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盜帥夜留香YE
關於這個問題,咱們來看一下時間線。
公元220年,曹丕改元黃初,代漢稱帝。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同年劉備開始向東吳發兵。
公元222年,夷陵之戰,劉備兵敗猇亭。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孫劉兩家交兵,正是魏國代漢,最高權力交接,舉國不穩的階段。
可以說曹丕是自顧不暇,又哪有功夫騰出手了進攻吳國?
而且曹丕對於孫劉兩家的態度,破有點坐山觀虎鬥的意思。
在公元221年的時候,孫權就直接給曹丕上表稱臣。
到了公元222年,劉備大舉伐吳的時候,孫權就以臣子的身份上書曹丕,請求曹丕出兵,幫助吳國對抗蜀國。
結果呢?
曹丕面對孫權的請求,只寫了一封鼓勵性質的詔書送給孫權,卻沒有給予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劉備夷陵之敗後,蜀國對於吳國的威脅接觸,孫權對曹丕就不像之前那麼恭敬了,吳魏之間的關係開始惡化。
後來曹丕親領大軍,三徵東吳。
雖然都是無功而返,但至少可以說明,曹丕並沒有因為孫權稱臣就偏袒吳國。
-
3 # 巴顏鵠09
關於這個問題吧,那就逮回憶一下夷陵之戰之前的政治形態。夷陵之戰的原由事實上就是關羽敗走麥城,丟失了荊州。這下本就脆弱的孫劉聯盟算徹底瓦解了,孫權是給劉備得罪到家了,索性孫權倒向了曹操,不做拉到,要做就做到底。公開宣佈不在承認劉備為益州牧,曹操也表薦漢獻帝驃騎將軍,領荊州牧。這下性質就不一樣了,以前劉備是二牧,既荊州牧也是益州牧,陣麼一來,劉備啥也不是了,那當然不幹了。於利,他要奪回荊州;於義,他要報仇雪恨,這樣就是夷陵之戰的由來。本來跟曹操就眉來眼去的孫權,在劉備與公元221年七月份伐吳的時候,孫權變在一個月以後上表曹丕稱臣,並在十一月接受了曹丕冊封吳王的稱號,就此孫權也就成為了魏國的藩國。好了這回扣題,那當時曹丕是腫木想滴膩?我認為有幾點。第一,錯誤的估了形式。那麼母門知道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公元221年的七月,而孫權是八月份上表稱臣,可是受封是在同年十一月份的時候,那麼為什麼三個月以後孫權才受封。要我看來,曹丕是在觀望,他想看看到你誰厲害,他好坐收漁人之利。結果他樂觀的估計劉備的實力,當時劉備號稱七十萬部隊,他以為劉備的軍隊會攻進孫權的領地,所以他封孫權為藩王,也就是在等著孫權在落花而逃的時候像他求助,這樣他就以天朝上國的姿態,派兵入主吳地,從而殲滅蜀國主力,再分兵兩路,此時吳地羸弱,一支剿滅東吳,另一支西取劉備,這樣天下唾手可得。可是沒想到的是,陸遜直接把劉備抵抗到國門之外,讓這一夢想落空。第二,妹有理由出兵。歷史上有記載謀士劉曄勸曹丕道:“主公,現在劉備為關羽報仇,盛怒出兵,若知道我們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所以,主公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此計看上去甚好,但是我倒是覺得這是個軍事賬,而曹丕不得不算計自己的政治賬本。第一,自己也是剛登基不久,自己後方無論軍事害是政治也不是鐵桶江山,貿然出兵,一旦孫劉反應過來,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再度聯合起來,那麼會把曹丕逼到進退兩難的位置,甚至皇位能不能坐穩都很難說,何況曹魏的軍事實力也只是單獨對某一方有優勢,而對於內兩方結合而言也妹有什麼優勢而言。