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旅人生l

     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法國。

      1914年,德國對法國宣戰後,僅僅用了數週時間就入侵了法國。接下來的四年裡,德國佔領了法國約8,000平方英里(約合20,000平方公里)的領土,和美國馬薩諸塞州差不多大(和河北省差不多大),涵蓋了法國1/4的鋼鐵、40%的煤和64%的生鐵的產能。

      800萬法華人被動員起來抵抗德國入侵,其中52%的人傷亡。最終,死於一戰的法華人佔法華人口總數的5%。傷亡最為慘重的幾次戰役,如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1918年的皇帝會戰,都發生在法國本土。

    在簽訂康邊停戰協定、一戰結束之後,法國決定未雨綢繆,為了抵禦將來可能發生的入侵而採取措施。魏瑪共和國自1920年代起,就不斷地加速武裝自己,在納粹時期更是有增無減。法國政府於是決定,在法德邊境修建一堵高牆,這就是所謂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因法國戰爭部長安德烈·馬奇諾而得名。他在1920年代向政府施壓,要求國家為這一邊防設施撥款。這條280英里(450公里)長,佈滿了碉堡、掩體和地道的防線一旦建成,其規模相當可觀。然而,法國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防線,在面對德國入侵時竟形同虛設:1940年,德國的坦克裝甲師團取道比利時,繞過了馬奇諾防線。

      自那時起,馬奇諾防線就成為了一個象徵,成為聯軍在二戰中的一系列戰略失誤的代表。然而,馬奇諾防線真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災難嗎?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有關於這一令人印象深刻而又令人遺憾的工程奇蹟

     馬奇諾防線是一條900英里(1,400公里)長的地下碉堡、地道和混凝土機槍炮臺的網路。

      法國花了十年時間設計、改進、擴充套件邊防設施,最終建成了馬奇諾防線。1929年,工程剛剛開始時,它還只是一系列混凝土機槍炮臺,散佈在法國面對德國的萊茵蘭非軍事區的前沿。

      防線的改進和擴建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工程的最終目標是建造一條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到英吉利海峽的防線,其中防禦最為嚴密的一段就坐落在近300英里(500公里)長的法德邊境上。

      為了建造這一防線,法國政府花費了約33億法郎。它有142個地堡,352個地下掩體,5,000餘個碉堡;它還使用了15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和15萬噸鋼鐵,足以建造5,300輛B1重型坦克或5艘黎塞留級戰列艦。

     

  • 2 # 三尺命看國際

    首先,以靜制動是兵家大忌。這相當於人在搏鬥時,自己不動讓對手運動起來,邊尋你的弱點。事實是再完善的防禦也存在致命的弱點。這已經被無數次的戰爭所檢驗。法國雖然修築了堅固的馬其諾防線,但是其卻沒有將防線延伸到阿登森林,給德軍留下了致命的缺口。他們忘記了拿破崙的告誡,只要人可以越過的地方,部隊就可以透過。然而不幸的是,英法深信德軍部隊無法穿越阿登森林,在該地區沒有留下強有力的守備部隊。

    其次,把戰爭的主動權交給了德軍。戰爭一旦被敵方拿到了主動權,那麼己方就會處處被動,戰爭的節奏完全被敵方控制。法國留下大量的部隊守衛馬其諾防線,卻沒有做好最壞的打算,一旦德國突破馬其諾防線,那麼其部隊應該如何運動至有效的地域,進行第二輪,第三輪的防禦作戰。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只能按照德國的作戰步驟,被動的遲緩的進行防禦,最終處處受制。毛澤東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作戰一定要掌握住戰略上的主動權,不能被對方牽著走,而是要有自己的作戰思路,用己方的主動作戰,打亂敵方的節奏,最終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再次,英法戰爭準備不足。1929年爆發了一場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強如經濟發達的美國都差點沒挺過去,最後逼著美國的財閥選擇了羅斯福,羅斯福強勢推行新政後,美國的經濟才慢慢的走向復甦。而當時的英法,國內罷工事件頻發,遊行示威更是家常便飯,再加之殖民地的統治不穩,英法政府的領導人根本沒有精力備戰,才已經發現德國開始整軍備戰,展現出侵略的野心時,選擇了綏靖政策,荒誕的寄希望於侵略者野心的自我滿足,而沒有第一時間整軍備戰。

    最後,英法作戰理念落後。英法錯誤的吸取了一戰時,在曠日持久的陣地戰中,處於守勢的一方可以獲得優勢的經驗,依然認為在構築良好的陣地上防禦可以極大的減少己方的傷亡,有效的殺傷敵方的人員。絲毫沒有意識到隨著飛機坦克等裝備的成熟,坦克強大的突擊能力和機動能力早已顛覆了傳統陣地戰中防守一方所擁有的優勢。(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評論點關注)

