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亮劍O
-
2 # 紅雨說歷史
我來回答
看到這個問題,或許會感慨一下似乎出生皇家也沒什麼好的地方,同室操戈爾虞我詐,不到半百的年紀就失去了後半部分的人生。雍正當時皇帝時已近知天命,對於來之不易的皇位患得患失。但是又想一想看似四十五的成功,半生的衣食無憂,眾人敬仰,最後繼承家業,又不得不讓人有一些羨慕,這似乎又複合大多數年輕人的焦慮。不過雍正確實是位好皇帝。
大將軍王這個職位在康熙末年成為每一位皇子都渴望得到的“香餑餑”。代父出征,形容皇帝御駕親征,蒙古諸王配合開道,在很多人眼中這大將軍王的職位就是給將來的皇帝準備的。才華橫溢的十四阿哥胤禵當上了大將軍王以後,似乎進一步印證了這樣結論的正確性。康熙皇帝親筆書信寫給西藏,新疆蒙古諸王,十四阿哥有治軍之才,此次出征,如朕親臨,要諸王配合。
作為八阿哥黨的重要成員,十四阿哥胤禵的待遇和聲望逐步上升,這對於八阿哥黨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好訊息。八阿哥胤禩在爭儲中,表現的太過於心急,被康熙怒斥,甚至有一段時間的短暫幽禁。雖然後來被放了出來,但是康熙皇帝對他的評價幾乎將他打入了奪嫡的“無間地獄”,沒有了希望。
八阿哥出生微賤
辛者庫賤婦之後。
這無情的字眼,就像康熙在“死鷹事件”之後的感慨“父子之情絕矣”。
十四阿哥有了八阿哥黨的支援,劍指帝位,但是康熙突然的駕崩,遠在西北的他卻無從得知任何訊息。他面臨的只是軍隊無法前行,糧草被陝甘總督年羹堯所斷,接著迎來了回京奔喪的噩耗。登上皇位的新皇帝就是自己的同母哥哥是四阿哥胤禛,曾經低調的哥哥,如今身居高位的皇帝,他不能接受。他私以為即使自己不是皇帝,那麼登基的也應該是自己的八哥。回京後的十四阿哥拒不下雍正下跪,這時候還是八阿哥胤禩站出來嘆了一聲
“你應當跪下”
這一聲或許是八阿哥的破罐破摔,為自己日後的結局埋下了深厚的隱患。雍正堂堂皇帝冷麵心小,哪裡能夠容得下旁邊的臣子比自己的聲望高。於是雍正在登基的第一年罰了了兩個兄弟,第一個就是和太子關係很好的三阿哥胤祉,還有一個就是曾經的大將軍王,自己的同母胞弟胤禵,他們都被罰去給康熙守陵。其中緣由不言而喻:
1.雖為同母胞弟,但是十四阿哥胤禵與八阿哥胤禩最好,八阿哥胤禩黨羽眾多不得不防。
2.見聖駕不跪,本來就是不敬。
3.胤禵擔任大將軍王勝多負少,聲望不小,不處理胤禵,讓他擁兵自重與老八里應外合,皇位危機。
4.再差也是同母胞弟,回想老八,老九被圈削爵奪籍慘死的下場,雍正圈禁胤禵反而是對他的保護。
-
3 # 風正輕搖雨自飄
在大將軍王這個問題上,雍正為什麼會舉薦自己的政敵十四弟呢,主要從以下幾點去考量。
1.開始雍正對大將軍王也想爭取,在與鄔思道交流後冷靜下來,自己勤於政事而疏於軍務,在這樣的背景下爭取大將軍王毫無勝算。
2.在大將軍王爭奪無望後,那就必須考慮,當大將軍王勝利後,不僅僅是大將軍王獲得利益,還有哪個位置能獲取更高的利益,並且能夠挾制軍隊,那就是負責為整個軍隊供應糧草的陝甘總督。
3.想明要點,與十四弟談判,以全力支援十四弟出任大將軍王,來換取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
4.明確支援十四弟,造成十四弟與八王爺之間的互相猜忌,瓦解他們之間的政治聯盟。
5.在爭奪皇位繼承人已經白熱化的時候,康熙丟擲大將軍王這個繡球,真實的目的又是什麼?眾皇子都顯而易見的看到這個大將軍王的好處,但這到底是個香餑餑還是一個誘惑眾皇子的誘餌呢,最好的辦法莫過在重要的位置安排好自己的親信,然後以靜制動,靜觀其變。
綜上所述,雍正支援十四弟出任大將軍王,進可攻退可守,不失為當時最好的選擇。如果說雍正這是陷害十四弟,不如說是十四弟搶破頭也要去幹這個差使的,雍正既做了順水人情又為自己留了後手,不可謂不高明啊。
-
4 # 小南史
《雍正王朝》影視中,雍正和大將軍王十四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因為皇位問題,但是兩個人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和。根據影視內容所講,大將軍王這職位,原本雍正是打算讓十三爺去的,後面聽了自己的謀士鄔思道之言,又改推薦十四爺,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西北之地多數都是少數民族,民風彪悍,在古代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因為他們都是靠放牧生活,冬天草木都枯了,再加上氣候寒冷多變,在那裡生活是很困難的。活不下去了,就自然要找地方活得下去地方,那麼富庶的中原地區,就成為他們搶奪的物件,只要搶劫一番,他們就能平安的度過整個冬天,為了大部分人活下去,死傷一小部分人獲得資源,也是可以的,這也是歷來中原王朝,北方都是大患的根本原因所在。
《雍正王朝》這電視劇裡也是如此,西北戰事又起,朝廷派了6萬大軍前去平叛。康熙本以為這6萬大軍,已經完完全全可以把叛軍打敗,所以他安然的帶著皇子,后妃和大臣們一起在看戲。但是卻沒想到,就在康熙裡看戲的時候,西北的軍報送達了,6萬大軍全軍覆沒,敗了!
