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同為唐朝名將,王忠嗣和李光弼那個更加厲害呢?

    王忠嗣簡介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歷任左威衛將軍、代北都督、左金吾衛同正員、左御林軍上將軍、河東節度副使、大同軍使、代州都督、攝御史大夫、河東節度使、朔方節度使、左武衛大將軍、御史大夫、河東節度使拜訪使、清源縣公、漢王太守(被貶)、兵部尚書(追贈)、太子太師(追贈)。

    王忠嗣的父親王海濱是唐朝著名將領,多次和吐蕃交戰,多有戰功,被同仁嫉妒,在他於武階和吐蕃大軍交戰的時候,王海濱大獲全勝,在隨後的一次交戰中,眾將嫉妒王海濱軍功,按兵不動,最終唐軍寡不敵眾,王海濱戰死。最後唐軍大破吐蕃,凱旋而歸。

    王海濱勇戰沙場的事情讓唐玄宗非常感動,因此召見他的兒子王訓,當時王訓九歲,拜見唐玄宗的時候想起父親的故亡,情不自禁的傷心痛苦,唐玄宗非常傷感,因此收王訓為義子,賜名“忠嗣”,收養在宮中,後來讓吳王李享和王忠嗣交往。

    王忠嗣軍功簡介

    王忠嗣長大之後,為人勇猛剛毅,寡言巧語,因為他時常銘記要為父親報仇,因此勤於練武,博於兵法,唐玄宗和他討論兵法的時候,王忠嗣對答如流,唐玄宗非常高興,但是王忠嗣比較年幼,又是忠將遺孤,唐玄宗也沒有安排他在重要的職位。

    王忠嗣第一次做官,是唐玄宗為了磨練他,讓他“試守代州別駕”,在王忠嗣的治理下,“大姓豪強關閉門戶收斂行跡,不敢違法作亂”,王忠嗣經常輕裝簡從,騎馬出塞,李享稟報唐玄宗說:“王忠嗣勇於戰鬥,恐怕失去了他”,因此被朝廷召回。

    當時信王李禕在河東,蕭嵩在河西,他們多次上書請求唐玄宗派王忠嗣做自己的部下,但是唐玄宗認為王忠嗣年幼,並且心懷為父報仇的決心,怕他有失,因此下詔書,不可以任命王忠嗣為重將。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蕭嵩入朝述職,王忠嗣就拜見蕭嵩,說“我跟隨您已經三年了,沒有什麼回報天子”,因此他請求率精兵突襲敵虜。恰好吐蕃贊普大酋在鬱標川練兵,因此王忠嗣率精兵數百,提刀帶頭衝殺,斬敵數千,繳獲羊馬數以萬計,蕭嵩向朝廷上報了王忠嗣的軍功,唐玄宗大喜,封他為左威衛將軍、代北都督,封清源縣男。與黃甫惟明互爭高低,被皇甫唯明陷害,貶官至東陽府左果毅。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忠嗣兼代州都督,攝御史大夫,兼河東節度使,又加雲麾將軍。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王忠嗣代替韋光乘為朔方節度使,多次加權河東節度使。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王忠嗣兼任靈州都督,此年北伐,在桑乾河多次大敗吐蕃,俘獲大量人馬,威震漠北。後來突厥葉護髮生內亂,王忠嗣得知率強兵震懾,烏蘇米施可汗害怕請求投降,後來烏蘇米施可汗變卦,王忠嗣策反回紇等三個部落,大敗烏蘇米施,此戰斬殺敵人數萬,突厥各部落臣服,隨後主動派使者前往京城朝拜。第二年又擊敗怒皆及突厥的軍隊,從此塞外安寧,突厥遠遁。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突厥抜悉密聯合九大姓氏,攻打烏蘇米施可汗,斬其首送到京城,自此邊關安寧,唐玄宗賜王忠嗣御史大夫,充任河東節度使採訪使,等清源縣公。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王忠嗣兼任河東節度使採訪使,他從朔方到雲中,在要害地段開拓城堡,修建烽火臺,從此塞北胡人再不敢犯亂。

    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王忠嗣擔任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擔任河西節度使、隴右節度使、暫替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一人擔任四鎮節度使,可謂唐建國以來第一人)。王忠嗣佩戴四方將印,控制萬里,勁兵重鎮,都歸王忠嗣掌握。