  • 3 # 戰略論

    “馬奇諾”防線雖然沒能給法國帶來最終的勝利,但是在當時是發揮了巨大的軍事價值的,並非人們一般所想的那樣一無用處,畢竟這種現代化的防禦體系是1940年的德軍所不能突破的,這條防線的存在使得德軍一開始就放棄了從這裡突破的想法,只能將目標放在中部和北部防線上,這無疑縮短了聯軍的防禦正面,使聯軍可以集中主力部署在北部和中部戰線,對於處於戰略防禦的聯軍來說,“馬奇諾”防線的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馬奇諾”防線的存在給德軍的西線戰略也帶來很大的影響,早在1939年德軍陸軍總司令部就對馬奇諾防線展開了調研,結果得出的結論是1942年之前德軍沒有能力從正面突破馬奇諾防線,這意味著德軍的西線進攻正面將大大縮短,對於德軍的戰役決戰策略影響很大,因為德軍即便擁有再多的軍隊由於戰線的狹窄也無法全部投入前線,大部分將不得不作為預備隊使用,在戰役中無法投入決定性的兵力將很難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不得不迫使德國破壞比利時和丹麥的中立,以增加戰線寬度,投入更多的兵力用於一線進攻,這讓德國在政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德國將不得不承受入侵中立國家所帶來的嚴重消極影響,客觀來說這都是拜“馬奇諾”防線所賜。

    雖然英法聯軍坐擁強大的“馬奇諾”防線,但是最終還是很快輸掉了這場戰爭,而且聯軍在兵力上並不弱於德軍,甚至還超過了德軍,只有在空軍力量上遜色許多,但決到不了左右戰局的地步。按理來說,“馬奇諾”防線使的聯軍節省出了相當數量的野戰師出來,用於在北部和中部的決戰,使得聯軍並不會由於防禦而導致兵力上的過於分散,聯軍甚至可以在北部戰線上集結一支強大的機械化部隊,從而在戰役爆發的一開始就對德軍發起強大的反擊。

    聯軍的失敗完全是敗於最高統帥部的錯誤戰略部署,作戰計劃是一個缺乏彈性的方案,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建立在德軍會在北部戰線上發起主要進攻,聯軍統帥部對比深信不疑,為了在北方集結其足夠的反擊力量,甚至不惜削弱中部戰線的防禦,也就是阿登地區,那裡正是德軍的主攻方向。最致命的是聯軍司令部完全沒有適應德軍的快速進攻節奏,作為思維仍舊處於一戰時期,行動快速的機械化部隊部署在北部前線時刻準備發起反擊,而後方的戰役預備隊則由新動員的預備役步兵師代替,結果這些師往往來不及趕到前線封閉德軍裝甲部隊開啟的缺口,任由德軍裝甲部隊發展成為戰役級的突破,待北部比利時地區的聯軍機械化部隊被殲滅後,戰爭的結局就已經決定了。

    從後世的眼光來看,聯軍唯一獲勝的方法就是一開始便放棄在北部發起反擊的企圖,全面加強北部和中部防線,機械化部隊部署在後方擔任戰役預備隊,應付德軍在任何一處突破的可能,鑑於當時步兵師普遍缺乏反坦克武器,並不具備阻止德軍裝甲部隊突擊的能力,由行動迅速、火力強大的機械化部隊(裝甲部隊)提供及時的支援顯得尤為重要。聯軍的戰略目標不是在決戰中打敗德軍,而是拖住德軍,畢竟聯軍在動員能力和戰爭潛力上遠高於德軍,所以只要打破德軍的速戰速決企圖,勝利其實就已經屬於聯軍了。

  • 4 # 不正經的軍棍

    馬奇諾防線一直被人看作是個笑話,但是實際上,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只不過,沒能發揮出來自己的價值,反倒是馬奇諾防線的存在,成就了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這麼一對比,就把馬奇諾防線對比成笑話了。

    馬奇諾防線的修建,就是為了抵禦德軍入侵的,沿著法國比利時邊境去修,貝當帶著一大批軍事專家曾經長期考察過阿登森林,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阿登山脈無法逾越,法國可以高枕無憂,只要固守馬奇諾防線,德華人強攻馬奇諾防線,必定頭破血流。法華人輸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華人的戰術,而給德華人發揮的空間的是法國的好盟友比利時。

    阿登山脈在比利時境內,而比利時關於戰爭的態度非常令人鄙夷。一戰前,比利時宣稱自己永久中立,一戰結束,比利時夥同法國掣肘德國。而希特勒重整軍備後,比利時趕緊宣佈自己永久中立,避免希特勒報復。戰爭開始前,比利時拒絕了法軍入境幫助加固要塞的要求。原本,完整的法比防線只剩下了馬奇諾防線這半條。