康熙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朝廷派了6萬大軍過去,本來應該完完全全能夠打敗叛軍的,反而最後卻是朝廷敗了呢?康熙帝只要稍微一思考,就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中的關鍵,就是糧草!
在西北用兵,一直靠的都不是誰派去的人多,考的一直都是糧草,只要糧草能跟得上,就能和那些遊牧民族死扛,看誰熬得過誰,古代運送物資不便。大清國有整個國家作為後盾,肯定在這個上面能夠勝任的,只要清朝這邊沉得住氣,勝利是一定的。只要糧草跟不上,軍心就會不穩,再加上此時,康熙非常渴望這一仗能夠迅速大勝,所以才最終,造成了這6萬大軍全軍覆沒。
康熙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之後,就肯定要採取對策,此時掌管戶部的是八爺黨的人,也就是說,如果朝廷要,再去向西北派兵的話,一定要從八爺黨的人中選擇,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在糧草上做手腳,但是應該選誰呢?
影視劇裡雍正在鄔思道的提點下,顯然也是清晰明白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鄔思道就告訴四爺,他此時一定不要只想著自己,要以大局為重,讓康熙看到四爺的大局觀,一定要推舉十四爺。
但是四爺擔心,十四爺手中握有這10萬兵馬。以後一旦發生了什麼事情,軍隊是最基礎的,保證勝利的籌碼。所以給十四爺這麼多的兵馬,康熙帝現在又年歲已高,四爺擔心,十四爺手握兵權,會生出什麼不該有的心思,中間又突生變故。
鄔思道卻明明白白的告訴四爺,他還是沒有明白剛才他說的那一番話,在西北用兵,靠的不是軍隊,靠的是糧草,所以不管十四爺是有10萬人馬,還是有百萬人馬,只要節制住他的糧草,就等於扼住了他的喉嚨。
雍正一聽這話有理,他就決定舉薦十四爺做大將軍王,讓他的人,也就是年羹堯,做陝甘總督,控制供給十四爺的糧草。但是陝甘總督,畢竟也是一個總管一方,也不是說雍正決定誰上,就能上的。這還需要別人的配合,於是四爺就決定,要坑十四爺了。
但是事情就是這麼湊巧,八爺黨這一方在得到訊息之後。他們想的不是推舉十四爺,這個會打仗的人,想的卻是推舉八爺。八爺自從上次百官舉薦新太子那件事,惹到康熙帝厭棄之後,就一直沒有重新贏回聖心,所以他們想借著這個機會,讓八爺去抓住兵權,反敗為勝。
期間德妃的生辰到了,十四爺到四爺府中,與他一起準備進宮為額娘祝壽,在這裡,雍正故意向十四爺展示了,年羹堯進獻的禮物。
他知道十四爺因為兵部的事情,並沒有給德妃準備生辰禮,於是他就故意說,這裡面還有十四爺的一份,是年羹堯孝敬十四爺的,十四爺一聽心中肯定是歡喜的,果然什麼事情還是要靠親兄弟,自己哥哥的奴才心裡還惦記著自己。
拜完壽後,雍正與十四爺在一起回家的途中,雍正就直接清楚明白的告訴十四爺,他為什麼要去舉薦他作為大將軍王,而十四爺也投桃報李,承諾雍正,如果他真的做上大將軍王的位置,就提拔年羹堯,做陝甘總督。
十四爺還是太嫩了,雍正只要稍微一示好,他就巴巴的趕了上去,並且還把自己的弱點交到別人手裡握著,也怪不得最後會失敗。
另外說明:正史當中,沒有鄔思道這人,這個人應該只是雍正黑化的一面!