    唐玄宗準備興兵攻佔石堡城,下詔詢問攻佔方法,但是王忠嗣上奏摺:“石堡城地勢險要,吐蕃全力守衛它,如果以疲憊之師攻打其守衛堅固的城池,必將被敵殺死數萬人,之後戰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不如所失,請休兵秣馬,觀察態勢發展再奪取它,這是上策”,唐玄宗一聽就不怎麼高興,而李林甫非常妒忌王忠嗣,因此多次進獻讒言,因此唐玄宗開始疏遠王忠嗣。

    後來,石堡城之戰唐軍失敗,董延光將責任推卸給王忠嗣,李林甫也乘機誣陷王忠嗣早年放言,要擁護李享為唐皇繼承人,唐玄宗大怒,命令三司嚴審,王忠嗣幾乎被陷害致死,後來哥舒翰力保王忠嗣,並且願意用自己的官職來為王忠嗣贖罪,唐玄宗才稍微消了火氣,將王忠嗣貶為漢陽太守。

    第二年,王忠嗣暴死,終年四十五歲。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王忠嗣是其中一位。

    李光弼簡介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歷任河東節度副使、天下兵馬大元帥、朔方節度使,封臨淮郡王,參與平定安史之亂,戰功顯赫,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丹書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

    李光弼晚年被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陷害,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追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著有《統軍靈轄秘策》《李臨淮武記》《將律》等兵法作品。

    李光弼軍功簡介

    李光弼自幼為人嚴肅,深沉而剛毅,擅長騎射,治軍極嚴,熟讀兵書,富有謀略,少年從軍。

    天寶五年(公元746年),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調任河西、隴右節度使,收李光弼為兵馬使,同時兼任赤水軍使,王忠嗣非常器重李光弼,給予他這位新人非常尊貴的待遇,即便是跟隨王忠嗣征戰多年的老將,都沒有李光弼的待遇高,王忠嗣曾經感嘆:“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天寶五年,李光弼繼承父親薊郡公的爵位,後來因為擊敗吐蕃、吐谷渾的戰功,被封為雲麾將軍。

    天寶八年(公元749年),李光弼任朔方節度使副使,安思順喜歡李光弼的才幹,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李光弼知道後,拖病辭官,後來哥舒翰覺得十分可惜,因此上奏唐玄宗,將他召回長安。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叛亂,郭子儀欣賞李光弼的軍事才能,奏請唐玄宗,讓李光弼執兵權平亂。時年,李光弼任御史大夫、河東節度副大使、知河東節度使兼雲中太守,後又加封魏郡太守、河北拜訪使。

    平定安史之亂

    嘉山大捷

    李光弼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收復常山郡(河北正定),因為這個地方正好處於叛軍的南北咽喉,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李光弼率朔方五千兵馬進攻常山,後來義釋史思義,後來史思明親率兩萬騎兵直達常山城下,李光弼堅守不出,以逸待勞,運用勁弩連番射退攻城的叛軍,在叛軍退兵的時候,李光弼率兵突襲,一舉消滅叛軍五千多,收復常山郡七縣(常山郡一共有九個縣)。後來,李光弼和郭子儀率軍在嘉山(河北曲陽東)決戰,一舉擊潰叛軍,斬首四萬,俘虜一千,繳獲戰馬五千,河北已叛變的十多郡聽聞戰報,紛紛投降,重新歸於唐軍。

    太原之戰

    嘉山大捷後,郭子儀和李光弼準備乘勢攻取叛軍老巢范陽郡,但是潼關失守,唐玄宗逃亡蜀地,在途中召見郭子興李光弼二將。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八月,二人抵達靈武,拜見唐肅宗,唐肅宗封李光弼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使相,仍任節度使之職,後來加封他為太原留守,李光弼奉命從靈武領五千兵馬趕赴太原。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叛軍史思明發兵十萬進攻太原,想透過佔據太原,進而奪取靈武。當時李光弼手下只有不足萬人的老弱殘兵,他率領城中軍民,上下一心,抵禦叛軍,並且暗挖地道,偷襲斬殺叛軍無數。同年二月,叛軍內亂,安慶緒殺父親安祿山自立為帝,史思明退兵范陽,李光弼率軍追殺,斬首七萬餘,太原之戰唐軍大勝,李光弼乘勢收復了一些失地。戰後,李光弼官封檢校司徒。

    太原之戰可以說是安史之亂最重要的戰役,此戰過後,形勢發生了轉變,唐軍氣勢大盛,為後來的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唐肅宗嘉獎李光弼,封他為司空,兼兵部尚書,魏國公。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和李光弼率軍十萬討伐安慶緒,因肅宗不信任兩人,所以軍中不設主帥,派不懂兵法的宦官魚朝恩督軍,總攬大軍。郭子儀和李光弼再擊敗安慶緒後,安慶緒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率十三萬大軍救援,雙方爆發相州之戰,李光弼率軍在前,遭遇史思明部,兩軍激烈交戰,戰況慘烈,雙方折損相近,郭子儀再後,還未來得及佈陣,一陣大風吹來,目不能視,兩軍各自退兵,戰後,魚朝恩將責任全部推到郭子儀身上。