    而防線最薄弱的阿登山脈,只有五個師的兵力,沒有反坦克武器,也沒有防空武器。而進攻阿登山脈的德軍有七個裝甲師、三個摩托化師,這是當時德軍最精銳的A集團軍。鐮刀計劃開始後,B集團軍進攻荷蘭比利時,英法主力開始增援,正好中了圈套,C集團軍佯攻馬奇諾防線,而A集團軍則藉此機會進攻阿登山脈。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只用了兩天時間就穿過了110公里的峽谷,深入法國境內,這會兒,法國已經輸了。

    馬奇諾防線,典型的一戰時期的思想,如果法比聯合防線,可以統一,那麼德華人無法逾越,但是法國還是被隊友坑了。另外,自己太迷信太依賴馬奇諾防線,同樣以來阿登山脈,但是迷信過頭了,德華人的坦克從森林裡開出來,法國就已經被嚇傻了。

    整場戰爭,馬奇諾防線起到的作用就是,改變了德軍的進攻方式,讓德華人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擊敗了法國。如果,沒有馬奇諾防線,就沒有那麼漂亮的鐮刀閃擊計劃,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的赫赫威名,就是這會兒開始的。

  • 5 # 紅色手電筒

    英法聯軍在二戰初期執行的是一條和一戰類似的方針,就是要進行長期的陣地戰和消耗戰,這種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制定的指導方針是要利用德國國內空間狹小,國力經不起戰爭的長期消耗而制定的,應該說這對於德國來說是非常致命的,而德華人的策略就是要極力避免長期戰爭的消耗。

    在希特勒上臺以後,擴軍備戰的意圖十分明顯,這種情況下,當時的英法蘇採取了不同的政策,英法的政策是所謂的綏靖政策,蘇聯一開始提出了集體安全的政策,意圖同英法結成類似於一線時期協約國一樣的同盟,從而遏制德國,但是英法處於意識形態的問題,極端仇視蘇聯,使蘇聯提出的集體安全無法實現,並且導致了慕尼黑陰謀,導致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被德國吞併,這種情況下蘇聯放棄了集體安全的目標,轉而構築自己的東方戰線,和德國締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透過侵佔波羅的海國家以及波蘭和芬蘭的部分領土,力圖把德軍進攻的出發線向西推。

    當德國入侵波蘭,蘇聯同時進入東歐部分地區時,英法的綏靖政策徹底破產,不得已對德宣戰,但是一方面由於之前一直實行綏靖政策,而且即使是戰爭爆發以後,之前一直執行綏靖政策的張伯倫還是英國首相,在政策上是還是一直保持綏靖政策,所以對於進行戰爭動員一直沒有積極進行,雖然已經和德國開始戰爭,但是實際上,英法還是沒有進行全面的戰爭動員,當時英法方面的軍隊雖然已經開始集結,但是實際上英法方面的戰備工作十分糟糕。

    而且由於二十年代以來的經濟危機的影響,英法方面又沒有進行完全的戰爭動員,在投入戰爭的資源上,英法在軍隊的建設方面落後德國太多,在希特勒上臺以前的10萬國防軍時代,德軍都是按照準備擴編的方式進行建設,普通士兵是按照軍士的標準訓練,而尉官是按照校官的標準訓練,當時10萬國防軍所花費資金比當時40萬大軍所花的錢還多。在希特勒上臺以後,德國迅速進行擴軍備戰,而10萬國防軍時代儲存的人才,以及利用在蘇聯境內進行的各種實驗都收到了回報。

    從實力上,英法當時的確是弱於德國,加上有一個綏靖政策的影響,英法在德軍橫掃波蘭的時候,出現了所謂的靜坐戰爭,英法聯軍眼睜睜的看著德軍橫掃波蘭,而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當時英法聯軍面對的德軍佔有4:1的優勢,就算是德軍的質量優於英法盟軍,但是英法盟軍捅德軍一刀的能力還是有的。

    法國方面在戰前修築的馬其諾防線耗費了巨大的開支,這些開支化作鋼筋水泥的時候,法國軍事思想方面也走到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從17號計劃的絕對進攻變成了完全的消極防禦。而且隨著軍事思想的保守,法華人對於德華人的變化幾乎是看不進去,這樣子,法華人對於戰爭形態的變化幾乎是一無所知,直到德華人橫掃波蘭才有所觸動,但是20年的欠賬不可能在1年之內還清,而德軍在攻克波蘭以後,操刀西進的時候,法國能夠屏障的只有一條馬其諾防線了。而馬其諾防線只是一面盾牌,英法方面優於戰前多年欠賬,在機械化戰爭方面是大大的落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7氣候會議,特朗普為啥不請假就溜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