-
5 # 茹叔敬
其實胤禛並沒有舉薦胤禵當大將軍王。真實是這樣:在胤礽,胤禔,胤禩紛紛離皇位保座遠去的時候,第十四子胤禵卻因西北戰事的發展給了他在政治上嶄露頭角的機會。胤禵是胤禛同母的弟弟,比胤禛小十歲,但他卻與胤禛不和,很早就參加了胤禩一黨。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因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率軍叛亂,康熙將胤禵由貝子超授王爵,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總領西北各路大軍平定叛亂。出征前,康熙親自在太和殿舉行授大將軍印儀式,出征時,諸王及二品以上文武官員都到德勝門軍營送行,據康熙的命令,胤禵用正黃旗旗號,即代天子出征之意,稱大將軍王。在康熙眾多皇子中,只有胤禵被授予有實權,有地位的大將軍,被當時朝廷內外認為這是康熙信任的表現。也認為康熙立儲位的表現。胤禵本屬胤禩集團,八子胤禩奪位無望,其黨羽轉而支援和宣傳胤禵。胤禵也乘機籠絡士人,以圖壯大自己的勢力。他與胤禩保持密切聯絡隨時瞭解京師的政局,但是,胤禵在西北前後五年,一直沒有回過京師,直到康熙去世才被雍正召回。雍正繼承皇位後,雍正對允禵是另一種態度。任用允禩為總理事務大臣的當天,命令召允禵回京。在雍正元年十二月十七日,允禵才到達京師,雍正命他先竭梓宮,讓他徑赴壽皇殿乃父靈柩前哭拜。那時雍正也在那兒,允禵望見了,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本來允禵奪取江山大有希望,萬萬沒想到今日屈為臣子,他眼裡充滿怒火,只得含憤忍辱遠遠地給皇兄叩頭,但允禵情緒極壞,無論如何也不向皇帝表示祝賀和親近。雍正為表示大度,向前將就弟弟,弟弟還不動彈,蒙古侍衛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允禵向前。待到離開皇帝,允禵又打又責罵拉錫,拖著拉錫到雍正面前,控訴拉錫無禮:我是皇上的親弟,拉錫乃虜獲下賤!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立即將拉錫處死,以正國體。很可能允禵想皇位想到發瘋也吧,做出無恥之舉。這時雍正對他毫不容情,立即廢除了他的王爵,雍正只保留了他原來當初的貝子封爵。有人問:到底你講是真還是假啊?真的。有諭旨硃批為證:《旨:胤禛削去王爵,仍存貝子》。雍正將允禵看守景陵,有軍隊守著,實際把他囚禁了。
回覆列表
康熙末年,西北戰事吃緊,當時康熙派出的將領統率數萬軍隊出征,結果卻全軍覆沒。在這個時候,康熙決定從眾皇子中選出一個人擔任撫遠大將軍王,前往西北平叛。
這可謂是一個表現的好機會,在很多人看來,康熙年事已高,太子被廢之後儲位一直沒有定論,而出任大將軍王前往西北,對未來的皇位競爭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大將軍王競爭無比激烈,因此各方都是卯足了勁的。在當時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四阿哥胤禛也很難爭取到大將軍王這個位置,所以舉薦十四阿哥胤禵為大將軍王,可謂是對四阿哥胤禛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而讓十四阿哥胤禵當大將軍王,除了對戰事比較有利之外,還可以離間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間的關係。因為當時十四阿哥可謂是八阿哥一黨,但是十四阿哥本身有很大的野心,並不完全折服於八阿哥。
結果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后,事實上就已經完全獨立,脫離了八阿哥的勢力範圍,而且八阿哥對十四阿哥能夠出任大將軍王,事實上是非常的眼紅。所以雙方表面上雖然還保持著同盟的關係,但是這個同盟的關係事實上等於完全破裂了,這對四阿哥應該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好的訊息。
因為當時十四阿哥主管兵部,先前的將軍統帥的軍隊全軍覆沒,就有十四阿哥從中搗鬼的原因。當時他在後勤方面給的不充足,但是又強逼將領出戰,結果導致了作戰的失敗。由於和十四阿哥之間的敵對關係,難保十四阿哥不從中作梗,說不定到時候還會遭遇之前將領碰到的同樣問題。
至於針對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難以控制一事,四阿哥胤禛推薦自己的親信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並且得到了康熙的首肯。這樣一來,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負責西北大軍後勤的供應,這一下子等於掌握了大將軍王的後勤,間接的鉗制住了十四阿哥。因為一句古話說得好,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數萬大軍如果缺乏糧草的話,不用別人打來,自己就先亂了。後來康熙皇帝去世後,雍正皇帝命令十四阿哥交出軍權回京述職,十四阿哥雖然手握雄兵,但是面對年羹堯的鉗制也無可奈何,只能乖乖從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後勤供應在別人手裡。
所以鄔思道和四阿哥胤禛舉薦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這實際上是一番妙招,他瓦解了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間的同盟關係,同時又用年羹堯鉗制住了十四阿哥,所以可謂是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