    乾元二年,肅宗剝奪郭子儀兵權,任命李光弼接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

    河陽之戰

    乾元二年八月,李光弼被任命為幽州長史、河北節度使。

    汴州節度使叛變朝廷,歸附於史思明,叛軍一時間勢大,甚至南下江淮一帶,李光弼到達洛陽後,決定撤出洛陽,留一座空城給史思明,他駐軍河陽。

    史思明第一次攻打河陽,李光弼用計得史思明良馬千匹。

    史思明第二次攻打河陽,李光弼破其火船計謀,史思明大敗,損兵折將無數。

    史思明第三次攻打河陽,李光弼身先士卒,軍心大振,大敗叛軍,斬首萬餘,繳獲糧草馬匹無數,此戰的勝利,牽制了史思明的主力部隊,確保了潼關和長安的安全。

    乾元三年,肅宗加封李光弼為太尉兼中書令。

    中興第一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殺死,肅宗加封李光弼為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尹、行營節度使、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統帥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營節度,攻打史朝義。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因李光弼收復了浙東、泗州、許州、徐州、淮南、鄆州等地,威震三軍,李光弼進封為臨淮郡王。

    應寶二年,史朝義兵敗,走投無路自殺,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

    李光弼在安史之亂中軍功顯赫,遭到魚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李光弼因此滯留徐州,不敢入朝,被部將田神功等嘲笑,李光弼因而很不得志,感到恥辱、慚愧,致使憂鬱成疾,於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七月十四日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歲。唐代宗為其罷朝三日,追贈太保,諡號“武穆”,出葬之日,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

    王忠嗣和李光弼的交集

    天寶六年,董延光獻計進攻石堡城,唐玄宗命王忠嗣接應,王忠嗣對於唐軍此次軍事行動持反對態度,因為他非常清楚吐蕃的軍事防禦,因此在接到命令後,消極對待,董延光非常不高興,多次給唐玄宗上奏。

    李光弼知道這件事後,就拜見王忠嗣,王忠嗣問他:“李將軍有什麼事嗎?”

    李光弼說:“請商議軍情”。

    王忠嗣問:“為什麼?”

    李光弼回答:“大夫(對王忠嗣的敬稱)以士卒為己心,有拒絕董延光的怒色,雖然接受了詔令,實際上耽誤了他的謀略,為什麼?大夫以數萬兵出征,卻不懸以重賞,這怎麼能鼓起三軍的勇氣?大夫財帛裝滿倉庫,何必可惜以萬段的獎賞來堵住讒言之口呢?這次戰鬥若不能取勝,將歸罪於大夫啊。”

    王忠嗣說:“李將軍,我意已決,平生的初願,難道是追求顯貴嗎?如今力爭一城,得到它也未必能遏制敵人,沒有得到它也對國家無害,忠嗣怎麼能以數萬人的性命去換取一個官職呢?如果陛下責備我,不就是失去一個金吾羽林將軍,回朝做侍衛嘛,其次,難道失去一個在黔中的輔佐人嗎?這些我也心甘情願了,即使這樣,你還是關心我的。”

    李光弼恭敬答道:“我擔心連累大夫,因而向你提出忠告,大夫能遵循古人之事,不是我能達到的。”說完施禮,恭敬的拜退。

    後來,董延光逾期沒有攻下防守堅固的石堡城,就上奏推卸責任,說王忠嗣延緩出兵,導致逾期不能破城,以此誣陷王忠嗣。王忠嗣和吐蕃有殺夫之仇,他積極治軍,作戰勇猛,但是在他掌握軍政大權的時候,他告訴大家,“當國家安定的時候,作為將領的職責是撫卹軍隊而已,我不想憑藉國家的力量,來撈取個人的名利”。

    可見王忠嗣不同於一般將領,將自己的軍工建立在無休止的殺伐上面。

    小哥點評

    王忠嗣和李光弼兩位著名將領,王忠嗣多年戍邊,擊敗強大的吐蕃和突厥,穩定了邊關,為大唐樹立了威嚴。李光弼平定內亂,最終在弱勢的情況下,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扭轉敗局,最終平定內亂,恢復大唐江山,功勳卓著,被推為“中興第一人”。

    這兩個人各有成就,實在是難分高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R如何面對薪酬管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