第二,就算是曹丕出兵攻吳,劉備並不一定領情和答應曹丕所開出的條件,母門知道國與國之間,特別是幾國之間互相作戰,你讓我出兵幫你都是有代價的,比如當年英法聯軍攻大清,吳三桂引清兵攻李自成,哪有白來的,最起碼也得跟你劉備說好,一旦佔領東吳,從哪開始歸你從哪歸我,比如德國和蘇聯閃擊波蘭。但是劉備是不會買你曹丕單的,劉備集團一直認為你曹魏政權是篡漢代之,現在豈會跟你同流合汙,如果形成三方混戰的局面,那犬牙交錯誰勝誰敗可就不好說了,曹丕不會不算計這個政治賬。所以他才有了內句話“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於是按兵不動。劉曄的諫言不能說不對,但是太過兇險,曹丕的選擇雖然不敢說是最優的選擇,但是從當時情形去看,卻顯然是最穩妥的,而且是最容易獲利的一種。
-
4 # 無言東飛燕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著名戰役的最後一戰。是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最後以劉備戰敗結束。
赤壁之戰後,曹魏退保北方,劉備佔據荊南四郡,周瑜從曹操手中奪得江陵丶夷陵。後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劉備為奪回荊州,以替關羽報仇為由,親率大軍攻吳。孫權向曹丕稱臣,聯合攻蜀。劉備戰敗後西逃回蜀,手下大將黃權退路被陸遜阻斷,後投魏。劉備在白帝城收攏散兵,及趙雲的援軍,陸遜失去進一步進攻的機會,再加上又顧忌曹魏攻吳,遂撤兵。陸遜的這一次撤兵是明智的。果不出意料,曹丕反過來攻吳。因為陸遜早有準備,曹魏沒有得逞。
-
5 # 一江春水向東流6254
三國時期的吳蜀夷陵之戰!曹丕為什麼沒有趁機攻打東吳呢?當時手下有謀士建議伐吳,他也是一個聰明通曉兵法之人!對於孫權的稱臣他也是心知肚明,已經看出這是一個假稱臣,這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孫權是怕曹丕抄他的後路,形成兩面作戰那麼東吳就危險了!孫權與手下大將陸遜那也不是簡單人物,陸遜的軍事才能也是相當高的,在出兵夷陵之時其能想不能北方還臥著一隻猛虎,所以對於曹魏也是作好了防範、以解後顧之憂!在火燒聯營大勝之後來到魚腹浦這個地方,結果在石陣中迷路了,有一老人黃承諺把他領了出來,老人勸他將軍趕緊收兵吳蜀不要再打了!有手下對他說不要懼怕一個石陣,何不趁此勝一鼓作氣拿下西川,他卻說我不是怕一個石陣,而是害怕北方曹魏偷襲我之後路,此戰已勝趕快撤兵回防吧!這就可看出陸遜軍事才能之高,考慮全面還輕易不冒險!@而劉備與諸葛亮更是想到這一點,同樣對北方的曹魏作好防守,讓諸葛亮守家劉備帶兵攻打東吳!@曹丕也正是想到了這一點,知道它們都是有所防範的,誰也不白給!當然曹魏如果出兵幫任何一方,吳蜀都是很難招架,如果是那樣它們即使是以一對二,也會拼了命的對抗,所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曹丕還是不願意幹滴!他想的更高明,曾對手下謀士說吳蜀反臉開戰,乃天亡其也、是自取滅亡之道,吳蜀都是我們的敵人,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我要坐山觀虎鬥,不傷我一兵一卒,無論它們誰敗都是在幫我們!結果還真如他所願了,夷陵之戰劉備讓陸遜一把大火,燒了聯營七百里,那真是傷亡慘重,元氣大傷,從此再也沒有實力問鼎中原了,蜀漢此後成為三國最弱小的國家!這基本上就是曹丕,不出兵攻打東吳之原因!
