8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從地理角度來說,地處長白山附近的女真人與西伯利亞顯然比遠在東歐的沙俄要接近,然而女真人從沒有想過去吞併近在咫尺的西伯利亞,而是不停的向南方中原發展,金國是一次嘗試,後來的滿清更是最後的成功

    那麼清朝為何不重視西伯利亞呢?

    一方面是因為清朝那時候內憂很多,包括臺灣,三藩,葛爾丹以及俄羅斯沙皇,,能保證自己的國土已經不容易,哪有餘力去征服西伯利亞。再者西伯利亞其實也確實引不起農耕統治者興趣,當時大清已經佔有貝加爾湖-西伯利亞中部東西走向的山脈-庫頁島以南的全部區域,但是後來大清也把這些國土很隨意就割讓出去了,一點不在意,也是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媒曝湖人榜眼布蘭登-英格拉姆感到不開心,你認為是哪些事情會讓他出現這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