-
6 # 風雨中的梅雲
曹丕幹嘛要出兵?俗話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在曹丕看來,蜀吳之間的戰爭。無論誰勝,那都是在幫他。要說曹丕做的還不夠絕。最好是賣給他們兵器糧草。撮合他們打。即使蜀吳不打,也要挑唆他們打。這樣,即使一方勝利了。也會損失慘重。曹丕動手的時候要輕鬆的多。要知道,戰爭打到最後。決定勝負的不再是士某將勇,而是人口的多寡。謝謝。
-
7 # 霧都溼氣
劉備於建安二十六年受皇帝璽綬,建蜀國,撫臨四方。隨即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以雪關羽之仇。孫權怕了,即寫表稱臣,遣使往見魏帝曹丕,陳說利害,使襲漢中,危及蜀兵。
曹丕自建安二十五年即位以來,受禪稱帝。南巡譙縣,北徙許都,東遷洛陽,大小官僚,一一升賞。忙得不亦樂乎。見東吳來降,即降詔,封孫權為吳王。問於大夫劉曄,丕wei曄諫曰:蜀、吳交兵,乃天亡之也;今若遣上將提數萬之兵,渡江襲之,蜀攻其外,魏攻其內,吳國之亡,不出旬日。吳亡則蜀孤矣。陛下何不早圖之?丕曰:孫權臣服,攻之,沮天下欲降者之心;不然。朕不助吳,亦不助蜀。待看吳蜀交兵,若滅一國,止存一國,那時除之,有何難哉?
彝陵戰後。曹丕問賈詡曰:朕欲統一天下,先取吳乎?先取蜀乎?詡曰:劉備雄才,更兼諸葛亮善能治國;東吳孫權,隔江泛湖,皆難卒謀。只可持守,以待二國之變。劉曄亦曰:時有不同也。昔東吳累敗於蜀,其勢頓挫,故可擊耳;今既獲全勝,銳氣百倍,未可攻也。丕以為然。
-
8 # 劍膽琴心01
是被孫權所欺騙了,孫權是和劉備講和不成,沒有辦法,才找的曹丕,其實當時是想讓曹丕出兵打漢中,逼迫劉備撤兵。曹丕也不傻,他想著坐山觀虎鬥。孫權一看,至少不會兩線作戰了,就果斷任用陸遜,抵抗劉備。
當時劉曄勸曹丕發兵攻打東吳是上策,曹丕自以為聰明想漁翁得利,但是東吳取得勝利之時,兵鋒正盛,曹丕這個時候根本就是去碰釘子,最終並沒有撈到任何好處,無功而返。因為他錯失了出擊的最好良機。
如果當時曹丕馬上出兵和劉備一起滅了東吳的話,那麼以曹魏的實力,劉備根本就打不過他,三國鼎立的局面就會提前結束的。
-
9 # 南宮葭月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中古自古有句話:兄弟鬩於牆,公御外辱。意思就是親兄弟不管怎麼鬧,對待外來者態度都是一致的。孫劉的關係一直是微妙的一種合作關係嗎,而由於關羽的死以及劉備丟失荊州等等一系列事件導致孫劉關係惡化,劉備倉儲之間伐吳。那麼這個時候曹丕伐吳有幾種情況:一、曹劉聯盟伐吳。二、孫劉重歸於好抗曹。三、孫曹聯盟伐劉。四、吳國被滅。
首先曹劉聯盟伐吳,有沒有可能?我認為是沒有的。劉備集團一直的旗號就是攘除奸兇,恢復漢室。姦凶自然指的是曹氏,那麼曹劉聯盟算是什麼玩意兒?無論是政治口號還是現實利益都不允許曹劉聯盟。
其次孫劉重歸於好抗曹。曹魏最為三國第一強國,國力遠遠強於孫劉。孫權集團在劉備伐吳時是很緊張的,可見孫吳集團對付劉備已經是捉襟見肘,一旦曹丕來犯,雙向作戰下的孫吳可以說必敗無疑了。一旦孫吳完蛋,下一個曹魏的矛頭指向誰就不言而喻了,在曹魏強勢的軍事壓力下,孫劉聯盟重歸於好的可能性幾乎是必然的。這點也可以從後來劉備死後諸葛亮的政策方針看出來,從頭到尾諸葛亮都主張孫劉聯合,再後來更是與孫吳互相承認帝號,把孫吳政權合法化。可以說劉備伐吳只是個人一時意氣用事,對蜀漢政權的利益是不利的,更不符合蜀漢集團的戰略方針,一旦蜀漢和孫吳一方危機,聯合就是大勢所趨。
再次,孫曹聯盟伐劉。曹丕稱帝以後,孫權向曹丕稱臣。夷陵之戰時,孫吳名義上還是曹魏的臣屬,這種君臣似乎可以為孫曹聯盟提供契機,但是這種君臣關係並沒有約束能力。孫權作為南方實際上的掌控者,向曹丕稱臣更是為了以後謀取政權合法化做鋪墊。所以後來蜀漢承認孫吳帝號後,孫吳就脫離了曹魏。曹丕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又不得不怎麼做。承認孫吳的臣屬關係可以給其他割據勢力起到表率作用,這種情況下伐吳不理智。即便伐吳孫權與曹魏合作也無可能。曹魏的實力遠大於孫權,孫權不可能引狼入室。如果曹魏方面出兵陳倉,似乎可以讓蜀漢腹背受敵,但是在這種雙重壓力下,孫權是否會攻打蜀漢,蜀漢孫吳是否聯盟,如果聯盟,孫吳出兵合肥怎麼辦?這都是未知的,而孫權方面與蜀漢一直是積極聯絡的,儘管中間許多齷齪。
最後,吳國被滅。一旦吳國被蜀漢和魏國所滅,那麼等待蜀漢的是什麼結局不用多想。這與第一個假設殊途同歸。
綜上曹丕之所以不伐吳,一是時機不成熟,而是實則沒有必要,蜀漢與孫吳並沒有到魚死網破的地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然而漁翁如果早早插手,可能就是一致對外了。
-
10 # 靖遠0204
公元221年,孫權襲取了劉備的荊襄,因害怕蜀漢劉備的報復,所以選擇向篡漢的魏文帝曹丕稱臣,曹丕也投桃報李,封孫權為大將軍、吳王。同年,吳蜀夷陵之戰爆發,當時的吳王孫權因向劉備求和不成(並沒有像演義上說的歸還荊州),就堅定了抵抗的決心。同時為避免兩面作戰,他以向曹丕彙報戰況為由,派人去洛陽試探曹魏的意圖,甚至抱有希望曹丕出兵的想法,曹丕當然知道他的意思,故意向其打起了太極,對使者說嗯好的不錯知道了等等廢話。
孫權沒有達到目的,於是只能選派五萬人馬交給陸遜抵抗劉備,仍要留守相當的兵力防備曹魏。
魏文帝的想法更簡單,坐山觀虎鬥,見機行事。可當他知道劉備七百里連營的時候,已經料定劉備很快就會失敗,所以他此時不僅沒有選擇攻打吳國,甚至因害怕孫權乘勝北上攻佔襄陽樊城,主動把兩座城市給燒了(關羽打了那麼久沒打下,如今曹丕竟然要主動放棄)。而東吳因擔心曹魏襲擊後方,也不敢越過三峽入川攻打蜀國,直到此時為止,魏蜀吳三方疆土才真正的實現了穩固。
做為政治家的曹丕,他一直有統一天下的雄心抱負,不可能因孫權的假稱臣而選擇不去攻打他,之所以演變成最後的結局,主要還是三方勢力相互博弈的結果。
回覆列表
怎麼沒有?
陸遜派李異劉柯兩部追擊到白帝城前,就是擔心蜀漢援兵已經到達,短期內無法攻克而被曹魏趁機進軍襲擊南郡,所以大軍撤退而走。
當時曹魏果然派兵南擊,卻因為陸遜及時撤兵而沒有成功,只能退回。